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职业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2014-03-28刘淳
刘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台湾职业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刘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作为访问学者,作者对台湾职业教育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在对台湾职业技术教育考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在师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专业定位与转型五个方面的做法,重点探讨了台湾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中技能型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足的有效途径及教学内容优化等特色,对大陆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台湾职业教育;双师课堂;教学内容优化
相比台湾省的职业教育,内地的职业教育发展较晚,虽然这些年国内对高职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比较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是目前高职教育还是不够成熟和完善,教学质量不高,师资条件和实训环境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特别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老师抱怨学生难教,企业抱怨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学生抱怨学不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2月组织20位专业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到台湾进行为期3个月的深度学习与调研。重点对台湾大同技术学院进行考查,并深入到课堂和各处室对台湾职业教育在师资、设备、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产学结合、信息化教学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台湾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1.关于师资能力与结构的思考
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内已是半壁江山。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都远跟不上规模的迅速发展。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超过20:1,同时在学历、职称、年龄、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其中技能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是当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台湾是如何解决技能型教师不足的难题呢?
1.1 双师课堂-解决技能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台湾的双师课堂与大陆的双师教师或双师课堂的含义是不同的。它指的是,某门课程有学校的主讲教师,但限于主讲教师的业界经验不足,可以从业界聘请经验丰富的经理或员工(不一定是专家,也没有学历要求,只要有较长实际工作经验就行,台湾称之为业师)参与全部或部分教学过程,学校的任课老师也要参与教学全过程,业师上课时,学校主讲教师相对于助教,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某些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由业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双师课堂的特点就是:业界有经验的业师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把企业的工作经验、技能、技巧和企业文化直接带到了学校,这比长期在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在技能教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其次,这种方式也直接为学校培训了专业教师,提高学校教师实践能力。
可能读者会想,为什么不直接把企业中有经验的人才引进到学校来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的需求、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业师正式到学校成为专职教师,就不再有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技术技能的更新,几年后也就算不上业师了;二是有经验的业界专家由于工资待遇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到学校成为专职教师。所以从企业聘请业师到学校兼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或讲座才是可行的,才能真正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经验带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到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工艺流程等实用技术。
1.2 双师课堂的经费来源
当然,业师到学校来上课是要报酬的,谁来承担这个经费呢,从学校的角度,可能不会愿意一门课程支付二个教师的工资(这是内地无法实现双师课堂的主要原因),台湾主要是由政府来解决这个经费问题,具体做法是:(1)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劳委会职训局,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相当于内地的职业院校)可以向该机构申请业师经费(一个专业只能申请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可以申请到,业师的报酬由政府出资。(2)学校出资。学校根据专业发展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在学校师资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由系部向学校申请,聘请业师上课,经费由学校支出。(3)主讲教师自己出资或找自己在业界的朋友帮忙,教师基于对学生负责和自身业界经验的提高,可以自己请业师帮助授课,不需要向学校申请。
1.3 双师课堂的好处
台湾的学校和政府都发现,职业教育的要点是技能的传授,而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大学(大多为硕士或博士),从业经验不足,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必需依赖业界的从业人员,或对在校教师进行培养。而双师课堂既能解决当前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校教师的培训问题,所以学校和政府都很重视。
1.4 横向课题研究-解决技能型教师质量问题的方法
与内地一样,台湾职业技术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具有高学历,部分教师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政府和学校鼓励并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为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政府提供资金鼓励企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比如,职业学校的教师如果承接企业的攻关项目,政府将提供项目的部分或全部项目研究经费,这样企业当然愿与学校合作,因为企业在这个合作中得到了直接的好处。另外,从学校角度,通过企业的实际项目,学校不但得到了研究经费,同时培养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好处,所以学校对教师从事企业横向课题也有相关的鼓励政策,有的学校直接给予教师资金奖励,有些学校根据项目的工作量给予教师适当的课时补助。
研究发现,内地政府和学校对高职教师从事横向课题研究的引导和激励措施明显不足,高职教师更侧重于纵向课题的研究,每年教师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研究课题,这种课题一般没有企业的直接参与,而且大多以理论研究或调查研究为主,应用型研究较少,很多纵向课题的最终成果就是发表几篇论文,对提高教师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并无显著效果。
