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2014-03-28满黎杨亭
满黎,杨亭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满黎,杨亭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锅巴盐的盐道,在长期盐货运输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汉、土家、苗三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并在后期延伸出政治、军事等多重功能。
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盐文化是以盐和盐业为载体的一切文化事象的总和,涵盖了物质、精神的诸多领域,有着显著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持续性。作为一种文化产物,盐的产销运营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伴随着地方经济价值的实现,盐道、盐夫、背盐职业等民俗事象应运而生。作为巴盐文化的具体形态,巴盐古道的功能不仅仅是运盐,它同时也成为了石柱、利川、恩施、来凤一线唯一的一条经济、生活通道,并且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多重社会功能。巴盐古道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产物,它对于沿途人民、地方文学及沿线民族都有重要意义。巴盐古道西起于石柱西界沱,经楠木垭、青龙场、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冷水溪翻七曜山到湖北利川、恩施、来风和湖南凤凰、龙山等地,全程300多公里。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个省份,在盐运过程中贯连起汉、土家、苗三个民族,是一条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互动于一体的古运道,是巴地少数民族人民对盐运的特殊贡献,也是长江三峡历史文化中的一颗星星。随着盐运起点城市西沱镇列入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古镇以来,石柱地方文化、土家民族文化被研究得越来越广泛,这条凋敝的盐运古道也慢慢被发掘出来。但是,目前学界对巴盐古道其名议论颇多,争以“川盐古道”、“川鄂古道”名之,但就盐道的产生时间、产生的原初功能和所属的民族特征而言,“巴盐古道”是比“川盐古道”“川鄂古道”更为合适的名称。
一、初成的巴盐古道
青石路阶拾阶而上,台阶上打杵槽痕经历岁月的冲刷仍然历历在目,这就是今天能看到的巴盐古道遗迹。盐作为一种商品,一度在营销过程中充当着货币,是物物交换最原初的中介之一。据调查发现,直至清末,巴地人仍将食盐作为货币,换取生活所需。巴盐古道是从北宋开始,逐步建成的起于西界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要由西界沱翻楠木垭,经青龙场、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冷水溪翻七曜山到湖北利川县汪家营,再到利川、恩施等地,全程300多公里。它实际上指的是从现石柱土家苗自治县到湖北利川、恩施、来凤一带的盐道。从地理关联上来看,石柱处于川、鄂、湘三省的交界地带,古属巴国,民为巴民,盐称巴盐,这一条盐道穿过地区多属于历史上的巴国,自然是巴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和深入,巴文化已经从巴蜀文化中独立出来,那么这条在地理上属于巴国,在名义上属于巴人的盐道称为“巴盐古道”其实是合理的,由此,巴盐古道也就进一步确认了自己在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历朝历代国家对盐的监管都极为森严。北宋之前,国家的盐运政策一直是“大为监,小为井,则为市民斡鬻,如数输课,听往旁井贩卖,唯不得出川峡”[1]。从当时的政策来看:盐均各给本路,井由官监、掌,盐由民制、营,盐只要不出川峡,可在川内各路相互贩卖。北宋时期,施州刺史田颜伊为解决人民的食盐问题与周边州县联系,于真宗咸平二年发起反抗斗争,最终与中央达成以粮食换盐的协议,川盐开始销往施州地区,巴盐古道开始形成。“历代王朝先后划定四川石柱县西界沱、云阳县新军口、巫山县大溪口、彭水县郁山镇为‘川盐销楚口岸’”[2],在这里,“川盐销楚”是指盐由川销往楚地(两湖地区)的部分地区,规模甚小,且多是政府控制下的商运商销,随着盐的运销巴盐古道也就初成规模。“建始县初隶四川夔州府,乾隆元年改隶湖北省施南府后,湖广总督迈桂奏请从民便,仍就近食云阳盐。鹤峰、长乐、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等县照建始例同食川盐”[3]。此时,川盐在国家政策的调配下,销往楚地的更多地区,但规模仍然不大。巴盐古道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推移到清以后的两次“川盐济楚”。“川盐济楚”在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届时,由于海盐、淮盐运往楚地的水上通道全部被政权上的敌方扼制,盐无法运入,为解决民食,国家考虑由川盐救济两湖地区,固而兴起了大规模的川盐输出。在“川盐济楚”中,巴盐古道才最终落成,并且达到了历史上最兴旺的阶段。
由于盐道承运之盐大多由川而出,“巴盐古道”名称因而出现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应当以“川盐古道”为名。又由于在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的国家移民政策中,鄂地民众多由此道入川,移民的实现使该古道成为了通往鄂地最主要的军事通道,因而,有人提应以“川鄂古道”为名。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整条盐道所在的位置以及古属巴国存在的历史和特殊性,又不得不把“巴盐古道”源起的时间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兴起的历史区别开来。
二、“巴盐古道”与“川盐古道”名称之辨
