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为师 以行知为友——池州学院新校训的文化解构与实践策略
2014-03-29何根海
何根海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所锤炼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号召与要求,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了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中国教育辞典》对校训的解释是:“校训,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该种德目而实践之。”袁贵仁部长对大学校训则这样概述:“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古今中外,校训的订立莫不遵循本校的风格特色与历史传统,集中表达了一所大学的文化精神、制度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池州学院前身是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77年,1999年合并了池州工业技校,2002年又合并了安徽省经贸学校,原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校训为“团结、勤奋、严谨、开拓”,池州工业技校校训为“团结、进取、敬业、奉献”,安徽省经贸学校校训为“团结、文明、求实、奋进”,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后的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池州学院。新升本的池州学院确立了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倡导“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对岗位和职业需求,有学业专长和通识博雅的应用型人才。基于升本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的调整与变化,学校研究将与时俱进地的对过去执行了三十年普遍雷同化的校训进行修改,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我在2010年牵头提出并确定了“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新校训。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本文拟针对池州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对“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其实践策略进行阐释、解构与探索,以期正本清源,存史备要,并以此正学校师生视听,祈盼同仁指教。
1 以孔子为师
英国高等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Harold Per kin)曾说过:“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的大学理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池州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前身为1977年建立的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有着师范教育的传统;学校升格后一方面增设应用型专业,一方面守持师范专业,倡导以教师教育为基础,重塑师范特色。校训中“以孔子为师”,一方面是针对我校的学生而言,另一方面也是针对教书育人的广大教职工而言,同时也是针对高校的教育特点而言。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为万世之师表,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兼办私学,提出了一套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具有永恒意义的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纲领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的校训同样也传承着孔子教育纲领的精神,折射着孔子教育理念的当代意义。
1.1 志于道
“志于道”是孔子对为师为生者提出的一个要求,也是对人生提出的一个要求,是教育和学习的总纲领。“志”意味着确定并朝向一定的目标,“道”在此则表现为一定的人生理想。所谓“志于道”,也就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以“道”作为内在的目标,不断指向并实现这种目标。志于道的第一步是立志、立高志,即确立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堂堂正正做人,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传授知识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工作,但他始终以“求道”为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求道”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指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发展方向。大学当然也要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管理大师彼得斯和沃特曼(Peters&Waterman,1982)的研究指出,所有优秀的组织都很清楚自己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大学亦不例外,大学核心价值观是指大学的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本校教学、科研、产业、管理等行为,表现为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定势和文化积淀,体现了大学自身的价值追求。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即是池州学院的办学之志;立志成为一个胸怀宽阔、志向高远、德才兼备、身心协调发展的有用之才即是池州学院莘莘学子所应确立的求学之志。
池州学院作为一所以师范为基础的新建本科院校,虽处在偏静之处,但不失信念与追求。如果说教师是一项需要思想的职业,那么教育则是一项富有理想的事业。孔子“志于道”的思想时刻提醒学校广大教职工要“立志求道”,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办出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办出教师教育特色;同时又要求教师和学生“达其道”,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一名适应岗位和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2 据于德
儒家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德性教育。“据于德”即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内在德性为依据,发挥人固有的潜能,培养理想人才。在孔子的世界里,“道”是“德”的灵魂和根本,“德”是“道”的体现和延伸,“据于德”是“求道”的根本途径。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孔子的“据于德”与当今要求的“立德树人”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立德树人”是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美德。朱熹在长沙的岳麓书院亲书“忠孝廉节”四字院规,台湾东吴大学确立了英文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法古今完人”),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国家会计学院确立“不做假帐”为校训。古今中外,教书育人,“德”字先行,品德高尚是每名教师和学生最为重要的素质。“据于德”要求广大教职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和造就学高身正技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孔子“据于德”的思想,从现代教育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依于仁
如果说“德”是人内在的规定,“仁”则是这种内在规定的具体内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将“仁”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把“仁”推崇为德性的核心。孔子认为,人之间往往不能相亲,甚至互相残害,这是不仁的结果。“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韩昌黎曰:“博爱之为仁。”朱熹云:“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即爱心、服务与奉献。因此,教育要以启发仁心为主旨。“以孔子为师”的校训,时刻提醒全校师生要向孔子一样,以人的先天的原初善性为教育的起点,校正和修复后天的道德行为,并使人的道德行为最终归纳到先天的道德观念之中,在顺乎自然中唤醒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公正、诚信、负责、利他、合作的心理特征。构建教师爱学生、爱职业,学生爱知识、爱真理的和谐校园。
1.4 游于艺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游”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也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艺,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儒家必学的技艺,泛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化、艺术、知识。孔子认为,六艺是道的载体,通过课内外实践,可“下学而上达”,获得最高真理。正如《学记》所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南宋陆九渊亦云:“艺者天下之所用,人之所不能不习者也。游于其间,固无害其志道、据德、依仁,而其道、其德、其仁亦于是而有可见矣。故曰 ‘游于艺’。”(《陆九渊集·论语说》)当代高校的“艺”就是专业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以孔子为师”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而且还要有上进之心,善于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于一体,做到在 “做中学”、“学中做”,使学习成为一种体验性、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
