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何其芳对新中国文学的宝贵贡献

2014-03-28陶德宗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何其芳鲁艺文学

陶德宗陶 兰

(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人才培养:何其芳对新中国文学的宝贵贡献

陶德宗1陶 兰2

(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何其芳不独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家和现代诗学家,而且是一代文学教育宗师。自延安鲁艺文学系到文学研究所的20多年,他利用多种平台和多种方式,为新中国培养了众多文学英才和学界栋梁,这是他对新中国文学很宝贵的贡献。同时,他所从事的文学教育活动,也为当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何其芳;文学教育;一代宗师;卓越贡献;当下意义

一、他是一代文学教育宗师

何其芳不独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家、现代诗学家和“文革”前新中国文学界的重要领导者,而且是一代文学教育宗师。他对新中国文学的重大贡献,不仅表现在书写新中国诗歌第一乐章、创建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学机构、创办新中国第一份文学研究名刊《文学评论》,推进中外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推进与世界文化文学交流,提出典型“共名”说,实现“红学”新开拓,倡导现代格律诗、奠基当代诗歌鉴赏学等重要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对众多文学英才与学界栋梁的倾心培养。尽管人们对他在这一方面的活动和功绩还缺乏梳理、总结和评论,但相较而言,在他为新中国文学所作的诸多贡献中,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也是非常难得、非常重要和非常可宝贵的。

二、最初的教育活动扫描

何其芳的一生不仅与文学尤其是诗歌相伴,而且与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同行。他的教育活动,始于从北京大学毕业的1935年秋天,执教的第一所学校是天津南开中学(1935—1936年),自那以后,他先后执教于莱阳乡村师范学校(1936—1937年),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1937—1938年),成都联立中学(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1945年,其间1940—1945年任文学系主任),重庆社会大学(1945—1947年),中央马列学院(1948—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1959—1962年)和中央党校文艺理论研究班(1962—1964年)等学校与特设班级。何其芳以学校为平台的教育活动,尽管断断续续,却明显伴随着他走向社会、走向延安和走进新中国的人生历程。更何况,学校教育仅仅是何其芳人才培育活动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在工作中的实际历练和多形式的个别指导,也是培养文学人才的重要平台。

何其芳一生的教育活动,可以去延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去延安以前,他在天津南开中学等四所中等学校的教育活动,还明显带着找职业、求生存色彩。其主要成就也在于他为学生带去了让他们耳目一新的民族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一种亲切、活跃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外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了这些学生对新文学的兴趣。

三、在延安和北京的育才业绩

何其芳为新中国培育文学人才的活动,实际起步于他的延安时期。自那以后,对文学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便成为何其芳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他由延安而北京,由解放区而新中国,由一般文艺工作者而至新中国文学界高层领导的巨大变化中,他为新中国文学事业培育人才的活动,堪称平台多、形式多、变化大,而且持续不断,其间最有成就和最有影响的,显然是延安鲁艺时期,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时期和文学研究所时期。

何其芳于1938年8月奔赴延安,随即被安排到刚成立不久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与抗大和陕北公学不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解放区培育文艺人才和创作文艺作品。作为一所设在延安窑洞里的综合性艺术大学,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它却以巨大的磁力吸引了冼星海、吕骥、张庚、沃渣、陈荒煤、沙可夫、何其芳、沙汀、卞之琳、周立波、严文井、曹葆华等一大批著名文艺家,成为广大爱国青年心目中一座神圣的文艺殿堂,并把报考鲁艺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这个通向新中国的文艺人才培养摇篮里,何其芳从一般教员而至文学系主任,为鲁艺及文学系建设,尤其是为革命文艺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何其芳与战友们的精心培养和引领之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文艺人才从这里走向各人民军队、各解放区和新中国,并出现了不少有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的文学英才。如著名诗人贺敬之、戈壁舟,著名小说家陆地、柯蓝、李纳、潘之汀,著名散文家与新闻工作者穆青,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冯牧、朱寨等。作为鲁艺文学系学生,他们都是由何其芳主考、录取和培养的,作为鲁艺文学系学生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在自己的文学生涯中和不同的文学领域里创造了辉煌,为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冯牧,不仅以大量有影响的散文、通讯和《繁华与草叶》、《新时期文学主流》等多部文学论集,成为当代文学批评名家,并先后担任了《文艺报》、《新观察》主编,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与党组书记等重要职务。如果说,冯牧、朱寨等是何其芳在延安鲁艺培养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的优秀代表,那么,贺敬之就是何其芳在延安鲁艺培养的作家典范。他16岁被何其芳破格录入鲁艺文学系并得到何其芳的悉心培养。鲁艺毕业后,他作为鲁艺文工团的创作员,与丁毅共同执笔创作了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族新歌剧《白毛女》并轰动了整个解放区,后来又轰动了全中国。此后,他又为新中国奉献了《放声歌唱》等长篇抒情诗和《回延安》等抒情短章,成为“文革”前17年中与郭小川并肩而立、最具盛名的代表诗人。他还先后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文化部代部长等重要职务。他和冯牧、朱寨、穆青等一样,都是何其芳的好学生,堪称鲁艺文学系的骄傲。

