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价值内涵的理性探索
2014-03-28陶德庆
顾 锋 陶德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并大力弘扬人的崇高精神。这意味着,精神远不是普通教科书中所说的相对于物质的双向关系,而是在更高尺度上对于人的生存发展、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标志性价值,本体性价值,动力性价值。本文就此析之。
1 标志性价值
精神的标志性价值是指精神准确地标志着主体的实践程度、学习状态、思考能力。这种“标志性”以意识发生律为逻辑前提。
绝对的、先验的客观精神或主观精神早已被唯物主义和心理学常识宣告其“乌有”。精神是实践的产物。在实践过程中,人的精神得以产生、形成、丰富、完善;实践决定了精神的内容、形态、深度、品位、质量、价值取向。如果说,从发生学意识上看,“实践——精神”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这正意味着由“精神”之果则可准确地“逆溯”出、衡量出其“实践”之因。这也就是说,一定的精神,准确地标志着主体一定的实践活动——无论个体或群体(包括民族、阶级、政党),其精神都是它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准确标志。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这本身意味着,崇高的精神标志着伟大的事业。例如,无疑,毛泽东作为伟人,具有中国历史上任何思想家都不曾具有的深邃思想、崇高精神,这本身就意味着,毛泽东从事了以往任何思想家都未曾从事过的伟大实践活动:例如,无疑,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于精神成果的民族,而它正是在这华夏沃土上持续不断地奋斗了几千年,前者作为结晶,生动地显示了后者的规模和特征。
精神还来自学习。于是,它生动地标志着主体的学习状态。从纵向看,历史越是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的精神则越是更多的得之于学习,由学习而得的精神在其精神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从横向看,如果说只从事简单活动的人其精神必然相对贫困的话,那么,既躬行于实践又热心于学习的人则可能是精神富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其实又是主体学习的标志,它以其全部的内在蕴涵和形态特征而直接地标志着主体的学习状况。精神崇高、胸襟开阔的人必然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爱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必然是思想空虚、精神贫乏的人。马克思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正是得之于此、从而标志着他作为科学巨匠善于学习。而江泽民同志既号召“学习”,又提倡“六十四字精神”、“五种精神”等,这绝非偶然,而是“精神”与“学习”之间关系的深刻揭示。
精神更直接地得之于思考,因而,精神的质量与品位更直接地标志着主体的思考能力。客体、实践、大脑,本身不是精神;即令是书本,也只是他人精神成果,而不是阅读主体自身的精神。只有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以自己的思考来加工得之于外的一切信息,才能将这些外来信息化为自己的思想精神。思考形成了精神,因而精神标志着思考。如果说,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精神,那么,这正好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勤于思考,那么多思想家,那么多关于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的精辟思想,显示了中华民族卓越的思考能力。二十世纪以来中华大地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光辉思想,这种思想精神的不断发展,生动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的大脑的孜孜不倦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捧读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等一系列文献,就会真切感受到作者敏锐地把握瞬息万变的新形势而进行深刻睿智的思考,“三个代表”等就是这种思考的光辉成果。
就这样,精神以其只能源之于实践、得之于学习、形之于思考,而成为衡量主体实践程度、学习状态、思考能力的标志。
2 本体性价值
精神的本体性价值是指,精神,绝不简单地仅仅是肉体的附属物;而是,精神本身就是主体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直接地构成了主体的生命本体。这一点,多少年来一直未受到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是精神。中国古代哲人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以道德情感来作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来界定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观念”、“表象”等来作为人与蜜蜂、人的建房与蜜蜂的营巢的根本区别。这里,“道德情感”也好,“意识”、“观念”、“表象”也好,都属于“精神”范畴。它启示我们,人的生命有两部分构成: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前者如饮食男女之需、呼吸排泄之为,后者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道德、理想等。当然,从发生学的时间和逻辑关系来看,必须先有前者才有后者,形之不存,神将焉附?但是,当我们以“人的生命”为最高尺度来判定时,就会看到:前者与后者决无主次轻重之分;甚至,正是后者才使“人的生命”真正成其为人的生命而不是动物(如“禽兽”、“蜜蜂”)的生命。舍弃后者,就使“人的生命”失去“半壁江山”而残缺,而生命是有机体,焉能残缺?缺了“精神”,“人的生命”便不复存在,只剩下呼吸、消化、排泄、繁殖等动物性本能,人的躯体就只是一堆碳水化合物,人就只是“东西”而不再是“人”,人就还原为自然物而不再是主体。