池州学院提出“以孔子为师”,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在传承几千年的教育思想中寻找积极的人文精神和当代启示,以史为鉴,推陈出新。“以孔子为师”就是强调学校在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中,坚持以“道”(人生理想)为目标,以“德”(德性教化)为根据,以“仁”(关爱奉献)为依靠,以“艺”(文化专业学习)为内容。“以孔子为师”旨在提醒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应时刻遵循“大学”的内在逻辑,坚持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守望博雅通识的“大学之道”。
2 以行知为友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他的教育思想我们可概括为求真、求实、求新、求活,陶行知先生的“四求”教育思想对转型发展中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具有深刻地教育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充分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当代性。
2.1 求真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陶行知在美国深受这一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后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主张。“求真”既是教师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目标追求。只有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以孔子为师”,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己求真,以具备以教人者教己的素养;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爱岗敬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责任意识,真心教书;再次,教师要在课堂上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向学生渗透求真教育,让学生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技能。大学的本质在于“求真”,一方面探求真知、追求真理,另一方面在于培养“真”的学生。如果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求真”,则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人。池州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求真”的教育追求,学校勇于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行业、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以学生满意度”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大学生文化素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等课程;“以行业、企业满意度”调整课程结构,通过校内外合作教学、课内外学用结合的形式提高育人质量;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和类型,去发掘学生的内在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时代“真人”。
2.2 求实
1915年,24岁的陶行知先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修教育行政,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1917年秋他怀着“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志愿回国,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作为杜威的得意弟子,陶行知先生全面学习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但他不盲从、照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理论,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新观点、新思想,其实质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共通性,倡导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陶行知先生在《行知行》(1934年)一文中说:“二十三年前,我开始研究王学,信仰知行合一的道理,故取名知行。七年前,我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给人签名时为“行知行”,即强调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敢于求实。自此,“先行后知,知行合一”求实精神遂成为陶行知先生最基本的教育哲学思想。
池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性是其办学之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现实追求。学校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按照服务需求,调整供给”的要求,不盲目追求“高”、“精”、“深”,而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培养服务于当地农村、农业、农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行业“无缝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努力做到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课内教育与社会实践于一体,培养出一批“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的实用性人才。如为适应池州“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旅游业、物流商贸、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学院建设发展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与制造、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群。
2.3 求新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真谛在创造,人才培养的核心标志是求新精神。他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创造求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此,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无时不变,教育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主张,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生活之提高”。陶行知的求新教育思想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保持合作和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创新的启迪,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创新,进而发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一大三需六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和眼睛,满足学生的充分的营养、行为习惯和因材施教的需要,通过民主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池州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也处处体现了对创新的执着与追求,学校根据地方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需要,要求所有应用型专业瞄准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产业+专业+学业+就业+创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创新,选聘一批“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提升学校的创新、求新氛围。与此同时,学院开设了模块化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实践或直接进入企业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创业实践;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大力表彰和奖励在科研活动、科技竞赛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2.4 求活
“两干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这是郭沫若当年祭陶行知先生的诗句。陶行知先生继承并超越了孔子传授知识囿于做人的道理,在教育内容上特别强调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活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结合,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把教、学、做一体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所以必须以生活为根本。在教学方法上,陶行知则吸取了孔子的“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学思结合”等思想,十分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教育目的着重“礼”和“仁”。陶行知则完全突破了孔子的局限,他在糅合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教学做合一”的“活教育理论”。无论在晓庄师范还是育才学校,陶行知都坚持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一方面指导学习,一方面研究学问”的“求活”教育精神。即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而要“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池州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紧遵陶行知的“求活”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体系构建,细化课程内容设置,先后出台了《池州学院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池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池州学院关于加强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旨在“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培养一批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 “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实践策略
