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作义的水利思想初探

2014-03-30徐华芳

关键词:傅作义黄河水利

徐华芳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傅作义的水利思想初探

徐华芳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因此水利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利事业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傅作义在担任新中国第一位水利部长期间,兢兢业业,奋斗在水利战线的第一线,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为人民造福的赞歌。

傅作义;水利;思想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北平的和平解放就是他响应中共在1949年提出“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口号做出的实际行动。他的这一伟大壮举,使北京避免了战争的破坏,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损失。毛泽东称赞他为“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1](P398)。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长达23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傅作义水利思想形成的渊源

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征求傅作义建国后的工作打算,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希望从事水利工作。

(一)从小生长环境的影响

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荣河县安昌村,这是一个濒临黄河、常遭黄泛灾害的贫穷村庄。傅作义年少时曾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畅游,也目睹了黄河水患给沿岸百姓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傅家世代务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黄河养育了傅家,而傅家的发迹史也和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傅作义的父亲叫傅庆泰,年轻的时候在黄河边以摆渡为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傅庆泰转行做租船生意,还做山西与陕西之间的贩煤生意,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荣县的富户。

傅家的发家史与黄河紧密相连,而傅作义的成长也是与河密切相关。傅作义幼年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游黄河和骑烈马,而傅作义之后的发展也与幼年喜欢做的这两件事相关,领兵打仗成为一代骁将,献身水利,成为“现代大禹”。

(二)建国前的水利实践

傅作义在绥远的水利实践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事水利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1931年,傅作义被任命为绥远省主席。由于绥远地区连年兵乱,人民生活苦不聊生,于是在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他提出了“移民、实边、发展生产、巩固国防”的方案。

绥远地区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套地区,但是河套地区发展粮食的致命缺陷就是水利设施落后。傅作义深知水利对于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将发展水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认为,发展水利一定要有优秀的水利人才,于是他就引进当时优秀的水利专家王文景,请他来主持河套地区的水利工作。每次挖掘水利工程,他都会抽调部队人员,划分责任区,保证能按时按点完成。傅作义更是亲临水利现场,为部队壮威。

据记载,1941年在修建地方水利上傅作义共派出官兵约3 000人,开通杨家河的渠道,使3万多亩的耕地得到了浇灌。当地人民为了表达对傅作义开通这条河渠的感谢,将这条渠命名为“机缘渠”。他还大力发展河渠的副业。有的大渠可以养鱼甚至航运,便在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渠道网络,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套地区在傅作义主政期间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可见,傅作义将军对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关注并且卓有成效。

傅作义主政绥远几年间,屯垦治水,建设城乡,整顿金融,发展教育,使河套以及整个绥远发生了质的变化,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1945年,时任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的美国著名将军魏德迈来河套参观考察,当看到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兵强马壮时,他情不自禁地赞道:“与世界强国的军队相比,毫不逊色。”

然而,傅作义并不满足于此,他的想法是对水患不断的黄河进行大规模修复。1945年,国民党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被傅作义请到河套地区,对流经宁夏石嘴山到河套的黄河河段进行了系统的勘察。遗憾的是,不久内战爆发,他治理黄河的计划被迫搁置下来。

二、傅作义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尽心竭力,为民造福

傅作义从小就有为百姓造福的愿望,后来当上新中国的水利部长,他更是时时刻刻地想着如何更好地为民谋福祉。在谈到怎样为人民服务时,他曾在说过:“如果遇到自己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不一致,发生了矛盾,那么就要放弃自己的小利,服从人民的大利,或者牺牲自己而为人民。以忘我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这就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P24)因此他在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曾誓言:“把为人民办事的诺言变为现实。”[1](P465)

修建夹马口电灌站就充分体现了傅作义服务百姓的理念。山西省临猗县西部黄河岸边的夹马口电灌站修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引黄灌溉工程,也是目前山西省的四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之一。1958年,刘新章见到傅作义,提出了请工程技术人员在黄河边修建电灌站的要求。傅作义拉着刘新章的手,对北京水利勘测设计院黄院长说:“我们家乡来人了,这是我老乡,他们要求把黄河水搞上来发展水地,给他们派两个又红又专的工程师把水搞上来,咱们要在黄河上开第一朵花。”就这样一件关乎万民福祉、造福万代的大事,仅用一个多小时就简单地解决了,可见他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里的。

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长达23年之久,走遍了全国的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发生严重洪水灾害时,他奉命到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时,他沿着黄河往下游视察,过潼关,到陕县。当地气温高达40多度,而当时的傅作义已年近花甲,可是即使这样恶劣的天气也无法阻止他的前行,晚上他就直接露宿在三门峡附近的沙滩上。在视察黄河下游洪泽湖蒋坝时,有一段路程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靠步行,傅作义也坚决和大家一起步行。

