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生存危机及对策研究

2014-03-30秦疏影孙晶岩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秦疏影,孙晶岩

(北京农学院,102206)

迄今为止,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作为图书馆的核心组成部分,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员未来的发展同样包含了太多未知的因素。图书馆员要想获得长期的认可与尊重,事业有所建树,只有不断学习,重新定位。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图书馆的发展让很多馆员感到无比的焦虑和压抑,甚至产生生存危机。

1 图书馆员生存危机的现状与特点

1.1 图书馆员的幸福感比较低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管理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有研究认为,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源,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1]。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因此,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与图书馆员的发展紧密相联。只有图书馆员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员只有有了幸福感,才会对图书馆事业产生认同感,才有积极工作的动力,才能提高馆员对于图书馆的忠诚度,增强馆员的工作责任心。但目前,图书馆员的幸福感普遍偏低。这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2 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职业倦怠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意思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2]。国外出版的《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词典》(2004)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定义则为“当图书馆员在某一工作岗位工作时间长或工作要求过于苛刻,会导致图书馆员产生一种身心衰竭的情绪,会导致职工工作效率低下,不愿意从事工作”[3]。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1)馆员对本职工作评价偏低,对掌握各种技术缺乏兴趣,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价值观混乱,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不愿意钻研业务技术,工作热情消减。对待工作毫无积极性可言,对他人态度冷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应付。(2)馆员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焦虑不安,对工作厌倦烦恼,对自身职业产生怀疑,对工作悲观失望,盲目自卑,妄自菲薄。感到前途迷茫,不思进取,毫无个人成就感。(3)馆员经常感觉疲倦无力,对工作厌烦,食欲下降,出现失眠、头痛、全身酸痛、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等现象。(4)馆员经常感到有压力,极易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焦虑、多疑、嫉妒等不良情绪。

2 图书馆员生存危机的成因

2.1 心理因素

2.1.1 不平衡心理

高校图书馆员除了工资和一部分校内津贴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经济地位低下,仅就校内津贴一项,同学历、同职级的教师、行政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差很多。“清水衙门”成了图书馆的代名词。在“官本位”盛行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员的地位很低,不受学校重视。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馆员认为图书馆员地位低下。与教师、行政人员相比,图书馆员无论在经济收入还是受人尊重方面,都相差甚远,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

2.1.2 自私自利的心理

为了评职称,对于图书馆日常繁琐的工作,有的图书馆员拒绝做,只做对评职称有利的事情,如:写文章、做项目。但是,这种脱离工作实践的文章和项目,一旦落到实际工作中,经不起考验和推敲。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职称评审机制往往只是看文章和项目,对于实际工作则很少涉及,导致从不干任何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馆员反而在职称评聘中占有优势。这类情形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在图书馆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的馆员,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向这类不干工作,只写文章,还能评上职称获得高收入的馆员看齐,对于本职工作消极怠工。如果大家只看到眼前的暂时平静,而看不到其长远的危害性,不对其做出相应调整,就会为所有工作人员树立一个错误导向,最后导致图书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没人做,或者都敷衍了事,人人都会觉得图书馆的工作不重要,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认真做,只要能写出文章就可以了。由于勤勤恳恳工作的馆员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馆员就会想办法转到其他部门工作。这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

2.2 升职压力大

以笔者所在馆为例,图书资料系列要先通过社会化评审,取得相应资格,再报学校进行评聘,其职称的评定要求与教师一样严格,所以图书馆很多年也评不上一个副研究馆员,导致有些馆员已经完全放弃评高级职称的愿望,每天消极怠工,浑噩度日。按照目前的高校人事制度,评定职称倾向于教学系列,教师只要符合条件,一般当年就能评上,不会有名额限制。而图书馆员是教辅系列,职称名额非常有限。每年学校给教辅系列1个名额,有时1个名额都没有。而教辅系列不仅包括图书馆,还有档案馆、财务处等其他单位,人员众多,竞争激烈可想而知。这严重影响了年轻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培训机会缺乏

高校图书馆员培训、进修、外出交流的机会少。《日本大学图书馆基准》第三条规定:大学图书馆必须向专业职员及其他从事图书馆专业性业务的职员提供广泛的进修或再教育机会,同时给予他们与其资格、能力、经验等相应的待遇。而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图书馆员由于工作性质、馆内经费等各种原因,基本上得不到培训、进修,更谈不上外出交流的机会了[4]。

长期以来,图书馆在高校基本没什么地位。很多高校领导认为图书馆员就是从事开门、借书、还书等简单工作,即便归属于教辅人员,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的提高与培养也不会予以足够的重视。高校每年都安排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却没有对馆员专业素质与信息能力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安排。这使得图书馆员即使想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苦于学校没有相应的计划安排和培训费用,最后只能无奈地放弃。

2.4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

传统模式下,信息以纸质文本的形式存放在图书馆的资料库中,存取信息受到物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制约。在数字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转化成了不同的格式,以音频、视频、图像、全文信息、书目信息等形式存放在网络数据库中,供用户实时检索[5]。高校图书馆员如果还恪守以前的工作职责,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何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如何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2.5 图书馆核心业务的转移与外包

