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he Daily》的失败谈新闻客户端的运营之道
2014-03-28张灵敏
文/张灵敏
《The Daily》诞生于2011年2月,享誉全球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亲手带“她”来到这个世界。《The Daily》是全世界第一份基于平板移动终端、定位于综合性日报的新闻客户端APP,其在创办初期只限于平板终端发行,后拓展至基于iOS、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从发布之初至2012年下半年,《The Daily》的APP应用下载次数达到100万次,收费订阅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
但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The Daily》“出生”不足两年便早早“夭折”。2011年前三季度《The Daily》亏损1000万美金,接下来的一年据说亏损3000万美金;2012年年中解雇了1/3员工,关闭了评论版,减少了体育报道的预算;最终,2012年12月15日,默多克宣布关闭《The Daily》。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基于iPad终端的新闻APP,《The Daily》的失败为数字化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运营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The Daily》为什么夭折?
国内学术界对《The Daily》死亡的原因有三种主流的意见阐述。
新闻内容的失败。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认为,《The Daily》的新闻内容缺乏独特性,“其每天的新闻、评论和可视化信息与互联网上可见的同类报道之间并无实质性差别”,也增加了经营成本。
平台的单一性。研究证明平板电脑的拥有者是消费多种媒体内容的杂食者,只在一个平台上向他们提供新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平台的单一性不仅限制了用户的数量,而且还无法实现社交分享,福布斯网站认为这是《The Daily》最大的失策。
广告经营的盈利思维局限。新媒体专家魏武挥在专栏中写道“《The Daily》死在广告上”,由于《The Daily》将盈利模式定位在收费订阅上,基本忽视了广告营收这一部分,再加上默多克“内容辛迪加”的思维局限,导致《The Daily》这个APP应用拒绝使用苹果的iAds业务,转而将整个广告业务委托给新闻集团总部的移动广告商,平板终端的APP应用与传统广告模式的不兼容最终导致《The Daily》的广告收入无法达到预期。
毋庸置疑,《The Daily》在上述这些方面的确存在不足,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媒体或企业,要挑它在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要想知道《The Daily》失败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需要从它的经营数据着手来进行剖析。
《The Daily》初期投资3000万美金,但是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The Daily》已经亏损1000万美金。新闻集团的发言人称《The Daily》的损失源于投资的成本,而不在于APP应用的下载次数和订阅量。据发行商Greg Clayman统计,截至2011年9月,《The Daily》每周拥有活跃用户120000,其中有80000是付费用户,仅15%的用户在试用期之后没有订阅《The Daily》。上线一年后,《The Daily》月度读者的数量增加至250000人,付费用户则升至100000人,按照一人一年40美元的订阅费用计算,《The Daily》一年的订阅费用为400万美金,据苹果应用商店的对外数据显示,它的总订阅收入在美国Top Grossing iPad APPs排名中位列第一,说明《The Daily》是当期总收入最高的APP应用。
再来看看《The Daily》的编辑成本。为了打造这样一份全世界瞩目的iPad日报,《The Daily》重金雇用了超过120人的新闻采编团队,其中不乏来自《纽约客》《福布斯》《纽约时报》的新闻精英。在初期投资的3000万美金中,用于支付采编人员薪资的费用超过1500万。《The Daily》每周的制作成本50万美金,一个月的编辑成本为200万美金,一年就是2400万美金,另外,《The Daily》每年还需向苹果公司支付120万美金的渠道提成,光这两项成本加起来就已经远远超出其400万美金的订阅收入。
因此,综合《The Daily》总收入、总成本的分析,笔者认为《The Daily》的死亡之穴不在于新闻内容和订阅营收,而在于企业人员结构规模过大,编辑制作成本过高,无法支撑庞大的成本支出而导致持续亏损,加上总公司业务结构调整,预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最终使得《The Daily》半途夭折。以仅基于iOS的新闻APP应用《The Magazine》为例,在创办初期它仅是马可·阿蒙特(Marco Arment)的个人成果,即它所谓的开发团队、编辑团队其实只有马可一个人,它在上线两个月之后实现盈利,且没有任何广告。他在讨论《The Daily》的失败时谈及《The Magazine》的成功,“《The Magazine》之所以可以持续运营直至成功盈利,是因为我选择了一种只要很少员工就可以运作的经营模式,我为这个APP应用提供一个非常小的人员团队,而只要它能吸引到一定数量的订阅用户来支持这个团队的开支成本,那就可以持续发展了”,“当《The Magazine》的订阅用户增加到可以开始盈利时,我才考虑加大投资:提高作者的稿酬,雇佣一个编辑以及在杂志中增加更多的文章”。
