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叙事要完整
2014-03-28
编者按:从2013年9月开始,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材有了较大范围修订,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写作课。对于十年来教材没有单设写作课、教学没有有序写作指导的状况,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面对新增的写作课,如何指导学生写?学生又能怎样写?为此,我们特设“同步作文”专栏,邀请各校教师和同学参与,也诚邀您加盟!
【教材原题】
反复朗读《未选择的路》,体会诗中“我”的形象,揣摩“我”面临选择时的复杂心理,想象“我”做出选择后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以“我”的口吻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选择你的路 叙写你的路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魏侨汐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读着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篇《未选择的路》,你是否会被那种平静而深远的意境所感染,情不自禁地随着诗人走入那片神秘的森林?如果你是这位漫步在林间的诗人,当你面对选择的难题时,也会有瞻前顾后的忧虑吗?当你艰难地做出选择,准备踏上了那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时,想象一下它又会带给你怎样或新奇美好或狼狈不堪的体验呢?
诗人想透过诗作传达些什么?这成了你完成本文的关键之一——也许是面对选择要慎重对待;也许是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抑或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总之,只有先确定了这个中心,你才能发挥想象,合理去叙写将会发生的故事。接下来,你需要多花一点心思,让你的叙事更加完整,做出选择之前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做出选择之后曲曲折折的路途见闻都要一一叙写出来。
当然,你要学会将那些叙述性的语言转化成详细的描写,花香鸟语或是风吹草动,也许都会让你的心绪随之波澜起伏,将你心理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描写出来,相信用这种真切去感染读者,读者自会与你产生共鸣。
【学生习作】
例1:
选择·接受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七(5)班 范馨怡
现在我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笔直向前,一条曲折绵延。我清楚地知道:选择只能有一个。该怎么选呢?
“如果这两条路是一样的就好了。”我自言自语着。可这不会成为现实,我又开始幻想着走进其中一条路后的种种。也许这条笔直的路,尽头有一户人家;也许这条曲折的路,尽头是一处悬崖;也许这条“聒噪”的路,通往热闹纷繁的都市;也许这条幽寂的路,走向没有人烟的村庄……几声鸟叫把我拉回现实。经过刚才的幻想,我义无反顾地走向那条人迹罕至的路。我是一个爱冒险的人,这条荒草萋萋而又十分幽寂的小路,一定有我想要的特别之处。
我怀着愉悦的心情上了路,虽有些清冷,但却阻挡不住我探秘的好奇心。走着走着,我发现这里与刚才的景象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杂草丛生的地上多了很多荆棘,稍不留神就会被划出一道口子。树也多了起来,树枝伸得很远,一层一层地重叠起来。抬头望去,树与树之间结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阳光时隐时现,透过那疏密相间的枝叶,我望不到天。好一个神秘莫测的天地!
天有不测风云,转眼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雨水噼里啪啦地敲打着高大的植物,那声音在路的尽头回响不绝,令人不寒而栗。也许是因为植被太多,这里的空气非常潮湿,泥土也很湿润,踩上去就会留下很深的脚步。有时因为地上落满树叶,明明踩在树叶上,但却不自觉地陷进了泥潭里。
“真倒霉!”我叫道,“早知道就走另一条路了!”可是又转念一想:现在返回去重走,如果那条路比现在这条更加糟糕怎么办?耽误了时间,走到终点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好吧,已经无法回头了,硬着头皮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我快绝望了,因为这条路看起来永无尽头。在这密林深处,我完全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一群南迁的大雁闯进了我的视线。要不要跟着它们?由不得我多想,脚步已经随着雁群开始奔走。它们就是我的方向,我的救星。半小时后,我终于走出了这片奇怪的林子,光线又亮了起来,路也宽了起来。我靠在一棵树旁,大口地喘着粗气,感到筋疲力尽。
路的前面依然是路。后来,我又经历了很多分岔路口的选择,我变得不再犹豫了。因为我知道,做出谨慎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之后,自己的无畏、坚持与果敢。既然上路,便只顾风雨兼程。我选择了它,我便接受了它。
点评:带着一份爱冒险的心,“我”踏上了那条清冷的路, “好一个神秘莫测的天地”,这正好对了 “冒险家”的胃口!可一句“天有不测风云”,将整篇文章带入到一个新的情境当中。在密林深处失去了方向的“我”,产生了后悔的念头,好在那群大雁为我指引了方向,我才走出树林。宛若重生的我终于明白了: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选择之后的接受和坚持。
