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进展
2014-03-29孙平军修春亮
孙平军,修春亮
(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2.路易斯维尔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系,美国路易斯维尔 40292)
0 引言
城市空间是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相对集中布局而形成的建成区地域空间,强调的是一种非行政区概念的地理空间[1],是城市各种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空间和城市景观的地域载体[2]。城市空间扩展指的是城市空间在城市居民为满足自身多层次生理心理需求的发展诉求下所引发的规模和内涵的发展变化:规模上表现出建成区地域空间范围的扩大,由内往外向农村地域推进;内涵上呈现出城市内在结构的调整,规模、密度和形态的更新演替,由地面向空中、地下伸展。正如J.E.Stiglitz等[3-4]所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以年均1%的速度和1 300万人次的规模而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显著性事件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11年末中国城市(镇)化率已超过50%。然而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空间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表达过程——城市数量规模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空间范围的扩展。毫无疑问,城市化伴随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城市蔓延、生态环境恶化、周边高产农田不断被吞噬等[5-6],极大地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人多地少、位处城镇化加速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发展诉求,尤为强调城市空间扩展在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广为关注。研究内容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发展更新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延展,从早期的引进与借鉴、定性描述等基础性研究到当前的立足国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归一”的综合性研究,涵盖了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特征、模式、机制、方法、关联及其预测模拟等多方面内容[7-9];GIS和遥感技术手段更是将其推上了研究的高潮,极大地扩展了中国城市空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10-11]。
开展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揭示单个城市发展演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等属性特征,以期为有针对性地从技术、制度、政策等城市层面对其理想化扩展模式、扩展方向、扩展规模和扩展时序等提出优化调控对策;另一方面在于归纳总结多个或区域性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规律性,如城市规模空间扩展、城市地带空间扩展以及城市功能空间扩展等的规律性,强化区域或国家层面相应调控对策与措施的类型化和区域化。个性特征与共性规律的交互演替彰显着城市与区域(或国家)两个尺度的规划对照互补。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现有研究,从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模式、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城市空间扩展机制和城市空间扩展对策与模拟4个方面梳理和分析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进展,揭示其研究中存在的“短板”,并由此把握和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和主次。
1 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模式
1.1 过程特征
过程特征是指时序上单个城市或某个区域(单样本)在城市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扩展弹性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阶段性演化规律。随着遥感与GIS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发展更新,当前国内这类研究较多。乔林凰等[12]在GIS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依据相关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卫星影像图,利用年均扩展指数(AGI)对1990—2004年的兰州市城市空间扩展时序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90—1995年处于快速扩展阶段,1995—2000年处于缓慢扩展阶段,2000—2004年处于高速扩展阶段;王厚军等[13]基于遥感影像和GIS,利用人机交互式方法提取了1979—2006年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信息,并从扩展强度、扩展弹性、重心坐标及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视角对其时序变化特征展开了分析,结果同样呈现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在持续增加、扩展强度在逐渐增强等特征。然而现有这些研究,一是研究单元多集中于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而对于中小城市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研究显得不足;二是针对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不多,如矿业城市、山地城市、河谷型城市、海港型城市、生态脆弱区城市、粮食主产区城市等。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发展各具特色,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彰显需要对这些研究的不足加以弥补。
1.2 格局特征
