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交互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2014-03-28王晓云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学科教学模式

王晓云

产品交互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王晓云

产品交互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并能够有效地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交互设计过程中的能力。所建议的新教学模式采用“课题式”教学和采用跨学科组建专业团队,将多学科知识统一于一个螺旋上升的大系统之中,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机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提高实际设计和制作能力,同时,辅以多学科的课程选修和讲座,并建立产品交互设计数据库,以备参考,提高项目完成的工作效率。

产品;交互设计;教学模式

产品交互设计课程在国内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是以人机交互划分在人机工程学课程内容中,很少有学校重视到把它单独设置成一门课程或专业来教授。随着苹果iPhone的全球风靡,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也让很多设计师和从事产品专业教育的人们反思,我们的产品交互设计教学体系和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能否帮助到企业。

一、产品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简单的说就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产品交互设计从用户角度理解就是一种怎样让产品使用起来容易、有效和使人舒畅的技术,它重点在于了解目标用户及其期望,收集用户在与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数据,了解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还涉及到多个学科,以及和多领域多背景人员的沟通。

交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产品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让产品和其用户间建立使用关系,从而可以使用户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大部分人都认为,交互设计即界面设计,其实,交互设计更注重的是产品和用户在行为上的交互过程及效果,而不单单只是视觉上的交互,还包括了声音交互、动作交互、数据交互等等。

二、国内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近几年,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交互设计的学科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国内真正能做交互设计研究的学校还是很少的。一直以来,国内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一部分是传承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一部分是借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模式,将产品设计的教育、教学体系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兴的专业应运而生,产品交互设计就列入其中,这些专业都是多学科的融合,所以现有的教学模式已明显阻碍了新生的专业学科发展,内容列举如下:

1.以三大构成为专业基础课程是现在高校设计类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模式,虽然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多而不精,反而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的专业素质的发展。

2.专业基础课程多,但课程间相互独立,无法充分地衔接和融合,影响了产品设计专业整体性的贯穿,导致学生每门课程的成绩优秀,但进行综合性的产品设计时,却出现了无处入手的状况。

3.在产品设计教学中,课程虽多,但划分过细,缺乏必要的衔接,再加上各专业扩招,学生多,师生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无法给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适时地梳理、融合及引导,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出现断层。

4.现有的教学模式由于专业基础课程繁多,学生忙着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专业知识,往往抹杀了学生最可贵的主动创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以上,是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相关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与研究。产品交互设计的教学并不是教会学生能设计电器、会设计界面等,而是通过特定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的思考方式、专业的设计素养、专业的制作能力。对教学中会造成学生相关能力缺失的死角,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和补充。

三、对产品交互设计教学模式的建议

通过对产品交互设计专业的特点及国内高校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增加些相对应的课程来教授产品交互设计专业,是没有办法培养出优秀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产品交互设计专业教学的体系、课程的结构设置上进行探索,这才是国内产品交互设计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产品交互设计专业作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教授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产品交互设计专业教学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采用“课题式”教学

产品交互设计注重的是人与产品的交互行为过程及效果,所以要经过市场调研,具体到实体案例,进行人与产品交互的协调分析,产品功能配置的协调分析以及技术应用的协调分析等等实践性环节。如果以“课程式”教学,所授范围太广,学生纵向深入理解较难。采用“课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入到每个具体案例,包括市场调查分析、设计定位、设计构思、模型制作、用户体验、市场推广等流程,使学生掌握到的是连续的、完整的设计流程,并让学生体会到综合利用各种基础知识对产品交互设计所起的作用。

(二)跨学科组建产品交互设计专业

由产品设计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共同组建产品交互设计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在各自院部修本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三学年开始,三个专业的学生组建成产品交互设计专业团队,以分析课题或解决具体案例为核心。学生来自各种不同专业背景,通过相互间的取长补短和沟通,增强学生快速适应项目和完成项目的能力,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同的专业背景,关注的角度和创作的出发点都会不同,会给设计出的产品以全新血液的融合。

(三)设立多学科课程选修制

产品交互设计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要求学生掌握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基础结构不同,兴趣点不同,针对上述情况以及产品交互设计专业的特点,可以系统的组织多学科的课程选修和专题讲座,也可以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和讲座的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有机融合,也有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建立产品交互设计数据库

在做具体项目或案例时,从前期的调研,包括相关产品的类别、材料、技术、销售状况以及产品的设计现状等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尤其是产品交互设计调研和用户体验环节,还必需要进行实验与分析研究,在做用户体验数据收集时,在专家型用户、随意型用户和主流用户三大类型中,一定要以主流用户(最大的用户群体)为主。尤其重要的是要标注清楚具体相关的数据资料以及数据的来源,精细划分类别整理成严谨的、权威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库。这样,再次做相关类似项目时,就可以参考前期整理的数据,进行项目设计和制作时会提升工作效率。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很多数据都会出现偏差,所以,数据库要时常更新,做项目时只能作为参考,并选择性的运用这些数据。

四、结论

产品交互设计专业强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的有机融合,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并能够有效地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交互设计过程中的能力。所建议的新教学模式采用“课题式”教学和采用跨学科组建专业团队,将多学科知识统一于一个螺旋上升的大系统之中,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机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提高实际设计和制作能力,同时,辅以多学科的课程选修和讲座,使学生能够自主掌握产品交互设计所需的各种知识,成为产品设计领域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并建立严谨的、权威的、具有说服力的产品交互设计数据库,为后面的课题做前期准备,以备参考,提高课题完成的效率。

[1]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刘晓晖,张景,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科尔伯恩.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M].李松峰,秦绪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G642

A

1673-1794(2014)03-0132-02

王晓云,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安徽滁州239000)。

2014-02-15

刘海涛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学科教学模式
【学科新书导览】
智能产品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冷·暖》
《教堂之夜》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