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企业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2014-03-29鞠涛
鞠 涛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711)
石油石化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石油石化企业党组织要从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强石油石化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模式,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政治责任,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创新党建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
创新党建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好党员入口关,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都应该是骨干”的目标。
(一)抓好党员发展,让党员成为骨干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要狠抓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从源头入手,建立考核机制,在坚持标准的同时,不断探索党员发展新模式。可以开展“双示、双评、一辩”活动,通过公示、测评、票决三项措施牢牢把好入口关和转正关。
“双示”是指对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和拟发展对象人员两次进行公示。这样可以确保积极分子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时,党支部和群众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监督。“双评”是指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时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各开展一次民主测评,对积极分子重点考察其入党动机和日常表现,对预备党员重点考察其党员意识及不足的改正情况。对优秀率达不到90%以上的同志,不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进行培养或延期转正。“一辩”是指拟发展对象必须通过企业党委组织的一次答辩。在拟发展前一个季度,由企业党政领导、组织部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组成答辩领导小组,从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及对党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考评不合格者做进一步培养教育。
(二)让党员成为高素质的代名词
目前,石油石化企业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党员比例已达到一半以上,不论在日常生产管理,还是在装置大检修、企业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得到发扬,党员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强化,成为忠诚企业珍爱岗位的“排头兵”、做好具体工作的“基准兵”。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生产危险性极高,安全工作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企业党委可以开展“党员品牌特色巡检”活动,使党员巡检成为保证安全的品牌,发现和处理问题的先锋,能有效地带动身边员工提高巡检质量。同时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包机区、党员联系点等活动,使之成为高标准、高质量工作的代名词。
(三)让党员勇做安全生产推进管理和勇于奉献的表率
各级党委可以开展党员“三亮三提升”活动,主要内容是:亮承诺、亮标准、亮实绩,提升责任和担当意识、提升执行和落实能力、提升影响和带动能力。使党员能身先事卒,带领群众高标准做好工作;共产党员要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创造性地完成企业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大检修和装置建设开工时期,企业党委可以开展“攻坚克难打头阵,奉献检修当先锋”活动。大庆石化炼油厂,在2012年大检修中,所有参战党员不分白天黑夜,放弃大量休息时间,奋战在检修施工一线,有些同志家人生病住院、有些同志孩子升学考试、有些同志刚刚新婚,但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按时高质地完成检修施工任务。
二、创新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基层党支部建设
创新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基层党支部建设,把抓班子、带队伍、搞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关键是选好选准配强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一)要注重和培养党支部书记
要时刻注重从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中发现适合的人才,对具有素质和潜力的人才,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吃小灶等方式重点加以培养和使用,有效改善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仍以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炼油厂为例,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王伟国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扎根生产一线,先后在延迟焦化、二重催、一套常减压等3个基层单位任党支部书记,以高度的工作热情、精湛的技术和优秀的才能把员工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为其中的两套新装置开工投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要不断培养党支部书记耐得住寂寞的品格。在当今社会,很多人浮躁,沉不下心来,更耐不住寂寞。一些人更是急于求成,希望凡事能一蹴而就,能顺利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但孰不知成功更需要我们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每项工作。尤其在石油石化这样的高危企业,管理者,尤其是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心态,不但决定着管理水平,更决定着安全生产。基层党支部书记如果耐不住寂寞、心浮气躁,势必会随波逐流,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问题。
(二)班子成员要成为执行和落实党在石油石化企业大政方针的核心和骨干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石油石化企业最基础的执政根基。针对高危行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性,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和强化执行落实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基层班子建设规律。
把握好周期,控制好范围,建议每年分批进行循环调研考核,集中精力把被考核单位情况和人员情况摸准摸透;科学设计考核内容,以正向测评为主,以测评问卷为补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注重发现班子集体和领导人员存在的不足;认真做好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根据考核结果,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考核小组与基层班子充分交换意见,既肯定以往取得的成绩,又根据不足帮助制定整改措施;融入中心,推动管理,为促进各基层班子积极想事、谋事、干事,企业党委应要求基层班子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每半年至少找出1个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考核时,考核组要重点了解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并在相应会议上进行讲评和剖析;重视考核结果运用。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干部人次,在树立良好用人导向的同时,使基层班子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搭配和性格互补上更趋合理,班子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得到增强。
(三)把员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支部工作的标准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企业党委要时刻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建立起党支部支委成员联系班组制度,把重心放到现场,把重点放在提高工作标准和管理水平上,以此推进“五型”(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建设。各党支部要严格按照企业党委的要求,做到每名党支部委员至少联系一个班组,每月至少参加联系点活动两次以上,从解决包什么、怎样包入手,以原有班组管理中的亮点作为切入点,以解决班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强化点,并用切入点带动强化点,切实解决与“五型”班组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支委们联系的内容会在不断扩展,从最初只注重本专业的内容发展到安全、培训、员工思想状况等的全方位关心与介入。通过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实实在在地传授技术解决问题,架起了一座党支部与员工群众密切联系的凝心之桥。通过支委联系班组这项工作,必会为基层班组解决各类问题,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员工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推动发展、解决难题、凝聚员工、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
三、必须坚持党委高点站位
必须坚持党委高点站位,抢前抓早,以务实的心态实现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推进企业与个人的同步发展。
石油石化企业的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党的政治领导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找准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
(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改变过去只是党务人员参加党建会议的传统模式,变为党政领导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主任共同参加的新模式。要围绕当前生产的重点管理问题和队伍建设的焦点问题,选取工作表现突出、变化明显或是在基层建设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支部作为典型,以现场会形式进行。通过参观生产现场、听取经验汇报、领导点评等,共同研讨生产与党建中的热点问题,把常规性的会议变为党政相互融合、明确工作思路、解决倾向性问题的务实之会。
基层行政领导要带领职能人员和班组长学习和观摩。就推进基层建设;如何发挥基层车间班子作用,推进“六好”党支部建设;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巩固和开好新装置等为主题组织召开现场会,做到党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有效地解决过去一些单位存在的主任只抓生产,而党支部书记难以选准工作切入点,车间行政和党务工作“两层皮”的问题,可有力地增强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和干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责任意识,成为基层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强力推进器。
(二)必须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径
要以优良传统教育为重点,开展一年一个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为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提高党日活动质量和效果,使党建活动与生产管理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要以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为平台,不断丰富内容,创新载体,使党员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的同时,留下终身难忘的珍贵记忆。如果有条件,企业领导要亲自登台宣讲企业发展形势,邀请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党校专家做专题报告,组织优秀党员到传统教育基地、各类纪念馆、烈士纪念馆等处接受党性传统教育。还可以组织召开“学党史、唱红歌、创先优”成果展示会,让全体党员在一次次活动中受到深刻的党性洗礼和教育。这些活动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企业文化,感受到什么是国企。
如果主题教育开展成功,员工势必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势必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企业和个人均会得到实惠。
(三)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石油石化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用好用活人才。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有实惠”的良好环境。
如今,石油石化企业各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需要生产、储运、分析、维护等专业人才,更需要精通技术、长于协调、善于管理、扎扎实实的管理者。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让他们如何心平气和、荣辱不惊地处理日常工作的问题,让他们主动而不是被动地为企业工作,这就要始终树立人人尽展其才的大人才观,努力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在选人用人上大胆创新,要看能力、实力、潜力,更要不唯学历、职称、年龄、资历、身份。这样,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同志才能茁壮成长担当重任,走上不同的岗位。还要敞开胸怀,向国内新建炼化企业和地方政府输送各类人才,从而实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相互促进,企业与人才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