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内水利旅游研究综述

2014-03-28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水利旅游资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712100)

水利旅游在国内甚至国际还没有准确明晰的定义,但是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针对水利设施及水利景观的旅游开始引起旅游者的兴趣。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树立旅游研究的方向,发现学者们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研究,开发具体地方的水利旅游市场的对策,地区发展水利旅游的优势与可行性等方面。

1 水利旅游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总库中近十年以“水利旅游”为主题的文章进行精确检索,发现对于水利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见图1),研究角度逐渐拓宽,研究的深度逐渐增加。

从研究的学科来看,更多的学者对水利旅游的研究集中在旅游学科,另外从水利水电、工业经济和资源科学角度研究水利旅游的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见图2)。

2 水利旅游概念与分类研究

2.1 概念研究

目前,在对水利旅游的认识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权威一致的定义。水利水务主管部门的界定暂时居于主导地位。《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认为水利旅游是指“以具有自然美学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水利工程景观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娱乐、休闲、度假、科考、学习水利知识、接受水利精神教育和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则认为水利旅游是指“围绕水利工程、水域或水体开展的一切涉水旅游活动”。王会战(2007)认为[1]:水利旅游是指以水域(体)或水利工程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

从目前行政主管部门和学者们的定义来看,都认为水利旅游应该从该种旅游活动的吸引物来着眼进行定义。但是在水利空间范围的界定和具体活动内容的划定上并没有一个一致意见。

2.2 景区景观分类研究

有学者认为水利旅游资源指在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凡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依据该定义把水利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综合景观。徐二娜(2012)和笪玲(2013)在文章中也有依据现有达成一致的水利风景区分类方法进行研究,把水利风景区分成了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水土保持型6大类型[2-3]。目前来看最具潜力,目前开发最多的水利旅游资源是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图1 近十年水利旅游类文章发表数量趋势

图2 1999年~2013年水利旅游研究视角

2.3 评价方法研究

每一种旅游资源都应该有其独特的资源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水利旅游资源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评价方法都不相同。

徐晓音(1999)对大型湖泊水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4],作者在对湖北省大型湖泊水库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立了8个评价项目并将评价项目按重要性分成3类。黄显勇和毛明海(2001)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5],这一成果非常有意义。他们通过对水利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选取重要的评价指标构建层次分析图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水利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统一定量评价水利旅游资源,这有利于决策机构科学而有效地开发水利旅游资源。金革穆(2003)建立了一个水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湖南省益阳市鱼形山水利旅游区为背景[6],通过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计算,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此说明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对水利旅游风景区的等级评定命名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王会战(2007)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7]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模型。白翠玲等(2008)利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张河湾水库进行了资源评价[8]。杨淑琼,曹英(2009)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9],未开发水利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丘萍(2012)建立了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PCA-Borda主客观组合评价法,对我国水利旅游吸引力进行了实证评价[10]。

3 水利旅游开发研究

3.1 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我国水利旅游大至经历了水工程(水库)、水利风景区和水利旅游产业三大阶段。水利旅游的开发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随着水利旅游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开始广泛探索水利旅游的开发问题。

大部分学者选取了一定地域或地点进行了研究。毛明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对浙江水利旅游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评价[11]。刘家麟从景区风景资源、环境美学质量、旅游的经济效益3个一级指标下分成多个小指标来对蚌埠发展水利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12]。何玉婷(2006)对四川发展水利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确定了四川发展水利旅游优势在于水利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区位优势好,同时劣势在于景观特色不足、人才缺乏、资金不足[13]。吉婷婷(2011)利用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水利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14]。

3.2 产品与市场研究

3.2.1 市场研究 市场细分是市场开发前的重要工作,只有明确了市场结构,把总体市场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成几类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杜淡娟等(2003)提出对水利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观点及其细分的基本方法[15],认为要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市场细分以便于市场营销的推广。目前国内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仅仅提出了基本理论,较少有针对实践操作的研究著作。

