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诊断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4-03-30崔月先周娜磊安建斌段佳良马景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断层扫描皱褶牵拉

崔月先,周娜磊,安建斌,段佳良,张 斌,马景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论著·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诊断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崔月先,周娜磊,安建斌,段佳良,张 斌,马景学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观察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 ,VMT)患眼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影像特征,探讨SD-OCT在此类病变诊断、随访过程中的意义、价值。方法分析临床诊断明确的80例80眼VMT患眼的SD-OCT影像,总结VMT的SD-OCT特征性改变。结果按照玻璃体牵拉严重程度、对黄斑结构的影响将其分为3级:1级(轻度)32例,SD-OCT示黄斑受牵拉,但中心凹形态基本正常,玻璃体部分后脱离;2级(中度)25例,SD-OCT示黄斑受牵拉隆起,中心凹凹陷消失,变平坦,玻璃体部分后脱离;3级(重度)23例,SD-OCT示黄斑受牵拉隆起,“山峰”样突入玻璃体腔,玻璃体部分后脱离。结论VMT具有特征性的SD-OCT表现,SD-OCT在VMT的诊断、随访、治疗时机的选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玻璃体;黄斑;诊断

鉴于玻璃体与黄斑、部分视网膜位点粘连较为紧密,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若粘连无法完全解除,则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此种牵拉会对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1]。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进入临床前,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vitreomaculartractionsyndrome,VMT)诊断的准确性受到限制,漏诊率较高[2]。随着SD-OCT进入临床,VMT检出率明显增高,亦对该类病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由于SD-OCT的高分辨率、高扫描速度、无创等特点,可以实现对VMT的无创检查、明确诊断。现对就诊于我院眼科的80例VMT患者的SD-OCT影像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4年3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VMT患者80例80眼,其中男性46例46眼,女性34例34眼,年龄41~76岁,平均(62.5±12.3)岁。所有纳入对象的屈光间质均可满足SD-OCT成像质量要求。

1.2 方法:所有患眼均行复方托吡卡胺散瞳,眼底彩色照相,并详细记录患者玻璃体及眼底情况,然后进行SD-OCT检查,最终确诊为VMT者,则分析其SD-OCT影像特征。

眼底彩色像检查,患者双眼散瞳后使用ZeissF450plus眼底照像机(德国Zeiss公司)拍摄后极部眼底图像,重点观察黄斑区情况。

SD-OCT检查,HeidelbergSpectralisOCT(德国Heidelberg公司)检查,软件操作版本为Softwareversion5.0,扫描光源波长870nm,轴向分辨率5μm,纵向扫描深度2mm,6mm×6mm容积扫描模式,共可获得64幅以黄斑为中心的水平及纵向扫描图像,所得图像分辨率512×64。

2 结 果

研究期间经SD-OCT检查确诊的VMT80例80眼,分析SD-OCT的影像特征,依据玻璃体对黄斑牵拉严重程度、黄斑组织结构改变程度将其分为3级,其中1级(轻度)32例32眼,2级(中度)25例25眼,3级(重度)23例23眼。

2.1 1级(轻度)VMT:眼底彩色像示黄斑视网膜区仅可见少量色素紊乱,未见明显视网膜皱褶及血管扭曲;SD-OCT则示黄斑受纤细、线状中低反射信号玻璃体后皮质牵拉,而中心凹形态基本正常,偶可见中心凹小囊样改变,玻璃体部分后脱离(图1A、B)。

2.2 2级(中度)VMT:眼底彩色像示黄斑区视网膜出现色素紊乱,可见灰白色斑点,而未见明显视网膜皱褶及血管扭曲。SD-OCT示黄斑受较宽的带状中等反射信号玻璃体后皮质牵拉隆起,中心凹凹陷消失、变平坦,中心凹组织劈裂可见较大的囊样改变,玻璃体不全后脱离(图2A、B)。

2.3 3级(重度)VMT:眼底彩色像示黄斑区视网膜放射状皱褶,小血管扭曲;SD-OCT示黄斑受宽带状高反射信号玻璃体后皮质牵拉高度隆起,“山峰”样突入玻璃体腔,黄斑的正常组织结构完全破坏,玻璃体部分后脱离(图3A、B)。

3 讨 论

作为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OCT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3],尤其是第四代SD-OCT,其轴向分辨率可达5μm,因此可以在活体实现病理学检查,更以其非侵入性、高速扫描、高分辨率的特性独占鳌头,目前已成为黄斑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措施,开创了眼底影像学检查的新局面[4-5]。早在1970年Reese等[6]便对VMT进行描述,但多为基于临床传统检查及组织学观察。SD-OCT可提供更为详细的、深入的细节信息,因此我们根据VMT的SD-OCT特征性表现,按照玻璃体牵拉的严重程度、黄斑形态改变将VMT分为3级分别进行描述。

其中以1级(轻度)最轻,眼底仅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而无明显视网膜皱褶、血管扭曲等改变;SD-OCT可清楚显示玻璃体后皮质呈纤细的线状中低反射信号,黄斑受牵拉,中心凹形态基本正常,中心凹可见小囊样改变,伴玻璃体部分后脱离;尽管此时眼底并未观察到任何黄斑着力、牵拉的证据表现,但是SD-OCT可以揭示黄斑的显微细节改变,提示已经存在黄斑牵拉的改变,为VMT的诊断提供依据。

