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局限性典型形态探析
2014-03-28刘志洪
刘志洪
(北方工业大学 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144)
局限性是现实的人的一种基本规定性和重要现实,是表征和衡量人的存在水平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哲学的视角研究人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的局限性由众多组成部分构成。不同的局限个体或局限群构成了不同方面和多种类型的局限性,它们是人的总体局限性的组成部分。历史局限性、地域局限性、实践局限性、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是几种典型的人的局限性形态,对它们的分析有助于具体深入地把握人的局限性,也有助于澄清相关模糊认识。
一、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
历史局限性是人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中存在不足并受社会历史条件束缚的规定性。社会历史是人的存在空间。任何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然而,任何人所存在其中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都是有局限的。从而,在为人提供存在的基础和可能性的同时,有局限的社会历史条件也造成了人的一定的局限性。人的历史局限性就是人的这种由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局限性。
作为历史之部分的时代是人更为具体的存在空间。人都生活于一定时代条件之中。和社会历史条件一样,人所存在其中并受其深刻影响的时代条件也是有局限的。从而,有局限的时代条件也造成了人的一定的局限性。人的这种由时代条件造成的局限性正是人的时代局限性。在阶级社会中,作为阶级成员的人所存在其中并受其深刻影响的阶级条件也是有局限的。从而,有局限的阶级条件也造成了人的一定的局限性。这种由阶级条件造成的局限性就是人的阶级局限性。由于时代条件和阶级条件都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一部分,人受时代条件和阶级条件的束缚就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属于人的历史局限性。
人的历史局限性存在程度的差别。不同的人和人的阶段的历史局限性的程度各不相同。发展早期的人类的历史局限性较高,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历史局限性较低。历史局限性对人及其存在的束缚和危害是严重的,它使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最高只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大体而言,人的历史局限性的负面效应同其程度成正相关。历史局限性越高,对人的束缚和危害越大;历史局限性越低,对人的束缚和危害越小。在所有局限性的方面中,历史局限性对人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它是人最重要的局限性方面。
人应当努力地合理应对并降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降低历史局限性,减轻自身受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意味着人获得了提升,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历史取得进步。从人的历史局限性的视角看,人的良好存在和发展是人不懈合理应对并降低自身历史局限性的过程与结果。当然,人也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并越来越自觉地应对和降低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应该说,不断发展的人类已经相当程度地降低了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但是,目前为止,人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局限性。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丰富和发展社会历史条件,减轻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束缚,是降低人的历史局限性最重要的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分析方法需要正确地加以运用。关于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思想,是有力的分析工具。我国学术界颇为重视运用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分析方法。这是有意义的。但应该说,在一段时间内,学界对这三种分析方法的运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滥用和机械运用,表现为把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分析方法作为万能工具,不顾具体条件地生搬硬套。另一个问题是浅表化,不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论者经常按照一般的写作套路把对问题的分析最终归结为人的局限性尤其人的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列举出人的几个局限就草草了事,而不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也不思考这样的分析是否合理。邵勤先生对历史学界不合理地运用人的历史局限性分析方法的分析和批判颇为深刻,值得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警醒和反思:“任何事情一旦归之于局限,便可以打句号了。确实,面对铁铸的历史局限,人们可以心安理得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它已成为拒绝分析的遁词。所以当一篇文章开始谈局限性时,往往全篇也就快结束了。……这至少有三点弊病:一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终止了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二是给研究领域带来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影响了史学的科学性;三是抹煞了历史人物的个性、气质、心理结构、性格特征等与该人物的遗传因素、独特经历有关的属于个人的一切。造成历史人物千人一面,或大同小异。”[1]还有一个问题是夸大。以往的研究时常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某些人,如“阶级敌人”、外国人和古人的局限性。上述三种不合理的运用,看似很重视人的局限性和人的局限性分析方法,实际上严重误解和误用了人的局限性分析方法。我们需要的不是以不合理的局限性分析方法把人从种种所谓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恰恰相反,是把我们自己从种种不合理的局限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