正如肉体生命需要布帛菽粟来维持一样,精神生命也需要相应的指向物以满足其存在和发展。人类文明史上第二次伟大分工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从而相对独立,其重大意义正在于,脑力劳动一部分用来协调和促进物质生产领域,而更大部分则专门从事独立的精神生产,以其精神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奥秘在于社会,社会的奥秘在于人——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社会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发展呈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的态势,这正是对应着、阐明着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这两种形态;而精神领域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对独立,正是对精神作为人的生命本体的价值确认。
肉体生命需要一定的住所、环境,同样,精神生命也需要一定的住所、环境。事实上,正如建造房屋以供自己的肉体之居的一样,人类也在努力营造精神空间来栖息自己的灵魂、安顿自己的精神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心灵居所,没有灵魂归依,没有精神家园,就像没有任何依托地飘浮在茫茫无际的太空,比起没有房屋居住,其痛苦、其恐惧,也许更为深刻、更为强烈!正由于此,哲学家努力寻索世界的本体,宗教家殚思竭虑地设计并憧憬着那“美好”的彼岸世界,艺术家在现实世界之外营造出虚幻的艺术时空,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坚定地信仰某一理想、奉持某一价值观念,中国古代道家则寄情于山水、同化于自然……这一切,舍弃其具体形态和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性,可以从中抽象出一个共同性,那就是努力营造精神家园,以栖息灵魂、安顿生命!而这种努力,又恰好反过来证明了精神之于人的生命的本体性价值。
尤有甚者,精神作为生命本体,其质量与品位直接对应着、影响着有机体整个生命的质量与品位。在肉体生命方面,人类与动物之间、人类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其差异性(如身材之高矮、体力之大小、体质之强弱、寿命之长短等)并不太大,凭着肉体生命特征不足以将生命体的质量与品位的档次显著拉开;而精神,则足以造成有机体生命质量与品位的巨大“级差”——就个体而言,同是七尺之躯,没有道德良知,是“禽兽”;没有精神追求,是“行尸走肉”;而时时忧国忧民,是“仁人志士”;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是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具有深刻思想、洞悉时代风云、透视社会本质、把握历史走向,是思想家,是伟人;就民族而言,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精神而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就政党而言,中国共产党以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等光辉精神成果,使自己具有其他任何政党所没有的伟大崇高性、先进卓越性!尤其是,崇高精神一旦形成,就再也不仅是肉体的附着物,而是相对独立,甚至突破肉体生命的时空局限而得到最大的延伸,甚至一直延伸到永远!说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永垂不朽”,这决不是夸张式的情感性语言,而是精神生命作为相对独立的生命本体的具体表现。
精神,更直接地关联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永恒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命题。由来已久的人的片面发展受到众多哲人的深切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性论为基础而高扬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价值、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启蒙思想家则进一步提出“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人应该充分发展自己的体、智、德、行的能力……它们都有极大的进步性,同时又有较大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则以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这一历史性课题作出科学解答。它包括: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充分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性、完整性,人的个性的健全性、完善性、全面性、深刻性等等。并由此引申出“人的解放”,即,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显然,这种“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包括了人的精神:没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何谈“全面发展”?具备崇高精神,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可知,提倡并弘扬崇高精神,其实意味着努力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品位!这正是极容易被人们所普遍忽略、而实质上正是极为关键、极待领悟的深刻处、精彩处。
3 动力性价值
精神的动力性价值,可从个体和群体这两方面来分别阐明。
就个体而言,精神影响着其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意志性、成效性。
方向性。实践系统中的能动性因素在于主体,主体的能动性主要在于精神,这种精神支配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在既定的现实条件下,实践活动可以表现为多种样式,其目标和结果可以有多种形态。在这么多样式和形态中选择哪一个样式、预期实现哪一种形态,这正依赖于主体的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感、兴趣需要、立身处世准则……例如,在风雪交加的除夕之夜,可以家人团聚,可以呼朋唤友,也可以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而焦裕禄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选择了后者!例如,钱学森放弃丰厚待遇、优越条件,选择了报效祖国,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所致。