格局特征是指空间上某区域或全国多城市样本在城市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扩展弹性等方面所表征出来的地带性、规模性、功能性等扩展规律。张利等[14]基于1997—2007年中国222个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和城市用地扩张幅度指数(UEI),对城市空间扩展格局规律进行了总结:在地带上,扩展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态势,且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在规模上,总量在持续增加,扩展速度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趋势。李加林等[9]基于 1979—2005年相关年份的 Landsat MSS,TM,ETM卫星影像,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在该时段内城市空间扩展的规模、速度和空间结构信息,行政等级上扩展速度呈现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总量在持续增加的特征。而姚士谋等[15]则从定性的视角对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中国城市空间扩展存在交通脉动(以交通走向为主的轴带扩展)、定向开发和经济集聚与扩散等内在规律性。但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特征研究任重道远。研究数量还远远不够,在中国知网上所搜索到的文献不超过10个;由于影像图片及方法技术手段的限制,当前定性分析和参数替代分析(用市辖区建成区面积替代城市空间扩展面积)占主导地位,对于揭示的规律性还有待验证;对于不同区域(尤其是各类国家级、省级经济核心区)、不同类型(工业城市、农业城市、港口城市、矿业城市等)的比较分析较为缺乏,当前揭示的多是一些规模性、大尺度地带性和行政等级性扩展特征,而对于中小尺度和功能性扩展规律归纳总结显得不够。
1.3 扩展方式
扩展方式是指城市空间扩展所呈现出的外在表征形式或模式。依据城市空间扩展的内涵,包含由内往外向农村地域推进的外延扩展和由地面向空中、地下伸展的内涵扩展两个方面。杨荣南等[16]基于城市用地增长的空间区位属性,将城市空间扩展方式(模式)归结为集中型同心圆式扩展模式、沿主要交通线带状扩展模式、跳跃式呈组团式扩展模式以及低密度连续蔓延扩展模式4种类型,其实质是对外延扩展的一种人为目测和个人经验的定性归纳。目前,随着遥感和GIS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发展,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的紧凑度、破碎度和轴带扩展度而量化分析其外延扩展模式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分析工具或手段,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17-18]。而内涵扩展,换句话说就是存量扩展——城市存量土地利用集约化和空间功能结构重组,通常采用特定时段内某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结构和效益(单位产出、单位资本投入)来量化分析,但研究文献不多[10,19],原因可能在于存量土地效益的模糊性。然而不管是外延扩展还是内涵扩展,其扩展模式是复杂多维的,很难具体到某种单一的扩展模式,一般可能在轴带扩展中伴随跳跃式组团扩张、集中同心圆扩展中夹带地域低密度蔓延扩展、外延扩展可能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等,分析得出来的只是一个主要的扩展模式。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和模式分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时空格局特征分析一方面需要强调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多样本的类比分析,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揭示其内在扩展规律性特征。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对数据搜集渠道的扩展,尽量剔除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参数替代的不科学性。而对于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分析,一方面需要加强内涵存量扩展模式分析,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合理性评价体系,对于何种扩展模式是高效可持续的、何种扩展模式是符合城市个性特征的研究缺乏论证,亟需强化。
2 城市空间扩展效益
城市空间是一个基于建成区地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是城市居民各种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空间,而且是城市景观的地域载体。其扩展效益实质上就是城市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相互作用、交互耦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它是对城市发展效应的一种反馈映射。
2.1 社会经济效益
当前与城市空间扩展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研究并不多,且多从某个侧面予以反映。赵淑玲[20]以郑州市为例,从城市空间扩展对城郊经济的影响展开了实证分析,认为结构调整和空间扩展对郊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郊区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演化,同时加速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催化了房地产业的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张晓青等[21]从城市空间扩展和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联视角指出城市空间扩展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但期间可能存在阶段性特征;韦燕飞等[22]则从土地价值的影响视角展开了分析。在社会效益方面,罗典等[23]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对居民出行率、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及出行耗时等出行特征的影响;李怀[24]基于“城中村”视角指出城市空间扩展并没有自然带来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的提升等。而其他视角研究较多的当属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回归分析、扩展弹性系数的土地资源投入的粗放抑或集约利用等[25]。但总的说来,这些研究都是间接地反映城市空间扩展的社会经济效益。
2.2 生态环境效益
与城市空间扩展经济效益的研究相比,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却较为丰富。李月辉等[26]基于地势地貌、地面塌陷危害、水体(河流湖泊和农田)、林地、基本农田和土壤污染6个生态控制因子,揭示了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韦亮英[27]基于TM卫星影像对1990—2006年南宁城市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效应展开了实证分析。这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城市化加速发展,一方面推进了人口、产业的空间集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土地城镇化,在现有的制度(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土地有偿使用制、财政分税制、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制等)安排下,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纷纷以“区域主体”的身份参入到“区际利益”的博弈中,为了实现自身目标函数(政府绩效和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的最大化)而不切实际地大规模“筑巢引凤”,巧设各种名目的开发区、科技园、产业园等,“造城运动”、“圈地运动”也由此成为当前城市化的时髦话题,最终“赢得”的却是一种“驱赶型”土地城镇化,无疑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破坏,严重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城市空间扩展效益研究相对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而忽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的原因所在。