二、人的地域局限性
任何现实的人都生活于一定的地域之中。地域局限性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局限性,指的是人局限于自己所属特定地域的规定性。这里所说的地域,并非只具有地理学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历史内涵。特定的地域,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因此,人的地域局限性的实质是人局限于特定而又有限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广义上也属于人的历史局限性。如果说时代局限性是纵向的人的历史局限性的话,那么地域局限性就是横向的人的历史局限性。
总体上看,人类的地域局限性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经历了三个逐级降低的层级。地方局限性,是人局限于自己所属狭小地方的规定性。这是最严重的地域局限性。诞生之后的人在漫长的时间内都以群体的形式存在于十分狭小的地域之中。并且,越是向前追溯历史,人的群体及其所存在的地域就越小。虽然随着人的发展,群体的人存在的地域逐渐扩大,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还只能局限于相当狭小的地方,从而具有相当严重的地域局限性。可以将人的这种最初的、狭隘的地域局限性称为地方局限性。《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状况——“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是人的这种地方局限性的生动写照。
人的民族-国家局限性高于地域局限性,是人的地域局限性的当前主要形式。民族-国家局限性即人局限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规定性。随着人的存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人的交往和联合达到了民族-国家的层次,形成了民族-国家,并逐渐成为人主要的共同体形式。一方面,人的存在范围较之从前大幅扩展;但另一方面,人的存在仍然基本上局限于自己的民族-国家内。这让人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地方局限性,但同时也使人相当程度地带上了民族-国家局限性。虽然人类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了超出民族-国家的交往活动,但它们长期是零星的、非主流的,也无法超越民族-国家的意义范围。人的民族-国家局限性是造成当今国际社会矛盾冲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使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尤其是本国与它国的矛盾冲突的时候,完全从本国的立场和利益出发,而无法持有更高层次的立场与视野。
随着人的存在范围的继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跨民族-国家的交往和联合逐渐加强。人们组成了各种跨民族-国家的组织,如国家同盟,欧盟和欧佩克是典型;也生成了一定的跨民族-国家的意识,如洲际意识。这一方面使人们一定程度地超越了民族-国家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人们一定程度地带上了区域局限性,即局限于自己所属区域或国家同盟的规定性。当然,由于跨民族-国家组织中的人们的相互联系不及原来的地方和民族-国家紧密,因而,较之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国家局限性,这种区域局限性目前还不很显著和重要。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区域局限性,较之人的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国家局限性更有利于转向人的世界性,这或许算得上一种进步。
合理应对并降低自身的地域局限性、走向世界性,这能让人获得更广阔的存在空间和更丰富的存在条件,扩展自己的眼光与胸怀,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能走向良性。从人的地域局限性的视角看,人的良好存在和发展是人不断降低自身地域局限性、走向世界性的过程与结果。实现了长足进步的人已经相当程度地降低了自身的地域局限性。不过,截止目前,大多数人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局限性。降低人的地域局限性的主要途径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存在和交往的发展,人类一直都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存在和交往的范围与水平。
对于现当代人来说,超越地域局限性,最为重要的是超越民族-国家局限性,提高存在和交往的世界性水平。的确,人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希望和力促自己的民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但人也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民族-国家,而应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允许其他民族-国家和自己的民族-国家一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民族-国家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成为现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阻力,对现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负面效应。如果所有人都只从本民族-国家的立场和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国际关系和世界形势必定危机重重、无比严峻。并且,只考虑本民族-国家的利益,而不考虑他民族-国家的利益,终将使自己的民族-国家陷于无法实现根本利益、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危险境地。相反,如果在考虑和顾及本民族-国家的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和顾及它民族-国家的利益与诉求,通过相互协调实现共赢,我们的世界就会稳定、和谐和美好得多。正因此,我们不但要在自己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而且也要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和谐社会”,亦即构建“和谐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工人没有祖国。”[2](P50)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先进个人,更应努力超越自身的民族-国家局限性,走向世界性或世界历史性。
