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网版画的数字化研究

2014-03-29王欣江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丝网版画印刷

王欣,江鹏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丝网版画的数字化研究

王欣,江鹏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2.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当今世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动了传媒产业的发达.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同地域的艺术在不断融合,不同画种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也逐渐模糊.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艺术观念,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不断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随着电脑被广泛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中,数字技术在艺术中的运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它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却也为传统艺术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不仅仅是现代艺术领域受到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丝网版画艺术领域也因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了新的制版方式和新的版种.数字技术在丝网版画艺术中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丝网版画语言得到不断突破与发展.如今,怎样展现它的优势并使之与时代结合,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认真地加以思考和研究.

丝网版画;波普;数字化时代

丝网印刷起源于中国,现代丝网印刷技术是以古代漏板印刷术为基础.古代漏板印刷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远古文明.丝网版画又被称为孔版画,早期主要运用于织物印花和宫廷服饰印花,是将颜色进行刮压从网孔渗漏至承接物上,又被称做丝漏版画.它是版画艺术中最为年轻、最富有生命力的版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丝网版画艺术出现在中国版画艺术的舞台上仅仅二十余年.

而要说到古代的漏板印刷如何转变为今天的丝网印刷,则主要是由于感光制版的发明和“丝”作为制版网材的运用,正是由于这两点,丝网印刷才正式成为了一种印刷方法,而并非古代漏板印刷的延伸.

丝网版画与石版画、铜版画一起并称为“三版”,它与其他版种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丝网版画注重色彩语言.丝网版画作品,在色彩运用方面对比强烈,与其他版种相较,有着色彩表现的空间大的优势.因其独特的制作方式,使得作品表面墨层分布非常均匀,并且由于不同颜色的替换和套色的方便快捷,丝网版画在色彩的表达上,用色更丰富、强烈.丝网版画还可根据创作者的需要,在制版时选用不同的材料等,在技术操作方面也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具有广阔的技法拓展空间.

丝网版画在制版时,可以模仿出不同绘画形式中的各种笔触,使得其作品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这打破了版画给人们留下的固有印象,丰富了版画语言,但也使版画的概念走向边缘化.

1 丝网版画的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七十年代中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步完善和众多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丝网版画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高峰期,以至于使其他所有的版种都黯然失色.这时的丝网版画渐渐褪去了商业气息,一步步走向艺术的殿堂,但我们仍可以从那些丝网版画艺术作品中,特别是波普艺术家们的作品中,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商业化气息.

丝网版画在其高潮之后迎来了它的低谷期,到了70年代末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丝网版画的地位逐渐开始动摇.这一时期的丝网版画在制作方法上与七十年代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制作工艺变得更加简单而已.

2 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

图像处理的首次应用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对图像进行数字处理最主要的是为了改善图片质量、对图像进行修改或者从中提取出我们所需要的某个信息.然而随着电脑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日益成熟,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衍生出一批新兴学科.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信息时代所有变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摄影技术的发明,实现了图像的机械复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码时代.这种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下,摄影技术、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图像文化,深刻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使我们进入了全民的造图时代和读图时代.

在丝网版画领域,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去处理、抽取图形图像并完成制版的工作.数字技术与丝网版画印刷的结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数码与传统手工结合输出菲林挂网制版;直接通过电脑绘图软件PHOTOSHOP或手绘板直接绘制创作,再结合传统的丝网方法印制;运用数码照片,用四色还原的方法出片及印刷.

丝网版画的创作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呈现出新的特点:既略去了传统制版的繁琐与麻烦,又摆脱了数字技术下带来的过度机械感和程式化,并且精准的数字技术使创作版画时更便于为不同的色系分版和调整,因此丝网版画的创作成功率大大提升.

丝网版画在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上,会兼顾到印制的程序与效果,从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数字化效果.同时,数码喷绘技术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版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冲击力.伴随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出现了数字绘画、数字新媒体艺术,而且还出现了数码版画这一新的版画品种.数字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丝网版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丝网版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数字技术与现代艺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艺术活动是时代现象的反映.国外的一些研究数字技术的专家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影响之巨,超过想象,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丰富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艺术家们将某幅数字图像提炼、不断的重复使用直至符号化.

数字技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审美,也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它让艺术与观者的互动成为可能,艺术欣赏不再是单方面的观看.在当今社会,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而得到了普及,网络、电视都成为了艺术传播的媒介,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也逐渐将数字技术作为创作的工具,利用电脑来制作艺术效果已经普及.数字技术从发明到广泛运用,不过短短的五十年,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感官上的巨大刺激.这种改变不仅止步于物质层面,更是从精神层面对人类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数码产品、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这一概念由原本的二维平面静态图像发展到动态图像,甚至是三维立体图像,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引导着人们对具体文化内容的解读.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

4 数字技术与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作为一种间接性艺术,是将印刷工艺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一系列不同载体完成的创作程序.

丝网版画有极强的技术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它的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数字时代的丝网版画艺术作品与过往的版画作品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着很强的时代感,加之照相技术制版和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丝网版画创作在形式语言的处理上具有其他画种没有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丝网版画不仅在商业中获益,在创作中,也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使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扩展和挖掘了丝网版画的表现空间.丝网版画的独特创作方式,可以让创作者们运用数码技术在不同的材料媒介上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图像处理实验,种种的条件对创作丝网版画都带来了更多、更大的便利性和优越性,在传统的版画制作当中并不容易制造的效果因为计算机的加入,变得简单易行,但要把握好这种便利性和优越性并将其转化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机械技术介入艺术创作后,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标准化、程式化等特征,艺术创造的神秘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也逐渐消逝.在艺术创作里,科技不能作为艺术创作的决定性条件,它只能为创造理念充当一个语言载体罢了.但创作时的制作手段及相应材料的应用,又合理地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在丝网版画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

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印刷方式的产生,这就对版画家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时刻保持对这些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将新技术与丝网版画相结合,提升丝网版画的艺术性,使新技术成为发展版画新语言的推动力;借助新材料、新工具,将新的印刷技术与丝网版画艺术更好的结合.

当然,对于在艺术作品中过多的融入数字技术,也有反对者认为,以来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数字技术的介入,会使得艺术作品没有温度、失去手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艺术品变得冰冷、程式化的设计使艺术作品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也有新的绘图软件的发明稍稍弥补了这一缺憾,它们即弥补了数字技术的生硬,又保留了人工的痕迹,深受艺术家欢迎.

电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艺术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当我们客观的看待目前中国当代丝网版画时,就会发现在丝网版画的创作及制作方面,仍有不足.丝网版画今后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探求丝网版画将来的可能性将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1〕黑崎彰,等.世界版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张秀民.中国印刷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3〕顾音海.版画[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J217

A

1673-260X(2014)09-0101-02

猜你喜欢

丝网版画印刷
版画作品选登
《最后一抹红》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见证·壹》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在这样的地方使用丝网印刷——走进日常生活的村上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出版与印刷》2016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