2级VMT为中度玻璃体黄斑牵拉,眼底检查可发现黄斑区色素紊乱,灰白色斑点,中心凹似有裂孔,无明显的视网膜皱褶及小血管扭曲;SD-OCT检查则明确存在不完全后脱离的玻璃体对黄斑的牵拉,玻璃体后皮质则呈较宽的带状中等反射信号,黄斑受玻璃体牵拉而隆起,原有中心凹凹陷消失,变平坦,中心凹组织出现较大的囊样改变。鉴于中心凹区囊样改变,可透见部分脉络膜颜色,部分患眼可出现黄斑裂孔的错觉。

3级VMT为重度玻璃体黄斑牵拉,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视网膜放射状皱褶、小血管扭曲,据此推测可能有牵拉的存在,为临床诊断VMT的主要依据;而SD-OCT检查可发现不完全后脱离玻璃体对黄斑的牵拉,黄斑呈“山峰”样高度隆起,玻璃体后皮质呈宽带状高反射信号,推测这一改变可能与浓缩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玻璃体细胞等多种细胞增生有关[7],而玻璃体浓缩和细胞增生进一步强化玻璃体中心凹处的粘连,阻碍玻璃体后脱离进程,导致玻璃体黄斑牵拉的发生。由此可见,SD-OCT不仅可以准确评估黄斑受牵拉隆起的高度,而且可以用于评估黄斑显微组织结构的破坏改变程度。

临床上VMT需要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黄斑裂孔相鉴别[8]。目前学者对VMT的定义、理解存在不同观点,玻璃体牵拉仅为局部作用,只有当OCT观察到玻璃体呈“V”形或“J”形牵拉黄斑时才可诊断为VMT;如果未观察到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区视网膜前存在线状高反射信号时则诊断为黄斑区视网膜前膜;若出现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缺失或断裂则可诊断为黄斑板层裂孔或黄斑裂孔[9]。本研究采用此意见,依据SD-OCT上玻璃体牵拉黄斑中心凹形态结构改变、表现进行分级,以评估玻璃体黄斑牵拉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VMT在SD-OCT有特征性改变,SD-OCT可实现对VMT无创性的明确诊断,在VMT的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地位;SD-OCT可以实现对VMT牵拉程度、黄斑区视网膜显微结构的观察、评估,有利于临床VMT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由此可见,SD-OCT在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诊断、随访、治疗时机抉择、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图见封二)

[1]FRANÇAIS-MAURYC,CORNUTPL,MAUGET-FASSEM.Examinationofvitreomaculartractionsyndrome[J].JFrOphtalmol,2008,31(2):187-191.

[2] 崔月先,周娜磊,马景学,等.SD-OCT在玻璃体视盘牵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406-1408.

[3] 张枝桥,董方田,于伟泓,等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三维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特征[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2):106-112.

[4]RAHIMYE,RAYESSN,MAGUIREJI,etal.Radialversusraster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canpatternsfordetectionofmacularpathology[J].AmJOphthalmol,2014,158(2): 345-353.

[5] 黎晓新,陈纬志.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底影像检查技术的新时代[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9,25(3):161-163.

[6]REESEAB,JONESIS,COOPERWC.Vitreomaculartractionsyndromeconfirmedhistologically[J].AmJOphthalmol,1970,69(6):975-977.

[7]CHANGLK,FINEHF,SPAIDERF,etal.Ultrastructuralcorrelationof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icfindingsinvitreomaculartraction[J].AmJOphthalmol,2008,146(1):121- 127.

[8]AMOAKUW,CACKETTP,TYAGIA,etal.Redesigningservicesforthemanagementofvitreomaculartractionandmacularhole[J].Eye(Lond),2014,28(Suppl1):S1-10.

[9]STEELDH,LOTERYAJ.Idiopathicvitreomaculartractionandmacularhole:acomprehensivereviewof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J].Eye(Lond),2013,27(Suppl1):S1-21.

(本文编辑:刘斯静)

CLINICALOBSERVATIONOF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INDIAGNOSISOFVITREOMACULARTRACTIONSYNDROME

CUIYuexian,ZHOUNalei,ANJianbin,DUANJialiang,ZHANGBin,MAJingxue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theSecon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00,China)

ObjectiveToobservethecharacteristicsofvitreomaculartractionsyndrome(VMT)on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andtoinvestigatethesignificanceofSD-OCTinthediagnosisandfollowupofVMT.MethodsWecollectedSD-OCTimagesof80eyesfrom80patientswithclinicalVMT,thensummarizedthefeaturesofVMT.ResultsBasedonthevitreoustractionseverityandmacularstructurechanges,weclassifiedtheSD-OCTintothreedegreesstage1 (milddegree,32cases)normalcentralfovea,accompaniedby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onSD-OCT;stage2(moderatedegree,25cases)flattenedcentralfoveabythedragofvitreouswithposteriordetachment;stage3(severedegree,23cases)maculatractedforwardintovitreouscavityhill-likewithvitreousadhesionatthemacula.ConclusionThetypicalSD-OCTfeaturesofVMTmakenon-invasiveSD-OCTtheproperdiagnosticandassessingmeasurementofVMT,andSD-OCTisofgreathelpindiagnosis,followupandchoosingtheappropriatetreatment.

vitreousbody;maculalutea;diagnosis

2014-08-05;

2014-09-26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326)

崔月先(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眼科疾病护理研究。

R735.7

A

1007-3205(2014)12-1391-03

10.3969/j.issn.1007-3205.2014.12.009

猜你喜欢

断层扫描皱褶牵拉
异处求解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应用于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的研究进展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青山的起伏
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B型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玻璃体后脱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会阴体修复联合阴道黏膜皱褶缝合阴道紧缩术的疗效
基于加性指标的网络断层扫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