3.2.2 产品研究 水利旅游产品是依据水利风景开发出来的用于旅游者消费的产品。学者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产品开发的原则和产品的分类。有学者提出水利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的方法。杨淑琼等(2008)认为水利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亟待升级转型[16],水利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主体突出主题、结合水体特点遵循“三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发水利旅游产品体系中的观光旅游产品、文化科教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运动类旅游产品、探险型旅游产品、美食购物类旅游产品等。

目前对于水利旅游产品的研究文献较少,市场的开发及营销很少有学者涉及。对于水利旅游,比较成熟的水利旅游产品形式还有待开发。

3.2.3 效益研究 合理的发展水利旅游能够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是整个社会获益。发展水利旅游有利于盘活水利资产,实现从单一工程效益向主动追求水利综合效益的转变[17];发展水利旅游还可以带动水利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水利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利职工队伍稳定,开拓水利筹融资渠道[18]。

4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1 问题研究

目前水利旅游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地方并不成熟。对于水利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大多是依据地区发展水利旅游的前景进行分析,得出区域开发水利旅游面临的问题。

何玉婷(2006)认为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移民安置问题、开发的时序问题、行业特色问题都会影响到水利旅游的开发。陈子年、毛力(2008)对湖南省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9],认为湖南省水利旅游存在着各地景区开发建设不平衡,景区和旅游项目开发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没有融入政府区域性旅游开发的大格局中来,各自为政的情况还很普遍,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4.2 对策研究

4.2.1 跨学科视角 刘永强等(2003)从文化的视角对水利旅游进行了研究[20],提出水利工程是水利旅游的载体,要把现代与传统有机的结合开展水利旅游。麻录奇(2009)提出要把水利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21]。罗美洁等(2011)认为要把水文化和水利文化融入到水利旅游的发展中[22]。

李锋等(2003)则从伦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发展水利旅游应注意的问题[23],提出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相关对策。

刘家麟(2006)分析了水利旅游与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静态的水和动态的水发展水利旅游,把水利旅游的特色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4],就更能显示水利绿色旅游的优势。

4.2.2 可持续发展研究

(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只有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水利旅游的合理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实施起来将会杂乱无章,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长久的发展。合理、全面的旅游规划,是保证水利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文件[25]。科学的管理是水利旅游成功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综合效益的关键,是持续良性发展的保障。

(2)注重生态保护。没有生态的可持续就没有旅游的可持续。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确保水利设施基本功能来发展水利旅游。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由于规划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的破坏;垃圾污染没有得到较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等。搞水利旅游要通过水利旅游来促进水环境的优化[26]。

(3)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27]。近年来申报热潮持续增温,每一种旅游资源都在筹备申报成为高级别的单位,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有利于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城市形象。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建议。黄松(2005)对清江高坝洲库区水利旅游开发时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和要求[28]。

(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现有资源的开发要不断调整经营管理方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宣传促销就是要时时更新自己的产品卖点,加大对外宣传促销才能赢得更多的游客。

崔千祥(2005)、杨静(2006)等学者提出要不断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对外的知名度[29]。要借助各种媒介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旅行社等机构加大合作范围和力度,旅行社在推销景区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使发展遇到瓶颈的水利风景区有新的突破。

4.2.3 发展模式研究 水利旅游要有新的发展思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学者也都在探究水利旅游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徐广生(1998)提出我国水利旅游景区发展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利旅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他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组建水利旅游集团[30],纵向整合式企业集团和横向整合式企业集团两种企业形式。

吕青川和王仕佐(2005)提出了发展水利旅游的乡村旅游模式[31],这种思路是把乡村旅游与水利旅游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符合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的要求。

殷国玺(2005)等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探讨了风景区委托代理管理模式[32]。陈子年(2005)则从运营机制上提出了要坚持景区评审授牌制度,确保品牌质量[33],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功能。笪玲(2013)针对三峡库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即精品整合模式、纵深辐射模式、立体构建模式和点轴铺网模式相结合的模式[34]。冀淑雯(2013)介绍了江西省水利旅游布设的“一区带两圈”的战略布局,5个功能分区及分区布局下的4条一级线路和10条二级旅游线路,并重点分析了江西省水利旅游线路布设中的4条一级线路[35],为水利旅游发展提出了区域集中聚合发展的新思路。胡咏君等(2013)对水利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规制机制[36],有很大的意义。陈雪钧(2013)则借鉴国外库坝旅游发展模式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模式"加强对我国水利旅游景区的管理[37]。

