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链理论与产业成长的文献综述
2014-03-29汪翠翠
汪翠翠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价值链自提出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概念不断延伸而出现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并且根据区域空间的分工将价值链划分为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国内外的学者更多的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治理和与产业关系进行研究.近几年来,学者也慢慢地注意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使得国家价值链成功对接全球价值链,从而带动国内产业发展.产业成长是指随市场容量和劳动分工的变化,厂商功能的变化及产业整个生命期的特征(Stigler,1898).从成长阶段来说,产业成长经历了产业生命周期由产生到成熟直至衰落的各个阶段;从成长的形式来说,分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成长.本文从总结价值链和产业成长两个方面的理论,分析价值链分工如何影响产业成长.
1 价值链理论
1.1 价值链相关概念的提出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Porter)1985年提出,他最先是注意到产业内部企业间价值链分工,着重分析不同企业在完成同一产品过程中的相互分工协作.可见价值链概念是随着产业分工而出现,波特强调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和知识不易流动,缺乏全球化的概念,故价值链主要是指国内价值链.Kaplinsky(2000)提出产业间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的概念,与波特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不同它强调公司之间的联系,并且研究产业空间转移之间关系.杜义飞,李仕明(2004)将价值链的概念延伸到产业的范围里,提出反映特殊产业的企业间价值链创造的产业价值链,拓宽了价值创造的创新形式.刘贵富,赵英才(2006)在综合前人对产业链的研究,并且从不同的视角解说产业链的形式:从产业的角度看产业链是结构链、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物流链、技术链、人才链、文化链和资金链集成的产业生态链;从企业的角度看是供应链;从产品的视角看就是生产链.陈柳钦(2007)认为产业价值链具有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集群效应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新企业的出现、打造“区位品牌”、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链式效应促进了专业分工协作、推动了技术进步.
1.2 全球价值链治理
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发展,国际分工形式从最初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部分工,甚至细分到产品内部分工,产业间的分工是由要素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产业内分工是由规模经济派生的,分为两种形式,意识水平差异化另一类是垂直专业化,而后者正是产品内价值链分工(孙文远,2006).Gereffi(1994)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提出之初,Gereffi就界定了其四个维度,即投入——产出结构、空间布局、治理结构和体制框架,在这四个维度中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治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心.治理是通过非市场关系对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的经济协调.Humphrey和Schmitz(2002)提出三种经典的治理方式即网络、准层级和层级,随后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模块级和市场级,并将网络归为关系级,准层级归为领导级,层级保持不变的五中治理模式.Stacey Frederick,Gary Gereffi(2009)根据这五种治理模式分析性了价值链治理结构动态化的决定因素,即信息转化的复杂度、信息处理和供应商能力的三个主要的变量因素还有其他的经济制度环境以及市场的力量.并提出了价值链治理的建议:首先要详细分析价值链治理的着力点,其次鼓励所有关系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内链,另外促进辅助市场(技术支持、培训、认证和业务服务)的发展.
1.3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
价值链分工是由众多环节组成:设计、产品开发、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每一环节创造的价值不等.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价值链条,企业想要创造高的附加值就要找到正确的价值链环节的切入点,调节自身在价值链条所处的位置,实现价值链条升级,最后实现产业升级(孙文远,2006).朱有为,张向阳(2005)详细阐述了价值链模块化对国际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主导厂商能力和合同制造商能力的升级、合同制造商获得的知识外溢、降低产业进入壁垒,促进制造业的竞争与重组的三种方式,从合同制造商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升级到产业竞争环境的优化使得国际制造业得以升级.张辉(2006)将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分为生产者驱动型、购买者驱动型和混合驱动型.