《The Daily》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笔者认为存在更深层的原因。
一是囿于传统报纸的旧思维,忽视新闻APP应用的运营规律。《The Daily》执着于“报纸”的定位,组建与线下媒体无异的大型采编团队,每天发行120版,报纸内容涉及新闻、财经、娱乐、体育、广告等各个方面,俨然是将一份线下的传统报纸移植到平板电脑终端上,只不过是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而已。正是因为《The Daily》对“大而全”日报的坚持,才会产生如此昂贵的制作成本。
《The Daily》虽然以基于平板终端的数字化报纸自居,但其实质是一个新闻类的APP应用程序,既然是APP应用,就应该按照平板应用的规律来运营和管理,而不是一直遵循传统报纸的生产营销模式。John Gruber建议《The Daily》应该摒弃“报纸”的历史包袱,定位每日新闻APP,只聚焦于首页、爆炸性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言论,没有必要像传统日报那样开设所有类型的新闻板块,以降低制作成本;并且还提出新闻类平板应用必须谨记的两条原则“Don’t suck”和“Start small”。第一条原则意味着遵循APP应用产品的生产规律来制作平板报刊,如提高下载速度、增强页面动态、进行导航设计等;“Start small”则强调在创办初期切忌将企业摊子铺得太大,建议从小做起,因为APP应用的开发上线几乎都是基于某类用户的某个或某几个需求,而非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
二是建立在“一般读者”的错误假设上。《The Daily》在上线初期将受众定位在“general reader”上,即上至曼哈顿的上流精英人士,下至蓝领工人,都是《The Daily》的受众用户,受众定位的广泛性决定了《The Daily》新闻内容的多元化。数字化新闻媒体能否做到面向大部分的主流受众呢?答案是肯定的,《赫芬顿邮报》、Gawker都是受众群广泛的新闻网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广泛的受众群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运营中积累起来的,它们在创办初期也具有鲜明的新闻信息定位,比如《赫芬顿邮报》是以政治新闻起家的。《The Daily》错误地认为宽泛的受众定位可以令其获得更多的用户,但是在各类信息,尤其是时效性新闻泛滥的互联网时代,这不仅无法使《The Daily》在信息大潮中脱颖而出,而且还提高了其信息生产的制作成本,增加了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难度。
三是放弃新闻集团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坚持高制作成本的原创。众所周知,新闻集团旗下有众多新闻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福克斯新闻台等。《The Daily》完全可以免费或者只付出较少的成本共享这些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但是默多克坚持生产100%原创新闻而最终导致庞大的成本开支。一方面,这体现了《The Daily》的掌舵者对于传统原创新闻的执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互联网新闻信息行业的不敏感。世界知名的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同样将自己定位于互联网报纸,但是它深谙互联网媒体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筛选、聚合、建立关系的信息服务,而不是单单聚焦于原始信息的生产。除了自身的采编团队,《赫芬顿邮报》大部分的新闻源于各个通讯社和其他媒体的供稿,以及大量的博主文章和公民新闻,可以说《赫芬顿邮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以最小的支出提供最大范围的新闻。
《The Daily》失败引发的两个争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The Daily》在万众瞩目中轰然倒下,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平板终端的数字化报纸APP的探索以失败告终。《The Daily》的失败给大家留下了两个争论。
争论一:iPad为终端的新闻客户端发展之路是否走的通?默多克当时向世界宣布,《The Daily》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仅基于iPad平板终端的数字化报纸。这个决定令所有媒体人兴奋不已,可是两年之后它的失败又重重地给了传统媒体业一记拳头,他们纷纷怀疑以iPad为终端的数字化报纸之路到底是否可行。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大多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看好iPad终端新闻出版的模式。路透社的编辑Felix Salmon不看好平板终端新闻发行的这种模式,他认为新闻APP能做的一切,web网页都能实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iPad的前提是建立一个富媒体世界,将网页的多元化与杂志的高质感设计结合起来,但是现实是iPad在这两方面都不具有优势” 。
