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汉英习语翻译
2014-03-30齐志倩吕黛
齐志倩,吕黛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习语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使用而固定化了的短语,它以其紧凑的结构及精炼的内容一直流传至今。在翻译习语时,除了要将其本身的含义翻译到位,对于习语所带来的语言美也要翻译出同等效应的美感。在以往的习语翻译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是从目的论或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例如,发布在2012年《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上的“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水浒传》习语英译对比研究”(文燎原);2012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周先红)。其次,翻译美学的理论多用于对小说、散文及诗歌的翻译研究。例如,刊登在2009年《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杂志上的“从翻译美学看古诗歌中叠字的英译”(应茜茜);201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上的“从翻译美学视角看中国散文英译的美学再现”(周丹丹)。但是从翻译美学理论的角度对英汉习语翻译的研究却非常稀少。
本文则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出发点,研究习语翻译时涉及的美学原则,旨在更好的译出汉英两种不同习语中所包含的美感效果。
一、习语及习语翻译
(一)习语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在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习语通常具有特定的形式,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单个字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大多言简意赅,含义深刻且富有形象性,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俚语等。它以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在交谈中,习语也以其精炼、生动的特点深刻地表现出说话人的思想内容,因此在翻译领域,人们对于习语的翻译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二)习语翻译的一般方法
习语的一般翻译方法分为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等。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律的情况下,保留原习语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这类方法多用于隐含意义明显的习语的翻译,读者可以通过字面意思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如“易如反掌”译为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吠犬不咬人”译为Barking dogs do not bite。类似这样的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意译法是指因受到文化因素影响而无法保留原语言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时所采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意译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形象,进而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如“爱屋及乌”翻译为Love me,love my dog。因为在英语习惯中“dog”是受人喜爱的动物,所以在这里译为“dog”就更能使译文读者体会到这其中的意义。
借用法也是翻译习语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指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词语来套译原语中的习语,但在翻译时一定要选择与原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或隐含意义相同或相似的习语,力求传达出相同的文化信息,这样才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翻译。如“破釜沉舟”翻译为burn one's boat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这都来源于军事策略,因此可以用此方法来翻译。
二、习语翻译的美学体现
(一)翻译美学理论
翻译美学是结合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一门学科。用来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翻译中遇到的美学问题、研究翻译中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和标准、探讨翻译中审美再现的手段,最终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毛荣贵,2005)
就翻译而言,审美再现是将一切审美活动落到实处的终端环节,是一切翻译的最终目的。在审美中,对于美的理解是按层次推进、逐渐深入的。一般来说,第一层为形式美,主要是语音、文字以及基本语义;第二层为整体美,包括意境、意向、象征意义以及作品风格;第三层为技术美,包括作品的技法和技巧等;第四层为社会文化美,即对与作家、作品有关的社会文化环境。(毛荣贵,2005)
(二)习语翻译的美学体现
许渊冲教授认为,优化的译文,就是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译文。在译诗时,传达原诗意美是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传达音美排在第二位;传达形美是第三位。译者最好做到“三美”齐全,如果不能兼顾,就要从全局考虑取舍。笔者认为,在翻译短小精炼的习语时,同样可以通过“三美”的形式形象生动地重现原习语的语言特点。它音节优美,音律协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进行习语翻译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译出这种特定的语言美。本文将分别从音美、意美和结构美三个方面论述译者在进行习语翻译时应如何保留原语中所蕴含的美感。1 音美
语言内在的音乐性驱使人们在说话、写作时选择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词语,以展示语言的魅力,享受审美的愉悦,这是音韵美的人类认知共性。从语言学角度看,韵律词是构词的产物;从美学的角度看,韵律词是平衡语言节奏的工具。在英汉习语中音韵的使用可以加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也能增添语言的情趣。节奏和韵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展示了习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使习语的语言结构更加对称、更加平衡。
实现习语翻译音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押头韵、押尾韵以及重复等手法。
例1:有钱能使鬼推磨。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在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money”和“mare”这两个单词为句子增添的头韵色彩,假设我们将句子修改,去掉运用押韵的翻译方法,将英文改译为If you have money,you can make the devil push the millstone for you.这样的翻译既无音韵上的修饰,又显得繁杂冗长。
例2: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miss”和“mile”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音素相同,因此,这两个单词的运用也产生了押头韵的效果,使句子更紧凑,突出了习语的和谐韵律。
在习语翻译中同样可以使用押头韵的还有如下几个:
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
安然无恙。Safe and sound.
养不教,父之过。A child is better unborn than untaught.
例3:问路总比迷路好。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go astray.
例4:有情人终成眷属。
All shall be well,Jack shall have Jill.
在这两句的谚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使用了押尾韵的方法使句子充满美感。第一句谚语中的“way”和“astray”采用了押尾韵的方法;第二句谚语中的“well”和“Jill”也同样使用了押尾韵的方法,使译文在读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
在翻译中同样可以使用押尾韵方法的还有如下几个习语:
善有善报。Do well and have well.
慎于思,敏于行。Deliberate slowly,execute promptly.
