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14-03-29赵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叔叔绘本幼儿园

赵静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赵静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近年来,绘本教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笔者经过对幼儿园若干个绘本教学案例的分析发现,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着情感教育的缺失,最后,笔者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绘本教学;幼儿;情感教育

1 引言

近些年来,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读物,悄悄地走进了幼儿园,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幼儿的喜爱.绘本携带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启迪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情感发展等.

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幼儿绘本中,丰富的情感给予了儿童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尤其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提问、展示等方式,可以使幼儿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与体验.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但是,笔者经过对绘本教学的观摩发现,多数教师将关注点放到幼儿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对于情感教育的关注却少之又少.绘本中并不缺乏情感,可是绘本教学中却缺乏情感教育.因此,本论文从幼儿情感教育入手,探讨幼儿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及相应的对策.

2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的具体表现

2.1 缺少发现,解读中忽略内在情感因素

在绘本教学之前,教师要对绘本进行解读,许多优秀绘本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在国内教学都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所以教师精确的解读绘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绘本,之所以打动人,更多是因为它的情感特征,然而在我们大多数的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一种“看图讲述式”地泛读,缺少对故事的“深读”.常常会忽略绘本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不注重发现绘本中的内在情感因素.

在观摩活动《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掌握“上下”、“推拉”“开关”等相反的词.教师并特意为此设计了律动活动《请你跟我做相反》,然而教师对这本儿童绘本中的情感因素并未发掘.《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中隐含着丰富的感情:熊叔叔为邻居们修桥累了一天、小动物们把自己当做礼物送给熊叔叔并且为他开办生日派对.这是多么好的教育素材呀!可是教师却将关注点过多的放到了反义词的学习和应用上,错失了一个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契机.

2.2 脱离故事,教学中情感性体现不够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情感性主要体现在绘本本身的情感性和教师所投入的情感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通常会脱离故事的本身,故事本身的情感性也就无从体现了.比如说:《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中,熊叔叔因为帮助邻居铺石桥太累了在睡懒觉,突然有人按门铃捣乱,熊叔叔开关几次门都没有看到人.最后在门口看见一个大箱子,原来是小动物们躲在箱子里来给熊叔叔过生日了.这个充满悬疑的故事本身就是想要表达小动物们之间那浓浓的友情,想尽办法来给熊叔叔制造惊喜、庆祝生日.而老师的教学却脱离了故事本身的内容,来“推敲”起其中的反义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投入的情感也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幼儿的情感体验.感情是可以传播的,只有教师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来向幼儿讲述故事的时候,才可以打动幼儿,让幼儿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2.3 缺乏引导,提问中针对性不强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幼儿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走下去,提问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进入文学意境,有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提问通常是针对故事内容,让幼儿单纯的去复述故事情节;或者是为了理解故事内容,设计必要的发散性问题.对于情感体验方面的有效提问却非常少,这也是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缺乏的具体表现.例如:大班绘本教学活动《划圈儿的小小鸭》中,教师围绕着故事内容和情节所设计了若干个问题,但是对于小小鸭那种“难为情”的心情,教师并未设置有效的提问,比如:“小朋友们有没有难为情的时候啊?”使幼儿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小小鸭的心情.

2.4 缺少意境,阅读中感情氛围不浓

应彩云老师说过一句话:绘本为孩子提供了情感的氛围,而绘本故事的情节则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引人入胜的情境.孩子正是在这种情境中理解故事、展开想象、发展情感的.所以,在绘本教学中要求有一定的意境,意境可以是老师创设的,也可以是绘本本身所包含的.然而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并不擅长体会理解绘本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境,所以老师创设的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绘本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意境的创设并不够完善,使得幼儿在听讲或阅读当中没有应有的情感氛围,情感教育也就无法开展了.

3 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缺乏的原因

3.1 教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孟昭兰教授认为“情绪贯穿人的一生,它是儿童呼唤亲人照料的信号,是家庭和社会呵护儿童生存的安全基地,是儿童智慧发展、人格完善、健康成长的基础.”从这些理论依据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他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幼儿园教学绘本教学中,过多的教师将关注点放到了儿童的语言、思维、理解、想象等方面,对情感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重视.

3.2 教师不善于捕捉绘本中的情感因素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缺乏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捕捉绘本中的情感要素.儿童绘本大多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要在中国幼儿园进行教学,这中间一定要经过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现绘本中的教育元素,从而设计课程、对幼儿进行教育.而在这一发现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于情感要素的发掘不那么灵敏.

3.3 绘本教学中教师对幼儿情感的启发引导不够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关于幼儿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能利用说教来实施,所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有效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经过笔者观察发现:绘本教学中教师对幼儿情感的启发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效提问和启发引导是非常有利于幼儿情感发展的,这也许就在教师的某些话语之中,也许就在教师与幼儿的对话中间,也许就在教室布置的环境之中.

4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4.1 充分挖掘绘本中的情感因素

绘本具有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要发挥绘本教材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教师研磨教材,不仅要看到绘本在显性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绘本中的情感教育价值,明确绘本中情感因素的表达形式,进而能够设置情感教育情境,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研究分析绘本中的情感因素.绘本中的情感因素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会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材料显性地加以渲染,进而直接表达情感的主题,幼儿在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中会得到较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则比较含蓄,需要教师在仔细品味琢磨绘本教材的基础上发现蕴含在教材深处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置情感教育情境.幼儿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幼儿创设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活动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在应彩云老师的绘本教学《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中,应彩云老师最后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为熊叔叔制作生日蛋糕的环节,这让孩子们十分高兴,不仅活动很新颖,而且在活动中幼儿还可以感受到小动物们对熊叔叔的关爱,从而可以推广至小朋友之间.另外,最后他们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生日蛋糕,这更让孩子们意识到:帮助别人是可以获得快乐的.

4.2 充分发挥教师的传情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求幼儿教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同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发展的倾向”.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应为教学活动付出真情.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更是应该承担传递情感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情作用.

首先,教师要付出真情.教师教学活动中需要付出真情实感,这是绘本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因素.只有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表现出积极的教学状态,进而才能带动幼儿走入绘本情境之中,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其次,教师要发挥传情的作用.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好模仿性,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等均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幼儿也往往会追随着教师的情绪情感而起伏变化.

4.3 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幼儿情感

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幼儿自己的观察,幼儿对绘本故事会有一定的理解,可是,如何让幼儿体验到绘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提问,从提问中入手,让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良好的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在挖掘出绘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后,教师就要根据幼儿年龄水平和特点来设计课程思路.情感教育不能靠言传说教,而是要靠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其次,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提问.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情感较为隐含的绘本中,幼儿可能很难感觉到其中的情感,这就更需要展现教师提问的艺术了. 4.4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由于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在绘本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切实解决了幼儿共同看图的问题.在绘本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幼儿体会到绘本中的情感,首先要把幼儿带入绘本所营造出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而多媒体可以为课件设计色彩艳丽的画面、真实动听的音效,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更能够体会到绘本中所要传达的情绪情感.比如在《妈妈摘的葡萄》这节课中,在讲到小狐狸哭泣的时候插入小孩子轻轻的哭声,顿时可以将幼儿带入到那种伤心的意境之中.所以,在绘本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幼儿情感教育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冯媛媛.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5〕林倩,钟晓红.促进幼儿情感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G613.6

A

1673-260X(2014)04-0227-02

猜你喜欢

叔叔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熊叔叔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