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路径*

2014-03-30李忆华陈海利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共生发展

● 李忆华 陈海利

论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路径*

● 李忆华 陈海利

中小型高校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倾向性与区域适应性,与地方具有天然的共生条件。加快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必须优化共生界面,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立足地方需求,提高共生度;以对称性互惠合作理念,重塑共生模式与运行机制;围绕服务地方建设,提升中小型高校共生力,拓宽与地方共生的空间。

院校研究;中小型高校;发展

中小型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占有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多半,其成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倾向性与区域适应性,与地方经济社会形成一定的共生关系。共生理论对中小型高校发展问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把共生理论引入中小型高校建设中,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何谓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

“共生”一词首先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的,指由于生物生存的需要,它们之间必然按照一定的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1]随着共生理论的不断扩展,其逐渐从生物学领域移植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用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小型高校指办学规模小(在校生规模在一万五千人以下),以服务地方为主,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2]中小型高校的发展和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域倾向性与区域适应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中小型高校的发展问题,是共生理论视野中的一种高校发展模式的语境表达。

从共生视角来看,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的要素主要包括:(1)共生单元,是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与中小型高校具有共生关系的共生单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各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地方企事业单位、高校所在的社区等等。(2)共生模式,是指中小型高校各个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的关系,是共生单元相互联系的纽带。(3)共生界面,指中小型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利益主体在共生发展中所进行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载体和媒介,是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4)共生环境,指中小型高校共生单元存在与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中小型高校共生系统是一个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共生体。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形成共生关系的基础,共生环境是共生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在一定的共生模式下产生的共生能量影响共生单元的重塑和共生环境的再造。共生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中小型高校共生主体和共生环境的变化,共生模式随之发生变化。

二、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是为了克服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危机而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提出来的。近年来,中小型高校发展势头良好,与地方共生发展之路存在很多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的挑战。

(一)共生单元缺位,学校成长乏力

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共生系统是由多元化、多层次的共生单元组成,既有行政组织,又有企业组织,还有社区组织等等,其属性、运行目标与方式不尽相同。中小型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小型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投入或学生学费收入,少有企业或中介机构捐赠资助。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捐赠的相关政策文件,但是作用有限,社会捐赠地方中小型高校的资金规模仍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和大型大学。经费来源少、融资渠道单一成为制约中小型高校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在英、美发达国家,教育捐赠是高校一个重要的资金渠道。高校除了政府拨款、收取学生学费外,通过市场运作获得社会捐助的资金不菲。以美国为例,“来自于社会团体、校友等的捐赠,约占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8%”,“利用科研专利筹措经费和校企合作获取资金的收入,约占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21%”。[3]

同时,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讲,省属中小型高校与当地政府(主要是省级以下的地、州、市政府)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但是,行政隶属关系使省属中小型高校与地方政府基本上在各自既定的系统内发展;加之经费来源和人事管辖权限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型高校对当地政府的依赖,然而高校的校区建设、学校公共设施配套服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又与当地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如果高校与当地政府关系处理不得当,那么学校与地方政府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导致共生单元缺位。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在选择战略合作对象时,面对中小型高校与名牌大学、大型大学的竞争往往倾向亲睐后者,因为后者的办学实力与名牌效应远胜于前者。

(二)高校与地方之间共生环境有待优化

共生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共生力的大小,进而影响共生效益。区域经济社会条件是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的物质基础。高校与地方之间共生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高校的发展与占有资源呈正相关,占有资源又与高校发展成就呈正相关。[4]中小型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历史、办学层次、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无法与名牌大学、大型大学抗衡,在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财政支持等方面中小型高校处于弱势地位。比如2011年教育部提出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有特色有实力的100所本科院校,而入选的院校基本上是大型大学。又如,中央财政从2010年起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小型高校获得这一块专项资金的数量和项目规模依然难敌大型大学。到目前为止,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出台专门鼓励和发展中小型高校的政策法规。

地方政府、社会的支持与中小型高校的期望值依然存在着较大距离。地方政府在本区域发展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区域企业的发展和如何招商引资,如何提高本地区的GDP,因此,在政府工作安排上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出台和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对于教育事业,地方政府特别是地、州、市政府更多倾向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在地方高校发展问题上往往不够重视,制定和实施推动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多。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自身经济实力本来就难以满足本地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小型高校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学校品牌效应等方面处于劣势,在招生就业、吸取办学资源、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敌名牌大学、大型大学。凡此种种,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的困难。

(三)高校与地方共生模式不完善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中小型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小型高校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是维系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共生关系的关键。这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高校的利益诉求,指高校发展的利益愿望、利益追求以及利益实现的路径。二是地方政府宏观协调的能量,主要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高校的利益诉求,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如果中小型高校提供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不能有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缺位,共生系统中共生能量的生成就会出现问题,地方高等教育系统与地方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就会发生失衡。新的平衡尚未建立,旧的平衡不足以维持双方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必然导致共生秩序发生失范。不同利益不能相互促进而相同利益方又存在利益排斥问题,共生单元之间缺乏利益互动,双方表现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从而使中小型高校陷入“成本递增收益递减”的境地。具体地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小型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体制与政策的障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高校办学模式单一、核心竞争力薄弱等因素往往使中小型高校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导致高校服务输出与地方服务需求失衡,共生单元的利益诉求不匹配,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共生发展,使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四)中小型高校共生能力有待增强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与社会利益主体实现共生的关系,这种能力就是共生力。就中小型高校而言,其共生力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学校组织内部的共生能力,主要是指学校实现组织内教师个体的价值观、利益目标与学校组织文化、整体利益目标的向心力。二是学校组织外部的共生能力,主要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推动各利益主体在共生系统中共同进化的能力。