校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与传统,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学科特征,昭示着学校的时代精神与发展前途,凝聚着学校的办学使命与文化追求。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潘懋元先生认为,一所学校的校训应是“时代性与持久性、创新性与稳定性的矛盾统一。”池州学院新校训“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既体现着注重大学文化的历史传承,又体现着能够顺应时代新挑战的教育创新精神;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又强调大学理想与行动实践的结合,寄寓和表达着全校师生的办学使命与文化追求。在学校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大学的四个职能上来整体把握和理解新校训的实践策略。
3.1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以生为本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即“仁”,爱人就是关爱他人,那么怎样才算是关爱他人的人呢?孙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根据孔子儒家理论的核心精髓,高校教师的“仁”就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有所树立,引导学生实现理想。在人才培养的实际中,就是要把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功的环境与条件等等。
池州学院建校以来,牢固树立并落实“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落实“以生为本”方面:一是重视学生成长教育指导,注意将校训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素质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渠道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二是重视加强专业教育指导,利用专业导论讲座将专业思想灌输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前景和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专业课外阅读书目,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诊断,制定分学期分学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四是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打通第一与第二课堂,着力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五是注重对学生的就业与指导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培育,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六是注重助学助困服务,健全“奖、贷、助、补、减、免”学生资助体系,尽力安排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积极构建校、系、班级为单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咨询、教育、普及、干预”一体化的心理教育工作模式;七是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条件改善,重视校园文体设施和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贴心、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定期举办各类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认真开展防火、防震等专项演习,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保障服务。我认为,这些关爱学生“以生为本”的举措,既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关怀精神,也充分表达着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本理念,教书育人的神圣性、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也凭藉这些温暖的举措得以彰显和落实。
3.2 在科学研究上注重博学重行
《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以学为贵,以知为重,就是强调师生学习求知、追求真理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成就事业、完善人生的重要意义。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文中指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那里对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这表明了纽曼崇尚知识、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的大学教育理念。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在其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的字样,是英文“TRUTH”的意思,即“真理”。200年后的昆西校长对其解释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和局部的利益。”这反映了哈佛大学坚持博学求真、实事求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校训承继了中外大学对知识和真理的推崇,倡导自觉学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博学审问、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学院九栋主教学楼均以“博”字开头命名,分别为“博文楼”、“博采楼”、“博学楼”、“博雅楼”、“博古楼”、“博识楼”、“博物楼”、“博奕楼”、“博爱楼” 等。这些以“博”引领的命名方式,表达了学校鼓励广大师生追求知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理念精神,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励志敦行、博学重教的校园文化。
《礼记·中庸》中的“笃行”,就是学以致用,执着实践。从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来看,重行就是崇尚实践,崇尚技能,服务社会,努力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结合、产学研结合。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反映了孔子对理论脱离实际、知识不能改造社会的困惑心态。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校长范·海斯创造性地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区域的实际需要。并提出大学只有融入社会、从事社会服务才能尽到一个现代大学的责任。自此,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主要功能,成为检验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来看,“博学”是“重行”的基础,“重行”又是“博学”的目的,二者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同时“博学重行”与孔子的 “志德”、“游艺”以及陶行知先生的 “求真”、“求实”思想也有内涵共通互渗的关系。
近年来,池州学院围绕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先后组建了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皖南诗学研究中心、南泉普愿佛文化研究所等,深入开展池州傩戏、青阳腔、杏花村文化、九华山佛文化、东至花灯等研究。依托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等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等12项池州文化资源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池州丰富的非金属矿、生态、旅游资源,先后成立了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池州生态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等,与地方50余家公司、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本着“政府促进、学校助推、社会扶持、个人自主”的原则创建了“池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学生的创业行为。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宗旨,支持和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在社会服务上注重以用为先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经世致用,儒家哲学说到底就是培养一种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担当使命的践道者。我认为,这种道德理想在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仍然有传承借鉴的价值意义,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社会服务,大学用什么服务社会?当然是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社会,所培养的人才又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服务社会,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又是自己所擅长且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在当今中国,国家正在推动相当一部分高校转型发展,强调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注重人才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池州学院也正顺应这一趋势,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提出“以用为先”理念,“以用为先”就是强调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型、直接性和实效性,就是强调教育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教学做合一。