产业升级的层次研究由Gereffi(1999)的四个层次,即产品层次、经济活动层次、产业内层次上、产业间层次,到Humphrey和Schmitz(2002)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四层次升级方式.Humphrey(2004)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是沿着OEM(原始设备制造)—ODM(原始设计制造)—OBM(原始品牌制造)的路径.王克岭,郑钢(2006)认为我国企业要积极的参与全球化分工和合作,在大力发展OEM的基础上集聚力量逐步走向ODM和OBM,由此实现产业升级.吴彦艳,丁志卿(2009)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内生拓展型和嵌入式两种路径.内生拓展型是指依靠自身实力,厚积薄发,当资本、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的产业内部价值内部价值升级的过程.这种升级路径要有较强的自生能力,并且见效时间长.嵌入式路径所说的就是将产业升级所需的关键环节嵌入全球的价值链当中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插队”的方式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持,并且对于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吸收技术的企业很容易造成昙花一现的场景.郭炳南,黄太洋(2010)在这两种升级路径的基础上,引进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全球价值链攀升过程中中国产业升级与本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高级化的动态演进,优化我国产业布局,构建良好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全球创新体系推动产业模块化与产业集群,推动价值链的转换与增值来实现本国比较优势的优化,从而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跨越式发展.马云俊(2010)完善了嵌入式升级路径的不同机会:低端价值链环节嵌入适用于缺乏资金和核心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终端嵌入适用于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制造和创新能力的新兴工业体和发展中国家部分产业,高端嵌入适用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体.进一步提出了向全球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延伸的产业升级路径,并且根据三种不同的价值链动力机制来决定价值链升级的延伸方向,兼顾不同部门和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的差异化.韩红丽,刘晓君,李玲燕(2012)在中观的层面上提出产业价值延伸效应、产业价值整合效应、产业价值竞争效应和产业价值集群效应相互作用的产业升级路径.
1.4 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对接
近些年来,随着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不再局限于全球价值链,而是更加的关注国家价值链的影响.刘志彪,张杰(2009)表示我国在参加国家分工的时,为了更好的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弱化了对本国价值链体系的构建,反而阻碍了我国产业的升级.作者呼吁我国要重新注重NVC的构建,依托于国内市场和国内品牌的发展,打造能够承接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链升级能力.张少军,刘志彪(2013)进一步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利用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层面的数据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发现我国的国内价值链并没有成功的对接全球价值链,本以为的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切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实现与国内价值链的对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事实却否认了这一美好的期望.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国内价值链,创造一个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这才是摆脱我国低端价值链锁定的出路.杨书群,汤虹玲(2013)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国家价值链构建的障碍因素,主要受外来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内部政府的利益冲突,将更多的期望寄托于政府的有所作为,从制度和产业政策等方面优化企业的国内竞争环境、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更好的支撑国家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徘徊的现状.Gary Gereffi,Timoth Sturgeon(2013)在比较七个重要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和南非)的出口能力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提出一种新的全球价值链倾向的工业政策,这种政策一定是为了提升当地的研发能力和刺激当地的内需,让新兴经济体国家更多的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真正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2 产业成长理论
2.1 产业成长的概念
Marshall(1890)产业是由一系列在规模、年龄、知识、组织等都不同的异质企业组成的,产业成长过程就是尤如“森林中树木”的生长与进化过程.W·W·罗斯托(1990)在论述“动态生产理论”时,提出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引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影响主导产业成长的因素有技术、企业家、需求及政府的决策.国内关于产业成长概念的界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产业系统运动论,认为产业的成长是产业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于尚艳(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产业成长是产业系统在运动中规模不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赵玉林,徐娟娟(2009)产业成长外在地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内在的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技术的提高.产业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产业在数量变化上的特征;产业技术的变化是产业成长中质的改变,是引领产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决定产业成长速度的根本因素.尹明(2011)产业成长过程既包括产业在量上的扩张,也包含产业在质方面的改进.)产业成长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决定产业经过这一阶段后更加高级还是被竞争排斥掉的关键环节.产业成长从纵向时间的维度来看伴随有生命周期;从横向空间的扩张伴随有产业涉及区域的延伸、退出与转移.二是将产业成长看作是经历产业生命周期的一个过程和环节.向吉英(2007)产业成长指单个产业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一种过程.外在地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内在地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陈心宇(2008)产业成长是指单个产业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一种过程,即其演化历程,或者说是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延续过程.产业成长包括时空的运动、内在与外在表现、质与量等方面的演化.
