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义探究

2014-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青少年

银 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和激烈竞争,现代人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增大.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尤其感到适应困难,他们将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经历的丰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还有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烦恼,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的疑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到及时的解决,往往会诱发心理异常、心理缺陷等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了解目前中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对指导中学开展心理教育,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心理教育的概念辨析

由于学校心理教育在我国开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人们对一些主要的关键性的术语和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和区分开来,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①.关于心理辅导这一概念的表述,目前心理学家对它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内容还是一致的,即心理辅导是一个特殊的交往过程,是一种专门的助人技术,是帮助来访者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并达到理想发展水平的服务活动;而心理咨询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医务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并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来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精神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②.

然而心理教育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积极的心理教育,指培养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是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教育,指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身心健康.其他任务是,解决心理失常、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防止心理变态、精神病等心理问题产生.

依据综上所述,学校心理教育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适应的教育活动③心理教育可以通过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来进行.隐性课程,例如学校的建筑物、校园氛围、教学设施、学校机构体制等,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的作用.显性课程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心理教育课来进行.

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2.1 现有的一般特点

身体方面,青少年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身高、面目等)、生理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成熟等三方面④.

心理方面,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成熟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1.自我意识增强2.智力发展显著3.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4.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1)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2)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矛盾(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2 新有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在这数据化的时代,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接触也随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而极易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生理方面,新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提前.具体:1.身高有明显的增长,身体外形逐渐成人化2.内脏机能增强3.性特征的出现呈提前趋势,性成熟、性意识增强.

心理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有:1.网络成瘾.由于青少年的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的相对薄弱,再加上这一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于网络,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青少年犯罪现象.总的来看,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是由于面临的种种压力,其心理处于不稳定的焦虑状态,再加上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比较薄弱导致青少年容易犯罪.3.人际交往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缺乏与他人面对面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一些人际交往的问题和障碍.

3 心理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意义

心理健康不仅仅有助于青少年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当今现代学校教育所强调的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心理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主动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青少年的主动成长

Bate man和Crant(1993),在探讨组织行为研究中的主动性成分时,指出了主动性个体与被动性个体的区别,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而是主动改变环境;他们能辨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些主动行为,直到他们能带给有意义的改变,他们会采取积极地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世界.而被动的个体却表现出相反的特点:他们消极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被环境所塑造;他们是无法识别机会,更不用说抓住机遇来做出改变⑤.因此,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主动性个体会尽可能的获得较好的成绩.

对处于过度时期的青少年,中学心理教育可以提供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青少年学习过程与规律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他们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来有效地学习、解决问题.因此心理教育使青少年从“要我学”的水平提升到“我要学”的水平,对青少年的主动成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2 有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3.2.1 学习方面

现在由于学习中的竞争太大,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抄袭作业,在考试中作弊,厌学、逃学的情况在增多.对学生上述学习问题需要运用心理教育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指导.

3.2.2 生活方面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校的心理教育可以促进个体很好的应对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

3.2.3 社会适应方面

心理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心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具备与人良好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克服与陌生人沟通和交往产生的恐惧感和不安.

3.3 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对青少年传授一些青春期生理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 对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

4.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并且学业负担相对重,因此,每天吃好早餐、保证充足的睡眠、饮用充足的水,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本前提.

4.2 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为了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对于心理教育课我们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开办座谈会、室内或室外活动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等等,以便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4.3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了尽量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在学校大力推广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内容.这样可以对不同学生所具有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提供帮助.

注 释:

①尚冬梅.论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J].科技与经济,2006(6):1~2.

②谢培松,秦平仁.学生心理辅导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内涵.

③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6.7~8.

④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⑤刘密,龙立荣,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333-337.

〔1〕尚冬梅.论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与经济,2006(6):1~2.

〔2〕谢培松,秦平仁.学生心理辅导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内涵.

〔3〕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6.7~8.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刘密,龙立荣,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333-337.

〔6〕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