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计结果整改效率的政府审计质量研究

2014-03-29符婷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公告情况监督

符婷婷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1 文献回顾

1.1 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

近几年,由于政府审计质量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家应民之期盼,努力做到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透明化.审计署网站陆续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披露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与整改情况,关于政府审计质量的研究成为热点.就界定政府审计质量,理论界尚未达成统一.Raman和Wilson(1994)[1]从三个角度界定政府审计质量:视角一,即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熟练运用政府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视角二,即审计人员的组织控制能力,依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恰当低的水平;视角三,即审计人员报告已经发现的重大差错、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2007)[2](即原有的美国审计总署)将政府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按照既定标准依法实施审计,以合理的方式保证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风险,并已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进行披露.我国审计署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在第1章第2条中指出:本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1.2 结果审计质量指标对政府审计质量度量

实务界对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偏向过程审计质量.Colbert和O'Keefe(1995)[3]设定了政府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基于美国俄勒冈州会计理事会1978~1987年对俄勒冈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评价结果,经过研究获得重要结论,惩罚机制与政府审计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宋常(2006)[4]以1983-2002年来31个省级审计部门查出的违纪金额数作为样本,得出审计部门查出的违纪金额可作为考评其工作成果的重要依据,强调违纪金额的后续审计整改情况应更予关注.聂萍(2012)[5]从审计结果的执行效果角度出发,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审计署下属的18个特派办2002—2008年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审计(调查)情况统计表,这里采用的是面板数据,作为政府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研究发现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是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政府审计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它的社会效应还依赖于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

2 审计结果整改效率的重要性

刘家义审计长在纪念新中国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讲话中关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强调“体检诊断”是审计的第一步,本质是“治愈”.毋庸置疑,审计只查不纠,是审计的失职.审计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后,只有将发现的问题整改纠正到位,审计的职能作用才能最终得到诠释,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审计局付后裕强调审计整改比审计发现问题更重要,审计整改公告比审计结果公告更重要.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度通联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审计能力建设.审计能力建设离不开审计结果整改效率的提升,只有整改效率实现突破才是审计真正的进步[6].

3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现状

自2006年3月审计署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首次专项公布,审计整改情况公布力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宽,真正将每项审计从概况到结论再到整改情况和盘托出.审计署网站关于审计结果公告进行详细发布,内容涉及地方债务、三峡工程、高速公路建设、节能减排、以及银行资产负债和央企财务收支等方面.公告披露了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情况,以及审计意见.2013年6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审计工作报告,要求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对审计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严格问责.2014年第一号公告《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发布[7].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通过上缴国库、归还原资金渠道、补征税款、收回贷(借)款、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3578.52亿元,通过补办手续、清退土地等方式整改违规征地用地51.97万亩,挽回和避免损失389.64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998项.审计发现的175起案件线索及其他问题移交有关部门查处后,已有1204人被依法依纪处理.政府审计结果整改效率的力度让广大群众备受鼓舞,也大大提升了政府审计质量.

4 政府审计质量的不足之处

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正本清源.毋庸置疑,审计年年审,问题照样年年出,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置若罔闻,问题“涛声依旧”,审计“整改”难、“屡审屡犯”是近年来政府审计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

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审计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发展尚待成熟.客观上讲,机制制度障碍是硬伤.各级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整改以及审计整改情况公告方面,水平不齐,越到基层,越是践行效率低.继中国铁建8.37亿元招待费被披露,又一审计报告揭露科研腐败“黑洞”—挤占挪用成为多数科研单位经费支出主要手段.在近3年审计机关对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中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有39份.山东省2013年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该省教育厅所属13所大学编报科研经费项目支出预算9.43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全部填列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

5 提高我国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

审计结果整改效率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审计质量,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5.1 加大审计整改监督力度

刘家义审计长在纪念新中国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上重点强调加强对中央重大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6].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应前移审计监督关口,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要监督和切实落实审计后的决定和案件的调查,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并对其整改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审计决策和建议整改事项落实到位,提升审计结果的整改质量.同时完善信息反馈制度,针对审计结果整改情况可以进行随机性的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8],包括建立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审计巡查与现场巡查,加大复审复查力度.

5.2 紧密联合社会舆论力量

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可以将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减小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填充审计结果全程跟踪的缺陷:将审计调查出的主要问题以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通过舆论宣传,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促使全民参与到审计整改监督上来.

张增莲,高绮鹤(2013)[9]根据各审计厅官方网站发布的审计公告的内容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国各地区审计公告的整体情况,并根据建立的质量评分体系对每一份审计公告做出评分,发现我国政府审计公告的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审计机关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报告的质量与水平,加大审计工作内容与工作结果的公开力度,发挥审计对经济“体检诊断”功能,使审计工作报告能够让老百姓看的更明白、更清楚.加强各界监管资源的结合,舆论力量与有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合作机制,以最大化发挥“1+1大于2”的效能效用.

5.3 签字背书应成监管利器

监督论观点认为,国家审计通过监督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发挥查错纠弊,评价责任,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要加大审计整改监督力度,及时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签字背书的涵义是监管责任人在核查报告上签名后上报,以利监督和责任的担当.创新审计监督方式与手段,签字背书应成监管利器,提高国家审计的治理绩效.政府审计监管负责人在核查报告上签名后上报,强化政府审计结果整改的决心,提升政府审计质量.

5.4 推动审计问责制走向立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2010)[10]认为,“问责不够,是造成屡审屡犯的重要原因”.审计查而不究或究而不严,皆毫无意义.从保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我国审计机关尚只实现了抵御功能,预防功能和揭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对于法律问责而言,审计问责制度作为一种行政问责,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要加大审计处理处罚力度,推动审计问责制走向立法,保证国家审计健康有序发展.审计问责制走向立法作为审计的坚强后盾,也许是解决“屡改屡犯”问题的关键.

〔1〕Raman K K,Wilson E R.Governmental audit procurement practices and seasoned bond prices[J].Accounting Review,1994:517-538.

〔2〕GAO-07-731G.Government Auditing Standards:July 2007 Revision.

〔3〕O'Keefe,Terrence B.,Raymond D.King,Kenneth M.Gaver.Audit Fees,Industry Specialization,and Compliance with GAAS Reporting Standards.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1994,13(2):41-55.

〔4〕宋常,胡家俊,陈宋生.政府审计二十年来实践成果之经验研究[J].审计研究,2006(3):33-37.

〔5〕聂萍,徐钦英.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源于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结果执行情况的经验数据[J].财务与会计,2012(1):59-63.

〔6〕刘家义.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纪念新中国审计机关成立三十周年[J].中国审计,2013:4-6.

〔7〕审计署网站.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2014(1).

〔8〕王会金,戚振东.社会嵌入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治理作用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9).

〔9〕张曾莲,高绮鹤.政府审计公告质量、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10〕蔡定剑.问责不够屡审屡犯,省级财政透明度为何鲜有提高[N].中国青年报,2010(7).

猜你喜欢

公告情况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