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

2014-03-29纵榜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基地

纵榜峰,刘 鹏

(宿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目前很多地方院校把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实践性课程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作为基本的技能培训和工业背景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甚至亲自参与到产品的研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以往高校自我封闭式的工程教育模式.因此,要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必须要和企业进行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和完善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2].

1 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和目标

要和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学校和企业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必须以一种契约关系存在,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维护双方的利益,做到校企优势互补、共建和共赢[3].只有建立在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之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另外,合作企业的选择也应充分考虑其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含量以及和学校所开设专业得联系密切程度等因素.因为有一定规模,而且经济效益较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一般都拥有系统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与之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这样的企业有能力也愿意为实践教学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优质服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的空间,开展更广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企业可以把学生实习的综合表现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一项标准,最终企业认为优秀的实习生可以留在所实习的企业长期工作.学生依靠企业成长,然后为企业所用,真正做到双赢.同时也为以后的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下面以机电学院为例来探讨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一些想法.

2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模式

2.1 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实训教学基地

实训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由于种种因素,对实训内容、实训的有效运行和教学管理等存在着诸多困难.纯粹教学性质的实训,企业不愿接收;高校自身的实训方法简单落后、设施简陋,师资力量有限等,难以满足学生能力训练的需求.为了将能力培养提高到与知识传授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校内项目化实训课程,将企业搬进校园,使学生不离开校园,就可接受到企业标准的实训.以一个开发工程师的标准要求学生,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开发工程师.机电学院从2010年开始与合肥求精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方提供教学场地和基本的实训教学设施,并专门安排院方指导老师参与实训指导.企业方提供相关仪器设备和实训课题,并派出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我院的指导老师共同完成整个实训教学环节,参加实训的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每两人一组,要经历原理学习、系统模仿、独立设计、成果测验以及系统演示答辩等教学环节,在整个实训期内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课题.实训结束后,学校要根据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支付给企业一定的材料费用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这种项目化实训教学在我院至今已开展三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生的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4].校外实习贯穿着学生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是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是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校外场所,是一种完全依托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在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协调上难度更大.相对校内实训而言,到企业里实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触并了解更多的仪器设备,了解到更新、更先进的专业知识,无形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但学校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常会碰到很多困难,小企业没有能力完成大量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大型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过程中会不经意间把学生变成他们车间里的“临时工人”,导致实习效果很不理想.所以为保证实习质量,实习基地应优先考虑经营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设备先进、合作热情高的单位.同时加强学生的管理,和企业明确实习的方案和内容,妥善处理好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活及实习进行管理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同时可以承担一定的工作量,也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来弥补企业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增加的成本.但这种工作量应是在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能完全等同于正常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我们应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实习基地的水平.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校企双方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共同研究确立目标.

2.3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近年来的人才市场对各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但结果往往是企业高薪聘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多数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很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尤其缺乏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5].在这种背景下,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同时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人才,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合理对接.机电学院从2012年开始和南京东软公司联合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根据培养计划,学生前三年在我院接受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根据自愿报名和综合考评的办法选取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东软接受系统培训,去年我院共选派22名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学生进入东软参加为期四个月的实训,整体培训过程分四个阶段,每阶段都以实训项目为着眼点,通过分析完成该实训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提升锻炼编程能力为目的,使学员参加培训后更接近企业用人需求.参加实训的学员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就业过程中得到很多著名企业的认可.

3 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要与该专业今后就业的大致方向挂钩.同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在时间及内容上相互协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通过科学规划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6].

(1)专业认知实习,在新生刚入学或即将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前期,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组织专业认识实习,学生以参观的形式直接体验各种专业技术和制造工艺,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增强感性认识,大大提升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7].我院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企业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的流程进行全程讲解.

(2)专业实习、实训,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可开设一些校内外实习实训,比如校内项目化实训课程、某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校外短期生产实习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综合型实习、实训,在学生结束专业课的学习以后,可设计一些难度较大、设计过程较复杂且综合多门专业课知识的实践项目,如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项目化实训,学生通过这种实训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也属于综合型实践.

(4)创新型实践,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

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建设和管理,涉及到基地的基本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及经费管理等项目.所以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需要各方面充分统筹、协调.首先由学院和企业联合成立一个实践教学部,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全面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日常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实践教学教研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经费的使用管理;专家委员会则负责实践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工作;实践教学教研室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老师共同组成,负责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另外要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对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评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基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安全化[8].

5 结束语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能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优质条件,对于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以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来看,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不能只是口头上喊,而是要真真切切的去做,要彻底改变自我封闭的工程教育模式,和企业密切合作,不断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特色.

〔1〕张治国,赵志根,郑永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39-141.

〔2〕陆顺寿,曹其新.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1-13.

〔3〕董大奎,林冶.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6-57.

〔4〕李仁璞,邹海林,吕海航.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0):26—28.

〔5〕李颖,尤立明.实施双赢战略加强校企合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44—147.

〔6〕王振洪.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12-13.

〔7〕李慧.对构建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7):8-10.

〔8〕陈鸣,刘淑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学理论·上,2009(15):224-22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