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这篇文章的语言也许稚嫩,思想也并不那么深远。但全文根据中心进行合理的想象,叙述完整,一气呵成。小作者那种敢想、肯写的态度值得我们细心地保护。
(指导老师:魏侨汐)
例2: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七(5)班 吴雪倩
两条路,一个选择。而那条未选择的路,总存于我模糊的梦境中……
——题记
清晨,我徒步走在黄色的树林里。一切都显得那样平静。蟋蟀空灵的低吟声使树林增添了一丝生机。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洒下星星点点的痕迹。
不知不觉,我已走进了树林深处,面前出现了两条岔路。一条路,充满泥泞,道路坑坑洼洼,荒草萋萋,显得十分幽寂。而另一条路,宽敞明亮,阳光照在嫩绿的树叶上,珠光翠色,像被水泼过了一样,煞是好看。
此刻,矛盾占据我整个心脏:走那条明亮的小路一定会更轻松、更惬意。而我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另一条小路上移走:在那条荒草萋萋的路上,会潜伏着怎样的珍奇昆虫?那条曲折绵延的小路,会不会没有尽头?未知与新奇吸引着我,那一刻我明白:我需要的不是平静,而是不平凡。于是,我头也不回地走向了那条未知的路……
暮色四合,朦胧的月光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泛着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的银鱼在那里跳动。天空也镶上了小星斗,点点滴滴的光芒交织在了一起。我走在崎岖的小路上,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冒出了汗。忽然,一阵凉风吹来,还夹杂着几声猫头鹰的叫声。我不禁感到毛骨悚然,踉跄着后退了两步。路途遥远而又寂寞,这条路因人迹罕至而更显冷清。我无助地坐在路边的石块上,一股惆怅涌上心头。也许,我该选择另外一条路?那条路虽然看起来没意思,但却能一眼望到尽头,那一定是条好走的路……但我知道路延绵无尽头,如今返回岂不辜负我当时的选择?想到这,我又鼓起了勇气,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从现在起,走向未知的命运。
夜,渐渐深了。不知走了多久,我终于身心俱疲地躺在泥泞的小路上,无力再挪动一步。看着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刺眼的阳光随之闯入我的眼帘。天,亮了……我静下心来,环顾这林间小路。原来,在这密密的草丛中,有昆虫驻足;在杂乱的枝叶上,有鸟儿栖息。窸窸窣窣,叽叽喳喳,一切都是生命的旋律。顺着阳光往前走,我仿佛还嗅到了野花的香气……
路,还未走完。人生的选择,似乎从未停止。多年以后,我可能会轻声叹息,那个曾在我梦境中出现过的未选择的道路。未知的路途与未了的心愿,成了我的遗憾,但这遗憾何尝不是人生中另一种绚丽的风景?
我不曾后悔我的选择,因为我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点评:小作者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各种自然景物:透过树叶空隙投射出的阳光、嫩绿的树叶、月光投在水面的影子、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草间的昆虫、树枝上的小鸟……而这些景物描写又紧紧扣着文章的中心线,不断地铺陈,渲染出“我”不同的心绪:从做出选择前的向往、憧憬,到踏上路途的寂寞、无助,再到“重见天日”后的畅快与释然。我们的心也步步紧随文中的人物,被牵扯、被引领、被感动、被激励…… (指导老师:魏侨汐)
【教材原题】
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写好心中的“第一次”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 孙 刚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
人从出生开始,就要经历许多的第一次。如此众多的第一次,一定蕴藏着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这次作文,以记事为主,我们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完整。情节的安排要注意详略得当,还可以适当描写当事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甚至心理等。注意开头、结尾与所拟标题和叙述的重点相照应。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叙述的视角是我,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写出自己的经历。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让自己心中那些珍藏的记忆流淌到纸上。
【学生习作】
例1:
第一次走丢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 杨 轩
“这款玩具好霸气啊!要是可以买回去的话,那些小伙伴一定羡慕死了!”我眼睛都看直了。
不对呀,我爸不是穿着黑裤子的吗?这分明是一条淡绿色的长裙呀!我的视线终于从那款玩具上移开,才发现拉着长裙另一角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爸爸妈妈去哪儿了?!我肯定是走丢了!”我焦急地张望四周,时不时地跺跺脚,恨不得赶紧写张寻人启示贴在墙上,好让爸妈快点儿找到我。
几个小时前,我硬被老妈喊起床,无精打采地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期盼了五天的懒觉,就这么给老妈搅了。到超市的时候,我啥心情都没了,只知道欣赏一款款让人心里痒痒的玩具。真没想到,我居然走丢了,现在如果有颗“后悔药”多好呀。
语文书上的英雄个个都是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我也要镇定一些,我开始对自己不断地说不要慌张。“妈妈和爸爸平时应该是先去蔬菜、水果区,然后去食品区,最后是到生活用品区。这次也应该是这样!”
