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学风建设,树品牌内涵”的几点思考
——以滨州学院外语系为例
2014-03-29马盛楠
马盛楠
(滨州学院 外语系, 山东 滨州 256600)
“强学风建设,树品牌内涵”的几点思考
——以滨州学院外语系为例
马盛楠
(滨州学院 外语系, 山东 滨州 256600)
本文以滨州学院外语系加强学风建设,树立品牌内涵为例,总结归纳了师生在学风建设中的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品牌内涵;大学生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根本任务的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学风建设作为重要的考量方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也将影响到高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能力.因此,滨州学院外语系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和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精神和要求,滨州学院外语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学风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切实担负起学风建设的社会责任.针对目前我系教风学风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实施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建立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制度为保证、以创新为动力、以激励为牵引、以质量为根本的建设方针,围绕学校发展远景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努力营造“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优良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快教学研究型高水平系院的建设步伐.
1 健全学风建设领导机制,稳步推进学风建设活动
滨州学院外语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要内容的引导机制,加强学生的“红色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为把学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系院领导指明思路,明确计划,认真梳理有关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深入班级、公寓开展学风建设调研,召集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围绕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现状、心理困惑、就业观念等问题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思想动态.
2 开展“魅力外语”系列教育活动,学风建设深入人心
2.1 抓动员和宣传
利用学风建设动员大会、英语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风建设动员,做好学风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以网络、广播、微博等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风建设创建活动,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在我系网页上设立“学风建设”专栏,开设考研信息、资料下载、学习标兵等栏目,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另外,宣传栏、展板和手抄报也是宣传学风建设的主阵地,我系多次策划制作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栏、展板和手抄报,向学生宣传相关学风建设活动中涌现来的优秀学生,在系内形成良好的挖掘榜样、学习榜样的氛围,促进学生向榜样学生看齐.
2.2 抓制度和考勤
为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根据我系学生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譬如:设立《学生晨读、晚自习考勤制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努力学习;制定《考风考纪规定》,将考风考纪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加大对学生遵守考试纪律的宣传力度,通过“诚信应试承诺签名”、“零作弊行动”、“拒绝作弊”宣誓等活动,引导学生端正了考试态度.根据《学生奖励的有关规定》,对通过英语专四、专八、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考取研究生者给予适当奖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2.3 抓活动和辅导
2.3.1 召开英文“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结合我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学风建设”英文班会.围绕“我的大学我做主”、“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校训精神与自我发展”、“寻找身边的不良学习现象,寻找改进学风的措施”等议题进行英文大讨论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意识,并在各班级之间形成“找差距、学先进、齐进步”的良好班级氛围.在英文班会上,向学生发出学风建设的倡议书,并举行学风建设诚信签字仪式,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2.3.2 强化英语角活动的建设
我系英语角活动的成立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沟通环境为目的,通过学生之间英语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口语能力.英语角活动由英语角才艺展示区和英语角自由讨论区组成.学生在英语角才艺展示区内,可以展示个人在英语方面的才艺,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艺展示区内的活动还以游戏、对话等形式开展,突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学生在英语角自由讨论区内,可以自由与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英语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自由讨论区内的辅导老师还为学生提供语法知识、阅读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的讲解,集学习性、交流性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为成员营造了浓厚的全英文交流气氛,促进同学们英语水平的提升.
2.3.3 开展实效晨读活动
我系每周周一至周五早晨开展英语晨读活动,旨在通过晨读活动练就学生标准的英语语音,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和朗读能力,提高演讲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通过实效晨读解决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懒散、不自觉的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英语的日常表达能力.
2.3.4 开展榜样教育
在全系学生中挖掘典型、树立典型,让广大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充分发挥同伴榜样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带动作用.组织经验交流会,将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等学生的成功经验在系内进行宣传,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帮助广大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改进学习方法.
2.3.5 开展学科活动
组织学生成长成才报告会,给予学生学业规划、成才设计、“三创”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激发了广大同学自主学习的热情.积极组织全系同学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了英语风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说课大赛、求职模拟大赛,切实加强我系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2.4 抓寝室文化和建设
抓好宿舍卫生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此,我系开展了多头并进的方式,定期开展了“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老师定期地深入学生宿舍,狠抓宿舍管理工作,加大对学生宿舍卫生、宿舍纪律和上网的检查力度,营造了文明、舒适的宿舍环境,推动了我系学风建设的进程.
2.5 抓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示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骨干队伍,引导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要求他们在学风建设中以身作则,在生活和学习中与其他同学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约束,培养自律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共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6 抓特殊关心工程
针对大一学生开展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的主题活动,邀请资深教授介绍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组织学生参观语音室和教学科研成果,以倡导严谨学风为主题,举办名师讲堂、杰出校友论坛特色读书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展“学风建设月”系列教育活动,重点实施“优良学风建设”、“行为文明建设”、“网络文明建设”和“宿舍文明建设”.针对大四学生抓好毕业教育环节,以“爱国、爱校、诚信、创业”为主题开展优秀毕业生教育活动、文明离校活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 与 杰出校友面对面”等学风建设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沟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启发引导效果好,针对性强,提高了学生的学风建设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风建设增添了生机.
各年级通过摸排,对每个学业困难学生的学分情况做到完整把握,以党支部为依托,开展领导干部“一帮一”活动.以学业预警为渠道,作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辅导员定期和家庭生活困难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询问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特殊关注,帮助他们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 措施得力,学风建设活动成果显著
我系建立和完善了学风建设激励机制.通过采取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评先评优的精神激励活动,努力使学生获得尊重、理解、认可,满足其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了学生为实现自己积极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建立完善了有效的学风预警机制.学风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多方沟通与协作,对学生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情况进行紧急提示或预先告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防止学生出现留级、退学、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业的情况.
建立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积极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构建以党、团组织为核心,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两翼的学生“三自”工作格局.通过各项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了学生会及社团的领导工作,推进了学风建设型社团的成长.
4 展望未来,学风建设活动征途漫漫
我系的学风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做好今后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科学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学生教育管理与公寓管理的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系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致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立身做人、厚德载物、沉静好学,博学成器”,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系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既要立足于教育和引导,解决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的认知问题,更要着眼于加强学生基本管理工作,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育与管理并重、管理和服务并举的良性循环.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制度化的工作,要充分调动全系教职工的积极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不断强化学生的成才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努力在全系形成勤奋坚毅、务实求真的学习风气.我系将继续努力,认真抓好学风建设的研究和落实工作,切实把优良学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王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4).
〔2〕蒋小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哲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鄂非.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
G640
A
1673-260X(2014)08-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