土地作为与资本、劳动力构成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3个基本要素之一(彼此间可代替),随着城市空间扩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实现累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故而潜意识里认为城市空间扩展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而量的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才是研究的关键,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将城市空间扩展定性为一个基于生态环境负效应的贬义词。
城市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效益具体研究视角也较为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杨乐[29]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分析了山地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益,指出城市空间扩展规模、方向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一种显性的反向关联,随着城市空间扩展进程的推进,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迅速下降,也影响了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并进一步指出飞地式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反而更有利于减少对山地城市生态效益的影响;卢远等[30]对南宁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城市空间扩展与生态服务价值的显性反向关联性;韦燕飞等[22]从农用地的胁迫视角,指出城市空间扩展导致大量的农用地被迫转为建设用地,对农用地产生了严重的胁迫作用;吴俊范[31]基于历史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对上海河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城市空间扩展自然驱动的河滨利用方式是近代以来上海臭河道产生的根源所在;苏伟忠等[32]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侦测等分析手段,揭示了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扩展对涝灾的影响。而对其他视角如热岛效应[33]、河流自然演进影响[34]、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格局[26]等也展开了分析。但概括说来,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和扩展进程中土地覆盖类型变化所引起的。因此,今后城市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效益研究一方面需要继续实现研究视角的多元格局,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效益的类别分析,丰富和完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科学测算手段。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扩展效益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当前研究中重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而相对忽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的不足,首先应加强城市空间扩展效益的综合分析,它是城市空间扩展合理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其次要加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效益的类型比较分析,丰富和完善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及其重要影响因素的科学测定与量化。
3 城市空间扩展机制
城市空间的复合生态系统属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进程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而“人”的主体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性为主、自然性为辅”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城市居民为满足自身多层次心理生理需求而不得不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人”的需求由此成为推进城市空间扩展进程的主要动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实到具体城市空间上的过程中,地形地貌、用地适宜性、地理区位等自然属性因子在成本—效益、当前科技水平的制约下成为城市空间扩展进程推进的辅助性因子。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人”的需求层次、需求“冲动”和经济发展方式与当时、当地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其对城市空间扩展进程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城市空间扩展的机制大体分为自然环境的制约、社会经济的驱动和制度安排的催化3个方面。
3.1 自然环境的制约
地形地貌、坡度、地下水文条件等复杂的自然基质不仅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趋势。兰州市由于东西向的河谷型地形条件的限制,城市空间扩展只能向东西两头延展,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多核心组团的带状城市[12]。沈阳城市空间扩展在1990年以前由于浑河这个天然屏障的存在而使南拓停滞不前,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起建,并最终在浑南区形成“一城两区”的扩展结构[13]。而在武汉市的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由于水体众多、山体连绵,加上长江、汉水两大水系的贯穿,导致粗放低效蔓延式扩展特征明显,山水城市特色在逐渐消失。可见,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当时当地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区位、速度、规模及扩展模式和扩展效益等。
3.2 社会经济的驱动
