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毽球课教学现状分析

2014-03-29潘玉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对外经贸毽球辽宁

潘玉梅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毽球课教学现状分析

潘玉梅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毽球课教学从课程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多提供教师培训机会,提高学生选课保障,通过加强课外毽球活动的方法在学生中推广毽球运动等方法,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材料.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毽球课;现状

踢毽子是一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大众中流传已久.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演变,其精华有传承,也有流失.作为传统体育与现代球类规则相结合的产物毽球运动也已经兴起多年,但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发展.踢毽运动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它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骄傲.毽球是民族体育的特殊代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发现这项运动有着其它运动所不能比拟的健身效果.运动医学角度分析,踢毽的技术动作需要四肢通力合作,是一项全身运动,它主要以下肢盘、磕、绷、拐、落等动作来完成,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动作使脚、腿、腰、颈、眼等各个部分得到锻炼.长期参加踢毽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还可以起到明显的减肥效果.踢毽子要求技术动作准确,使毽子在空中飞舞不能落地,而且每种动作需在瞬间完成,它使人的大脑高度集中,心神专一,从而排除了杂念,使练习毽球者感觉到身心舒畅,活力无限.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终点,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最佳时机,因此在高校开设毽球课是传承毽球运动的必要手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教师与毽球学习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分析大量与毽球教学与训练有关的资料、论文及书籍与网络信息等,来进行研究.

2.2.2 访谈法

走访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专业教师及毽球班、毽球训练小组等.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本具体情况制定了关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毽球课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对学院内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本课题研究提升参考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毽球课的基本情况分析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开设毽球课程旨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毽球运动,学生通过对毽球的学习达到传承民族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毽球课通过学生选课形成教学班.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选课,可以连续多学期选课.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仅占很小比例.考虑到重复选课的学生,教学内容一个学年一循环,上学期为“网毽”教学,下学期为花式毽球教学.学院拥有毽球课教师一名.从2010年3月开始开设毽球课到现在已三年多,合计六个学期,平均每学期十四个班左右,以每班30人计算,学院已经有2400人选过毽球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理论上能够了解“花毽”文化知识,掌握健身方法和运动原则.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毽球的基本动作技术,能够进行“网毽”比赛,学会几种花样踢法,个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花毽”土品甚至米品的级别.

2.2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2.2.1 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法与示范法讲授新动作.为了方便学生掌握动作,教师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把技术动作与日常生活行为相关联,为学生设置生活情景,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为了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更加规范掌握技术动作,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练习时,将技术动作掌握优秀的学生和掌握较差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优秀的帮助较差的进行学习,将技术动作掌握一般的分到一组,让他们相互帮助学习.学生在掌握花毽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创造性学习,通过学习小组讨论,自身实践,编排出新的花样动作.

2.2.2 教学器材方面

教学器材多样,教学形式新颖.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道具辅助教学,椅子、羽毛球拍、台阶等物品都可以成为教学器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简化技术动作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动作要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深入学生练习中,留意每位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的表扬,有提高的鼓励,有错误的纠正,因人而议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2.2.3 训练方式方面

学生练习形式多样.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会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并派代表在下次课上实施.此举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掌握了健身的方法和原则,培养了团队意识,小组代表通过实习有了成就感也更加自信了.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游戏和比赛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使枯燥无味的身体锻炼更加生动,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由于体育课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成为教学班,班内学生大都来自不同专业,本班同学较少,这些环节可以加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熟悉,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2.3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选课从兴趣出发.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源泉.学生对体育课的选择也应该遵循此原则.几年来学生选择毽球课主要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一定的毽球基础想进一步提高;二是零基础但对毽球有兴趣;三是因为课程冲突等原因选不了感兴趣的项目,迫于无奈只能选择毽球课.各种不同情况学生也反映了几种不同的课堂氛围:想提高的和感兴趣的学生课堂肯定会积极练习,拥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迫于无奈选课的学生有一部分处于及格的压力也会积极认真的进行课堂练习;另一部分可能会出现缺乏热情逃避练习的现象.总之,学生课堂积极练习,学习热情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练习,有时会自发组织一些小范围的比赛激发同学练习的热情.课上、课间也经常会主动找老师请教动作技巧;也会出现集体在寝室周边练习的场景,无形中也影响着毽球运动在全院的开展.

3 不足与建议

3.1 不足

3.1.1 教学更新较慢

目前在毽球课教学方面,虽然教师教学态度比较认真,课堂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教学知识更新较慢,导致毽球课的教学与其它课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3.1.2 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学生选课与其他院校相比选择项目相对少些,有时想选的项目跟其它课程冲突,只能被动选课,虽然毽球课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课堂学习气氛也较浓,但是由于一部分学生是迫无奈而选择的毽球课程.所以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乏混水摸鱼之人.不仅无法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其它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失去了选课的意义.

3.1.3 毽球普及性不高

毽球较其它项目相比在学生中的普及度还不高,虽然学习毽球课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毽球技术,但是除自我锻炼外并无其他施展之地,导致广大学生对毽球的认识度也不高,缺乏广泛性的参与热情.

3.2 建议

3.2.1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想要更好地教,首先要更多地学习与充实自己.毽球课教学需要更多新资讯,也需要更加前沿的毽球体育信息支撑.建议学院应该多提供教师学习地机会,通过参与比赛交流、社会性的毽球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毽球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主动的去掌握更多新知识,更要积极的与其他院校毽球教师进行交流,不仅对提升毽球课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对以后组建毽球校队参加校外比赛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3.2.2 增加选修项目

笔者建议学院多开设一些选修项目,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以确保学生的选课质量.

3.2.3 扩展锻炼空间

毽球课要想让学生快速而熟练地掌握毽球运动的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锻炼,不仅要在校内多组织一些毽球比赛等相关课外活动,也应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院校之间组织、社会上组织的毽球交流与比赛项目,在学生中进一步推广毽球运动.另外,还可以通过成立校园毽球俱乐部的方式,为学生提升更多的锻炼机会. 3.2.4扩大宣传力度

学院要想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毽球课的认识度,提升毽球课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参与毽球学习与锻炼的热情.就应该扩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形式,来普及毽球知识、传播毽球信息.让学生对毽球运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促进毽球课的发展.

〔1〕林天皇,陈良业.广东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93-95.

〔2〕孙宝全.赤峰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毽球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6):79-81.

〔3〕孟强.对普通高校毽球选项课教学特点的认识[J].体育世界·学术,2012(2):60-61.

〔4〕李春意,刘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研究——以黄淮学院等六所高校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106-107.

G807

A

1673-260X(2014)09-0075-02

猜你喜欢

对外经贸毽球辽宁
辽宁之光
欢迎投稿《对外经贸》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辽宁舰
越南毽球运动发展史回顾述评
毽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研究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先生为本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