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2014-03-29武彦杰
武彦杰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1]。丹红注射液是从传统中药丹参和红花中提取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广泛。目前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血管再生和抗凝血等作用[2]。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在常规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旨在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71.2±7.3)岁;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70.8±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脑梗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理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标准:心房颤动或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活动性出血者;对实验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标准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晚;辛伐他汀20 mg,1次/晚;检测并控制血压和血糖。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10 m L)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输注,每天1次;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咸阳步长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10 m L)3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输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中国卒中量表(CSS)》[5]进行,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临床疗效评价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5]。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为4级~6级;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病残程度为7级: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3 22.31±11.62 7.56±6.471)2)对照组 27 21.94±10.58 14.46±6.55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s)
组别 n D-二聚体(mg/L)治疗前 治疗后 下降程度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 下降程度治疗组 33 1.16±0.71 0.64±0.621) 0.52±0.422) 3.92±1.47 3.09±1.211) 0.83±0.702)对照组 27 1.15±0.81 0.94±0.671) 0.21±0.45 3.87±1.82 3.73±1.291) 0.14±0.6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6]。而且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后,往往预后较差。目前认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是由于脑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过度氧化和糖基化,进而出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大量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而纤维蛋白溶解出现障碍[7]。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血栓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继而闭塞,从而出现了脑梗死的临床症状[8]。
D-二聚体是由纤维蛋白经过纤溶酶降解后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在临床上,通过对该指标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而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9]。此两个指标检测方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其微血管基底膜也显著增厚,并出现脂肪和透明样变。在临床上出现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表现。同时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减弱,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上述的诸多因素,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更加重了微循环障碍,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动脉硬化的快速进展和血栓形成。
临床使用的丹红注射液是从传统中药丹参和红花中提纯的丹参酮及红花醌甙等物质的混合中药制剂,其具有扩张微动脉,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血黏滞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运用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而且和传统的中药丹参注射液相比,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总有效率达87.9%。在机制研究方面,丹红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说明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功能缺损,降低血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从而降低血液黏滞度。总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7.
[2] 张伟丹.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6):14-15.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12:6-8.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病学杂志,1996,29(6):381.
[5]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6] 陈国成,祝全,钱斌.消渴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12):904-905.
[7] 曾繁儒.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脑梗塞10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15.
[8] 陆汉军,唐新辉.糖尿病并发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5):379.
[9] 郑金书.脑梗死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关系的临床研究[J].淮海医药,2005,23(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