信息技术为专业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变得越来越模糊,图书馆大量核心业务外包,如图书采访编目、图书加工、报刊装订、书目数据库建设、现代化技术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些核心业务是图书馆员存在的基础,是图书馆员职业存在的基石。而目前,许多图书馆将这些与专业业务相关的工作交给一些专业公司来做,或者选择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兼职人员、非专业人员、临时工等,从而加剧了图书馆员的生存危机。

2.6 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削弱及职业规划的缺乏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图书馆员对所从事的服务性工作认识不到位,职业意识缺乏的现象,加上图书馆业务内容单一,重复性的工作较多,时间长了,馆员就很容易产生疲倦感,缺少工作激情,忽视工作职责,降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自身的竞争力减弱。专业队伍还存在着较严重的知识结构老化和学科结构失衡的问题,馆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继续学习深造上,一方面,管理层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馆员个体进修的意识不强,“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职业理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严重削弱[6]。而职业精神的削弱、职业规划的缺乏势必导致图书馆员产生生存危机感,丧失幸福感。

3 解决生存危机的对策

3.1 从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

对于图书馆员个人来说,从心理上学会自我调节是首要的个人生存策略之一。学会自我调节,就是要学会寻找工作的乐趣和价值,及时倾诉自己的无助感和迷茫感,正确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压力,寻找平衡点。

虽然图书馆目前还不是太受重视,但图书馆员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图书馆工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各种不快和压力,从工作中寻找快乐,保持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高校图书馆工作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因此,图书馆员不仅要有进取心,还要有平常心。调整好心态,学会自我安慰,以淡泊名利的平常之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之中寻求发展。

3.2 职称评聘与实际工作考核相结合

馆员在取得社会化评审职称资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学历等级参与学校的职称评聘,并将职称评聘与实际工作岗位挂钩,体现出馆员之间的能力差异,提升了职称评聘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杜绝了只是写文章,而不参与图书馆实际工作的现象。同时,也给在图书馆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的图书馆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增强馆员努力工作的责任心。

3.3 建立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环境下的培训机制

传统模式下,图书馆员简单地借借书即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简单的借还书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无法为读者更好地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图书馆应该制定一套与图书馆发展和图书馆员相适应的培训机制,通过用制度来保障图书馆员能顺利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

开展培训的途径很多,如:短期业务学习、职业技能竞赛、外出参观学习、专题讲座、开展学术交流等。图书馆员通过各种培训,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服务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优化了成长环境,提升了个人发展空间。图书馆应该为图书馆员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安排,保证必要的培训经费,才能让图书馆员的培训学习机制能真正地贯彻执行下来。

3.4 慎重对待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外包

以图书分类法为核心和标志的相关业务是图书馆重要的职业内容,是图书馆独特性所在,是图书馆的历史精髓,业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最大理由和光荣传统[6]。如今,很多图书馆放弃自己的核心业务,将其外包出去,这是与图书馆本身的割裂,与图书馆历史的割裂,因此丧失了图书馆的独特性。一直以来,正因为这些图书馆业务,图书馆员才具有值得自豪的业务性,他们通过业务学习与掌握业务技能,亲近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历史,亲近读者,亲近知识。

过多的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会对图书馆的职业化造成严重的冲击和危害,加剧图书馆员的生存危机。应该说,业务外包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图书馆员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压力,在短时间内人们感觉还是良好的。但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发现各种问题,如核心业务的外包模糊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员没有了职业性和专业性,这对图书馆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同时,由于我国外包市场还不健全,在外包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外包公司频繁更换工作人员,导致工作没有连续性;外包公司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即使图书馆员不停地指导,也不一定能保证工作质量。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核心业务外包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选择,慎重对待。

3.5 认真规划职业生涯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不再是传统的图书借还,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备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外语、网络以及通信技术,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做出及时的处理并反馈给读者,同时还应具备指导用户进行信息检索以及信息过滤的能力。如果图书馆员仍旧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框架范围内,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读者,给予其必要的咨询服务[5]。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应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尝试接受新的知识。馆员要有职业危机意识,利用一切机会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专业背景水平,知识和提升学历。虽然目前图书馆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但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争取参加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学术科研水平。同时,馆员应该未雨绸缪,充分认清形势,树立职业危机意识,培养新的思维模式,树立职业精神,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调整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力求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摆脱职业危机。

[1]孔德刚.高校图书馆员如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J].世纪桥,2012,(21):57-58.

[2]李 静.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状况的成因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26(3):78-82.

[3]Reitz,Joan,M.Dictionar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M].Westport,Conn:Libraries Unlimited,2004.

[4]刘伊敏,白凤梅.农业院校图书馆员适应信息环境的素质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169-170.

[5]孙伟伟.论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危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52-154.

[6]孙恒韬.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3,(2):25-26.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