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脑中地图”

2014-03-30陆俞静孙明霞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事物思维能力定位

陆俞静,孙明霞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116033)

初中地理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时间少内容多、训练少难点多、重视少困难多”等诸多问题。正因如此,就需要地理教师做到“短时高效”,训练学生构建脑中地图,从而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

一、脑中地图的概念

脑中地图是各种地理信息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人们对各种地理信息加以适当整理和概括,在脑中编制成“地图”,以有效贮存和记忆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信息。学生首先要经历知觉表象的过程,将地图拆解为由各种符号构成的地理空间,并通过对地理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形成地图反映客观事实的映像,同时通过反复和强化的记忆过程,最终在头脑中形成脑中地图。

二、脑中地图的作用

课标中提到“区域性(差异性)和综合性(整体性)是地理科学也是地理课程的显著特点。由于其存在这样两个显著特征,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以及空间变化。建立脑中地图,使其成为学生从抽象的地理体系到具体的地理事物的最佳桥梁,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1.提高学习效率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理解、内化大量的抽象知识,我们发现,脑中地图能够将原本抽象的地理符号具体为各种客观现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低效学习方法转变为高效学习模式。学生如果脑中存在清晰且完整的地图,就会较轻松地回忆出相关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这样的有意记忆是一种有依托的存在,能更深刻持久地保持。例如七年级上《大洲和大洋》一章节中,课标中要求“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但在实际操作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容不得学生过多翻找教材,这就需要学生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及轮廓形态准确了解,建立起大洲与大洋之间的“整体”与“个体”的脑中地图,并将其融进一幅完整的画面中,从而达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迅速地指出其分布的任务目标。

2.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在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和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初中生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在这一时期都开始了飞速发展,逐步从经验性、表象性向思维性、本质性进行转变。他们虽然已经开始掌握思维的各种形式,但发展水平还不高,还需要特定辅助手段来加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脑中地图并长期有意识加强训练,使学生从会用脑中地图思考到活用脑中地图进行思考,充分发展其空间认知和思维能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视、可感、具体清晰的脑中地图后,不但可以依托脑中地图识记相关地理信息,而且可以在头脑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加工、归纳、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3.提升学习迁移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即学生将一种情境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能力。学习迁移,将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相连接,使已有知识成为未知知识或较难知识的有效学习条件。脑中地图就是让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领域进行联系,通过对脑中地图的分析,迁移出诸如地形、降水等规律,锻炼学生利用脑中地图,发挥已有知识对未知知识的迁移作用。

三、构建脑中地图的策略

1.培养空间定位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是实现构建脑中地图的首要问题,熟练掌握空间定位能力才能使得脑中地图的构建顺利进行。一般说来,空间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区域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图例和注记定位法、根据事物的特征定位法、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法。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反复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才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清晰的区域空间表象,会“看”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迅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构建脑中地图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生需要对抽象的地理事物具体化,这就需要一种对已有地图的分析重构能力。总的说来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共分为四步: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存在什么变化。

是什么。学生首先对地图有个基本认知,即这是什么地图,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内容,抑或是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在哪里。培养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学生能尽快从未知的地图中辨认出地理事物的位置,并能说出其位置。形成空间观和脑中地图,知道所学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有什么。学生需要通过图例的指示获取地图所要展示的地理事物,将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比如说山脉、河流、城市、铁路、公路、特有动植物等。

存在什么变化。通过地图能分析出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认识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并能预测出未来发展。例如大陆漂移假说的地图,学生通过地图能辨识出地球曾经的地理地貌及千万年以来板块之间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由来和物种生存的现象,并通过这样的变化预测出未来的板块变化。

以上做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比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配合多样、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地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地理学科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就是地图,从七年级开始当学生接触到地理知识后,就应对这种特殊的学科语言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同时在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会使用这种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进行详细的专项地图使用教学之外,还要不断训练学生使用地图,培养其活用地图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不能建立起使用地图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看图说话”这一特点,多利用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或者借用地图完成整体教学,让学生逐步提高使用地图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事物思维能力定位
培养思维能力
美好的事物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培养思维能力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奇妙事物用心看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