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证明竺老是公正的
2014-03-29陈学溶
陈学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1935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聘任评议员”蒋丙然老前辈的落选,曾引起了蒋氏父子以及某些不明真相人士的愤慨。半个世纪以后1985年11月25日蒋老的哲嗣蒋君宏先生曾在台湾写了一封7页的长信,内中有一段回忆了此事的经过,现照录于下:
“抗战前中国科学界所熟知的一件事,为中央研究院选举评议员。每一学科应选出评议员二人。气象一科,公认竺先生与先父会当选。讵料开票结果,竟为竺张二氏。一时群情大哗,咸认为竺氏此举太过份(引天文学家李珩先生语,李珩先生为李璜先生令弟。)当时有一位先生(惜不记其名)在刊物《科学》上为文对中央研究院大肆抨击。后以院长为蔡元培先生,乃道歉(?)了事。事后竺先生向先父解释,谓张氏之当选非干他事,乃张自己活动之结果。先父答以:‘我当选与否不关重要,惟张并非气象界中人,而竟当选气象评议员,徒贻人笑柄。’因此,先父终其一生未曾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我有幸在南京拜读了蒋君宏先生信的复印件,当即觉得蒋老父子等人对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聘任评议员的产生太缺乏了解了。为了纠正错误、消除误会,我查阅了有关文献,访问了某些人士,写了《我国气象学界蒋、竺两位老前辈之间的二三事》一文,后来发表在1994年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的《竺可桢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研院第一届评议会系由中研院的“当然评议员”(中研院院长、总干事及各直属研究所所长)和“聘任评议员”(由中研院院长及国立大学校长组成的选举会投票选出30名国内专门学者呈请国民政府聘任之)共同组成。
竺可桢所长是中研院的“当然评议员”,根本没有参加选举。选举后,公布的30位姓名中不可能有“竺可桢”字样,怎么可能会出现“开票结果,竟为竺、张二氏。以致群情大哗”的事?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二)观化先生在《科学》“大肆抨击”中研院一举,主要是对该院的组织提了两点意见,对评议会只说了一句,在30位聘任评议员中,有“极少数非科学家”。这个“极少数”很难理解是针对张其昀先生的。
(三)第一届评议会中的聘任评议员当选与否,由中研院院长和所有的国立大学校长组成的选举会共同进行。然后由国民政府聘任。中研院只有院长一票,竺所长不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影响。事后,竺老向蒋老解释:“张氏的当选非干他事,乃张自己活动之结果”。揆诸情理和竺老的为人,似非饰词,但仍未获得蒋老谅解,因为当时并无实际事实能证明竺先生言行一致也。
根据最近出版的《竺可桢全集》第23卷公布的档案,竺先生在中研院第一届聘任评议员选举前夕,曾先后写了两封信函给中研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先后推荐蒋丙然、马名海和蒋丙然、张其昀为气象组的聘任评议员的候选人。对此,我们不难看出竺先生对这次选举还是出以公正之心的,并无偏护之处。鄙意蒋、马、张三位候选评议员能否被选为气象组评议员(或皆未被选上)主要依据是个人的以往业绩,以及在这次选举中的活动能力。
现将《竺可桢全集》第23卷第82页和第93页中两函照录于下。
民国廿四年(1935年)6月12日,竺可桢致丁文江函稿(介荐评议会气象组候选人):
在君先生钧鉴:本院评议会选举在即,兹谨介荐蒋丙然、马名海两先生为评议会气象组候选人,履历附呈,谨祈惠赐提示为祷。此颂钧祺。弟竺。
蒋丙然履历见年报。马名海,字仙峤,河北濮阳人。美国维司康新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广西大学理学院院长,现任广西省政府气象台台长。
编者注: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件[393—2788]入编。原函标题为“函丁在君”,题下署“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总办事处”。
民国廿四年(1935年)6月18日,竺可桢致丁文江函稿(介荐评议会气象组候选人):
在君先生钧鉴:兹谨介绍蒋丙然、张其昀两先生为本院评议会气象组候选人,附呈履历,祗乞转提为祷。此颂钧祺。弟竺。
蒋丙然履历见年报,著作有:《理论气象学》等书及《中国十年来之气候》(中文与德文),《青岛温度之研究》(中文与法文),《东亚飓风与低气压分区的研究》(中文与英文),《远东低气压与飓风》(中文与法文),《云与天气》等论文。
张其昀,字晓峰,浙江鄞县人。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曾编著《人地学论丛》(包括气候学)等书二十余种,约百余万言。
编者注: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件[393—2788]入编。原函标题为“函丁在君”,题下署“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总办事处”。
(2014年2月20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