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现状简析

2014-03-29张月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藏族西藏

张月娟

(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现状简析

张月娟

(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在学校科学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合理有效地将其引入高校正规的体育教学体系中,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实现体育教学与教育的整体发展发展目标,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体质和体育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1 少数民族体育的概念界定

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在1986年9月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首次进行了研讨,并形成了较高学术价值、多种有效的理论概念,但至今尚未形成一种大家公认的概念[1].一些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本文从人文和体育内涵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2],具有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特征(生产、生活、宗教、祭祀、精神、性格)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具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功能,是各少数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和继承.

2 我国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现状

我国曾在1960年将武术列入了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八段锦”、“五禽戏”的内容1993年的大纲加入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1997年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一学科.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向更大的范围发展,并且正逐渐打破民族与地域间的界限,但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化、场地、器材的利用和改进教育经费的投入及教师的培训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体育工作者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是,直至目前,在我国体育界仍没有出版少数民族体育这门学科的自成体系的教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内容不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材化整理和改造工作也较差,有“搬来主义”倾向,均未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3]赖天德认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当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国情来确定.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应贯彻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4]毛振明认为:“把民族传统文化理解为古老的民俗东西造成选择内容狭窄,没有形成广泛的中国式体育运动群体,在我国现行的体育教材中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不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教材化不够,对于民族体育教材改造也较差;有“搬来主义”倾向,使得这种运动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缺乏分段,分年级考虑问题的视角,使民族传统教材的安排没有层次性,加大这类教材与学生身心特点的不相适应性.”[5]为此,在我国的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并不断对教学内容及项目选择做出相应的实施策略,积累实践教学经验,编写适合本地区体育教育现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3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体育基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进入了学校体育课堂,主要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西北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中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主要有锅庄舞、藏族舞蹈、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大象拔河、藏式摔跤、登山及一些传统游戏等.[7]在西北师大、青海师大、新疆师大等一些高校也开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大象拔河、民族体育舞蹈、枪花炮等,代表地区、省、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也形成了本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区教委将纳西族传统舞蹈经加工整理后,作为课间操的一项内容引入校园.在重庆市秀山县溶溪小学利用本地土家族、苗族体育资源,大胆地将“摔腰告”(摔跤)、“抵腰劲”、“抛高石”、“摆手舞”等民族体育项目整理、开发成为校本体育教材.1996年广西民族学院将“枪花炮”、“珍珠球”、“龙舟竞技”、“抛绣球”、“板鞋竞技”、“顶竹竿”、“大象拔河”、“磨秋”、“高跷足球”等九个项目列入体育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8]中央民族大学早在1987年就将“珍珠球”项目引入学校;1995年他们又增加了“夹包”、“赶羊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省也早在1979年就已经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但开展的形式较为个人化,且内容多限于诸如扯铃铛、跳绳、踢毽子等小型的体育项目.可见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的一些民族地区学校中有了开展,并在开展的同时也做了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9]姜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班与现代体育教学班的大学生进行五项身体素质和生理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教学的可行性.[10]刘德琼运用心理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可行性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教学实验研究.[11]钟全宏等通过实验对照,生理测定及心理测量等方法对60名大学生参与民族体育舞蹈练习进行追踪研究.虽然前人已有了一些研究,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研究还开展的不够深入、系统;还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相关的科学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项目开展体育教学研究,逐步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有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课程.

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发展.从理论层面而言,学者们围绕学校体育教学转型创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实践角度来看,某些省份,如贵州、新疆、甘肃等正在逐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正规的体育教学中.这些学校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给构思藏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4 藏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基于上述正在探讨之中并不断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本文对“藏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是,在藏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滋养而生,逐渐形成的体现藏族高原文化特色和较为稳定的项目种类、项目风格、传承方式等,并以其传承至今的源于藏族的体育的总称,她发挥着健身、休闲、娱乐、凝聚人心、增进友谊、促进交往、增强民族团结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比较而言,藏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笔者用中国知网搜索2000年至2013年来相关的各类研究成果,以“体育”作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209,669篇,以“高校体育”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25,183篇,以“民族体育”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2,598篇,以“高校体育改革”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1,065篇,以“少数民族体育”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796篇,以“藏族传统体育”为关键词,显示有文章63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目前对藏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成果还是很少,从研究机构看,西藏相关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是从事藏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主要阵地;从学者队伍看,对藏族传统体育长期研究的学者的主要集中在藏学、体育学领域.

对藏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学者当中,西藏大学的丁玲辉教授长期致力于西藏传统体育教学与研究,是该领域成果相对较多的一位学者.2006年,丁玲辉教授编著的《西藏的传统体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出版,该书是目前介绍、研究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较为系统而全面的一本著作.在该著作中,作者对西藏传统体育的起源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术地位、功能、特征、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大量探讨.此外,丁玲辉教授先后发表《略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性和功能》(载《中国藏学》,1999年第3期)、《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载《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西藏传统体育的特性》(载《西藏体育》2003年第4期)等多篇文章,从多个方面对藏族传统体育进行了研究.关于体育教学研究已有成果还有,次旦晋美、扎西卓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载《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雷巍《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载《西藏科技》2009年第9期)、卞利强、马晓东《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藏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载《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徐锋、尼玛欧珠《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探析》(载《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等,这些研究成果从弘扬藏族文化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因地制宜、从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汲取有价值的项目以丰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资源进行双向致思.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条件发展下的产物,反映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藏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滋养而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西藏人民生产劳动生活实践的结晶,是西藏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有藏族传统体育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藏族传统体育的内涵、特性、功能、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等诸多方面,对把藏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学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特别是西藏高校引入藏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前,在西藏非物质文化保护深受重视的背景下,探索保护与传承藏族传统体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在藏学和体育学的双向促动下越来越深入.

〔1〕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50-51.

〔2〕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40.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90.

〔4〕毛振明.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87.

〔5〕刘万斌.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24.

〔6〕胡卓生,等.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学刊,2004(1):108.

〔7〕袁革,等.少数民族体育与校本课程开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5):112.

〔8〕沈丽玲,林魏.试论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08.

〔9〕姜钊,等.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28.

〔10〕刘德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学生心理能力测试研究[J].体育学刊,2005(5):38.

G807

A

1673-260X(2014)09-0083-0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藏族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