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一直以来,从学校层面来看,“以用为先”就是要求学校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不动摇,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使学校成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区域文化研究的中心,政产学研与科技创新的中心。多年来,池州学院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合作培养的无缝链接;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了环境旅游类、文化产业类、材料化工类、机械电子类、经济管理类五大专业群;设立了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积极开展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智库服务。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来看,“以用为先”就是要求学校要坚持市场导向,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突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增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创新课内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验证即时同步进行,突出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在课程资源整合上,根据行业企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整合资源,细化课程质量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紧密对接;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实训、实验三位一体相结合,依托一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代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以用为先”契合了池州学院新校训中儒家经世致用的文化蕴义,也与陶行知先生的知行结合、行知并重、求实求活教育思想的旨趣相同。
3.4 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注重传承创新
大学对文化的传承创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注重对道德养成的追求,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对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孔子提倡培养有德性的理想人才,儒家经典《大学》即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了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塑造完美的德性;在于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道德上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
池州学院“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办学理念既继承了国人重视人文精神的涵养致知,又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反映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就学生培养而言,旨在引导他们自觉深厚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通过厚德、正心、养气的长期修炼,知荣明耻,知书达理,不断向美好情操、高尚品德的境界提升。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渗透了大量人文素养课程,如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生艺术素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等。与此同时,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也突出这一主题,校内教学楼牌坊匾额分别题词 “诚意正心”(《中庸》)、“和而不同”(《中庸》)、“八音克谐”(《尚书》)、“化成天下”(《周礼》)、“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行远自迩”(《中庸》)、“韦编三绝”(《史记》)、“格物致知”(《中庸》)、“切问近思”(《论语》)。这些匾额题词充分表达了学校重视塑造师生完美人格,重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师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训育,重视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培养。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真谛在创造,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来看,大学对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服务区域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这种传承创新正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追求,也是高校这个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利用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特色研究,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学校十分重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学校在池州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决策咨询、旅游产品研发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池州旅游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积极响应池州“文化名市”的战略,自觉承担地方文化发掘研究者和引领者的角色,积极参加区域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池州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服务池州生态文化产业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围绕池州“生态立市”发展战略,致力于池州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池州生态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在学校四大职能上的实践策略,并不是简单的疏离分割状态,而是有其内在密切关联性,在办学治校实际工作中,各个实践策略既有职能上的边界,又有逻辑上的联系,既有教育实践上的侧重,又有内涵理论上的交叉。我们在分析讨论和工作实践中,断不可简单地以偏概全,也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忽略了重点,只有认真厘清四大实践策略的关系,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新校训的要领和精髓。
[1]王彩霞.中国学校校训研究——20世纪中国校训历史演进的教育考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国教育辞典[K].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8.
[3]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2(10):4-5.
[4]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蒙培元.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N].光明日报,2010-03-29.
[7]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8]陶行知.活的教育[M]//胡晓风.生活教育的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9]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10]何根海.寻找学科专业建设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16):40-41.
[1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潘懋元.研究大学校训 弘扬大学精神——《大学校训论析》序[J].大学教育科学,2013(4):1.
[14]何根海.高校“以生为本 ”“以师为本”问题的整体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7-11.
[15]柳友荣.以生为本 以用为先——池州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池州学院学报,2010(2):123-125.
[16]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61-63.
[17]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高师宁,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
[18]朱国宏.哈佛帝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9]何根海.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46-48.
[20]舸昕.漫步美国大学:美国著名大学纵横谈(续编)[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1]何根海,谭甲文.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17-18.
[22]李铁范,何根海.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4):126-133.
[23]何根海,阳光宁,谈家胜,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参与区域历史文化协同创新——以池州学院为分析向度[J].池州学院学报,2013(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