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探究

2014-03-29葛晓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微时代时代政治

葛晓霞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21世纪是高度媒介化时代,新媒体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及时便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迅速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微时代”.大学生对新网络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微时代”环境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微时代”的环境特点

新媒体是一个具有海量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速度上的限制,人人在制造和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时刻接收着来自他人的信息,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此外,信息在传播时间、内容和方式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

在新媒体技术传播途径中,人人都是传播载体或是消息源,它可以实现一人对多条信息、多人对一条信息、多人对多条信息等单、双、多向的互动式交流和传播,因此,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此外,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传播者和受众者的角色大多是虚拟的,也使得新媒体信息变得复杂多变,又极具虚拟性.

2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教育主体的信息优势地位动摇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受到了极大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信息资源不平衡基础之上的;教师有多年的知识积累,相对学生具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能够把当前社会、文化动态,融合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实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从而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作为新媒体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可以便捷迅速地获得各类信息,教师不再独占先机,学生也不再受信息来源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可能提前拥有更加准确、充分的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平衡造成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变化,依然遵循传统方式进行教育,就会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脱节.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微时代”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2.2 大学生思想教育导向弱化

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有更多的载体和方式来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个人空间、网络博客、微博签名等新媒体技术都给青年学生展示个性风格、表达个人情感提供了载体”[1].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类负面信息迷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及互动性特点,向大学生传播虚假有害的色情、暴力等消极信息,不仅扰乱校园或社会正常秩序,也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致使一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社会与现实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放纵自己,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负面影响.“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新媒体时代相比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而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具有单一性的特征,而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的需要”[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改变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2.3 “微时代”的虚拟性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

“微时代”对于大学生思想形成、行为导向具有挑战性.当前大学生借助微博、微信等媒介表达自我、记录生活,从而谋求周边人甚至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及微信具备朋友圈、公众平台等信息发布和共享的功能,在给大学生提供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的同时,也有可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微时代信息平台具有较为明显的虚拟性,无法保证空间中言语的真实性;同时虚拟性的交流也易使大学生认为不需承担任何责任,与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大差异,这对于他们的心理机制、思想形成和道德认知等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就有可能受到误导.

3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3.1 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新阵地

“微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微时代”下教育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及传播技术,并及时探究新观念和新方法;主动开通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以网友和博客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关注的的热点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3.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向学生实施一种单向的教育,缺乏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与沟通.而“微时代”环境充分调动大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和交流方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平台中相互接纳,彼此信任,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新媒体平台,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无意识中培养良好品质、崇高理想.

3.3 正确引导,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

教育者要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明确管理职责,加强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对新媒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引导,弘扬网络道德,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培训,设立网络管理员和网络评论员,引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培养网上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引导学生舆论的方面的作用,争取掌握网上话语主动权,充分发挥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功能,使网络成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有效渠道,又能对校园网加以有效的控制与引导”[3],使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3.4 发展与创新活动载体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班级及社团微群的建设,积极搭建院系微群、班级微群、党员干部微群、贫困资助微群、心理咨询微群等交流平台;随时关注当前时政事件,努力把握学生群体中的热议话题,并及时更新到微群里,针对学生们的热议话题,在微群中开展讨论,调动其参与议题讨论的积极性并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社团是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建的重要的高校文化载体,是广大大学生拓宽知识的重要舞台.鼓励高校社团进驻微群、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也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学习新媒体知识,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关注“微时代”环境下学生思想动态,并不断改进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符合“四有”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高明,尤泽夫.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卷宗,2014(4):288—290.

〔2〕丁卫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58—160.

〔3〕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7):54—56.

猜你喜欢

微时代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