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思潮下高师音乐教学问题与改善思考

2014-03-29曹晔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音乐系学习者个体

曹晔

(集宁师范学院 幼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现代教育思潮下高师音乐教学问题与改善思考

曹晔

(集宁师范学院 幼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学是以社会音乐人才需求为培养重点进行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然而,从现行音乐教学整体来看,尚存在一定的相关问题.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高师院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相关的整改意见,以供教学人员参考.

高师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善

教育思潮这一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更加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对于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人们更能体会到流行曲目的魅力.从不同方式的音乐表现中,音乐的影响力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音乐的发生与发展来源于生产与生活,通过教育教学而进行传授.高等师范院校对音乐的传播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与价值.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培养的基地,是教育与教育专业化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类教学人员系统化培养的重要起点.对于各类学科而言,均有着各自的学习特点与专业化培养方案.可以说,从根本观点上来说,为社会音乐人才培养而进行一系列的具体行为的操作.国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高等师范类院校为各省市有所建立.基本上可能说,各省市均有成立音乐系科,并且,部分师范类院校也有音乐专业的开设.

从事物的发展来看,对客观事物把握的不清晰,常会导致进行操作层面上出现错误.由于高校扩招,而使得部分师资在教学任务上出现重新配置,也就有可能出现不能胜任的工作给分配于不同的个体,从而出现“在其位,不能胜其职”,而影响了学生的培养.

1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层面”现象突出

对于大部分从事教育的人员来说,对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有着相对深入的认知和把握.然而,由于个体所理解与接纳知识与思维有着差异,对于所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选择性整合,从而,出现诸多混乱与不足,诚然,也存在着相关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有着“教”与“育”的双重功能与价值.“教”则体现在对音乐音符、音色、音律的调动与生成,或者说创造性的传播与传导.对于学习者来说,既是客体,同时,也是主体,是知识与技能所面对的客体,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近的转化成为自身记忆体系中的一个知识或技能.教学人员则起到传业、受业、修正学生所学知识的功能,同时,教学人员对学生个体特质、品质的培养的功用,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体的心理性获得与社会化能力大部分源于教师的传授.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师徒制”一直成为传授技能的主体形式.纵使班级化程度较大,但从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角度上来说,“一对一”的传播功能不但毫不消弱,而且,随着现代音乐节奏的快速发展,而导致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师者,授业,是成为教师的基本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授业的前提下,有较好的表现能力才能进行授业,否则,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体现的.

现行的音乐教学则出现一种误区,音乐教学替代音乐教育,而使得教学人员与学习人员成为一种类商品关系,甚至部分教师以类商品的方式扩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上课来,下课走”,上课过程中,“只讲授,无互动”.对学生学习效果或者心理接受能力毫不关心,以职业的方式完成音乐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因喜爱音乐而进行音乐系班进行学习,而因为音乐课的学习而厌烦音乐,对音乐失去原有的兴趣.归结起来,“谁之过”,音乐教师个体应难以摆脱其关系.

2 “师德”是完成音乐教育教学基石

从主体范畴上来讲,音乐教育的操作层面要远大于音乐教学.然而,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二者的关系则不证自明.对于现行高师院校的音乐教学来说,重要的不是富于音乐才能的人才的缺乏,而根本问题是在于,当下教师道德与思想观念出现急剧的变更.但是,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失去师德的教育与教育,则一切教育与教学可能划归为原点.由于道德防守的失范,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对学习者的培养方式,都会受到影响.教师作为能力的传授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个体工作量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给予个体学习者的传播与传授是可以发生量多或量少的种种行为,甚至,在这一时期无所作为,置学生于自悟或自学的过程中.学习的自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可能获得成就.然而,缺少富于责任感教学人员的指导和帮协,其成才与产能过程将会被大大增长,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与社会贡献能力.唯有教学人员有着良好的“道德风范”与职业操守,才能防范于部分个体走入岐途.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的,音乐教育的外放型给教学人员与学习人员以更多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缺少职业道德或基本道德的个体,在音乐教育或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有失伦理与社会规范的行为,给教师或音乐群体带来相对负面的影响.故此,对于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来说,其重要把握的前提下,要掌握与培养高师音乐教育与音乐学习者的基本道德与职业道德,同时,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监督和社会反馈,使个体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与社会过程中,培养一种儒家风范,“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音乐学习与创造.

3 改善现行“重现代,轻传统曲目”的教学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闲暇时间日益增加.音乐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现代流行音乐.从社会到学院,从学院到社会,有学者将音乐的学习归结为,学院派与民间派.然而,学术上划分仅是一种结构,更多的强调其重点.事实上,学院也好,民间也罢,都不是孤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相互包含与相互影响的.民间歌曲有现代流向的转型,而现代流行曲目有着传统曲目的元素.然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现行有高师院校的音乐教学人员对现代曲调的强调作为首位,尤其是对部分以现代曲目为发展前景的学习人员.这样,在学习者的后续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则表现出个体学习者的音乐素养相对淡薄,所学音乐知识可能达到专,而难于认识深,因为,有部分知识系统的缺乏,而使学习个体在创造与展演的过程中,难于以多种手法与方式进行.从学习者发展的角度上来说,高师院校教学人员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则有着一定的培养理念的问题.因此,在现实教学理念中,应该注意到教学中培养理念的方向问题.对于学生的基础内容来讲,应当全面化培养,有现代曲目的专修,也要对传统曲目的注重.给学生以后续发展创造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僵化于个体学习框架内.在音乐学习后期,可能成为发声机或传话筒.

4 淡化教学内容过分追求“比赛”

时下,社会各界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商业操作、公益形式等方式进行音乐类型的比赛,以满足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给人们业余生活提供诸多的乐趣.面对诸多音乐比赛,音乐系科的学生与教师,也有较多个体参与其中,并且,有部分个体获得较好的成绩.音乐系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别,其个体表现能力有着诸多场景下的需要.对于部分音乐系科的学生来说,参加各种比赛是极为常见.比赛的效应,大家都有所共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表现力,也对学生社会化能力有着较大的提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以音乐竞赛为主要教学内容,强化短期效应,给学生相关的竞赛活动指导的同时,教学过程中对比赛的强化,使学生对基本功拓实,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参与过多的音乐比赛也影响个体正常教学的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这一方面需要加以重视.尤其是音乐课程选修课处理,应该强化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不能因为比赛而对课程漠视.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人员要从基本功与专业教学双方面进行,对音乐系学生进行要求.对参与比赛的同学给予选修或重修的考虑,不能因为进行比赛而对学业有所忽视,对个体长远发展是无益的,也对音乐系科学生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5 结束语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与专业类院校的音乐系科有着诸多的差异.其中,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还是毕业就业的方向,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对于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科来说,与专业类音乐系科相比,其教学人员培养的目标性更强,其未来就业方向通常是教师群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针对性和权衡性,对学生的表现有着一定的要求标准,才能符合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基本条件.在音乐系科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师德的培养是前提条件,是进行音乐教育的根本,否则,无论其技能与技术基础如何好,也难于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对通识教育知识的认知要加强,给学生以较好基础性知识,才能有利于音乐教学人才的培养.

〔1〕黄昌海.高师艺术教育要与基础音乐教育接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2〕周怡.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应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1).

〔3〕于亚丽.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的若干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4〕杨蓉.《音乐课程标准》与高师音乐教育学课程改[J].科技资讯,2006(05).

G642

A

1673-260X(2014)04-0202-02

猜你喜欢

音乐系学习者个体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音乐系教授怀特纳博士访谈录(下)
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音乐系教授怀特纳博士访谈录(上)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像当初一样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