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调查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3-29吴志鹏余新宏陆夏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大学生

吴志鹏,余新宏,江 凯,陈 洁,陆夏华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调查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志鹏,余新宏,江 凯,陈 洁,陆夏华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网络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认知策略、认同度,探究出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外部因素,针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认知策略

1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兴起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以其灵活、便捷、交互性强、无时空限制、资源丰富等特点为生活节奏快、没有固定时间学习的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重要选择.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大学生能树立终身学习观、具备较强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少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认知不足,再加上社会尚且不能创造优良网络学习环境,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精神,也不能完全激发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热情,更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甚至有碍于网络学习的良性发展.因此,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于扫清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障碍,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率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调查对象及方式

2.1 调查对象

为系统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情况,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覆盖农、工、理、法、文等专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参考性.

2.2 调查方式(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通过大量搜索各种与网络自主学习有关文献,从而研究当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和问题.另外为了解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在安徽农业大学经技楼门口随机发放问卷给路过学生,现场作答并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份,回收 562份,其中有效 540份,有效回收率 90%,调查数据处理采用 Excel 2003统计分析.与此同时,在问卷发放地点随机对 20名在校大学生做简单访谈调查并记录访谈过程.

3 当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网络依赖度高,网络自主学习时间短、效率低

首先,从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在6小时以上的占 15.19%,2-6小时高达 47.96%,1-2小时以下占三成多.这表明大学生每天花费上网的时间较多.而对于上网是否有依赖,有 11.48%的被调查大学生有一定依赖,甚至于有 1/3(33.33%)的大学生认为相当沉迷,不过,有超过一半(50.19%) 的大学生是出于学习和生活需要才上网的,认为不依赖的占 5.00%.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所以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减轻对网络依赖度,成为目前必须重视的问题.

其次,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网上交流和浏览信息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分别占 40.00%和 33.89%;查找资料位居第三,占 17.22%;最后就是休闲娱乐,快占到 1/10(8.89%).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生活虽然大部分时间是网上交流与浏览信息,但是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人并不多.所以,针对调查结果,如何真正增加大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有益学习资源,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是摆在社会、高校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3.2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认知策略尚可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缺乏

大学生经历了小学、中学的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策略,如记笔记、做练习、复习、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像老师同学请教等.从问卷调查中发现,48.70%的大学生擅长于通过课本与课外书籍研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策略,对于自主性要求较高的学习方法,如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答案,有 35.37%的大学生使用,而与老师、同学讨论等策略占 12.04%.由此可见,大学生应用认知学习策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元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就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对于“你在利用网络学习中,是否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以及是否能按时完成”问题中,有 51.30%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并能够努力完成,24.26%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制订学习计划,15.37%的大学生虽然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仅有 9.07%的大学生总是能够完成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由上可知,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计划性不强,执行力度不高,有待加强和提高.

目前研究表明,学习自我监控与自主学习的效果正相关.那么大学生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策略来实现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网络自主学习中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52.41%的大学生会“暂停学习,休息一下再继续”;23.70%的大学生表示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20.19%的大学生会“提醒自己克服困难,继续学习”;仅 3.70%的大学生会“放弃学习”.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自我调整,并且尽可能独立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另外自我评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策略.从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有 50.19%的大学生偶尔会反思自己的网络学习方法和效果,20.93%的大学生常常会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26.48%的大学生很少自我评价,2.40%的大学生从来不进行自我评价.可见,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不强和完成自我评价的能力还不足.所以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者引领者角色,引导大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

3.3 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内部因素

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学习目标设置等. 3.3.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动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应对就业压力、发展兴趣爱好、来自长辈的期望.其中,44.0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30.75%的大学生表示应对就业压力,19.26%的大学生认为发展兴趣爱好,只有 5.92%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来自长辈的期望.由此看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面对就业压力、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3.3.2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大量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变量,在学习、工作以及其它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说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机性因素.

从调查数据中可知,有 6.85%和 15.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和较强,这说明共有 22.41%的大学生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他们能够充分肯定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 15.37%和 5.56%的大学生认为较差和很差,也就意味着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当然有 56.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另外在自主学习效果上,11.85%和 12.41%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很好和较好;43.89%的大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8.89%和 14.26%的大学生认为效果较差和很差.总体看来,对自己学习效果不满意的大学生约占被调查人数的 1/3.所以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主网络学习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3.3 归因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当大学生被问及“网络自主学习中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原因(可多选)”时,75.19%的大学生认为是由于学习者主观意愿与能力所造成的,19.26% 的大学生认为与老师的引导与指导有关,20.37%大学生认为与网络学习资源是否丰富、完善有关,还有不到10%的大学生认为与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好坏有关.由此看来,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好坏归于自身.

