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3-28曹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服务

曹勇

(荆楚理工学院 体育部,湖北 荆门 448000)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勇

(荆楚理工学院 体育部,湖北 荆门 448000)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迅猛发展对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当前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制背景下深入分析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内容,了解城市社区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与社区休闲服务供给之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对发展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而言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服务内容分析;现状与对策

经济的高速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社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加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实施也推动了城市社区居民高昂的休闲体育热情,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如火如荼.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崛起对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推动其从服务组织机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事业经费来源到体育基础设施与相关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1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与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

1997 年由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将社区体育界定为“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社区休闲体育作为社区体育的组成部分,侧重于指人们喜闻乐见、高质轻负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由此可以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界定为在城市社区内,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休闲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健身娱乐性、能增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丰富社区居民文娱生活、提高社区居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群众体育.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任务是向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休闲体育产品和公共服务.这种服务首先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公共休闲体育需求;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第三方组织等,其中政府是供给的核心组织和责任主体,市场和第三方组织是实施主体;其服务水平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公共资源的动员和支持,这是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因素;其服务供给内容和数量取决于社会成员对休闲体育需求的内容与数量,及其资源配置效率.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为城市社区居民的自主性休闲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是公益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复合体,部分体育项目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在当前环境下,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主要由政府投资兴建,完全对公众免费开放;二是收取一定费用对公众开放.

2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内容分析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现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中互为补充,对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提供管理、产品与服务.服务内容包含场地、设备、器材、资金等物质型产品和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协调、信息、宣传、政策、制度等非物质型产品.梁利民在《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前景及对策》一文中将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内容大致分为公共休闲体育的组织服务、公共休闲体育的设施服务、公共休闲体育的指导服务、公共休闲体育的信息服务四大块.基本涵盖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内容,因此下文对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内容的分析也将沿用梁利民的四大块分法.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组织服务.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主体在休闲体育服务的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休闲体育的政策制定、服务方式、活动组织形式、资金来源与使用等,大多是通过其组织进行的.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开展主要是由社区居民自发自愿结成的体育社团来组织,以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物质基础,经费以自筹为主,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组织结构必然会发展壮大,不断吸引其他社会力量,走上资源配置高效化的良好运作之路.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设施服务.体育设施是体育活动的载体,也是体育服务的物质载体,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商业性健身设施、公共体育场地等,如社区广场、公园、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等.在有限的体育设施资源条件下,只有合理配置与布局、创造性地开发使用,形成一个遍及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休闲体育场地设置网络,才能兼顾社区各群体的各种需求,“便民”、“利民”地实现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目的.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指导服务.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指导培训服务是指针对社区居民进行的关于健身娱乐休闲的知识教育、内容培训、方法指导等,指导服务应能根据地域与城市特点,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积极推广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健身休闲方法,不断提高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质量,不断拓展城市社区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人数,同时还要不断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与志愿者队伍,并有效发挥他们在社区休闲体育指导服务中的作用.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信息服务.城市社区休闲体育信息包含体育相关知识的收集、分析与发布,如国家与地区相关体育政策或体育活动信息、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监督反馈信息、体育活动服务信息、健身与保健信息、体育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信息、社区休闲体育服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信息等,利用宣传栏、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向城市社区居民发布,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丰富的休闲体育信息与咨询服务.

3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现状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主体结构失调.服务主体整体结构失调首先表现在决策结构过于集中化,虽然体育政府行政部门已将部分责任与管理权限转移下放到体育社团组织和相关单位,但过分强调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的从属关系和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和第三方组织在微观管理决策上的利益和权利.其次表现在服务主体缺乏动力结构,人们把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而不是产业来发展,体育的投入产出关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休闲体育服务的市场主体和第三方组织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直接影响了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在活力与动力.再次是服务主体间关系失衡,从横向来看,社区休闲体育的整合发展往往涉及到单位体育、学校体育、行业体育等,但他们之间纵向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缺乏横向沟通渠道,如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体育部门与林业局建设厅资源共建共享等,横向关系失衡导致体育资源利用率共享率低下.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资源匮乏.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资源包含场地、经费、人员、制度等多方面,从场地来说,休闲体育的开展对户外场地的依赖性很强,但城市社区由于横向关系失衡导致有效的体育资源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且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尚不能达到利用天然资源有效解决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问题,场地成为严重制约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的瓶颈.经费是社区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社区休闲体育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投入,来源渠道单一,运行资金单薄,从根本上限制了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社区休闲体育指导员缺乏,目前的指导员与管理者多是从事社区工作管理的人员,少部分由学校体育教师等兼任,但由于社区工作管理人员往往缺乏系统专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激发兼任社区体育指导员,专业人才的缺乏必然使城市社区体育工作受到重大影响.从制度上来说,当前我国在休闲体育领域内法律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相应管理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性法规,社区休闲体育工作组织管理混乱、企业市场发展无序、社区居民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权力得不到保障等,阻碍了社区休闲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行.

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专业性不强,服务形式单一.服务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社区休闲体育工作的实效,而专业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专业化的人才,现有社区休闲体育管理者与服务者未经过系统专业的休闲体育服务培训,缺乏系统专业的休闲体育知识与技能,服务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各群体多样化的休闲体育需求,大大影响了城市居民参与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专业性不强还表现在服务的对象、内容与形式单一,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老年人,服务项目大多是健身路径、散步、健身舞、棋类等项目,服务形式大多是年度性的比赛或者运动会,这与城市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休闲体育服务需求极不相应.

4 新形势下发展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对策

培养公共服务意识,壮大优化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休闲体育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各类基层群众性的体育组织与社团将在社区休闲体育的组织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与社团组织、志愿者、社区体育骨干共同协作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样性的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作为社区休闲体育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不同层次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骨干、社区体育志愿者将是未来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充分调动社区体育骨干与志愿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为社区休闲体育服务是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目前作为主导的政府组织应该从政策制度、教育培训、宣传、资金各方面激励与引导,培育社区体育志愿者、体育骨干的公共服务意识,鼓励其投身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事业.

重视发挥第三方组织和赢利性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服务对象与参与主体都是社区居民,只有了解社区各群体休闲体育需求、能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休闲体育服务、高效自主社区休闲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的服务主体才是城市社区居民真正需要的.第三方组织与盈利性机构在政府的指导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自主地开展活动,积极承担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责任,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休闲体育服务,包括提供休闲体育场地设施、运动装备、培训与指导等服务内容.

重视开发使用城市社区体育中心、休闲公园、体育俱乐部等开展城市社区休闲体育服务的基本载体,加强场地社区管理.社区体育中心与休闲公园的建造目的即是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休闲体育需求,在当前体育场馆开放不足的情况下,应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协调作用,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利用资源,使各类体育场馆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开放服务.同时还应多用途使用体育场馆,开展多种多样小型灵活的休闲体育活动.

〔1〕杨枠.改革幵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720-726.

G812.4

A

1673-260X(2014)11-0063-02

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13g443)、荆楚理工学院科研项目(SK201306)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服务
社区大作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