意志性。要进行实践活动,甚至要成就事业,不可能不遇到困难——自然环境的险恶,物质资料的缺乏,社会关系的制约,自身认识的不够深刻,自身能力的不够娴熟,敌对势力的反对……它们都会不同程度地施加影响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或使之停止,或使之延缓,或使之转向。这时,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否按既定方向继续进行,就看其是否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是否有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英雄与懦夫,成功与失败,辉煌与卑琐,在此一别!长征路上的红军以其精神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超极限体能发挥,共和国科学家在最简陋的条件下攻克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战争年代多少华子良式的人物,和平年代多少陈景润式的人物,其精神,其壮举,天地焉能不惊?鬼神焉能不泣?自然环境的险恶,<够娴熟,敌对势
成效性。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如何化解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如何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的问题。以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思想态度来从事实践活动,必然导致主观与客观的分裂、对立,必然惨败于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来从事实践活动,必然体现为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巧妙运用,体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毛泽东的伟绩,历史可以作出无限多的赞颂,但可以归结为“实事求是”四个字。他冲破本本、框框、教条、模式,凭着“实事求是”精神,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终于赢来中国革命的胜利。
就群体而言,精神决定着群体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存发展力。
凝聚力。精神源于物质,又对应着、代表着相应的物质利益。群体之间、个体之间既有着利益的一致性,又有着利益的差异性、甚至冲突性。高尚的道德精神,其功能正在于尽量减少利益的冲突性而尽量增加并导向于利益的一致性,正在于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这就是崇高精神形成群体凝聚力的机制。中华民族最有凝聚力,这正来自形成于悠久文明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来自对特定文化的价值认同。当今,56个民族,13亿人口,凝聚得一心一意,这种历史之奇、世界之最,得之于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战斗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信念将众多个体凝聚成一个团结一致的群体时,该群体的力量就远远大于组成它的所有个体力量的总和。当这样的群体以先进的、科学的精神武装时,就能充分发挥现有一切物质条件的潜能,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创造并完善各种物质条件。这种“精神变物质”的结果,就使得这个群体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由于掌握了真理,就有了对亿万人民的号召力,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创造力,就能准确把握现实生活的本质层面,就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方法,就能选取通向胜利的最佳途径。
生存发展力。任何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发展的奥秘都归结于它和环境的关系。群体作为独特的最高形态的生命有机体,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趋利避害。作为中华文化“群经之首“的《周易》,舍其糟粕不说,其精华就在于启发人们去凶就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就是充满人生智慧的古训。《周易》精神,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的“浩然之气”,《大学》的“日日新”精神……汇成了宏博精深、至大至刚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始终保持蓬勃健康的生存发展力。同样,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以特有的民族智慧来接受、运用、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认清历史本质规律与当时社会现实,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实现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运动,敏锐地审时度势,能动地与时俱进,不断地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曲,正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可比拟的健康而强大的生存发展力的最好诠释。
总之,由上看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但身体力行,而且更大力提倡和弘扬人的崇高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
[1] 乔翔.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 高建一.“两个先锋队”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