新中国成立后,何其芳尽管忙于文学界特别是文研所的领导工作,但他仍然高度重视文学英才培养。其中,由文研所与人民大学中文系于1959年共同创办并获中宣部批准的文学研究班,便是他和同事们为新中国文学培育英才的重要摇篮。为了文学研究班能硕果累累,何其芳不仅亲任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还从文研所请来著名学者蔡仪、唐弢等担任教员。该班首届学员、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后来回忆说:“就像一支军队的风格就是指挥员的风格一样,我们文研班的课程设置风格,就是主持者、班主任何其芳的文学教育思想的风格;第一流的授课教师,古今中外的教学内容;历史、现状、理论并重的教学方法”。[1]157著名学者并自觉以何其芳为师的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指出:“何其芳的功绩不仅在于以文研班为平台,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学者,还在于他对人民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尤其是人大中文系后来形成马列文论的强势地位有很大影响”,[2]51“这是一直激励我们这些后学者的一个原因。所以,仅凭这一点,就让我们永远对何其芳先生怀着深深的感谢和敬意”。[2]51

何其芳不仅重视以学校教育方式培养文学人才,而且重视通过实际工作历练来造就文坛新锐。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事例,当首数他在文研所对何西来等一批青年学者的培养。文研所是于1953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学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汇集全国一流学者,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全面展开中外文学研究,推动新中国文学走向繁荣。

文研所开始由郑振铎任所长、何其芳任副所长。但由于郑振铎还担任着文化部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所以文研所日常工作由何其芳主持。1958年郑振铎乘飞机遇难,何其芳担任文研所所长。为不负党和国家重托,何其芳为文研所建设倾尽了心力。在他的努力之下,俞平伯、钱钟书、王伯祥、佘冠英、孙楷第、吴晓铃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师,卞之琳、潘家洵、李健吾、杨绛、罗念生、罗大纲、曹葆华、戈宝权、叶水夫等外国文学研究名家和何家槐、力扬、陈涌、蔡仪、毛星、唐弢、王淑明、贾芝等马列文论专家都一一走进了文研所。此时的文研所,真的是大师云集、名家汇聚,实现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水平和一流的成果。在何其芳的带领之下,此时的文研所创造了其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努力引进大师名家的同时,何其芳还十分重视引进、培养青年新锐。他下决心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青年学者队伍,以实现文研所能够“不尽长江滚滚来”,持续造就文研所的辉煌。在他的严格挑选之下,一个个青年俊杰以“金榜题名”而又诚惶诚恐之感走进了这个国家级文学研究机构。在何其芳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培养之下,这些青年很快成为文研所的一支生力军。其主要成员有曹道衡、邓绍基、何西来、胡念贻、樊俊、林非、张炯、钱中文、王春元、郑克鲁、杜书瀛、卓如、王保生、陈尚哲、刘世德、蒋和森等。尽管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但他们一直尊何其芳为师并对他永怀感念。他们认为何其芳是“辛苦的种树人”,“种树人是辛苦的,但是,当他种下的每一棵棵‘绿叶成荫满陌阡’的时候,他如果地下有知,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3]28

除在学校专门教育和实际工作历练之外,对文学青年的个别指导也是何其芳为新中国培育文学英才的重要方式。作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何其芳一直受到众多文学青年的景仰并自觉以他为师。于是,他们或写信求教、或呈送习作、或登门拜访以求指教。面对着这一颗颗期盼的心,何其芳再苦再难也不会让他们失望。抗战胜利以后,他受中央委派去重庆做统战工作,工作繁忙、环境艰苦、处境危险,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热情接待并指导了沙鸥、野谷等巴蜀文学青年,并由此开始了和他们持久的交往与深厚的友谊,沙鸥和野谷后来也成长为新中国的著名诗人。即使是在“文革”10年中,何其芳也不会为自保而让求教于他的文学青年失望。就在横扫一切、人人自危的1967年,他还在家中接待了来访的食指(郭路生),此后仍冒险与食指保持着联系。食指于1965年开始写诗,“文革”中到山西插队,是有名的“知青诗人”和“地下诗人”。在他的诗作中,鲜明沉浸着何其芳的影响。