三、人的实践局限性
实践的局限性是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局限性方面。局限性是实践的一种基本规定性。认识这种实践局限性,有助于人认识到自己的实践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还是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的,从而更自觉地对自己的实践加以反思和批判,提升实践水平。对于人及其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十分强调实践之于人和人的世界的“本体性”意义,虽然也一定程度地认识到实践的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但对实践局限性的认识和重视还很不足。
实践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通过这种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创造了灿烂文明。然而,人的实践并非完美无瑕,而是也具有局限性。无论主体、对象、条件和手段,还是能力、方法、过程和结果,人的实践都存在着诸多局限甚至严重的局限。“尽管实践在总体上是合理的,但具体的、个别的实践活动并不都是合理的,并不总是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的实践活动甚至会导致历史的暂时倒退。”[3](P52)并且,实践是“一个永远不会一劳永逸地、一次性达到完善完满境地的过程”。[4](P92)
人的实践的局限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实践都只是对其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过程的探索与改造,而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探索与改造,实践的广度总是有局限的;第二,相对于特定的事物来说,实践都只是对其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的探索与改造,实践的深度总是有局限的;第三,虽然实践能够探索和改造无限发展着的世界,但每次的实践都是有条件的和有局限的;[4](P92-93)第四,实践不是绝对合理的,而是既有合理的成分,也包含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践既可能取得正效果,也可能无效果,还可能造成负效果或反效果。
人的实践局限性同样具有不同的程度。大致可以说,越是不发展的人和阶段,其实践局限性就越高;越是发展的人和阶段,其实践局限性就越低。作为最基本活动形式的实践,是人及其存在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实践之具有局限性,决定性地影响人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实践局限性也造成了人其他众多局限性方面。可以说,实践局限性是人其他众多局限性方面的根源之一。实践局限性是人及其社会历史的存在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最重要的局限性方面之一。
虽然人的诞生主要是通过人的实践及其对动物活动的超越,也是通过大幅降低自身实践局限性实现的,但是,发展早期的人类不仅从诞生时就具有实践局限性,而且在很长的时期内,其实践局限性程度都是很高的。正是由于这种很高的实践局限性,早期人类的发展才那么缓慢。后来,人及其实践不断发展,实践局限性不断降低,并且越来越呈现加速降低的态势。反过来说,随着实践局限性的不断以至加速的降低,人的实践和人本身也越来越发展以至加速。虽然当代人类还具有相当高的实践局限性,并且永远无法克服自身的实践局限性,但人类完全可以期盼把自身的实践局限性降得越来越低,直到很低的程度。
合理应对以降低自身的实践局限性,是人应当努力的方向。降低实践局限性,意味着人及其实践获得了提升。对实践局限性的超越和降低,是人及其社会历史和自然实现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正是建立在对先前实践的局限性的努力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人及其社会历史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从人的实践局限性的视角看,人及其社会历史良好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人不懈降低自身的实践局限性的过程与结果。也可以说,人及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局限性较低的实践不断代替局限性较高的实践的过程与结果。降低实践的局限性,是人不断调整和变革实践的核心与关键。当然,人也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并越来越自觉地应对和降低着自身的实践局限性。对实践本身展开实事求是的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是降低实践局限性的基本途径。
从理论上揭示、分析和批判实践的局限性,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蔽可能造成新的遮蔽,对一方面的强调容易造成对另一方面的忽视。自从认识到并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之后,我国哲学界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实践局限性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就削弱以至不足了,这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理论后果。其一,一定程度地导致人们将实践理想化、抽象化,以为实践是天然合理的,[3](P42)以为实践可以包治百病,不论什么问题,只要诉诸实践甚至只要一提实践就可以迎刃而解。其二,一定程度地造成人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归结为“单纯肯定、推崇实践的唯实践主义或实践至上主义”的错误理解和做法,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实践唯物主义,同时也是实践批判主义。[3](P42)其三,更为严重的是,一定程度地导致人们将实践变成某种本体或类似于本体的东西,并以之为基石建构起一种可以名之为实践主义的当代的传统形而上学。“以人的实践作为元概念导致的宏大叙事,是与主体形而上学一样的实践形而上学。它逻辑地预设了历史作为人的实践的展开是一个统一的圆圈式过程,并且必定指向人类的终极圆满。这并没有摆脱人的自我神化,人对自己活动的神化,还是让人陶醉于自己的力量和美妙的未来,同时也就消解了人对自身弱点、局限的认识和自我批判能力”。[5]对实践局限性的意识不足和重视不够,还造成了某些不良的现实后果。