历史上“川盐济楚”政策的出现,标志着四川盐业发展史进入鼎盛时期,并且形成了历史上一个影响重大的文化产物——川盐古道。但是,就巴盐古道和川盐古道的产生时间和运盐成色来说,以“川盐古道”来命名现在的“巴盐古道”并不妥当。
(一)盐道的产生时间:宋前与清后
从产生时间来看,巴盐古道早在晋、宋时代业已初成。“西沱镇在秦汉时期已见村落,晋代,毗邻的忠州盐业发达,西沱成了‘川盐销楚’的中转口岸,商贾云集,贸易兴旺”[4]。由于其起点城市西沱早在晋代已坐落为城,成为“川盐销楚”的水陆中转站,那么,巴盐古道实际上从北宋前就已经开始形成,再经历各朝演进发展,才在盐运中最终落成固定的盐道。川盐古道是清以后才逐步形成的,两次“川盐济楚”是它得以产生的契机。首次“川盐济楚”产生于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三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届时,太平军占领了两湖以下长江流域,致使海盐、淮盐无法运入两湖地区,由于民淡食,继而国家调配川盐补给两湖地区,川盐开始了大规模的济楚运销。此次“川盐济楚”政策后国家对盐运的监管放松了许多,盐大量从川运出,由水陆两路运输至陕、甘、黔、湘各地,川盐一时名声大噪,川盐古道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二次“川盐济楚”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产盐地区被日本侵略军控制,四川盐务管理局奉令增产,以供应鄂、湘、陕、滇、黔等地,川盐古道的功能在这一次的济楚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并且留名青史。因而,从产生时间来看,巴盐古道产生于北宋,而川盐古道兴起于清后,以“川盐古道”为名实为不妥。另一方面,从川盐古道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盐出川峡运至全国各省的道路颇多,且以水路为主,“盐自川输往陕、滇、甘、黔等省各有通道,盐道星罗棋布,辐射范围极大”[5],目前可考的有川陕“三尺道”、川滇“五尺道”、川甘“阴平道”、川黔“合茅道”等,因此“川盐古道”并非只是一条盐运古道,而是川盐输往各省通道的一个统称。巴盐古道所指路段实为盐从西沱转陆运,穿石柱境内至湖北、湖南一线的石阶道,是从巴渝至湘、鄂地区的盐道的特指和专称。因而,从时间的产生上来说,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是,无论是巴盐古道还是川盐古道,“川盐济楚”政策才是它们价值得到最大发挥的契机。
(二)运盐成色的区分:巴盐与花盐
我们从当地的县志编撰者和居民的口述中了解到,盐夫们背的是色黑斗大的块状锅巴盐,也即:巴盐古道所运之盐与川盐古道承运的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巴盐古道主要承运色黑的巴盐,而川盐古道则主要承运色白粒微的花盐。“古人用陶罐煮制的盐,因石膏等杂质没有除去,呈锅巴状,故将盐称为‘盐巴’”[6]。也就是说:这种状如锅巴的盐是生产技术低下、制盐技艺不发达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巴盐古道产生的久远历史。
《四川盐法志》里提到“花盐与巴盐皆为四川所产食盐名目:花盐又名雪花盐,散碎如雪,巴盐则凝结似锅巴,大则重二三百斤”[7]。我们可以发现,盐因为其成色、形状不同分为花、巴二种。川盐古道所承运的多为自贡井盐,盐白而细,极受欢迎。即从成色上来看,川盐古道所运的盐大多为花盐。据本次田野调查发现,巴盐古道上盐夫所背的盐多是块状的锅巴盐,色黑、斗大,与川盐输出提到的细白颗粒盐不同,这种锅巴盐又叫做“巴盐”。曾仰丰在《中国盐政史》中提到“巴盐急火煎之,卤水结晶至底而不捞,经两昼夜而成。巴盐有如煎锅形,经约四尺,重约五百斤”[8]。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巴盐熬制的过成,还能了解到巴盐的特色,它的成色与花盐有本质上的区别。《四川盐法志》载“花盐又曰鱼子盐,色白粒大者佳,……稍次者不甚成粒,色亦不洁,为中等花盐,有次者为桶子盐。花盐多行本省计岸,以及湖北地区。巴盐色目颇不一,有黑巴、白巴(亦曰花老、鸦巴)、雄黄巴,……黑巴宜于黔边、涪岸及酉、黔、彭各计岸”[9]。从四川花、巴盐的行销分布来看,巴盐多行于黔边、酉阳、彭州等少数民族地区。阿波关于盐的系列研究中提到“锅巴盐呈块状,硬结而多杂质,但在当时却深受湘黔少数民族喜爱”[10]。巴盐古道一线穿过的石柱、恩施、利川、来凤甚至湖南龙山、凤凰等地均为土家苗自治区县,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巴盐实际上大多行销于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而其它地方的人并不多食。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巴盐要比花盐便宜许多,恩施、利川、来凤一带向来贫苦,食巴盐也是他们经济支付能力较弱的一种印证。另外,相对于颗粒状的花盐,块状的锅巴盐显得瓷实而敦厚,有沉甸甸的质感更符合民间农民的气质,这也成为了它在少数民族地区极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清以后,制盐工艺工具改进,盐井多以天然气、煤炭代替柴薪煮盐,生产的大部分都是色白粒微的花盐,由于川东南一带少数民族人民仍喜食巴盐,部分盐厂专门熬制而销。巴盐古道是属于巴地少数民族的,它兴于少数民族,也为少数民族服务,它实际上是川东南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盐运贡献的见证。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川盐古道多运销花盐而巴盐古道多销运巴盐,它们的运盐成色并不相同。“巴盐古道”之于巴盐是比“川盐古道”之于花盐更名正言顺的称谓。
三、巴盐古道与“川鄂古道”名称之辨
