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2014-03-30刘莹珠
刘莹珠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指导思想作为党工作和行动的指南、各种政策路线的理论基础,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指导思想的科学化。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接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到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开拓探索的历程。也正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发展总结出指导思想中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内容,才能够应对不同挑战,做出科学的回应。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党的工作中各种决策和选择的正确与否。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始终不能动摇的前提,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有了这一前提,才能够谈论我们研究、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与此相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的种种挫折,尤其是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也在表明,马克思主义不能丢。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提出和创造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新。但自从二战结束开始,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阐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尽管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都宣布进行改革,但基本上只是在斯大林理论基础上进行修补和延续,甚至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提出了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更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指导思想上与马克思主义越走越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是在指导思想的不断探索创新之中,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指导性地位,才能在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历史低潮时,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受挫之时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意味着面对理论的一种灵活开放的态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用新的实践情况去补充和发展它,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实事求是则意味着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联性,理论来源于实践,这是理论的客观性;同时理论又必须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这是理论的功能价值所在。指导思想归根结底要应用于现实,去解决工作中各种实际的问题。因此,指导思想必须要始终面对新的现实、面对特定的时代要求。所谓抽象的绝对真理并不存在,真理总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情境下的真理。指导思想脱离现实或是错估现实,就会导致严重的现实问题。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尊重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互结合的典范,是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展现。
观念的改革总是实践的改革之先导。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并没有现成的样本可供参考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都需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为了适应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势,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而解放思想是推动探索和创新的最强大动力。摆脱种种不符合实际的思想观念和习惯看法,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认识、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能促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只有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
解放思想,不是一个单纯的主观概念,它有着深刻的客观标准,这一判断标准即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够做到科学地解放思想,才能够通过理论和思想的创新引领科学地发展。只是从主观设想出发,罔顾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违背客观规律,就完全背离了解放思想的真谛。
在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中,解放思想就是要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僵化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中解放出来,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有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则意味着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简单地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指导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敢于彻底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逻辑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破除前进道路上的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才能符合发展和变化的现实,做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精髓所在,是党的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方法论源泉。正是以此为凭借,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指导的历史进程中,才能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开拓新的境界,远离僵化和保守,使得理论之树长青。
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行动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不仅在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同时还要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中心和目标。
追求执政是一切政党的共同特点。但是,为谁执政,为什么执政,依靠谁来执政,则决定着一个政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研究如何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始终在指导思想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胡锦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4]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现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革命性变革之后,便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78年4月22日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从逐渐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角度,提出了要培育“全面发展的新人”。江泽民在领导建设中国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提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江泽民在谈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其根本的主旨就在于构建一个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的社会。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以至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在于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和基础。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必将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日益成熟、丰富的条件。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提出,归根结底是为了在社会建设中确立人的主导地位,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最广泛的人民的需求的满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更是检验党的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准则。现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多年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另一方面也累积了一些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分配中的公平正义问题以及在道德文化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困境,这些都要求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重视人、发展人的社会建设理念,始终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化的重要原则。
[1]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9.
[4]胡锦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