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之初,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而不重视实践的局限性是必要的,且负作用不大。但是,当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进入更加复杂艰难、人们的实践及其结果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以至严重问题之新的历史阶段,如果仍旧只是单纯地强调实践的正面作用和意义,忽视实践的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那么我们的哲学理论就不是与时俱进的,也难以对现实作出合理的回应,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反效果。因此,我们亟需加强对人的实践局限性的关注和研究。实践的局限性及其合理应对,应当成为现阶段我国哲学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四、人的受局限性与局限事物性
人总是既受着事物的局限,又局限着事物。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是人的局限性的两种典型样态。人的受局限性或受事物局限性,是人受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事物的束缚,从而被限制在一定的发展程度内的规定性。人的局限事物性是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事物形成束缚,从而将事物限制在一定发展程度内的规定性。在以往关于人的局限性的哲学研究中,对人的受局限性的研究和论述较多,也有相当到位的认识。但很多研究者直接把受局限性当作人的局限性。其实,不宜将受局限性等同为人的局限性,合理的理解应该是把受局限性看作人的局限性的一种重要样态。相形之下,以往对人的局限事物性的研究和论述较少。虽然也有一些零散的认识,但总体上看还相当不足,甚至尚未提炼出明确指称人的局限事物性的概念。可以说,人们对人的局限事物性还没有很明确的意识。作为人的局限性的一种重要样态,局限事物性应当得到更多的研究。
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能对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束缚。甚至,虚拟世界和虚幻世界的事物也能对人造成束缚。事物局限人,人也局限事物。人不仅能对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局限,而且能够对虚拟世界的事物造成局限。可以说,人和事物相互局限。这种相互局限内化于人之中,就形成了人的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主体力量和独立性较强的人和人的阶段,其受局限性程度可能相对较低;但具有较强主体力量却错误使用的人和人的阶段,其局限事物性会比较高。人具有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就意味着人受着束缚、有着局限,制造着负面效应。
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是人的存在水平与发展程度重要的具体标志。如果人无力摆脱甚至无力减轻事物对自身的某种或某些局限,我们就说他被局限住了;如果人能够相当程度地减轻以至摆脱事物对自身的某种或某些局限,我们就说他从局限中超拔出来了。如果人无法减轻和摆脱对事物的局限,那么我们就说他的水平不高,给事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果人能够相当程度地减轻以至摆脱自身对事物的局限,那么我们就说他的水平较高,不怎么给事物造成伤害。人降低自身的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就是降低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就意味着自身和事物实现了发展。因此,不断降低受局限和局限事物的程度,是发展的人类应当努力的方向。从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的视角看,人的良好存在和发展是人不懈降低自身的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的过程与结果。
在人的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中,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是最为特殊的。当对人造成局限和受人的局限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的时候,人的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就集中为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人普遍地受人的局限,同时也普遍地局限人。人局限人又受人局限,在人自身之中内化,就形成了人的局限人性和受人局限性。譬如说,不少国人常常不自觉和不自制地在公共场合抽烟,导致不抽烟的人吸二手烟。由于他人的行为而吸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比主动抽烟还严重,这是人的受局限性;抽烟,危害他人的健康,这是人的局限人性。
由于这里所说的人是一般的人,从而,当受人局限和局限人的主体和客体是具体的人的时候,他们并不一定是同一的,在很多时候是不同一的。如果受人局限和局限人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一,人的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就表现为人与人的相互局限性。这是人的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的常见形式。如果受人局限和局限人的主体和客体同一,人的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就统一为自我局限性。作为一种受人局限性和局限人性,人的自我局限性,是人将自我局限在一定发展程度的范围内和被自我局限在一定发展程度的范围内。人的自我局限,就是古人所说的“作茧自缚”。按照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就是人的异化。人所创造出的东西不仅不受人控制,而且还反过来控制和束缚人自身。在人类社会历史中,这种自我局限的情景剧时常上演。
于人而言,在全部受局限性和局限事物性中,自我局限性是最为不幸的,也最为典型地表现了人的局限性。然而,人的这种自我局限性,又是必然的。由于世界和自身的局限性,人必然一定程度地自我局限。当然,不同人的自我局限性各不相同。自我局限性的程度,是人的存在水平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局限性的降低,是人实现发展和提升的重要表征之一。无疑,人需要努力并完全可以降低自我局限性的程度。自我局限性的降低,也就是人的自我超越。
[1]邵勤.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辨析[N].光明日报,1985—09—18,(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高岸起.实践的主体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张曙光.思入现代社会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刍议[J].学术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