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马航事件

2014-03-29

环球时报 2014-03-29
关键词:有节马方残骸

梅新育

马航MH370航班154名同胞的命运始终紧抓着全国人的心,然而无论情节有多少不清楚,飞机失事、无人生还的悲剧已经是事实,能做的是继续搜索残骸、向马方继续交涉索取相关信息和料理后事。感情不应压倒事实和理智,在这个过程中,从乘客家属、社会舆论到政府,我们需要遵守文明社会基本规范,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处理。首先,马来西亚政府在处理此次危机中的表现相当笨拙,令人大跌眼镜;但我们需要理解,这或许是整个亚洲民航史最离奇、重大的客机失联事件,遭遇这种危机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马来西亚政府一时表现得手足无措,确有可理解之处。其次,乘客家属迫切希望得知亲人下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要明白,间接获得的数据需要经过技术队伍的计算方能得出结论,而海上飞机失事要比陆上飞机失事花费更多时间搜集齐全残骸和黑匣子,何况南印度洋不仅波涛汹涌、水深数千米,且罕有固定民航和班轮途经。国际民航史上不乏飞机失事后花费数年时间方才发现残骸的案例,我们要向最好的方向努力,但也要做好花费很长时间的打算。我相信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确实有些信息和证据没有公开,但搜救飞机的许多证据往往涉及一国军事能力和国防机密,要求一个主权国家向公众公开要害信息将会使事情更加难办。现实做法是通过政府间渠道,以承诺不向公众及第三国泄露为条件,最大限度地获得敏感信息,我们要相信政府会尽力维护本国国民的权益。在这场离奇事件的分析和搜救过程中,任何可能都不能排除,但舆论不应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马方故意隐瞒信息。如果这样做且言行较激烈,但最后获得证据表明马方并无主观错误,中国人在国际航空界将获得怎样的名声?航空公司又会采取怎样的对策?这些代价会让全体中国乘客共同承受,搞不好会出现中国乘客乘坐外国航空公司航班都要额外签署免责协议的局面。不管是通过政府途径交涉,还是民间诉讼,我们还是要用证据说话,按法律行事,不要靠“闹”,更不要采取非理性行为。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仅开展了高密度的外交交涉,而且出动史上最庞大的海上救援队伍,并为此调动30颗卫星,在世界救援史上堪称史无前例。即使仍有怀疑,既然国家投入了这么大的力量,为什么人们不能耐心等待找到残骸、拿到证据呢? 面对马航失联客机悲剧,马来西亚政府和社会并没有太多推卸责任,也表现出了应有的悲哀和耻辱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民间一些对马来西亚的抨击和抵制行动是否该讲些分寸,避免伤害无辜的马来西亚人呢?何况在这个国家的2833万人口中(马统计局2010年),有24.6%是在海外奋斗保存中华文化的炎黄子孙,我们是否也该顾及到他们呢?在感情迸发、情绪激昂的时候,说这些话或许不合时宜,很有可能会招来无数“板砖”;但我坚信理智才符合个人、机构和国家长久的利益,坚信我们的社会对此能达成基本共识。▲(作者是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有节马方残骸
相亲失败80次,他写下10万字“相亲指南”
相亲失败80次后,他变身“相亲导师”
经历80多次失败后,他写下“相亲指南”爆红
步李春华水墨画配诗玉韵
用有理有利有节谱写一曲反抗凌辱的赞歌
有理,有节,有序
竹子的启示
马今日赴澳接收马航搜寻初步成果
发现MH370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