“人”的需求引发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城市空间扩展进程推进的内在驱动因素,而“人”的需求最终落实为衣、食、住、行4个基点,其对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是GDP(特指二、三产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市政、教育、房地产等)和道路交通等。因此,学术界通常选取这3个要素和非农人口规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城市空间扩展的等价物,定性定量地展开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王厚军等[13]在对沈阳市城市扩展的分析中将其等价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廖和平等[35]基于关联度分析法,将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等价为经济因子(社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因子)、交通因子和人口因子。类似的实证分析在国内较为普遍。与此同时,需要明确的是,“人”的需求具有共性和异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意味着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作用程度在不同阶段、不同城市之间可能不尽相同。孙平军等[25]以国家级经济核心区长吉一体化地区的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为样本,进行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的回归分析,指出工业化和投资拉动是二者共同的主导驱动因子,但其作用程度以及其他驱动因子的影响随城市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等而迥异,但是,舒适、宜人、高品质生态环境质量的住房需求影响已越来越凸显。陈本清等[36]指出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而从农产品向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转变,变动的需求结构进而带动了投资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因子的变化等。可见,城市空间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中,“人”的需求明确了其共性所在,而阶段性、地域性、类型性、规模性等特征属性又彰显了其驱动因子作用程度、作用方式等的差异性的一面。但现有研究一方面类型涵盖不足,如矿业城市、海港城市等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对地带性、规模性、功能性等共性规律性总结不够,类比分析较少。
3.3 制度安排的催化
制度安排映射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和模式,其通过对行为主体作用(影响行为主体的目标函数)而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规模、模式等,成为城市空间扩展驱动机制的“催化剂”。涉及到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开发商、城市居民和农民,其中,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是主导,城市居民和农民处于从属地位。在现有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是行政绩效和地方财政可支配最大化,开发商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而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化。孙平军等[25,28]分析指出,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土地有偿使用制、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等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借助城市规划的平台而大面积圈地、“筑巢引凤”,开发商在地方政府扭曲的招商引资中追逐利润最大化,以廉价的土地投入替代资本大力发展粗放型(这里主要指土地资源)经济,重视城市边缘区、新区开发,相对忽视城市中心的更新发展,房地产业就是最好的证明。王厚军等[13]认为政府行为是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及规模的激励或约束机制。乔林凰等[12]认为中国各种政策法规的变化发展是导致城市空间扩展的诱因所在。李开宇[37]认为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番禹的城市空间扩展。而Y.D.Wei等[38]认为,改革和全球化的交互作用是当前乃至今后城市空间扩展的一个主要作用因素。然而制度安排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程度有多大,作用效果是正是负(促进抑或抑制)等量化分析是当前研究中较为缺乏的,大多局限于定性的陈述。
城市空间扩展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耦合依存的地域表达过程,决定了其扩展机制的复杂综合性和共性与个性共显性特征。如何科学界定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程度、作用效果,了解地带性、类型性(规模、功能等)、阶段性等规律性是当前乃至今后城市空间扩展机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所在。
4 城市空间扩展对策与模拟
4.1 城市空间扩展对策
国内城市空间扩展优化调控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且以引进、比较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精明增长”理论。李雪梅等[39]基于“精明增长”理论,从构建多中心有序的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设置城市增长边界、保护绿色开敞空间和有重点地选择开发区等视角,对兰州市城市空间扩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调控;张娟等[40]从意识上(城市增长边界、TOD模式以及增长管理等理念)、政策上(关注发展政策和法规的内容)、技术上(倡导公交优先、塑造社区归属感和创建紧凑有序的发展模式)等层面,分析了“精明增长”理念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国内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视角展开了探索,李翅[41]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视角优化总结出界内高密度控制型开发、外界混合引导型开发和绿带低密度限制性开发3种扩展模式;朱振国等[42]从城市规划视角将南京城市空间增长基本管理措施确定为外围总体控制(框定主城区)、主城内部空间的分片管理(结构优化)、区域层面的都市区空间组织(外围空间引导)3个层面。而有的学者则从法规政策着手,张波[43]提出推行城市土地使用年租制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城市增长最优先的空间控制工具;孙平军等[44]则从调整政府行为主体目标函数的视角强调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征地补偿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推进城市空间扩展的有序高效营运。但是,总的说来,当前基本处于对欧美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运用的起步阶段,对于如何实现“中国化”还有待深化,最为重要的是要逐步设计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自身的规划管理理念和思想,单纯依靠借鉴模仿是没有出路的。
4.2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
