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28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内容教材

姚 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 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及存在问题,深化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更好更稳妥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对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了抽样专题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课题组自编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了施测,并使用谈话法作为辅助研究方法。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700 份,回收有效问卷676 份,有效回收率为96.57%。调查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及开设必要性的调查

在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的调查中,26.7%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68.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为“不太必要”的占4.1%,有0.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表明学院学生思想意识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体基础。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你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的确立影响如何”的调查中,认为“影响很小”的占9.2%“完全没有影响”的占0.8%。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学习兴趣较浓厚。但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用性产生质疑,说明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吸引力仍需加强。

1.2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气氛和学生课堂表现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和“学”脱节的现象较严重,抬头率不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距“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1.3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调查

1.3.1 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 在“你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何感受”的调查中,38.5%的认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感兴趣”,22.2%的认为“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35.2%的认为“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4.1%的认为“内容深奥 难以理解”。学生所希望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希望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

表1 课堂气氛和学生课堂表现调查表 单位:%

1.3.2 教学形式单一保守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的调查中,44.7%的学生回答“以听老师讲为主”,21%的学生回答“常处于思考感受中”, 8.3%的学生“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26%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说明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的现象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1.3.3 实践教学亟须加强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调查中,回答“完全赞同”的为39.6%,“比较赞同”的为46.5%,“不很赞同”的为10.1%,“完全不赞同”的为3.8%,赞同率为86.1%,表明学生渴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进而达到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坚定意志、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教育观念上忽视主体性

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突出,教育观念上忽视主体性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

2.1.1 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功利化取向的差距 高职院校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专业技能,找个好工作”,大部分学生把专业技能考试、证书考试视为求职法宝。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价值不大。在调查问卷中,有4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学用处不大。其中有33.3%和16.8%的学生选择“应付考试混学分不得不学”和“为了继续深造”作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

2.1.2 理论课的简单“灌输”式教育与学生认知和接受程度之间的差距 近年来,高职高专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本科,学生从学习兴趣、思维敏捷度、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这一变化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一味地采取“一锅煮”的办法,有些教师对理论阐释较笼统、学生听不懂,难免会产生“闷”、“ 玄”、“ 偏”、“空”的感觉。

2.1.3 教学内容的“似曾相识”与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矛盾 现在的在校学生已经是清一色的“90后”,受时代背景、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科技创新的影响,他们对现代元素接受和认同速度很快,生活方式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一些教师不能充分的把握学生的这一变化,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采取以权威压制不同声音的做法,向学生硬灌输。教师讲的内容学生似曾相识,缺乏新鲜感,难以打动学生。

2.1.4 学生渴望回答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理论教育跟不上实践发展的矛盾 受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重因素同时叠加的影响,学生处在一个眼花缭乱、复杂多变的时代,处在一个价值多样、冲突加剧的时代,处在一个不确定性增强、选择难度加大的时代,青年学生出现怀疑、迷茫、矛盾,他们渴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帮助解决思想困惑。一些教师无视学生思想的变化,在教学中要么回避热点难点问题,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与实际游离,要么引导不够,让人听后有一种干巴巴的感觉,得不到什么启示。

上述种种教学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也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日益虚位,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可信度和效度。

2.2 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2.2.1 从学生的认知层面来看,教学内容的宽泛与学生的知识性欠缺的矛盾突出 当前,按照05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内容历史跨度大、理论知识多、政策性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各个理论成果的产生、发展、内容、历史地位。《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广泛庞杂、学科众多,涉及哲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无法让学生较为完整的认识和掌握,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形成端正良好的思想观念,学生知识性欠缺和思想性困惑凸显。

2.2.2 从教师的教学层面来看,教师对教材精神理解的不到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准确理解教材精神与搞活课堂教学却常常顾此失彼。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是慷慨激昂的念讲稿,表面看也有激情,但不敢穿越教材一步,不敢诠释教材观点,更不敢有自己发挥,导致课堂沉闷,表面上看是忠于教材精神,实际上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转换。也有一些教师则相反,对教材内容的诠释过头,发挥过度,甚至发挥到偏离主线、偏离教材精神的地步。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准确理解教材精神,二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缺乏了解,因而对一节课应该给学生讲授哪些基本观点,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应该得到哪些启示缺乏深入探讨。

2.3 教学方式缺少实践性

2.3.1 传统教学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很多人集中在一起的“大课堂”方式进行,限制了授课方式的选择而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使知识呈现模式过于单一,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世界和日益活跃的大学生思想这一变化了的新形势。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师生间的互动,缺少学生的参与,是很乏味的。

2.3.2 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形式多样,但不系统。在课内进行主题演讲、讨论、辩论赛等活动,课外进行参观、调研等实践活动,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随机性比较大。其二,以点带面,参与率低。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实践活动只能是部分学生参与,不能全员覆盖。其三,缺少反思与总结,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四,实践教学的课时保障、经费投入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有为难情绪,部分学生有应付心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效衔接,也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对策

3.1 更新教学理念、凸显人文关怀,是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

3.1.1 理念创新以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 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第一,由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向师生双向交流、互动转变;第二,由教师授业解惑向师生共同探讨解惑转变;第三,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转变;第四,由单一的学校课堂教学向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转变,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1.2 真情投入以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生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活动有着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多元、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尚显肤浅等问题。因此,教师不能采用直线、平面、单向和简单灌输说教方式,而应采用曲线、立体、双向和浸透渐入的说服方法。为此,教师应从四个方面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尊重与平等;二是要把握学生思想特征、因势利导;三是要尊重学生认识水平、保护学生内心的求知热情;四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其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

3.2 整合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措施

3.2.1 理解教材精神以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熟悉教学内容,理解教材精神。教材精神实际上就是该门课程最核心的内容,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只有理解教材精神,找出课程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与逻辑主线,才能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合理组织教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教材思想,调动课堂气氛。二是要充分把握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由于课时所限,设置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讲,要在覆盖教学要点的基础上,灵活策略地设置教学内容,注意避免与中学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

3.2.2 突出职业特色,以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 充实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材出版和修订有一定时滞性,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应及时反应最新理论成果和时事动态,并与中央保持一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性和与时俱进的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建设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还要添加一些适合未来行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扩充职业道德内容,突出职业特色。

3.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3.3.1 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吸引力 在创新教学方法上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把推进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与推进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统一起来。重点在于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要锁定在“入脑入心”这一关节点。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以及热点评说等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亲身的参与、讨论、交流,形成学生的认识和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教学效果。

3.3.2 改善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感染力 一方面,改善传统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更容易接受,能够给学生带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条件积极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拓展和延伸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也不局限于教室的教学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放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3.3.3 完善实践教学以增强教学渗透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所学专业。一方面,从单一理论讲授转变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凸显实践教学的功能与优势。对每门课构建一套实践教学模式与完整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向常态化、精品化发展,打造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品牌。另一方面,把实践教学的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选择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凸显实践教学的功能与优势,又要防止实践教学偏离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出现弱化思想性、淡化政治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继全,陆树程.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几个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 曾学龙.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说服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

[3] 王永和.围绕“认知、认可、认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