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国际化探讨①
2014-03-30李浏兰陈少林罗李平
李浏兰,陈少林,刘 刚,罗李平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2)
1 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国际化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湖南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个目标要求。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二是教学课程的国际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很多地方高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国家建立学者和教师的互访交流,并逐步开展学生层面的合作办学。衡阳师范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国际交流工作,近几年,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University de Bretagne-Sud )数学系系主任Emmanuel Frénod 教授等一批专家来我院讲学,通过湖南省海外引智项目或湖南省海外名师项目等聘请了印度统计学院Chennai分校校长(Head)Saminathan Ponnusamy 教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Luise von Flotow 教授等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教师通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或学校资助派出等多种形式赴国外高校访问或接受培训;学生暑期赴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赴韩“2 +2”交流学习、优秀毕业生免试赴韩参加研究生项目学习、海外众多大学的国际交流生计划等一系列合作办学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已经采取“2 +2”的方式派出一部分学生(包括数学专业的学生)到韩国亚洲大学等国外高校交流2年,并准备招收留学生。衡阳师范学院的这一系列办学举措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扩大了办学视野,提升了办学水平。
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国际上的优秀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派出去的学生普遍反映无法跟上国外高校的教学进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融入国外高校的学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招收留学生,如何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地方高校的教学,地方高校课程如何走向国际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国际化面临的困难
2.1 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滞后
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定位主要以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为主,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1]。这恰恰也是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地方高校偏安一隅,受地域限制,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部分地方高校秉着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办学理念。地方高校的顶层管理者虽然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但只局限于请几个外教、派一些教师出国、送几个学生到合作的国外高校交流、举办或参加暑期学校,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不能使大多数的学生受益,一般只有派出去的学生能享受到国际化的资源。这不是课程的国际化,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该校数学专业主要是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侧重于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在研究性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2.2 师资力量不足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而师资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主体,成为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核心要素[2]。地方高校由于其平台不高和资源有限,很难吸引到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师资力量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考课程国际化的问题。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为例,我系现有专任教师35人,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3个专业,数学专业每年招3个班,信息专业和统计学专业每年各招1个班,独立学院每年招2个班的数学专业本科生,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程全由这35个教师承担。同时,还承担着全校所有理工科学生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所以,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承担3~4 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系部每年的人均教学工作量超过500课时。在这样超负荷的教学压力下,教师很难抽出时间来思考如何实现课程的国际化。
师资力量不足的另一个方面是师资水平的不足,虽然我校的领导很重视教师的国际交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部分教师到国外交流。但是,很多教师满足现状,缺乏出国的动力,每年申报出国留学基金都是看热闹的多真正申报的少;或欠缺出国的机会,缺乏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即使一部分教师有机会出国交流,但是由于不能用英语流利地交流,回国后不能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所以,总体而言,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有国际背景的数学专任教师。
2.3 生源的制约
地方高校受地域和资源限制,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或本省,分数不太高,学习能力不强,习惯于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国际意识。很多学生抱着“混过四年不挂科”的心理,游离于学习之外,上课点个卯,课后不碰课本,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忘光光。大部分数学专业学生对英语重视不够,学英语纯粹是为了通过英语四级,消极地学习英语。因此,鲜有学生能跟外教交流,大部分学生很难跟上双语教学的教学进度。
笔者针对衡阳师范学院2007 级和2008 级数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复变函数”双语课程。开课之前,我们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采用国内的中文教材,把常用的专业术语用汉英的形式整理出来提前发给学生,全英文板书,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讲授,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每次课的前几分钟,先讲解当次课需要用到的几个常用术语。由于学生本身对该门课程不够重视,50%的学生课前不预习,稍微难点的定义和定理用英语讲解一遍后,还需要用汉语讲解一遍,大部分学生理解和接受后,才能讲解接下来的内容,这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然而,该门课程只有48个学时,所以我们缩减和简化了部分教学内容,能画图的尽量画图讲解,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例如,在讲解柯西积分公式和柯西积分定理时,结合图形向学生解释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再讲解定理的证明,这样就能减少学生大脑中下意识的中英文“翻译”动作,提高授课效率。通过考试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时还开设了“常微分方程”的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同样不理想,因此最终取消了双语课程。
在国际化背景下,衡阳师范学院修改了数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开设了专业英语这一选修课,这对开设双语课程大有裨益。例如,2013年印度统计学院Chennai分校校长(Head)Saminathan Ponnusamy 教授在我院讲学期间,全英文讲授了几节“数学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难以适应。
3 对应策略
通过吸取国际上一些优秀的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3-4],通过对地方高校数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等进行研究[5-7],结合地方高校数学专业推行课程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其解决策略:第一,管理层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强化国际化的意识,营造国际化的氛围。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重视课程国际化,以高校转型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课程国际化的内涵,探索课程国际化的策略与措施,从制度、政策等层面对课程国际化给予支持,调整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对课程国际化实行宏观调控。第二,多渠道培养或引进一批有国际背景的教师,使之能够开展双语教学,能够进行课程国际化研究。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特别是有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对于已有的师资,我们可以借助重点学科平台有计划地选派、资助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第三,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灌输国际化意识,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能参加国际交流,增长见识;对于一般的学生,利用学校已有的外教资源和外语教师,提供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特别是与外教多交流,让学生能真正开口讲英语,能用英语思维,最终适应双语教学。
总之,课程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地方高校的课程国际化面临着太多的困难,过程必然是曲折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郑永玲.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瓶颈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0-22.
[2]孙德芬.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教育评论,2012(3):42-44.
[3]张 虹.新加坡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18-20.
[4]王 璇.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93-94.
[5]任丽丽,赵纬经.地方综合性高师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4-136.
[6]吴 靖.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教学质量保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67-170.
[7]罗李平.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人才的创新培养与实践[J].数学教学研究,2010(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