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元素在日语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4-03-29罗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日语日本语言

罗勇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文化元素在日语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罗勇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想说一口地道、流利的日语,对于日本的文化、习惯、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学生们学习日语时,都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和日本人用日语进行正常的交流.日语教师在实际教授日语的发音、单词、语法等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地告诉语言实际使用的场面、状况、对象以及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日语.同时,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导入还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日语教育;文化;语言;教育方法;重要性

在日语教育中,课程设置一般是把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分开讲授,例如大学课程设置中基础日语,高级日语,这些课主要是以讲授日语语言为主;而日本风俗习惯,日本文化等课程是专门用来讲授日本文化的.虽然在基础日语和高级日语等课程中会带入一些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的风俗习惯,但是所占比例非常有限.特别是日语运用时,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是对于正确的日语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然而,现在的日语教学中,明显存在日本文化导入不足,以及文化导入和语言不够衔接的现象.语言是交流基础,而文化是正确使用语言的前提.

1 导入日本文化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随着日语教育的不断改善,应用型日语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受到各个高校以及日语教育中心的重视.学生们毕业后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关注,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虽然拿到了日语能力测试的N1或N2的证书,但是在实际的日语运用中却非常不尽人意.很多用人单位在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都提出了希望高校以及日语教育机构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日语运用能力,交际能力.

很多高校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由于学校的课程评价系统,这种长期的目标很难在具体的日语教学当中得到体现.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设置以及课程考评系统下,很难发挥其作用.这就使得日语教学改革进展慢,见效微.使得很多老师和同学对于新的日语教学方式失去信心,最后重回这种“你教我学,你讲我听”的原始的授课模式当中,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语学习者能更多、更容易的接触、获得关于日本的信息,但是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就不能提高学生们自身能动性,这就使得日语教学局限在课本内容中,学生依然是死记硬背单词,生硬地为了考试、过级而学习单词、语法,在实际应用与交际中根本不会使用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失去了日语学习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变成了一种不能正确交流与交际的外语.使得他们的目标只在于过级,而忽略了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正是日语教学应该改革之处,我认为是首先应该提高学生们的日语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日语交流能力,其次才是过级.

1.2 促使学生使用正确的日语

我们在会话课,写作课上经常会发现学生们用的日语是中国式的日语,一直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决,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学生们学习了单词和语法以后,就按照汉语的说话模式来组装日语,其问题的关键是很多词汇和语法,老师教授时并没有告诉学生们这个单词或者语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来使用的,不知道日本人说话时的思考方式和说话方式.为了让学生们能使用正确的日语,文化和习惯等要素的导入是日语运用的关键,在使用日语交谈时,要知道日本人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表达的.只有理解了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才能够使日语交谈更加流畅.同时,为了让学生们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在教授日语语言的同时,日本文化和习惯得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今后的日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日本文化的导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课后学生的自学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找寻更多日语知识等日语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日文文化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来思考,用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来交谈,对于不同场合不同说话对象,都能使用准确、得体的日语.这才能掌握地道的纯正的日语,这才是正确的日语讲授方式.

2 日本文化的导入类型

2.1 教师讲解型

教师讲解型,也叫做教师教授型,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在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导入方式,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日本文化的导入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在很多课堂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以这种方式在讲解单词、语法或者课文时,导入一些相关的日本文化.这种导入方式的优点是,用时短,导入灵活,对于枯燥的单词讲解中起到改善课堂气氛的作用.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们依然是被动学习,很多有关日本文化的知识就是听热闹,下课就忘记了.没有把文化和语言很好地结合起来.

2.2 学生发现型

学生发现型,指的是教师在日本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不是全部讲解,只是提供部分信息,(例如:以图片或映像的形式提供日本文化.)主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特点,并且能够与本国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异文化中的异同点.这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式,能够给学生们留下更深的印象,不容易忘记.并且在阐述异同点时,学生们也是对所学日语知识的一种运用,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日语运用和日语交际能力.学生发现型的优点是,印象深刻,效果好.缺点是,时间安排和掌控上比较难,容易占用过多的时间,这里教师应多留意.

2.3 任务型

任务型,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遇到的有关日本文化的问题,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或者定期把几个日本文化的题目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让学生们选择题目中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们自行查阅资料,上课时候发表,课堂中进行简短的讨论.任务型导入法的优点是,调动学生们课下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量有很大帮助.缺点是,学生们所找到的实例缺少代表性,同时,在课堂上发表讨论时,也是容易出现时间不好控制的问题.

现在日语教学改革中,一个大的转变就是要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因此,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也有从(1)教师导入型向(2)学生发现型转变的趋势.例如,我们现在普遍所关心的食品浪费问题,也就是现在全国提倡的“清盘活动”.如果我们在导入日本的饮食文化时,只是讲解日本人是不浪费粮食的,他们吃饭都是把自己的那一份饭和菜全部吃光.这样的讲解也许不会给学生们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以图片或者图像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日本人的饮食(家庭日常的饭菜,公司聚餐,甚至过年的团圆饭),而让学生们自己去发觉其中的种种不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日本人不管是在哪一种情况下都是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也许学生们对于这方面的文化会留有更深的印象.同时,通过课堂讨论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日语运用能力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交流当中.也就是说,学习的重点不只是日本文化,而是通过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的了解,同时,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的日语运用能力.

总之,句型、词汇这样的语言元素在现有的教材中已经明确写出了它们的语言机能,然而,文化、习惯以及非语言表达却在教科书中没有标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述句型、词汇的同时,介绍其使用的环境和场合以及使用的对象,也就是这个语言实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目的,对谁来使用的语言.

3 日语教师的任务

语言和情景是不可分割的,课堂上,不但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让所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具体,让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日语语言环境中,产生一种自然表达情感的欲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辩论、演讲和听读课文等活动,辅助学生深层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教师可以突破教材内容,开展多元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电影、电视、多媒体、挂图、图表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可将教学内容视觉化、简单化,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了解一些风土人情等情况,并要求学生用日语将其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要让学生对个人的语言学习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让学生主动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养成自我计划、监控和调整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自知自省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4 今后展望

随着日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日本文化的导入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如今日语教师在日本文化导入时,经常会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以单纯的老师讲解的方式,把日本文化讲给自己的学生的话,可能未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现代的学生们已经厌倦了无聊的听讲过程.我们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阐述,能够把所学的词汇、语法得到运用.今后文化导入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们去积极思考.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为其他同学甚至老师带来新的想法,而不是老师一味地去讲解.同时,教师也并非放弃传统的词汇、语法的教授,因为日语语言是基础,所以日语语言的学习与日本文化的导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日语语言的学习为文化的导入提供语言基础,同时日本文化的导入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正确理解日本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最后让学生们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日语表达方式.

〔1〕郭永恩.语言文化和中日文对译教学[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88-90.

〔2〕王颀.略论外语教学法与日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5-90.

〔3〕杨玉春.谈基础日语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2):64-66.

〔4〕邵俊秋.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93-195.

〔5〕朱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毕节学院学报,2013(7):109-112.

〔6〕曾秀芳.大学教育中适量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与途径 [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57-160.

〔7〕王月婷,罗勇.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及统计分析报告[J].学理论,2011(13):262-263.

G642

A

1673-260X(2014)03-0274-02

猜你喜欢

日语日本语言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探寻日本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语言是刀
《黄金时代》日本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