我不慌不忙地去了二楼,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可疑人员”。 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名侦探柯南一样聪明。
我刚准备扑上去,转念一想,应该要吓唬一下老爸才行。可又很纠结,“万一不是老爸,那不是很没礼貌吗?”良久,我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直呼其名。果然,回头的是老爸。老爸提着我的耳朵说:“这么大了还没有礼貌。”我解释了半天,他才相信我刚才真的是走丢了。
“你还在睡!太阳都晒屁股了!”我的被子,被无情的老妈给掀了。这不,老妈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了。原来,这只是一场梦。
人们都说能猜得出故事的开头,往往猜不到结尾。这就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走丢的事,还是在梦中发生的。
点评: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作者叙述了自己一次“走丢”的经历,有惊无险,到头来只是一场梦,让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他的精巧构思。梦中的故事,开头采用倒叙从“走丢”写起,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才抖开包袱交待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写事的过程中,小作者还能细腻地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刻画,如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妈妈和爸爸平时应该是先去蔬菜、水果区”等,将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的小男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指导老师:孙 刚)
例2:
我的打工记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 付 迪
手里拿着一百元大钞,心里百感交集。这可是我第一次打工赚来的血汗钱啊!
情人节前一天,姐姐让我去她工作的饭店做兼职。我刚好想存些私房钱,便爽快地答应了。
可到了车站,我又犹豫了,我可是“晕车一族”呀!坐半个小时的车,肯定会“口若悬河”,万一在饭店的客人面前吐了怎么办?
“带个桔子不就行了嘛。”姐姐安慰我说。
“万一跟你同学一样,把汤撒在了人家衣服上怎么办呀?不行!不行!”我蹲在地上,说啥也不起来。
姐姐急了,直接把我拎上了车,就像拎着一袋大礼包。看到一车人那异样的眼光,我真想把自己埋了。姐姐一直在劝我,我一直在拼死反抗,誓死捍卫自己的尊严。
姐姐看软磨硬泡不好使,便使出了杀手锏,“经理说了,今天工资从一小时13元涨到16元,你去不?”我一下子来了精神,两眼放光,如同饿了很久的野兽见到了一块肥美的肉一般。什么捍卫,什么抵抗,通通闪到一边去,我的私房钱,才是王道。
“看你这么求我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地答应吧!”面子重要,我一本正经地说,心里一阵窃喜。
不过到那没多久,我的大脑便死机了。一会儿是121桌,一会儿又是110桌,搞得我头晕目眩,心里直骂在二楼看婚宴的姐姐。终于等到经理说,你也上去看婚宴吧。
“太开心了!马上就能看到婚礼了!”我终于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美丽的新娘,可还没看清模样,就被旁边的服务员推了一下,“看什么呢!快点上菜!”端菜,端菜,还是端菜……原来,二楼更忙,跟打仗一样,我脑子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终于,酒店外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婚宴结束了。
“傻站着干嘛?快,收拾完,你就可以领工资了。”姐姐正拿着盘子,将剩菜残羹倒进桶里。我一看,几乎没动的整鸡,似乎只是脱了件衣服;桌上的菜,五颜六色,香气诱人,可许多菜只动了几筷子,看得我直吐舌头。
“姐,都倒了?”我傻傻地问。
“当然倒了,不然,你吃?”姐姐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菜,就像雨一下,倾在了桶里。
“不是说,光盘行动了么?真……”我喃喃地说。
我又用手摸了摸刚领的百元大钞,第一次打工就这么结束了,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希望工程宣传画中那个充满渴望的眼神。
点评: 小作者从事情的结果——获得打工报酬写起,然后再娓娓道来,交待故事的起因、经过,以“打工”为线,结尾又回到开头的那幕,首尾呼应,文章浑然一体。更可贵的是,小作者在这次经历中,对婚宴中的铺张浪费现象表达出自己的忧虑,值得大家深思。这次作文是话题作文,小作者并没有直接以“第一次”拟题,但是很注意开头、结尾、叙述的重点与本次写作话题的照应。
(指导老师:孙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