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对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和规模进行预测和模拟已开始成为国内一个新的热门话题,且大体集中于元包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和 Logistic、Binary、SLEUTH 等逻辑回归模型两大类。朱顺娟等[45]借助传统的CA模型自下而上的运行规则,通过引入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控制层,将2种并行的法则综合起来构建预测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展开实证检验;闫梅[46]基于2001,2007年遥感解译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城市规划与管理实际需要而预设的各种空间发展情景(城市发展速度情景、城市扩张模式情景、重大建设项目情景、城市发展方向情景、生态环境保护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借助Logistic模型,对北京市空间扩展选址格局进行了模拟;杨勇等[47]基于Binary逻辑回归模型对西安市展开了模拟分析;姜文亮[48]基于优化组合预测模型和空间逻辑回归模型,对深圳市龙岗区进行了预测。但毫无疑问,城市空间扩展预测模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研发出具有开放性的综合性模型将是未来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的发展趋势[49]。
城市空间扩展对策和模拟研究是把握和实现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当前城市空间扩展对策分析还处于借鉴起步阶段,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化”,而且自身理念和思想相对缺乏;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同样处于起步阶段,且当前的实证分析基本局限于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预测方法较为单一,存在各种不足。因此,今后一方面需要强化对策措施的本土化和中国化,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完善预测模型及方法。
5 研究不足及展望
(1)样本单元不全面,类型分析欠缺。当前研究基本局限于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虽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一般规律性特征,但是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发展各具特色,尤其对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带分异明显的复杂现实,更是难以一概而论;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如铁路枢纽城市、矿业城市、海港城市、生态脆弱区城市、粮食主产区城市等的分析较为缺乏。城市功能的差异性决定了空间结构、扩展模式、速度、动力机制等的不同,在今后的样本选取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涉及,另一方面也需要强调研究单元类型的完整性。
(2)个案分析较多,共性规律性总结不够。个性与共性对应着城市与区域(乃至国家)2个层面的规划和调控,个性特征映射了城市层面规划调控的成效,而共性特征彰显了区域或国家层面规划调控的成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是把握事物内在演变规律的有效分析工具。针对当前普遍重视个案分析而相对忽视共性规律的归纳总结,无疑是不利于整体认识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的,也就造成了区域政策的针对性、成效性、可行性受到很多的质疑。因此,今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应该加强多案例共性规律的比较分析,比如大尺度地带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功能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规模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城市人口规模)等。
(3)研究内容不完整,有待扩展与延伸。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合理性评价至今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性评价体系,对于何种模式是高效的、何种模式是适应地方特色的缺乏论证;城市空间扩展效益中,目前较多关注的是生态环境效益而相对忽视社会经济效益的分析,城市空间是一个基于建成区地域单元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综合体,综合效益的分析才是城市空间扩展合理性分析的主要成分,其中存量扩展的效益分析是关键;城市空间扩展机制分析中,对于如何界定各作用机制(自然环境的制约、社会经济的驱动、制度安排的催化)的作用程度、作用成效等较为模糊,尤其是制度安排的催化作用,其对城市空间扩展到底起多大的作用,目前基本偏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明确;城市空间扩展对策与模拟方面目前基本处于借鉴起步阶段,如何实现其中国化、本土化、多元化依然是任重道远。因此,构建一套理想的城市空间扩展合理性评价体系、加强城市空间扩展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城市空间扩展机制和实现政策的中国化、本土化、模拟的多元化等将是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主体内容。
(4)研究方法较为匮乏单一,数据来源不理想。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GIS、元包自动机、景观指数等研究方法已逐渐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促进了研究的广度和精度,但同时由于方法自身的缺憾而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如由于城市光谱的复杂性,同物异谱或异物同谱现象严重,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而提取的城市用地专题信息的精度会受到影响[50];遥感影像低分辨制约着城市细小分类的操作;模拟预测模型由于自身工作原理的局限而影响结果的精度。对于研究数据来说,也正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缺失和限制,目前多采用遥感解译数据和市辖区建成
区面积数据来替代,其中遥感解译数据在整个解译过程中由于分辨度的影响难免存在信息失真,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参数替代更是如此,它忽视了建成区以外的各类建设用地。为此,应加强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发展,研发出具有开放性的综合性模型将是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发展趋势,提高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将是今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孙平军,修春亮,王绮,等.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32-1041.
[2]郭月婷,廖和平,彭征.中国城市空间拓展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370-375.
