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校分校区职工健康查体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03-29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所在城市居住地预判

楚 蓓

(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健康查体是指运用医学仪器的检查和专家诊断[1],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的诊疗行为。通过健康查体得到的信息反馈,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2-3]。然而,一些异地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职工往往放弃健康查体的机会。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自身的健康状况难以得到保障。某高校两地办学,学校每年会在校本部所在城市给教职工提供1次免费健康查体,而许多分校区教职工却选择放弃。本文通过对该分校区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的调查,探讨影响这部分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而为异地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合理引导职工健康查体提供相关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分为常住和流动2种。其中,常住教职工265名,主要在分校区工作;流动教职工25名,主要在校本部工作,定期到分校区从事教学工作。本文以该高校分校区常住教职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65份,收回259份,有效率为97.7%。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资料。问卷内容分2部分。第1部分是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居住地。第2部分是对健康查体的认知与态度,包括健康查体服务的满意度、异地健康查体的态度和健康的自我预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教职工的基本情况

259位有效调查对象,男性116位,占44.8%,女性143位,占55.2%;平均年龄为(37.18± 1.74)岁;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90.6%;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其中研究生学历占81.5%;所学专业为医学及其相关专业62人,非医学专业197人;家庭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45人,10~15万元的132人,10万元以下的82人;家庭居住地以在分校区所在城市为主的,占78.6%。

2.2 健康查体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职工的年龄、家庭居住地、所学专业、健康的自我预判与其健康查体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45岁以上组教职工利用健康查体服务比例(44.6%)高于20~30岁年龄组(19.6%)和30~45岁年龄组(31.7%);家庭居住地位于校本部所在城市组的比例(62.7%)明显高于分校区所在城市组(25.4%)和其他城市组(30.4%);所学专业为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组查体比例(66.1%)高于非医学专业组(22.8%);健康自我预判“糟糕”的比例为68.1%,明显高于“良好”组(25.5%)。

表1 分校区教工健康查体行为单因素分析(n,%)

2.3 健康查体服务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对年龄、家庭居住地、所学专业和健康自我预判4个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赋值。在a=0.05的水平上,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进入标准P<0.05,剔除标准P>0.10),经分析发现,年龄、家庭居住地和健康自我预判是影响因素。

表2 分校区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人口学特征中,教职工的年龄和家庭居住地对教职工是否进行健康查体有显著影响。教职工的年龄越大,进行健康查体的倾向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年龄较大的教职工患病风险比年轻教职工要高,并且他们中有疾病史(如高血压、脂肪肝等)的比例更大。家庭居住地方面,家庭居住地在校本部所在城市的教职工进行健康查体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家庭居住地在分校区所在城市的教职工。这与该校健康查体定点单位有关。该高校教职工健康查体定点单位只有一家,在校本部所在城市。分校区教职工进行健康查体必须到主校区所在城市。在对部分教职工的个别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家庭居住地在分校区所在城市的教职工虽然有健康查体的意愿,但基于两城市距离较远,往来不方便,而不得不放弃健康查体的机会。这个问题在女性教职工中更为普遍。

此外,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教职工所学专业对教职工是否进行健康查体有显著影响。该高校是医科院校,而分校区在设置上主要是跟医学相联系的非医学专业。所以教职工所学专业可分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2种。所学专业为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职工基于其专业背景因素,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为关注,对健康查体必要性的认识更为理性,因此他们进行健康查体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的教职工。而该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被过滤掉。究其原因,应该是家庭居住地和健康自我预判对该因素进行了解释。

健康查体的认知与态度方面,健康自我预判影响健康查体行为。与健康自我预判良好的调查对象相比,健康自我预判糟糕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进行健康查体。健康自我预判的准确性受主观因素影响。有些表征不明显的疾病,如果不借助医学仪器单纯靠自我感觉发现不了,而这些疾病一旦出现明显表征,再去检查,治疗就很有可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另外,对健康查体的认知与态度中,健康查体服务的满意度和对异地健康查体的态度对健康查体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校区教职工对定点医院提供健康查体服务本身满意度较高,达到77.2%。这主要因为该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并且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医院,其健康查体服务水平较高。同时,分校区教职工对异地健康查体持不支持态度约为76.4%。然而,态度支持与否对健康查体行为影响不大。在个别访谈中,部分教职工表示他们虽然认为异地健康查体不变,但对健康查体本地化并不支持,而是持观望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城市医疗水平差异较大,他们担忧分校区所在城市医疗水平差,健康查体结果不准确。

身体健康是完成一切工作的前提,而定期进行健康查体是保障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对此,学校应加强健康查体知识的宣传[4],让教职工充分认识健康查体的必要性,并保持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5]。同时,对异地健康查体可能出现的不便,学校应在分校区所在城市指定健康查体定点医院,尽快实现健康查体本地化。此外,城市间医疗水平差异对健康查体结果影响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查体标准化流程予以干预。

经过前期调研,本研究调查问卷虽然涉及了多种可能影响因素,但并不排除其他因素对某高校分校区教职工健康查体行为的影响,这有待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

[1]王宏涛.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500-1501.

[2]陈燕凌,赵存现,穆云庆,等.基于城市一卡通的医疗消费积分系统应用与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51-52.

[3]张明,任淑敏.健康物联网系统架构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5):362-365.

[4]朱云霞.高校教职工健康调查及对策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8:7-9.

[5]王真真,冀虎圣,王新,等.航空兵某部官兵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83-84.

猜你喜欢

所在城市居住地预判
2021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走势预判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整体供大于求 苹果行情预判
鸟类居住地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选举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
把握现在 预判未来
中国兽医杂志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