2.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思考
国内学界和政府也看到了目前高职教育中技能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并要求职业学校从企业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从事课程教学工作。最近几年,政府对学校或专业的评估指标中,就明显强调了教师团队的双师教师比例和兼职教师比例。从理论上讲,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双师教师因为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兼职教师可以把企业实际需要的技术和技能教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用企业的文化、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双师教师和兼职教师参与到高职教师中,能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但调查发现,国内高职学校中,真正具有双师技能的教师不多,而且一些双师教师到学校后,长时间脱离企业实践,没有进一步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的更新,时间一长,与普通教师也就没有多大差别了。通过对高职学校的兼职教师调查也可以发现,一些学校兼职教师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参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兼职教师并不多,大多只是参与学生实训的指导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与引导作用。
如何解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有研究者指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应突出解决如何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重点是寻找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直接从普通高校来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可采用与企业签订挂职锻炼的办法,也可以采取结合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由教师亲自进行高级教学仪器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调试[1]。用这样的方式,参与的教师责任感强,积极性高,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快。
但值得思考的是,上述方法虽然有用,但不一定可行,一是政府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短期的挂职锻炼或培训,无法让教师真正体验企业的文化与企业的需求,教师掌握的技术、技能也是局部的,这可以从多年来实际效果得到佐证。建议高职教育在双师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引入双师课堂的试点与研究。
3.关于教学内容优化的思考
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问题,是所有教师和学者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学者从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产学结合、信息教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最终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经过深入台湾大同技术学院相关系部的课堂,体验和学习大同技术学院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并与任课教师进行详细交流。感受是:台湾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我们差不多,但其教学内容的优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特点一:教学内容精细化。例如,台湾大同技术学院视传与数媒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这是一门操作性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生(四技),总共48个课时,教学内容为四个经典案例。每个案例都经过精心设计并分解成小而精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次课(一般为三个课时),例如,其中一次课就讲解图片与文字的插入和排版,据观察,他们90%的学生都学会了当堂课的课程内容。
特点二:教学过程最小化。老师上课会把一个案例中的功能模块再次细分为多个小段,每个小段只用5-10分钟讲解(教师操作),然后就要学生照着做,然而再讲、再做,直到把一个案例讲完,最后要求学生把课堂操作内容作为作业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中。这种教学过程的优点就是学生在操作时不会把老师讲的内容忘记,较易掌握老师讲的内容,通过操作加深了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再分析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对于上述教学内容,我们的老师可能只用20分钟,有些老师还用不到20分钟。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比台湾的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还要多,理论讲解更加详细。为什么会这样呢?确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原因一: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还没有彻底解放思想,没有充分理解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总是认为学生应该可以学会教师讲解的所有内容,都期望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想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到、学懂的东西越少。
4.关于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
通过大同技术学院相关系部老师的交流、听课、查阅相关教学文件、课程标准、专业计划等,发现他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设计真正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
特点一:课程设置完全不讲究理论体系,而是完全按企业或行业需要设置课程,甚至会有一些跨专业或行业的课程,职业面向广,而且特别实用,学生学习也有兴趣。如视传与数媒系,其中一个模块就是以网页设计等为岗位依据,按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网页设计模块,该模块针对软件设计的界面设计,而并不深入到后台的程序设计部分。这类课程在我们学校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计算机学生因缺乏艺术素养,对这种课程学习没有兴致,也学不好。
特点二:课程设置完全考虑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如咖啡调饮课程,读者可能觉得这样的课程怎么可以纳入本科课堂,但事实是这样的技能社会需要,学生学习也有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专业定位与专业转型
大同技术学院最早最兴旺的系是企业管理系,师生都特别荣耀,但三年前已经招不到学生了,于是停止招生,这个科系处于生死存亡的状态。老师们访谈了300家企业,重点在云岭和嘉义的企业,尤其是当地的茶业(阿里山的茶在全世界有名但小企业多),结果发现,各学校培养的企业管理人才都是数字管理式、缺乏实务与人性的因素,而企业岗位要求的是直接能上岗的中级商管、设计及民生服务领域的技术实用人才,于是老师们便将企业管理系更名为商业经营与设计系,走观光、农业、文化创意结合之路,确定系教育目标为云嘉区具有行销流通管理专业知能与实务能力的基层行销与流通管理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整合成两个商业经营与商业设计方向,确定招生计划为每个方向25名学生,优化老师队伍,现有教师采用转岗或经过培训进行专业转型。经过二到三年的转变后,招生和就业形势都非常好。
[1]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4,(19):13-15.
[2]刘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探讨[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1):55-57.
G710
A
1671-5136(2014)04-0122-03
2014-11-10
刘淳(1963-),男,湖南衡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