傅作义每到一处水利施工地点,就首先开始了解水利工程的详细进程,有问题就随时解决。不仅如此,他还走进工人们的工棚,了解他们的住宿条件,伙食营养搭配,和他们拉家常,做到真正关心群众的疾苦。按规定傅作义可以坐火车公务车(在列车后单挂一节专用车厢),但他从来不要,他说和工作人员合住一间软卧包厢就够了。他还说过:“买不到软席买几张硬座也好嘛,还可以联系群众!”由于他长期在外,无法做到规律的饮食,慢慢地就有了胃病,且越来越严重,可是他仍旧外出考察,饿了就干嚼几口随身带的馒头。正是由于处处为百姓考虑,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他得到了“人民的部长”的赞誉。

(二)注重调查研究

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长后谦虚谨慎,注重调查研究。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智南屏说:“我国水利建设任务很重,在水利问题上我还是一个‘门外汉’。要不辜负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光坐办公室不成,得多下去了解情况,向群众学习,努力做好工作。”[2](P398)而这也成为他工作中的重要信条。

黄河自古就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傅作义上任的当头大事就是治理黄河。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就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而傅作义也是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对黄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率领专家对黄河中下游的水域进行考察,探寻哪些地区适合建大坝,三门峡水库就是其中之一。1957年,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典礼时,傅作义提出:“黄河的根治与综合开发工作,是一个变千年水患为巨大收益,改变黄河流域自然面貌与经济面貌的不朽大业。为了造福后代,黄河的事情我们一定努力去做好!”[1](P468)在参加完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开工典礼之后,傅作义的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但是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视察点,最终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突发。

三年困难时期,中央安排傅作义及全家到广州休养,但是他明确表示,如果是去休养那就不必了,到哪休养都一样,如果是去工作他还是很乐意的。他到广州后,依旧照常工作,外出视察。

曾长期在水利部门工作,任过水利部副部长、部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说:“我们同傅先生在一个部里共事多年。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对水利工作一片赤诚。面对解放前留下的烂摊子,为确保大江大河不决口泛滥,在与党员副部长李葆华同志密切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他每年总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出差在外,下黄河,溯长江,到各地检察督促,调查研究。”[2](P394-395)可见傅作义确实把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P109)的理论铭记于心了。

(三)实事求是,深入实际

傅作义不仅重视水利工作的调查研究,也经常深入实际,奋战在水利工作的第一线。

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岳阳陵矶这段的长江流域就是荆江,全长有182公里,而这里也是洪水泛滥的重灾区。为了保障沿江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就被提上议程,并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傅作义也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中央的决策。1952年,傅作义作去慰问修建分洪工程的人员,时正好碰上下大雨,道路也被大雨冲刷的泥泞不堪,可是他仍旧前往。

1952年,东北发生持续性的大水灾,傅作义率领“中央东北灾区慰问团”亲自前往辽河和松花江流域的受灾地区进行慰问,所到之处,事无巨细,都一一了解,力求实事求是。1954年,傅作义又和水利部其他工作人员前往视察石河子、阿克苏、伊犁的水利工程。对于这种能深入了解实际的机会,傅作义总是事必躬亲。

由于深入水利工作的前线,并且在各种场合,傅作义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对水利也就有了更多的理解。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说他已经是钻进去水利这一行了。

三、结束语

从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傅作义为水利部部长(1958年2月后与电力工业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仍任部长)至1972年10月17日中央同意其辞去水利电力部部长职务的请求,整整23年。

傅作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对水利工作一片赤诚。他在《治水五年》一文中曾深有体会地写道:“五年来参加水利工作,使我更加亲近了我国的劳动人民。我了解了他们过去的痛苦,我看见了他们今日的欢欣,我也看见了他们在水利工程上的忘我劳动。因而使我深切地了解到,是他们使政府的计划兑现,是他们使治理的方略兑现,是他们使纸上的蓝图变成了物质的长城。”[2](P401)

傅作义可谓是半生戎马,终身水利。纵使是在辞世的前几天,他还惦记着北方的旱情,关心地向探视的人员询问北方有没有下雨。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1] 张新吾.傅作义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傅作义生平[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ExplorationontheWaterConservancyThoughtofFuZuoyi

XU Hua-fang

(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CPC,Beijing100091,China)

China is an agriculture country. Without water, we can not develop agriculture. Therefore, agriculture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Water conservan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ing. Fu zuoyi, as the first Minister of Water Resources, worked hard on the water conservancy work, using his life to display a great hymn.

Fu zuoyi; water conservancy; thought

2013-06-18

徐华芳(1987—),女,江西上饶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理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TV-0

A

1008—4444(2014)02—0021—03

刘明)

猜你喜欢

傅作义黄河水利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平津战役前傅作义为什么不撤退
『黄河』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