[3]Stiglitz J E,Yusuf S.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11(8):30-33.
[5]黄普,王蕾.寻找“失落的空间”——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9,13(2):11-14.
[6]苏建忠,魏清泉,郭恒亮.广州市的蔓延机理与调控[J].地理学报,2005,60(4):626-636.
[7]刘盛和.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1):43-50.
[8]李书娟,曾辉.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沿城市化梯度的扩张特征:以南昌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4,24(1):55-62.
[9]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4):437-447.
[10]高杨,吕宁,薛重生,等.基于RS和GIS的城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5,29(9):35-38.
[11]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基于SLEUTH模型的杭州市城市扩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788-807.
[12]乔林凰,杨永春,向发敏,等.1990年以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8,23(3):59-63.
[13]王厚军,李小玉,张祖陆,等.1979—2006年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2):2673-2679.
[14]张利,雷军,李雪梅,等.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607-614.
[15]姚士谋,陈爽,吴建楠,等.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1):15-21.
[16]陈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2):1-4.
[17]孙平军,修春亮,王颖.“流”视角的长春市蔓延特征与作用机理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15-19.
[18]车前进,段学军,郭垚,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J].地理学报,2011,66(4):446-456.
[19]车前进,曹有挥,马晓冬,等.基于分形理论的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8):859-866.
[20]赵淑玲.郑州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对城郊经济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49-52.
[21]张晓青,李玉江.山东省城市空间扩展和经济竞争力提升内在关联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9,28(1):173-181.
[22]韦燕飞,全坚,马尚杰.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价值时空关系研究——以北海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933-7935.
[23]罗典,甘勇华.城市空间发展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0,6(1):11-14.
[24]李怀.城市空间扩展中失地农民“种楼”的理性与维权——从“握手楼”景观到农民消极应对“城中村”改造的个案观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5):9-16.
[25]孙平军,封小平,孙弘.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3):381-388.
[26]李月辉,胡志斌,高琼,等.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杂志,2007,26(6):875-881.
[27]韦亮英.南宁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规划师,2008,24(12):31-34.
[28]孙平军,修春亮,林俊钦,等.长春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及其行为主体博弈机理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8):59-64.
[29]杨乐.山地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0]卢远,韦燕飞,邓兴礼.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南宁市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20(2):13-16.
[31]吴俊范.城市空间扩展视野下的近代上海河浜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3):67-77.
[32]苏伟忠,杨桂山,陈爽.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2,34(5):933-939.
[33]徐涵秋,陈本清.城市热岛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探讨——以厦门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11(2):65-70.
[34]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对河流自然演进的影响——因循自然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J].城市规划,2001,25(11):39-43.
[35]廖和平,彭征,洪惠坤,等.重庆市直辖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与机制[J].地理研究,2007,26(6):1137-1146.
[36]陈本清,徐涵秋.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1):79-83.
[37]Li K Y.Research on the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under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Adjustment——A Case Study of Panyu District,Guangzhou[J].Ecological Geography,2010,30(1):22-26.
[38]Wei Y D,Li W.Reforms,Globalization and Urban Growth in China:The Case of Hangzhou[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2,43(6):459-475.
[39]李雪梅,张志斌.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1):108-113.
[40]张娟,李江风.美国“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空间扩展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5):203-205.
[41]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1):49-55.
[42]朱振国,姚士谋,许刚.南京城市扩展与其空间增长管理的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5):11-16.
[43]张波.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4]孙平军,丁四保.垂直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内化研究[J].软科学,2011,25(5):85-90.
[45]朱顺娟,陈群元,游胜景.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及对长沙市的模拟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65-68.
[46]闫梅.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与预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7]杨勇,任志远,李开宇.基于GIS的西安市城市扩展与模拟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2):95-98.
[48]姜文亮.基于GIS和空间Logistic模型的城市扩展预测——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5):800-804.
[49]崔福全,徐新良,孙希华.广西区河池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J].生态学杂志,2012,31(10):2703-2708.
[50]Ji C Y,Liu Q,Sun D,et al.Monitoring Urban Expansion with Remote Sensing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22(8):144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