2.2 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国外学者对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的研究内容较少.国内学者认为产业成长的动力分为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或者说是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向吉英(2005)阐述了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成长模式,构建产业成长的模型,即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和投资,缩写为N I I P模型.这些是外源动力机制,它与企业的竞争协作这一内源动力机制相互关联,和互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外源动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内源动力.而且动力机制中各个要素存在着相互作用.陈心宇(2008)产业演化的动力包括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直接动力是指产业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则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所依赖的资源的攻击状况、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替代品的优势和出现速度等;产业演化的间接动力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求机制形成的价格波动,这种自组织机制调节了产业的兴衰.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即是对产业成长能力和产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郭南芸(2008)在研究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 H P)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绩效与市场环境四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成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同时揭示了地区差异性的深层机理.尹明(2011),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城战的基本特征与世界汽车产业成长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并在参考世界汽车产业城的影响变量的基础上,对于影响我国汽车产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变量和外部影响变量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综合我国汽车产业成长内外部影响变量综合研究评价我国汽车产业成长的影响变量,研究结果表示,诸多变量可以划分为资源总量和资源投入量,我国汽车产业的资源总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资源投入量呈现为先减少后增大再趋向平衡的趋势.
3 价值链理论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产业成长是由需求、投资、政策、制度、技术等外源动力和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协作等内源动力共同作用的.这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对产业升级路径影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同时外贸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也会增多.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使得产业的生产能力升级,分工过程中的知识外溢和竞争环境的优化,是使得产业成长的技术动力和企业间的竞争协作的内源动力得到优化.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背景下,国家必须遵循本国的比较优势,提出全球价值链倾向的产业政策,这使得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制度得到优化.全球价值分工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产业成长的动力,从而促进产业成长.
〔1〕Porter,Michael.Clusters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2):77-90.
〔2〕Kaplinsky,R.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7(02):117-146.
〔3〕Stacey Frederick ,Gary Gereffi.Value Chain Governance[J].USAID Briefing Paper,2009,1~4.
〔4〕Gary Gereffi,Timoth J.Sturgeon.Global Value Chain-Oriented Industrial Policy:The Role of Emerging E-conomies[J]Chapter in edited book,2013,329~360.
〔5〕Jovanovic B.Michael Gor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1998(1):327~337.
〔6〕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
〔7〕陈柳钦.论产业价值连[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04):57-63.
〔8〕王克岭,郑钢.基于价值理论的产业升级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43-46.
〔9〕韩红丽,刘晓君,李玲燕.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机制解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02):97-101.
〔10〕陈心宇.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09):27-29.
〔11〕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基于“s”型曲线的分析[J].学术论坛,2007(05):83-86.
〔12〕郭南芸.高技术产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19-23.
〔13〕赵玉林,徐娟娟.创新诱导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路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23-129.
〔14〕于尚艳.金融产业的形成条件及成长因素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02):48-51.
〔15〕于尚艳.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及衡量体系[J].经济纵横,2005(06):51-54.
〔16〕孙文远.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6(10):156-157.
〔17〕朱有为,张向阳.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6):98-103.
〔18〕杨书群,汤虹玲.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制造业国家价值链的构[J].中国发展,2013(01):25-31.
〔19〕吴彦艳,丁志卿.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6):376-378.
〔20〕杜义飞,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科学学研究,2004(05):552-556.
〔21〕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41):114-117.
〔22〕马云俊.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J].经济技术与管理研究,2010(04):139-143.
〔23〕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学刊,2009(09):59-68.
〔24〕张少军,刘志彪.国内价值链是否对接了全球价值链——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0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