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创新文化的路径
2014-03-30王迎春史春辉
王迎春,史春辉
(1.河北联合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029)
唐山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都诞生在唐山。经过长期发展,唐山的工业经济特别是传统的煤炭钢铁等产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当低碳、绿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时,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一个必须转型的阶段。“调结构、转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提升的必然选择。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创新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主导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培养、创新环境的构建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内在的决定性作用。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通常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一般仅指意识领域的产品,例如思想、观念、法律制度、文学、艺术等。人类文明孕育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伴随人类发展整个过程,而科学文化则是工业经济出现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后产生的。而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形态发展壮大,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最终引领了一个创新的时代的到来。新时代鼓励竞争、追求卓越,奖励成功、宽容失败,鼓励运用创造性思维做出创造性成果。所以说,创新文化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不断发展交融升华的产物,是由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和创新行为等或隐或显多种因素组成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综合形态。[1]
按照社会学的界定,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次。作为文化子系统中的创新文化,亦可分为创新文化的观念文化、创新文化的制度文化和创新文化的物质文化三个层次。[2]创新文化的观念层次指创新的精神层面,包括创造性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等。创新文化的制度层次指影响和制约创新活动开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评价政策体系等。创新文化的物质层次指创新活动开展所涉及到的场所、设施和形象标识等。创新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直接影响观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观念文化又制约着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只有三个层次的良性循环互动,才能促进创新文化的建构和发展。
二、唐山市创新文化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1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工业史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以钢铁、煤炭、电力、建材、机械、陶瓷、化工等为支柱产业,这些传统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3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0 家,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占规模经济的比重仅为8%。[3]作为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唐山的产业发展长期依托于国家政策,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习惯于依赖国家的政策扶植。尽管各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冶金矿山、煤炭采选、港口设施等关键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目标依然定位在原始性创新,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 知识聚集区创新意识较弱。
我市现有人口747 万,普通高校8 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 所,高职院校5 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 所,省级重点实验室5 个。据统计,2013年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利申请量占唐山市专利申请总数的16.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1.9%,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市知识聚集区资源优势不够突出,对本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撑能力不强。
3 个体创新意识淡薄。
中国长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发展模式导致创新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主从模式的雏形:即凡事政府牵头、政府主导,企业等社会组织或个人负责配合。这种文化模式在唐山这种规模经济占绝对主体的工业城市尤为明显,其影响就是培养了个体的服从意识,同时也直接压抑了个体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政府牵头的鼓励、支持创新的各种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且影响范围太小,宣传力度不够,民众受激励程度不高。
(二)创新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的落实需要继续监督跟进。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评选办法》、《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方案》、《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与改革,推进创新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这些政策是我市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重要表现,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从上述政策的出台来看,我市创新相关制度的制定缺乏整体规划。政策制定应从全局角度统筹布局,进而针对唐山现状选择主要着力点依次推开。我市应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一个涵盖人才制度、财政支持制度、环境建设制度等多要素的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并切实保证政策的可操作性。
其次,具体政策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例如,《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评选办法》的出台,对于我市尊重人才、激励创新是很好的政策,但该办法过于笼统,对于评选范围、参评主体的参评资格、考核指标、评选程序等内容尚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且评选过程由各级政府推荐产生的规定有重行政化、轻科学性的倾向。
另外,各项政策的真正有效落实需要持续的政策跟进。例如,《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于提高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出了五条具体意见和具体的量化标准,但是这些目标的真正实现则需要更加细化方案的进一步支撑,诸如50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企业如何产生,15 家中小知识产权托管试点企业如何产生,我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如何建设,知识产权中高级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等等。
(三)与创新文化相关的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增强。
创新工业园区是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其文化环境对于园区的引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客观上决定着园区的发展走向。
唐山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 个。唐山高新区为我市最早建设的高新区,现基本建成高新创业园、日资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焊接产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基地等五个特色园区,各个园区均有代表企业入驻。曹妃甸、迁安、开平三个省级高新区在整体设计、发展规划、形象标识、工作设施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工作还较为滞后。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设有重点有规模的特色工业园区,科学合理地规划定位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有目的的引进项目,才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作配套。否则,聚集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均无从谈起。目前我市的工业园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园区更多的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即如何更多的招商引资,尚未从文化层面对于园区的长远发展予以更多关注,更缺乏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对园区进行统筹规划设计。
三、如何培养唐山市创新文化的路径
(一)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等措施,提升市民的创新意识,增强市民的创新意愿。
1 通过教育
