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办“精品学报”的再思考与路径选择

2014-03-30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品学报学术

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争创“核心期刊”是学报编辑出版界一直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也是学报工作者着力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使编辑人员在理论上厘清“精品学报”与“核心期刊”内涵上的不同和两者的依存关系,使编辑人员从一心抓争上“核心期刊”的表面性工作转入倾力营造“精品学报”的根本性工作上,使创优工作步入正确轨道,使创建“核心期刊”的工作得以科学化地进行。

一、“精品学报”与“核心期刊”之辨

1.精品学报的内涵与标准。精品学报乃是经编辑者精心创作、精心挑选上乘学术文章集合的期刊产品。精品学报应具备以下标准: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发文章的基本观点不能有悖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不能有悖于国家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能有悖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悖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第二,精品学报是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文章的理论程度必须是深层次的且影响久远的。因此,精品学报所刊文章必须有所创新,或是填补国际、国内该学科学术领域空白,所论内容翔实可靠,论证科学合理;必须具有有益于人类社会的积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所载文章必须立论精当,结构严谨,逻辑缜密,文字清新,必须讲究语言修辞的艺术。第三,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精品学报是以同样规模的载体,传递更多的学术信息,使广大读者获得更多的收益。第四,精品学报的编辑和校对应严格遵循有关的编排规范和标准,差错率达到低于规定的标准。同时,应具备精良的外在装帧和印刷质量。使外在的美与内在的高品位内容达到和谐而完美的统一。第五,在学术界具有相对稳定的高层次作者队伍和相应文化层次的读者群。精品学报是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应重点追求社会效益和国内外的学术影响。所载文章的学术质量应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应进入世界上著名学术情报机构重点搜集的刊物行列。

2.核心期刊的滥觞与发展。最早涉及核心期刊概念并使其广泛传播的是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他在1931年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这说明,某一学科的大量论文高度集中在少数期刊中,这就是核心期刊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产生了各个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可见,某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主要在于它集中刊登了该学科的论文,而成为该学科的主要文献信息源,这对于该刊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来说,仅有某种程度的评价意义。因此,从核心期刊的内涵和本质来看,核心期刊主要是信息量的评价,所以,用它来直接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误区。

由于社会上对核心期刊概念和内涵的曲解,并过分夸大和实际运用了其在某些程度上具有的学术评价功能,于是催生了庞大的市场利益,各家期刊使出浑身解数往核心期刊队伍中“钻”和“挤”,核心期刊评价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登台亮相。到目前为止,除了较早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系统之外,国内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或机构还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等等。在众多核心期刊评价机构的“作用下”,我国核心期刊队伍日益壮大!

3.“精品学报”与“核心期刊”之辨。正如上文所述,核心期刊,主要在于它集中刊登了某学科的论文,是该学科的主要文献信息源,这对于该刊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来说,仅有某种程度的评价意义。因此,从核心期刊的内涵和本质来看,核心期刊主要是信息量的评价,而非对该期刊的学术质量的认定。所以,用它来直接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首先,核心期刊与其所载的每篇学术论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期刊质量代替论文质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次,某个核心期刊或核心期刊之间所载的论文质量是有差距或相当大差距的,那种将核心期刊所刊文章按照同等学术质量对待的做法是十分荒谬的!再次,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整体水平高,但并非每一篇论文的学术质量都比非核心期刊所载文章一定高。有道是:决定论文学术质量的最终因素是论文的内容而非刊载期刊是否核心期刊。起初设置“核心期刊”的初衷只是图书馆为了集中采购和查阅检索相关专业期刊方便而已,到后来才被社会上借用为学术评价工具,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误导了学界,二是阻碍了真正学术的发展,三是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同时,也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陷入被动难堪的境地。

对图书资料管理部门来说创建“核心期刊”目录是社会资源和采购成本的极大节约,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不可否认的是,被选入“核心期刊”的学术杂志,其大部分的学术质量是较高的,其中,不乏“精品学报”。“精品学报”包含了具有高学术水平的“核心期刊”,而我们追求和打造的正是学术品位高、整体出版质量好、社会积极影响大的“精品学报”。因此,我们只能顺应“核心期刊”对提高学报学术质量有益的一面而去倾力创建“精品学报”,大力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准和整体出版质量,以使创办核心期刊工作收到“水到渠成”之功。

二、创办“精品学报”的路径选择

1.从根本上改变封闭观念,走开放办刊之路。彻底突破学报以内稿为主的习惯性、片面性的规定或狭隘的、错误的理解。打破校域、地域限制,放眼国内外学术界。我国学报发韧于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其作者大多数为全国知名学者或校内教授,其学术思想基本代表了当时国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由此,当时的学报则主要登载校内作者的学术文章,反映校内教学科研,这样的办刊理念从此形成并逐渐固定下来。学报担负了校内科研交流和向社会输出知识资源的责任。然而,当今社会高校林立(全国有几千所),与往昔名校相比,各校的知名学者已属凤毛麟角。可见,今之校内作者队伍及其科研水平根本无法与学报发韧时同日而语。因此,死守眼睛向内、封闭办刊的理念,并不是实事求是的学术之道。尤其是地方高校,突破长期以来以发表本校论文为主的狭隘的地域性观念是首要之举和根本之策。所以,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学报应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放式办刊,担负起将国内外先进的学术思想引进学校的重任,以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2.必须高度重视专职主编敬业精神的培养和策划能力的提高。我国学报发展史和众家学报辉煌及衰落的现实向我们昭示:学报的兴盛与衰落决定于主办人的敬业精神、精力投入与才智的发挥。凡当作事业来悉心经营者,必开出一片新天地!此乃“得人者得天下”的绝妙诠释。

3.必须高度重视对专家型编辑的培养和新出版机制的建立工作。“巧厨才能烹精饭”,名编才能建名刊。要切实注意对专家型编辑的培养和重用,积极推进和鼓励编辑学者化。要建立出版新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大胆使用专家型编辑,鼓励他们“承包”和策划“精品栏目”。在编辑部内要形成正气,真正做到奖勤罚懒。

4.适当拔高、合理定位,倾力营造“精品栏目”。“合理定位”是策划和办好学报的第一步;“精品栏目”是体现学报特色的载体。适当拔高、合理定位。对于“精品栏目”,要在全面考量本区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优势学科、知名学者、国内外学术热点、学术争鸣领域及编辑学科优势等方面来策划和运营。

5.建立专家智囊库、专家作者库,稳定高质量作者队伍。要切实发挥专家智囊的顾问作用,引入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学术顾问或学术指导,使其成为真正造就“精品学报”的策划部、智囊库和高水平的专家作者库。更要充分发挥其沟通学界、触摸学术热点及洞察学术潮流的特殊本领,推荐高素质的青年作者群。

[1]洪哲雄.精品学报与高素质编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6):229-231.

[2]赵立红.核心期刊概念理解的误区与期刊订购[J].图书馆学研究,2004,(12):74-75.

[3]徐兴余.核心期刊的局限性刍议[J].现代情报2006,(10):36-38.

[4]张扬南.论核心期刊与学术评价标准[J].高校理论战线,2007,(1):58-61.

[5]李建伟,杨阳.我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出版,2014,(4 月上):35-39.

猜你喜欢

精品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