四、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何其芳在多种平台上坚持多年的多形式文学教育活动,不仅为新中国文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与不少精英,而且为走进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如何培养文学新人尤其是培养文学英才上留下了宝贵启示。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是何其芳的学生,他在为纪念何其芳百年诞辰而写的长文《真诚向上的诗性人生》中这样评价他的恩师:“先师其芳同志的一生,是向上的,积极进取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一生,是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和革命文化事业的勤奋的一生”。[4]3这是对何其芳的精确概括。何其芳自到延安以后,便在特定的历史场域中和自我不断更新中成长为一位坚定的革命文艺战士和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尽管他在时代与自我之间,政治与艺术之间、教条与创造之间、做假与真诚之间、权威话语与个人话语之间曾一再矛盾和痛苦,在“文革”中也惨遭批斗和摧残,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对党的事业和革命文化事业的忠诚。

如果说,认真是何其芳的作风也是他的品性,那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是他在更高层面的作风与品性。从延安时期到进入新中国,从鲁艺文学系主任到文研所所长,随着时代的变化、职务的升高和要求的增多,何其芳对革命文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更趋强烈。正是在这种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内在驱动之下,才有了他为解放区、新中国培养文学新人和英才而殚精竭虑和乐此不疲。正如张炯所说:“他对革命和文学事业的鞠躬尽瘁精神,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深为感动”。[5]3尽管当下文学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双重背景下有些尴尬并发生变异,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包括着文学在内。要创造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作品和推动文学在新世纪走向繁荣,仍需要高度重视文学新人与英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文学队伍形成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宏大气势,因此,必然需要有何其芳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需有伯乐眼光和博大爱心

在文学新人发现上的伯乐眼光和对学生的博大爱心,这是为人师者的何其芳的突出品性。这种博大爱心既包含来自长者的关心爱护,来自师者的严格要求,也浸润着同志间的尊重与平等。由这些主要因素构成的师者之爱,无论是鲁艺时期的何其芳,还是文研所时期的何其芳,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如后来终成大器的贺敬之是在1940年春从山东枣庄步行40多天到达延安的。才16岁的他本应去就读徐特立为院长的自然科学院中学部,但他却坚持要报考鲁艺文学系。在由系主任何其芳主持的现场考试中,贺敬之因考得不好而未被录取。何其芳也认为他年龄太小,还需要去学习文化知识,但后来何其芳又坚持要录取贺敬之。对此,何其芳的解释是:“我看了他几篇作品,特别是他的诗,他是很有些感觉的”。[6]205何其芳破格录取并悉心培养了贺敬之,贺敬之也以他后来的成就和辉煌证明他没有辜负老师的发现和希望。建国后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并随何其芳创建文研所的朱寨,当年也是因被何其芳发现有艺术欣赏力而破格录取到鲁艺文学系的。这些都是何其芳在鲁艺文学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型案例。从中可见他的师者情怀和伯乐眼光。中国第一本《何其芳评传》的作者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尹在勤。在1956年前后,他还是一个中学生。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和对何其芳的崇拜,他通过一份杂志向何其芳转交写给何其芳的书信和一首题为《风呵,你吹吧》的诗作。他期盼着何其芳回信,但又不敢奢望何其芳能够回信。然而,何其芳的亲切回信很快寄到了他所在的偏远山村,并给他寄来了由何其芳亲自拟订的阅读书目和何其芳新作《关于读书和写诗》。这使尹先勤深为感动并深受激励。当他走向著名学府的文学讲台以后,仍时时感念何其芳。在何其芳逝世以后,每当他翻阅何其芳的赠书,便禁不住悄然泪下。从贺敬之与尹在勤的成长可以看出,在青少年的关键时刻,来自师长的大爱和帮助,往往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方向和路径,而何其芳正是这样的好老师。

