APP下载

社会网络对会计政策选择作用机理研究

2014-03-30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企业

韩 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

会计政策选择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公司对某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受到网络中其他公司就该项政策所做决策的影响.当选择某种组织实践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时,公司便会参照那些面临同样条件的其他公司(尤其是那些存在网络关系连结的公司)就该组织实践做出的决策,以对是否实施该组织实践做出评价.

1 企业社会网络相关概念与理论

1.1 社会网络基本概念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关系模式:个人之间友谊关系、企业间商业关系、董事网络、学术合作网以及email网等.实质都是社会行动者及他们间各种关系的集合.这种由社会个体代表节点,个体间的关系作为边所形成的具有复杂连接关系的网络,称为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概念1940由布朗[1]提出,认为社会结构就像一个网络,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就像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强弱反映了人际交往的频繁程度.米歇尔[2]在考察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关系时,认为社会网络实质是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的特定关系.

社会网络作为关系的集合包括各种经济资源,还包括情感、服务、伙伴、财政、信息等各种社会支持[3],而这些潜在资源需要被有效利用才能发挥价值.

1.2 企业社会网络

企业社会网络是维持长期关系的两个以上企业之间介于外部自由市场与内部组织层级间的一种联系方式,是企业间关系的集合[3],是指企业外部网络.是狭义企业社会网络.

企业社会网络的研究大多数都以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连结强度四个指标为结构维度.刘宁[4]认为,网络规模是“行动者所在网络中成员的数量,是反映其社会网络资源拥有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测量的是网络中行动者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数量.

Wasserman 和 Faust[5]认为,网络中心性是“行动者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程度”.网络密度是指网络中企业与网络内其他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结的疏密程度.网络密度的提高对整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将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网络内节点之间的行为特征有特别的影响[6].

联结强度是社会网络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两个节点间联系的程度.Granovetter[7]认为网络联结强度是成员之间关系的远近程度和联系的频率.可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强联结表示网络成员间联系紧关系近,而弱联结则完全相反.

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

2.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内涵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当期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某一目标,对可供选择的具体会计政策进行比较、决策以及执行的过程.它是企业主体在遵循会计准则等规范的前提下选择会计具体政策的行为.

这种决策如果从战略视角看,就是一种长期的政策运用,如果从短期策略角度出发,就是作为一种方法对收益产生影响,决定会计信息的生成.

2.2 企业管理者(经理)享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企业是企业会计政策制定的主体,其选择的会计政策只能在一个企业内或一个集团内适用.

同时我们研究会计政策选择时,一般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之间是代理—委托关系.在这类企业中,由于利益相关者股权的分散使得管理者(经理)掌握着实际控制权.所以认为管理者是会计政策选择的惟一主体.

3 社会网络对会计政策选择能力的作用机理

3.1 企业连接强度和位置是隐性知识传递的最佳网络模式

信息是网络的重要资源.各主体之所以离不开各类社会网络,其信息的路径依赖是其重要原因.

包含技术诀窍、价值理念等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知识联盟和战略联盟学习隐性知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各种联结是社会网络中知识、信息转移的渠道.

3.1.1 企业联结的强度决定了企业转移知识的意愿

强联结表示网络成员间联系紧关系近,大家信任程度比较高,易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强联结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多种研究指出推动隐性知识转移的更强的动力来自于强联结而不是弱联结.

3.1.2 联合学习和网络中企业的位置有利于复杂知识的扩散

在共同知识背景下,企业的知识转移会更迅捷.Stuart[8]指出企业的知识转移受到企业网络中的位置影响、企业的位置通过拥挤和威望两个方面表示.当网络中很多企业技术领域趋同时,网络中的企业处在一个拥挤的位置;有过重大技术创新的企业称为威望企业.由这两个维度决定的企业在网络中的结构位置决定了企业转移知识的机会.

联系密切且相互影响的网络会形成对业务领域的默契理解和学习的法则,会形成一个公用的知识库或信息库,进而有助于知识的分享.

3.2 网络弱联结可以改善决策制定过程

Uzzi[9]指出由于网络联结扩展了信息来源的范围,加速了信息的处理过程,所以网络联结会改善决策制定过程.多项研究指出:分别嵌于不同社会网络之中的弱联结是两个技术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由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信息源,因此网络中的弱连接会促进网络中企业对信息的获取.企业之间的弱联结成为企业之间的信息桥.

3.3 结构空洞可以带来网络位置收益

Burt[7]提出了结构空洞的概念:企业A联结企业B和企业C,但企业B和企业C相互没有直接联结时,则企业A占据着结构空洞的位置.通过结构空洞这一媒介,企业有机会通过占有两种不同的信息流而获得信息利益.

3.4 网络形成的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的信息决策

制度理论指出,制度形成的环境会通过施加压力证明其行为或产出的合理性.这些压力会迫使组织提升自身的合法性并与期望保持一致.与此同时在网络中企业还必须共同遵守长期形成的同业准则.

Tracey[11]等指出企业环境的某些性质会通过企业代理人和合作方的社会网络的谈判过程确定.Phillips等也指出协作网络是一个谈判的过程.Lawrence等[12]认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产生出新惯例、新技术和新规则,最终可能扩散到整个产业成为产业制度.

3.5 企业的网络结构对企业的未来选择有约束作用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关系时,愿意在已有的社会网络中搜寻合作伙伴.企业对现有的社会网络结构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但企业沿着既定路径发展,将难以吸收新思维模式,以致于现有的能力无法提升[13].

3.6 企业网络锁入效应限制了企业的网络转换能力

网络锁入效应是指俩个企业已有的联结会阻碍企业发展其他的联结.具体表现为:1)建立和保持联结是需要成本的,如Hansen[14]在研究中发现,与弱联结的团队相比,强联结的团队完成项目的时间通常长于弱联结的团队,理由是强联结的保持成本要高于弱联结;2)联盟伙伴长期合作需要彼此忠诚.这限制了企业发展其他的联结形式.

McEvily[15]指出资产的专用性是获取租金的必要前提.在现有的网络中一些企业由于太多的资源消耗而无能力参加其它有价值的企业网络.锁入效应是全方位的.即锁入效应限制了企业的网络转换能力.

4 结语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会网络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机理.发现企业连接强度和位置是隐性知识传递的最佳网络模式;网络弱联结可以改善决策制定过程;网络位置收益可以由网络联结的异质性带来;企业的资源决策受到网络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的未来选择被企业的网络结构约束;企业的网络转换能力受到企业网络锁入效应限制.丰富了实证会计理论.

[1][英]Radcliffe-Brown A.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79.

[2]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4.

[3]刘 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

[4]刘 宁.社会网络对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生涯成功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6):69-77.

[5]WASSERMAN S,FAUST K.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高展军.李 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 24(3):474-479.

[7]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8]STUART T E.Network positions and propensities to collaborate:an investig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8,43(3):668-699.

[9]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35 -67.

[10]BURTR.Structural holes and new idea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110(2):49-99.

[11]TRACEY P,CLARK G L.Alliances,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rethink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J].Growth and Change,2003,34(1):1-17.

[12]LAWRENCE T B,HARDY C,PHILLIPS N.Institutional effects of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the emergence of proto- institu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1):281-290.

[13]许小虎.企业网络的多重效应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61-66.

[14]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82-112.

[15]MCEVILY B,ZAHEER A.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31(4):35-55.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政策企业
政策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助企政策
政策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