教育是提升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鼓励创新进校园,以达到市民素质的整体推进。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师生互动、社会实践等环节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鼓励学生的新思路、新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勇于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也在生活中学习,与外界积极交流,将新的思想和观点不断从课堂和生活中得到转换。在鼓励创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具有创新精神,进入大学之后,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里的各种资源,容易接受新事物,创造新成果。最终走向社会,也将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
2 通过宣传
宣传是提升创新意识的最快捷的途径。我市要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以电视、报纸、大型显示屏、网络等各种媒介,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将创新的意识和鼓励创新的精神传达给广大民众。综合利用会议、讲座、展览、公开课、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吸引各个阶层的民众关注创新,接受创新,勇于创新。
3 通过培训
培训是增强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比如唐山市科技局每年举办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培训,对高新企业的认定、申报流程、评价细则、减免税政策等对相关企业做一介绍,对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市科技局举办的市科技奖申报培训,对于奖励项目申报的相关程序和问题予以说明,对于鼓励和规范科技奖励的申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大力培训力度,由市科技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促进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了解相关知识,提升创新意愿,增强创新能力。
(二)改善创新的制度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
迈克尔·波特认为“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的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影响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社会控制要素却是可以做出正向调整的,可以通过制度支持体系、教育体系、法律框架等,进行有利于创新环境构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意愿增强的完善。[4]针对我市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从制度上得到保证,从政策上得到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得到建立,才能真正的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所以,我市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保证科研政策、资源的公开透明,降低门槛,让各类特色人才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共同参与创新工作。建立有公信力的平台,保证各种科研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之在流通中创造价值,推动个体对于创新认同和对于创新文化的内化,培养适于创新文化成长的土壤,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2 建立创新人才计划,鼓励人才的交流和流动,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奖励力度。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创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市应根据未来发展战略,培养和引进唐山市发展急需人才,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计划,完善人才的流动和使用机制。
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奇缺和人才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我市需要依托一些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够敏锐捕捉国际前沿科技动态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在于解决人才奇缺的问题,而现有人才的交流与合理流动则是转变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快捷途径。目前,我市博士研究生及省以上专家80% 以上集中在教育、卫生行业,企业不足20%,[5]所以,促进唐山市现有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是改变人才结构不合理现状、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要鼓励高层次人才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交叉任职和兼职,完善高层次人才业绩考核机制,为他们创造公平公开的制度环境。
我市于2012年出台了《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评选办法》,并于2013年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进行了表彰。这是我市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积极进步的举措。借鉴国内发达城市的人才激励办法,今后我市此类措施应继续推进,对有特殊贡献的创新人才应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和新闻宣传的力度。
3 完善创新考评机制
关注研发型单位和科技型企业,制定适合这类组织的专门评价机制,将其创新成果严格按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列入到政府考核体系,对于科技创新典型加大扶植力度,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4 适度强化知识产权安全保护制度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就我市而言,我们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因此,适度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5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市场、行政等多种手段吸收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必要的资金支持是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必备条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它的成长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外部支持尤显重要。目前,我市的科研经费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各县更低。因此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财政支持,在现有条件下,除国家划拨外,可采取其他形式融资。目前我市已经通过专利权质押贷款、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形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后,应该继续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继续拓宽融资渠道,以更好的支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6 构建唐山市创新集群网,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新是一项系统的活动,需要诸多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政、产、学、研、介之间的合作,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唐山环京津的优势,密切与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起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融合创新要素的创新网络。
(三)以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我市物质文化建设
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园区的整体规划、主体定位、形象标识、工作环境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园区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高新区的火炬标志和特色园区的划分、注重社区环境建设等举措为我市科技园区的发展开了个好头,下一阶段,我市应该统筹考虑曹妃甸、开平、迁安三个省级工业园区的自身特点及发展战略,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准确定位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园区规模,科学设计园区标识,建设有内涵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工业园区,更好的激发园区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1]陈宇宙.创新文化的内涵、模式及其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02-204.
[2]杨立男,王思锦.内涵·意义·环境-谈创新文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5(3):9-11.
[3]唐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唐山年鉴[Z].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4]方媛媛.驱动创新的文化要素系统层面解析[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1.
[5]林琳.唐山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研究.[J]华章,2012(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