(三)为师者要德能双修,以身示范

应该说,对为人师者的如是要求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自古以来的要求和普遍的要求。问题的关键是说来容易践行难,尤其是在价值观念混乱、美德良风渐失的今天,这一美好古训正在受到冲击和践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何其芳在教师德能上的卓越表现,便显现出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其芳工作了多年的文研所,作为国家级文学研究机构,真的是大师名家汇聚,一流学者如林,更不乏青年俊杰。一般说来,在这样一个机构里那如金字塔般的人才队伍中,处于塔尖的所长是很难当的。然而,何其芳在这里却是众人诚服、有口皆碑。他“为人真诚、平易、宽厚,从来不摆领导架子,也没有学者的清高,乃至霸气。在任文学所任所长一二十年间,虽德高望重,能做到令行禁止,但上上下下,党内党外,大家都亲切的免姓称他其芳同志”。[4]2何其芳不仅在文研所组织了在各领域都堪称一流的学术梯队,同时也组织了在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领域的系列重大攻关项目,并主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等多部影响很大的学术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伟,而是甘作人梯。他不仅不当主编,甚至在编写者里也不留名字。他在文学理论、中外文学、红学、现代诗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开拓性、创新性成就,在诗歌与散文创作上也早已是名满天下,但在文研所内,他始终把自己视为普通一员,专家们的服务者和保障者。何其芳的这种学识人品,赢得了几代文研所人由衷的尊敬,称他“是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正直真诚的人”。[5]3

具有如此德能的何其芳,作为文研所青年学者的导师,自然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曹道衡、邓绍基、柳鸣九、何西来、胡念贻、杜书瀛、卓如、陈尚哲、王保生、刘世德、蒋和森等这一批各有建树、名闻遐迩的学者,当年都是何其芳直接或间接的学生。他们不仅深受何其芳人格人品的影响,谨遵何其芳所制订的“谦虚刻苦,实事求是”的8字要求办事,而且在专业上也得到了何其芳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为了他们的尽快成长,何其芳要求他们博览、精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亲自为他们拟订了200种必读书目,同时还具体指导他们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并亲自审读,还给他们提出详尽的修改意见。对何其芳的这种长者情怀和师者风范,学生们无不由衷感激和永怀忆念。陈尚哲说过:“至于文学研究所的青年同志,受到其芳同志的关怀与帮助,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业务上,写作论文上的帮助指导,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7]256

五、为了新世纪文学的繁荣

利用多种平台和运用多种方式培养了大批文学人才和不少文学英才,这当然是何其芳对新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他这种教育活动所蕴含的对当下文学事业发展的启示,也同样是新中国文学的重要宝藏。

除此之外,何其芳的文学教育活动还涉及到建国之初在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对高级干部的教育,为北大讲《红楼梦》研究以及后来的留学生教育。同时,他的诗文在郑愁予、痖弦、陈敬容和舒婷等海峡两岸作家与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也影响较大并享有师者地位。所有这些,对多维度了解何其芳的文学教育活动都有重要意义。也许,人们对作为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文学评论家的何其芳比较熟悉[8],而对于作为一代文学教育宗师的何其芳则可能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能更加深入地研究何其芳。因为这不独是为了拓展深化对何其芳的研究,而且是为了推动新世纪文学走向健康与繁荣。

[1]何西来.我在文研班的读书生活[M]//九畹恩露:文研班一期回忆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程光炜.何其芳与人大中文系[J].何其芳研究,2010年卷:50-51.

[3]刘世德.辛苦的种树人——怀念何其芳同志[J].文学评论,1997(6):23-28.

[4]何西来.真诚向上的诗性人生[J].何其芳研究,2011年卷:2-21.

[5]张炯.在纪念何其芳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M]//陶德宗.百年中华何其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6]卓如.何其芳传[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2.

[7]陈尚哲.忆其芳同志二三事[M]//感恩集.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8]李卉.民国时期何其芳研究回溯[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责任编辑:郑宗荣)

Talent Cultivation: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New China by He Qifang

TAO Dezong TAO Lan
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10 hongqing Universityof Science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

He Qifang is not only a famous poet, essayist, literary critic, researcher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nd modern poet, but also a great literary master of education. In the 20 years from his stay in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Lu Xun College of Arts to his stay in Literature Institute, he used various platforms and ways to ave cultivated literary talents and scholars for China,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to the hinese literature. His engaging in literary education can shed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He Qifang; literary education; a grand maste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I206.6

A

1009-8135(2014)06-0079-05

2014-06-19

陶德宗(1951-),男,重庆奉节人,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陶 兰(1985-),女,重庆万州人,重庆科技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何其芳鲁艺文学
何其芳 《预言》(节选)
我们需要文学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何其芳与吴组缃《红楼梦》专题课“擂台赛”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何其芳诗歌研究概述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鲁艺精神”与鲁迅美院油画系
何其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