影响中小型高校内部共生力的因素主要是教师问题。中小型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与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学术带头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匮乏;人才队伍不稳定,优秀人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不能满足高教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中小型高校不能融入地方,凸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地方性。

影响中小型高校外部共生力的因素主要是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因素。受地域、办学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与名牌大学、大型大学相比中小型高校的科技资源相对匮乏,教学、科研条件相对落后,学科发展不均衡,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少,科技服务能力较弱。在人才培养对接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存在人才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结构匹配性差的现象。表现为单一方向专业人才较多,有较强专门技能、擅长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较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领军型人才较少等等。高校人才输出还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性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形成共生共赢的和谐关系。

三、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路径

中小型高校处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与地方具有天然的共生条件。与地方经济社会共生是中小型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不是应时之策。建议从以下方面开拓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路径。

(一)优化共生界面,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

通畅的共生界面为中小型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提供便捷的通道,新能量不断产生,共生系统才能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共生界面停滞,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不畅,则导致共生能量不足,共生关系衰亡。中小型高校共生界面既包括教育政策、市场等软介质界面,又涵盖政府、社会公众、企业事业组织等主体性介质界面。其中,政策、法规在中小型高校共生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政府因素、市场因素等在共生界面形成中有一定的基础,主要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把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社会其他利益主体的目标、职能、利益诉求等有机地整合起来,构建物质良性循环、能量自由交换、信息畅通传递以及知识、人才有序流动的共生界面,促进高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形成互动能效的共生链。

中小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肩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使命,与地方经济社会血脉相连。地方政府肩负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政府要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多渠道、多方面支持中小型高校,依法改善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为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对中小型高校的支持,在“中央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等项目计划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二)立足地方需求,提高中小型高校共生度

共生度是指中小型高校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中小型高校的成长与中小型高校共生度之间呈正向关系,共生度越大,共生能量也就越大,共生系统对中小型高校成长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共生效应越显著。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小型高校与地方的共生关系已变得愈来愈密切,并呈现出区域经济社会连续共生、一体化发展趋势。提高中小型高校共生度,必须重塑共生单元,扩大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开放程度。中小型高校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选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与所在地政府、产业经济、社会管理等融为一体,通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适用”的人力资本、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提升学校与地方共生发展的融合度以及在公众中的美誉度,获取更多的共生发展资源。

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区域资源,把中小型高校的共生发展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高校建设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政、校、企多方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倾斜、资金安排、信息畅通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组织协调各个区域共生单元的利益关系,推动区域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扩大中小型高校与地方一体发展的共生度。

(三)以对称性互惠合作理念,重塑共生模式与运行机制

中小型高校与地方相互依存。中小型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决定双方应建立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这是相对稳定、最具凝聚力也是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这一共生模式的形成,要求中小型高校各共生单元以对称性互惠合作理念,重构校、地协同共生驱动、运行机制。

一是信任培育与激励机制。校、地合作是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校、地双方作为相对独立的共生单元,彼此的价值取向不尽一致,这就促使校、地合作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而且要不断提升信任水平才能推动双方的共生演进。要调动地方参与中小型高校共生共建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在推进中小型高校与地方共生的责任,引导中小型高校发挥知识、人才、科技等优势,在服务地方中茁壮成长。

二是利益共享与共生发展机制。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问题。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形成和有效运行,要求共生对象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规范各方利益,合理分配利益,使所有共生单元获得一样的进化发展的机会,形成利益共生体。

三是利益约束机制。中小型高校与共生对象在寻求各自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总是诉求、谋求更多更大的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权利。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约束共生利益主体的行为,使共生伙伴在求同存异之中实现共生共赢。

(四)围绕服务地方建设,提升中小型高校共生力

开发共生资源,获取共生能量,是中小型高校共生发展的动力源泉。共生能量来源于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生单元和谐发展,相互激励,不断产生新的能量,才能产生良性的共生循环。反之,共生关系就难于维系。中小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它在共生系统中所释放的能量,取决于它的共生力,即在区域经济社会中获取办学资源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办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型高校发挥其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中小型高校应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共生力,变弱势竞争者为优势竞争者。第一,“融合共生”是促进中小型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与之相匹配,充分反映中小型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第二,共生不等于趋同。相反,只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才有共生的可能。因此,中小型高校要贴近地方需要办学,在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打好“地方牌”、“特色牌”,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以贡献促共生发展。第三,人才是提高共生力的核心因素。中小型高校要改变“重物轻人”的现象,采取灵活的政策与机制,吸引网聚人才,使人才与学校共生进化为事业共同体。

[1]转引自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103.

[2]李忆华.中小型高校发展中的四大“软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5.

[3]姚冰.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N].中国教育报,2003-6-7(4).

[4]王楠,张亚红.地方与中央院校发展不平衡分析[J].人民论坛, 2010,(32):26.

(责任编辑:刘丙元)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型高校办学模式研究”(DIA00283);湖南省教育科学高校资助与创业教育研究基地资助。

李忆华 陈海利/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共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