3.3.4 目标设置

所谓目标设置是指在作业过程中给作业者设定一个有难度的绩效目标,作业者要达到这种目标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激发其动机,促进绩效的提高.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有超过半数(61.30%)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目标主要是希望学好本专业相关基本技能,15.37%的大学生认为应付考试,23.33%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都能给自身设定明确学习目标.不过,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造成他们的学习目标可能有高或低,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3.4 影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外部因素

3.4.1 学习资源来源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18.70%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自主学习,48.33%和 30.1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源学习和检索学院网络资源库来完成自主学习,2.78%的选择其它方式.由此可见,在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搜索资源学习和检索学院网络资源库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而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来完成自主学习的比例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4.2 教师扮演的角色

当被问及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指导老师发挥作用?13.89%的大学生表示“很需要”,60.37%的大学生表示“需要”,20.56%认为“可有可无”,5.18%大学生则认为“不需要”.因此从大学生主观上来说,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然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呢(多选)?79.07%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当是引导者,25.19%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当是组织者,33.15%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学习需求的分析者,35.56%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协调者,仅有 2.59%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应当是控制者,不难看出,极少数大学生希望教师充当传统教学中“控制者”的角色,大学生内心中还是希望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空间.

3.5 大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认同度

网络学习是立足于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在“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看法”调查中不难发现,78.33%的大学生认 为大 学生网络学 习是 很有必要的,16.11%和 3.15%的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看法持一般或可有可无的态度,仅有 2.4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就表明当代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学习的重要性,自身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另外将网络学习与传统面授教学相比较,调查中发现有 40.3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能够适应课程前沿学习的需要;49.4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6.3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的形式虽然自由,但仍不习惯;3.8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相较与传统面授教学太过于自由,并不实用,不适合大学生.数据表明,有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认同并且能够适应网络自主学习.

4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4.1 端正网络自主学习动机,培养网络自主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学习动机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同时学习动机能够发挥导向作用,将学生学习行为导向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前面的调查数据所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网络学习动机为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面对就业压力、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需要社会、高校帮助大学生强化自身学习动机,确立科学学习观,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网络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自我提高的角度主动参加网络学习,并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和自觉抵制网络诱惑.

4.2 增强网络自主学习自控力,减轻网络自主学习对教师依赖度

当今网络信息繁多,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而对于缺乏社会经验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来说,容易迷失于信息海洋中.正如前面的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另外这么多年来人类传统教育一直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用“教”代替“学”,而现代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使得学生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居于引导、辅导、帮助的地位,促使教学活动由原来被动的“他控”式变为主动的“自控”式.这样会使得大学生面对如此之大的“自主权”,觉得茫然不知所措,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使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在容易迷失学习方向,难以明确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应该找准角色定位,正确实现角色转换,应从控制者向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等角色转换,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深入分析网络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网络学习目标、难度适中网络学习任务和详细网络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网络学习各阶段学习策略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学习策略运用到网络学习中去,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的改变.当然作为网络自主学习主体的大学生来说,也应该主动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努力学习网络自主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其因预备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而导致的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焦虑甚至恐惧,自觉增强网络自主学习控制力,克服网络自主学习盲目性,定位准确网络自主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网络自主学习计划,采取恰当网络自主学习方法,自我监控网络自主学习过程,积极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评价,努力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效率.

4.3 完善网络自主学习资源,优化网络自主学习内容,提高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

在看到网络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真正对于大学生有用的学习资源相对有限.这是因为涉及到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等原因,不少学习资源需要购买才能使用,而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一般无法免费获得,所以大学生往往会针对这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去网上搜索,或者找不到,或者针对性不强,所以大学生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所以说,网络学习资源丰富是相对的.另外,由于技术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网络学习中,对学习工具的开发、学习策略的指导还不够,对学习过程缺乏监控.加之社会上的网络学习资源,由于面对的群体较为宽泛,对大学生的实用性考虑得不足.所以丰富完善网络学习资源,创造便捷的网络条件,为学生提供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场所,才能让大学生较长时间坚持学习及养成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对于网络学习资源设计者来说,精心设计和选择符合大学生学习习惯的界面,尽量避免采用简单的信息传递方式,选择从易到难的渐进的内容呈现方式,再适当地增加一些扩展性的内容,重视学习的迁移,注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进而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张豪锋,李海龙.网络学习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256-259.

〔2〕兰先芳.网络学习时代[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翟绪阁.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吴杰,谢舟,李雨霞.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7):36-41.

〔6〕刘晓瑜,何永丽,师魏茹.高职学生网 络自主学习 的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1(16):52.

〔7〕朱艳侠.网络自主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0):41-44.

〔8〕李丽,叶晓珍.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调研与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70-172.

〔9〕闫科学.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性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36-41,72-74.

G647

A

1673-260X(2014)08-0236-03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第八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SRF)资助(2013016)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大学生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莲心宝宝有话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