相对“巴盐古道”而言,“川鄂古道”的提法实际上侧重于道路后期所延伸出来的军事功能。据石柱地区历史变化可以得知,盐道的军事价值大致从两个方面呈现:一方面,按照石柱地区民间传言,本地英雄秦良玉因战功突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战功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多次奉旨上京,出巴渝至湘鄂所走的道路有一部分与目前所提的巴盐古道重合。另一方面,据历史记载,我国在明初和清末曾两次兴起“湖广填四川”大移民,部分湖广人民的政策性迁入也是由此路进川。秦良玉出川勤王以及湖广地区人口调集转移政策的实施实际上体现着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控制,巴盐古道在这两大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学者认为其后期军事作用突出,当以“川鄂古道”为名。但是,从古运道产生的原初功能来看,巴盐古道是宋时“川盐销楚”的盐大路,它最初依托于盐运中转城市西沱的地理优势而产生,主要承担由川水运至此的盐货转运,盐由西沱中转上岸改为陆运。巴盐古道最初并不是因为军事需要而产生,它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担任起军事通道的职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军事职能实际上是巴盐古道后期发展过程中延伸出来的一种功能,作为盐道文化的一个补充,它提升和丰富着巴盐古道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以“巴盐古道”命名不仅是看重巴地对盐运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更看重盐运对于当地人民的意义。这是一条属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盐道,这条道路因盐而生,因盐运而兴,最终也因盐运而衰,其成败兴衰全都依托于“盐”。石柱地区的盐运,不仅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给沿途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重要影响。西沱作为巴盐古道的起点,勾连起川蜀、巴渝地区水陆交通,保证此地盐货运输长期通达,使得两地经济文化常兴长盛。这条盐道在后期发展为集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通道,使各地经济文化得汇于此,形成了一条多民族、多地域、多功能的盐运文化大道,不仅有着重要的商业、军事价值,也成为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走廊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40年后,背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老盐夫们的相继老逝,背盐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盐道也湮没在了丛林之中。如今,抢救、记录、保护这一历史文化产物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1]王雷鸣.历代食货志注释:第二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9):387.
[2]涂南平.“百年巴盐古道”之六:宝贵的盐道文化[N].恩施新闻网.
[3]丁宝桢.四川盐法志:卷八(转运三)[M].光绪年间刻本.
[4]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813.
[5]杨雪松、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的特征解析[J].华中建筑,2008,26(10):211-214.
[6]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10):38.
[7]丁宝桢.四川盐法志:卷十一《济楚上》[M].光绪年间刻本.
[8]曾仰丰.中国盐政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3.
[9]丁宝桢.四川盐法志:卷二(井厂二,井盐图说)[M].光绪年间刻本.
[10]阿波.清初自流井盐的市场开拓[J].盐业史研究.1992 (2):14-16.
责任编辑:罗清恋
Analysis on the Name of Ba Salt Road
MAN 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rts,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From Song dynasty,the Ba Salt Road began to take on the salt transport in the southeast of Sichuan minority areas, hiding in mountains liking Sichuan,Chongqing,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and distinguishing himself from Chuan salt road and Chuan’e road in origin time,transport body,carrying method and salt quality.This road relying on Tujia salt backer to back the black salt had promoted the three ethnic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of Han,Tujia,and Miao in the long history,and extended political,military functions afterward.
Ba Salt Road;name;analysis
G127
A
1673-8004(2014)06-0141-04
2014-03-19
本文系石柱基地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石柱县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项目号:SZ201209)的阶段性成果。
满黎(1990-),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杨亭(1975-),男,四川马尔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