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说千里马

2014-03-28朱吉红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千里马伯乐大王

朱吉红

什么是千里马?顾名思义就是指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宝马良驹。

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骑着巡游天下。《拾遗记》里说他的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二名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五名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六名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七名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八名挟翼,身上长有翅膀,像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可谓神奇。

其实,周穆王的八骏比喻着他的人才集团个个才华卓越,本领非凡,各自用自己特殊的才能,共同辅助着周朝的天下大业。因此,从古至今,千里马成为能力、圣贤、人才的象征。

在我国最古老的典籍《易经》中,乾卦代表天,龙被列入乾卦,就是天的象征,具有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古代甲骨文中,某些“龙”字,其狭长的头部极似马首。在殷商遗存至今的铜器石刻上,就有马首蛇尾的龙像。可以这样说,马类在龙的形象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赋予了它最高的刚健形象的地位,正因为这样,人们称马叫龙马,千里马因此成为人杰的象征。

千里马的优秀品质,不仅来自先天健全的体魄、良好的潜质,更有后天日积月累、锲而不舍的磨砺。据说,伯乐相马并非仅仅用眼去“相”,还有一整套筛选机制。先要用锋利的剪子修剪马毛,用刀子和锤子铲削马掌,还要在马的身上烙下印痕,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被淘汰的劣马已达十分之二三。然后用饥渴来磨练马的耐力,用快慢来控制马的速度,用鞭子来磨砺马的韧劲。随后,还要被关在马圈里,经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考验,经历几番近似残酷的“相马”过程,平庸之马已死去大半,真正的千里马才能脱颖而出。

从古至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想成为千里马,除了具有千里马的必备条件外,还要有识才用才的伯乐。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识人用才不分出身贵贱,不问地位高低,为找到真正的宝马良驹,虚心向砍柴为生的方九皋请教,为自己相马,从而挑选出超越群马的“天下之马”。生活中,我们最担心的是那些并不具备伯乐之才,却又占据了伯乐之位的假伯乐,他们戴着有色眼镜、秉持成见去“相马”,任人唯亲,结果净挑些中看不中用的“劣马”。

《战国策》有一篇著名的“千金买骨”的典故: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竞相争夺招揽人才,以求各自邦国稳固长久,燕昭王也不例外。燕国有个名叫郭隗的人,这天向昭王讲了一则关于千里马的故事:从前,有个君王想花千金求一匹千里马,三年过去了,一直未能如愿。有位门人主动请战,表示可以找到千里马,国君遂派他出去。三个月后,他果然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门人当即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了马的骨头回去交差。国君听说后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五百两黄金买回一堆枯骨?”门人答道 :“是啊,今天我替大王花五百两黄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那一匹活生生的千里马就不知有多昂贵了。天下人由此知道大王这样看重千里马,还愁别的千里马不纷纷而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马接二连三地跑来了。

郭隗讲到这里,话题猛然一转,对昭王说:“今天,大王要是真心求贤招才,那就先重用我郭隗吧。连我这样不怎么杰出的人才都受到了重视,那些比我强的真正贤才,再远也会自动前来。这则故事向我们揭示了毛遂自荐的道理。

因此,真正的千里马要勇于表现自己,要靠强健的肌肉,要靠不俗的表现,要靠忠实的品格去展现。惟有负载远行,追风逐电,奋蹄驰骋,以优良的潜质和风骨,出色的竞技能力,及不畏艰难,执着向前的坚定信念让更多的伯乐发现自己,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才华。

猜你喜欢

千里马伯乐大王
伯乐一顾
虎大王
挑剔的千里马
车伯乐
其实你不是千里马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跳的“千里马”
大王的生日礼物
破烂大王不好当
“马相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