5 结 语

我国水利旅游的研究虽不及其他类型旅游火热,但是近十年的研究已经逐渐丰富,涉及到了资源评价与分类、开发规划、影响评价等问题,从各个角度开始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论证。其中近两年对于水利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越来越深入。

但是近十年来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域的水利旅游发展对策上,而且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在水利旅游概念的确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行为特征方面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 王会战.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1):109-111.

[2] 徐二娜,李柏文.云南水利风景区的类型及开发模式研究[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3] 笪 玲.水利旅游开发研究现状及趋势[J].吉林水利,2013,(9).

[4] 徐晓音.湖北省大型湖泊水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J]. 经济地理,1999,(4):104-110.

[5] 黄显勇,毛明海.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3):327-332.

[6] 金革穆.水利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河海大学, 2003.

[7] 王会战.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小浪底水利风景区的实证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8] 白翠玲,鲁绍伟.杨建朝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张河湾水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14).

[9] 杨淑琼,曹 英.湖南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10] 丘 萍.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8) .

[11] 毛明海.浙江省水利旅游态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2,(S1):312-316.

[12] 刘家麟.发挥水利产业的优势开展水利旅游的分析[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5-7.

[13] 何玉婷.四川发展水利旅游的SWOT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1):78-79.

[14] 吉婷婷.崔延松.江苏省发展水利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5] 杜淡娟, 徐 彬, 方宇彤. 水利旅游与市场细分[J]. 中国水利,2003,(12):45-46.

[16] 杨淑琼, 肖燕舞. 水利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9-51.

[17] 许志英, 巢建平. 发展水利旅游 盘活水利资产[J]. 湖南水利水电,2006,(3):111-112.

[18] 白 杉, 周 洁. 水利旅游大有可为[J]. 水利天地,2003,(1):28-29.

[19] 陈子年, 毛 力. 加快发展水利旅游策略的探讨[J]. 湖南水利水电,2008,(1):83-84.

[20] 刘永强, 李 锋, 张德进. 水利旅游的文化视野[J]. 水利经济,2003,(6):60-61.

[21] 麻录奇,刘 瑞.依托宝鸡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水利旅游[J].陕西水利,2009,(4).

[22] 罗美洁,黄权生.鄂西水利文化及其水利旅游形象定位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3] 李 锋,吴 玲.发展水利旅游应注意的伦理问题[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1):47-48.

[24] 刘家麟.水利旅游与水[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6-28.

[25] 崔千祥,崔丽中, 王福忠, 等.发展山东省水利旅游的探索[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81-585.

[26] 张小弼,刘 军,周晓东. 论发展水利旅游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 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3):77-80.

[27] 柳礼奎. 天津水利旅游思考[J]. 天津经济,2008,(7):60-62.

[28] 黄 松. 清江高坝洲库区水利旅游开发构想[J]. 人民长江,2005,(1):44-46.

[29] 杨 静, 张世满. 山西水利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思考[J]. 山西科技,2006,(2):18-19.

[30] 徐广生, 杜淡娟. 组建水利旅游集团[J]. 中国水利,1998,(8):37-38.

[31] 吕青川, 王仕佐. 水利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模式探微——以库区整体搬迁的思南文家店镇为例[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5-58.

[32] 殷国玺, 徐 斌, 胡瑞嫒, 等. 风景区委托——代理管理模型探讨——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J]. 水利经济,2005,(6):59-62.

[33] 陈子年.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J]. 湖南水利水电,2005,(4):76-91.

[34] 笪 玲.库区水利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以三峡库区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3,(4).

[35] 冀淑雯.江西省水利旅游总体布局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

[36] 胡咏君,谷树忠,王礼茂,等.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利益博弈及规制机制[J]. 资源科学,2013,(2).

[37] 陈雪钧.世界库坝旅游开发的经验与启示[J].消费经济,2013,(1).

猜你喜欢

水利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