例5:患难见真情。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这句谚语中对于“friend”的重复使用和“in need”和“indeed”的音素重复使译文的语言更有节奏,富有音乐美。
如下几个习语的翻译同样具有这种效果:
针锋相对。Diamond cuts diamond.
公事公办。Business is business.
小人无大志。Little things amuse little minds.
一朝天子一朝令。New lords,new laws.
2 词美
现代英语词汇学认为,词汇意义,可分为两种:本义和转义。本义是指一个词最特定的或最直接的意义,与它的比喻义或联想义相对。由此我们发现,转义即可分为比喻义和联想义。(毛荣贵,2005)说到比喻义,英国的翻译理论家皮特·纽马克曾强调隐喻的无处不在。
例6: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这句谚语的原意是指隔着一道墙,也会有人偷听。在汉语习语中用“耳朵”来暗指偷听的人,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保留了这种美感,同样用英语的“ears”来暗指偷听的人。这样的译文同时也译出了原语的用词精炼之美。若将这句习语翻译成“Someone may be listen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就失去了原语的用词、选词之美,而只是单纯生硬的译成“someone“。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英汉习语当中,对于隐喻的使用随处可见。比喻是英语谚语的主要修辞手段,大部分谚语都是通过比喻而成的形象化语言。除隐喻之外,英汉习语也通过其他修辞手段体现出了它们的用词之美,例如拟人、省略、借代、重复等。
例7: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原习语中的表达是将“失败”拟人化,表达出“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和基础。在译文当中也同样保留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习语的修辞之美。若将译文译作“Failure is the basis of success.”则看不出习语中的修辞美。相比之下,“mother”更能传神地表现出失败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例8:对牛弹琴。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原习语的意思是“对不懂事的人讲道理”,指做浪费精力、徒劳无功的事。而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并没对单词进行直译,而是选择了“swine(猪)”来代指原句中的“牛”,指不懂事的人,译文的直面意思是“把珍珠放到猪前面”,暗含的意思也是指做浪费精力、徒劳无功的事。
例9:不经苦难,哪来胜利。(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No cross,no crown.
这句习语在翻译时选用了“cross”和“crown”分别来代表“苦难”和“胜利”。cross 是基督教中的十字架,也代表耶稣。《圣经》中记载耶稣基督历经磨难,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来指苦难;crown 指王冠,是胜利的象征。这样的译文采用了归化的方式使外国读者更能体会到这句习语中所蕴含的意思。
3 结构美
习语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语言整体性、结构凝固性和不可替代性。组成习语的词素不可随意增删,也不可随意更改。习语有时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拥有特定的语调。汉语的四字句,以它的结构整齐、语言精练而成为汉语言的瑰宝。如:未雨绸缪;海纳百川等。除此之外,在习语中最常见的结构是平行结构。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句子更能够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在追求语言整饬美时,英语习语中的平行结构与汉语的“成双成对“有异曲同工之效。
例10:同工同酬。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汉语习语中重复了“同”,在翻译时英语的习语中重复了“equal”,不仅译出了原语的本来意思,还将原语的特点也一并译出,使译文也显得结构整齐。
例11:瑞雪兆丰年。A year of snow,a year of plenty.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在这两个习语的翻译当中,译文均用两个平行结构的小句表现出了英汉习语的结构美。第一句的译文用两个“A year of...”表现,若将其译为A fall of seasonable snow gives promise of a fruitful year.译文就失去了原文所表现出的语言美感,读起来平淡无味,没有节奏感。第二句的译文通过两个名词性小句体现出来。这样的译文不仅可以译出原语的本来意义,同时也将汉语习语的结构美翻译出来。
例1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这句谚语中不仅包含了“proposes”和“disposes”的押尾韵效果,在其结构上也体现出了习语的结构美,译文不仅译出了习语的本来含义,也同样译出了原句所包含的对称美和节奏美。
在原文和译文中都保留有习语的结构美的翻译还有如下几个例句:
不经苦难,哪来胜利。(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No cross,no crown.
一朝天子一朝令。New lords,new laws.
慎于思,敏于行。Deliberate slowly,execute promptly.
三、结语
从翻译美学的观点来看,除了机器翻译,任何语际转换活动都是一种审美活动。不仅艺术语言需要选择,非艺术语言同样需要选择,包括词语选择和句式选择。汉语之美,美在古朴典雅,美在简洁庄重。(潘文国,2010)因此在翻译汉语习语时,不仅要将习语本身的意义译出,还要将习语中所蕴含的美感同时译出。在翻译习语的过程中重现习语的美绝不是重现单一的某一种美,而是要结合起音美、词美和结构美,最大限度的重现习语中所包含的语言美。
[1]成昭伟,周立红.英语语言文化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文燎原.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水浒传》习语英译对比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03):78-81.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8]应茜茜.从翻译美学看古诗歌中叠字的英译[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03):85-90.
[9]仲锡.趣味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0]周丹丹.从翻译美学视角看中国散文英译的美学再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01):132-135.
[11]周先红.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J].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2012(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