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策略浅析

2014-03-28王秋硕

传媒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受众文化

文/王秋硕

电视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除却自身的可观性、商业性、娱乐性等特点以外,其传播的多次性及其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性对于展现国家文化底蕴、传播民族文化风采,乃至塑造国家民族形象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从《一口菜饼子》至今,中国电视剧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呈现持续繁荣的态势。从年产量来看,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生产年产量突破万集,每年均以近千集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更是创下17000集的历史新高,虽然在2013年这个数量理性回落,但产量仍有15000集。就播出量而言,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电视剧5:3的年产播比来看,中国电视剧年播出量近万集。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中国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电视剧产量和播出量首屈一指的国家。

然而,中国电视剧兴旺发达的国内市场,并没有使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普遍认可。在中国影视产品的国际传播中,不能只着力于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视剧同样肩负着国际传播的重任。

政策策略——学习他国经验、借力政府政策

从国家政策层面大力培养和推进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潜在能力是抢占国际市场、实现文化输出、扩大文化影响的有力保证。伴随各国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品提升国家影响力的作用已经日益凸显。而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其国际传播理应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

纵观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韩国政府的做法是可供学习的范本。“韩剧”产业兴盛并在国际传播中取得骄人成绩,源于韩国政府立足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电视剧支持体系。与韩国相比,我国在政策层面对于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性指导思想,一些零星的管理政策和鼓励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产电视剧全面上升、整体兴旺,更加不能使其在国际传播中具备强有力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基础动力,全面重视电视剧产业健康发展,完善制度,规范市场,培养人才,提升版权保护意识,提高剧本原创能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才能实现我国电视剧的真正繁荣发展,也才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提供坚实可靠的后盾和保障。

另外,从产业链条成功延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电视剧除却自身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带给本国政府的经济收益之外,还能带动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韩剧就将韩国的服装业、餐饮业、旅游业、医疗业等产业不同程度地推向了国际市场,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我国也应当在推进电视剧国际传播能力的同时,注重整体价值型电视剧产业链的打造,以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为先导,在展现文化魅力、传递思想内涵的同时,融入中国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民俗风情、美食风采等多样元素,带动相关产业共生和谐发展,实现文化影响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选题策略——立足优秀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晓伟在《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但凡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认同的电影作品,都会触及到人内心的困境与挣扎,关系到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要面临的情感和问题,充满对人性的关怀。”电视剧亦是如此。因此,创作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人性关怀的电视剧,不仅能够缩小不同文化传统中受众的接受差距,更有利于受众以自己熟悉的文化观念和惯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接受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和文化内涵。

因此,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选题如何表现文化的共通性。文化的共通性体现于文化产品之中,源自于其创作过程之中的整合与贯通。这里所要解决的文化共通性问题,并不是同质化的创作倾向或者对抗性竞争之下的创意、题材、情节的高度相仿,而是可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之下的大多数人们理解、认可、接受的文化特性。

要实现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意义,应将选题建立在丰富的意象世界和正确的审美情趣之上,做到跨文化传播中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精确解码,对域外文化、不同文化的全面了解,既能保持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性特色,也能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可融性精髓。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人性的真善美为蓝本,探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深度挖掘人类永恒的主题,使电视剧成为充满人性光辉、饱含人文情怀的文化载体。

中国电视剧只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弱化文化冲突、淡化文化差异,才能从制作的源头减少或者避免发生文化折扣以及不被国际市场接受的可能性,才能在目标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媒介策略——新媒体为契机、大数据为指导

以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载体、互联网传播为基础、多媒体传播为手段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样的时代命题要求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必须以新媒体为契机,结合其全天候、全覆盖、社群化的特性,利用其传播速度快、成本较低、内容丰富、搜索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改变以往主要在外国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播出的习惯,培养和形成以网络视听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号召力和覆盖面。因此,应当逐步形成新媒体视听和传统媒体播放双轨并行的传播方式,并可依据新技术的发展程度、新媒体的成熟程度,逐渐转向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国际传播方式新格局。

以新媒体作为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重要契机,着重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识别度和品质度,结合新媒体分流受众的特点,联合多媒体推广,增强中国电视剧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力度,创造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和发展前景。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电视剧与海外受众之间的即时互动,更能首先网罗大批年轻观众和潜在消费人群,从而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地形成广泛且忠实的收视人群,为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夯实重要的受众基础。

周云倩在《大数据时代的电视变局与因应之道》一文中说道:“对于电视业而言,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加速融合,特别是受众多终端收视的事实形成,除了电视收视率、满意度等传统业务数据和内容库数据,也迎来了因新媒体终端而生的海量数据。”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也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并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受众偏好,这样既能够减轻因为盲目出口电视剧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能够调整和优化电视剧生产结构、出口结构,打造出适销对路的电视剧,提升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适应力和生存力。

翻译策略——语言代入感、翻译本土化

语言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认知的桥梁,对文化传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和关键性的意义,如果语言上存在障碍、无法沟通,那么文化传播便无从谈起。因此,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言的差异。必须将汉语进行外语的本土化处理,在文化差异和时空差异的双重压力之下,依然能够给予海外受众最直接、最有效的语言信息。只有先消除语言的关卡,才能谈中国电视剧被接受的可能性。

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传播中要占领目标市场、实现文化共享,翻译切忌生搬硬套、晦涩难懂,切忌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去翻译,必须结合目标市场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惯用语境,以目标消费人群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意识为基础,努力达到“母语状态”。

语言的本土化处理对于海外受众理解中国电视剧、接受中国文化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翻译语言的清晰、亲切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认同感,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接受的门槛,更为吸引受众的持续关注扫清了障碍、提供了可能。反观中国进口的优秀影视产品,其翻译大多精确到位、便于理解;而网络平台同步更新的影视剧,“字幕组”的翻译不少时候紧扣当下社会热点现象,贴近生活、亲切诙谐,让人会心一笑、拍案称绝。语言就是文化,只有增强翻译的准确性和代入感,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注意,最终实现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受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