二是基于单一的平板电脑终端限制了用户的数量,并且不符合用户的需求。著名博客网站Slate的威尔·穆莱斯(Will Oremus)表示,局限于单一的移动设备平台不能形成一个广泛的、遍布世界的受众群,而这是多平台可以做到的。另外,Poynter传播学院的学者杰夫·宋德曼(Jeff Sonderman)也指出,研究发现平板电脑的使用者也倾向于在多种终端中消费媒体内容。
三是基于iPad移动终端的新闻媒体业不具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新闻媒体的盈利途径有两方面:发行和广告。对于数字化媒体来说,发行收入意味着订阅收费的收入,这与目前普遍存在的免费新闻格格不入,付费阅读的信息消费习惯还需要一段时日培养市场,无法快速推行甚至靠此盈利,因此广告仍然是数字化媒体不可摆脱的“钱途”。但是,移动终端由于屏幕广告位的限制,而且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数字化媒体在广告推送上有所节制,因此往往不能获得如传统媒体或web网页那样巨额的广告收入。
争论二:《The Daily》的失败对国内新闻客户端的运营有何意义?
《The Daily》的失败并不表示它将在数字化媒体探究史上烟消云散,反而它将被大大记上一笔,在传统媒体大多彷徨失措甚至隔岸观望、裹足不前时,《The Daily》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却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是革新观念,把握新闻客户端的运营规律。对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而言,无论是创办新闻网站,还是基于某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新闻客户端,如手机、iPad等,都必须把握这一媒体形式自身的运营规律,企图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和模式照抄照搬到新媒体平台,必将以失败告终。《赫芬顿邮报》的成功正是在于其完全摆脱了传统办报的思维模式,遵循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和使用目的,通过加强互联网内容的运营维系平台与每一个用户的关系,运用互联网技术和Web2.0新闻特性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新闻采编流程,从而实现了其今天的辉煌成就。相反,《The Daily》正是无法脱离传统办报的限制,将传统日报庞大的线下采编团队移植到iPad平板终端,导致最终的入不敷出。就新闻APP而言,如果不熟悉APP应用这一行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及盈利模式,如应用程序设计的要点、运营推广的诀窍以及收入成本如何平衡等,那么研发出来的新闻类应用程序就难以获得成功。
二是“一口吃个大胖子”不现实,细分化、专业化才是王道。对于新闻类APP来说,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类新闻内容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因为这样的内容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而且还是免费获取。通常情况下,iPad用户大多属于高端用户,针对某一领域的专业化新闻内容更能促使他们为其埋单。比如《The Magazine》的杂志内容就是定位于科技这一细分领域,其用户群是一批所谓的科技、IT业的“怪才”。而《The Daily》仍然像传统的日报那样,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但都是导读类的“大路货”信息,不但无法形成清晰的用户定位,而且还因巨大的成本开支而陷入困境。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用户并不缺少信息,而是信息太多,难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含金量高的内容,因此细分化、专业化的定位才是数字化媒体披荆斩棘的有利武器。
三是从小规模运营做起,量力而行。胸怀大志、理想远大固然是好事,但是运营一个新闻APP并不是执着于某个远大的目标或观念就可以一蹴而就的。《The Daily》败就败在急于在短时间内实现它面向多用户、内容多元化的目标,把摊子铺得太大;《The Magazine》赢便赢在从“小”做起,量“收入”而计成本,步步为营,慢慢实现盈利和持续经营。《The Magazine》最初上线时一期杂志只有4篇文章,估计这是《The Daily》无法想象的;等到积累起一定数量的用户,APP开始实现盈利时才考虑加大成本投入,增加杂志文章的数量,进一步提升文章的质量,继续积累更多的用户,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这才是新闻APP的经营之道——小规模试水,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