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体育传承模式之比较研究①

2014-03-28李国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师徒中国武术竞技

李国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浙江杭州 310018)

东西方文化发展轨迹不同,体育演进也必然依附于文化发展而变化,中西方体育传承方式的迥异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并非“大同社会”,而存在鲜明的地域性特征。[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的文化体系,而西方体育文化属于工业文明的文化体系,两个文化体系之间除了表层运动形式的交融之外,在追求目标、建立基础、运动手段与价值取向层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冲突。社会在变,文化也在变,很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演变中逐渐消失,当我们猛然惊觉文化的消失,欲重新延续即将消失的传统时,我们更需审思的是挽回的究竟是什么。武术的竞技化推广确实达到宣扬国粹的目的,但过度的规格化、简单化与制度化,失去了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复杂多元的特质。学校课程亦纳武术为体育教育的项目之一,但以西方体育模式传承中国武术,偏重外在肢体技术的传承,忽略了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使传统武术的精神无法扎根于下一代,也引起传统武术家的诟病。

表1 中西方对身体的不同概念

注:精是形中的精华物质;气是神、形交感的产物;神是身、心之间的介质。

1 从中西文化身体观之不同看身体活动传承模式

西方的身体观认为人的生命是身心二分的,身体只是区分个体差异的物质性存在。但在中国传统观点中,生命除了五脏六腑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形”,及心灵“神”的系统之外,还有另一种“气”的系统,是能量流聚合的有机存在,这种气与身体结合并论的说法,是传统医学、武术、占卜、星象等得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形”中的精华物质称为“精”,而“气”是中间的介质,掌握了“气”就掌握了“形”与“神”,因此中国人发展出很多练气、养气的方法。因“气”的存在,身体主体与自然、人文产生了必然性的内在连结,也使有限的主体可以超越身体的限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2]。因此,中西方在这种身体观的异同之下,演变出两种对身体活动不同的传承方式,中国以师徒制为身体活动传承的方式,西方则以运动教练制为主。(见表1)。

1.1 中国武术传统的传承模式—— 师徒制

所谓师徒就是师父和徒弟之合称。韩非子在《诡使》中指出:“私学成群,谓之师徒。”中国古代的原始教育是以君为师,以官为师,以父为师,私人讲学之风盛起,教育的工作多落在老师身上。师传徒的目的在于传承技艺,一般来说,特殊的技艺多是父传子的家传模式,如无子嗣,或为子者不愿继承父亲的技艺,则技艺传承者多会收徒以传承本门技艺,师父会把徒弟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徒弟也当侍奉师父如亲生父亲一般,故曰:“师徒如父子”。中国人讲求伦理制度,拜师的目的在于建立双方的名份,并表示师徒双方均重视此一行为[3]。师徒制存在的目的在于透过技艺的传承,达到人与人关系的建立,及透过拜师仪式使现今传承者与此技艺的先人联成一贯的网络,使后人有迹可循,达到绵延后世,永续流传的目的。武术的传统传承模式是典型的“师徒制”为代表,至于家传模式也可说是师徒制的一种,差别在于家传模式“师”、“徒”双方有血缘关系,师徒模式中“师”、“徒”双方是透过拜师仪式使双方建立类似血缘的关系,同样要合乎传统伦理的观念。所以家传模式也是师徒制的一种,并且统称“师徒制”。

表2 中西身体活动传承模式之比较

1.2 西方体育运动的传承模式—— 运动教练制

西方运动的形成与西方身体观紧密相关,于是发展出注重体育化、科学化与竞技化的运动形式。西方体育受到西方身体观的影响,不但运动形式受到影响,就是其传承模式也在这种身体观下,发展出其一套独特的以运动教练制为主的西方体育传承模式。运动教练制其本质是注重训练效率与成效,以竞技为目标,为获得竞技胜利而设计的一套具有工具理性特点的完备训练计划。教练与学员建立起以契约形式为特点的合作方式。契约一旦终止,双方合作关系也终止[4]。以运动教练制为代表的西方体育传承模式,形成了以竞技比赛为导向的训练模式。以西方专业运动队为例,运动队为参加体育竞赛、获取成绩,通过签订合同与专业教练建立聘任关系。

2 中西方体育传承模式内涵之比较

通过对中国武术“师徒制”与西方“运动教练制”传承模式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影响了中西方对身体观的看法,中西方身体观之不同又使其对中西方身体活动传承模式产生了影响,为了让我们更清楚了解双方的差异性,以下表做一比较与说明。(见表2)

2.1 练习目的与价值结构取向异同

中国武术师徒制是术德并重,寓文化于技击,不以竞技比赛为主要目的;西方运动教练制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以竞技为主的兼具强身健体、个人防卫功能,并以追求胜利为主要目的学习制度。这样的差别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讲求中庸之道,凡事要知所进退,以谦让为美德,以礼为规范,“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西方文化社会偏向冒险、进取、超越、竞争,造就很多运动练习者义无反顾终生投入到运动练习中,成功时肯定自我,失败时奋力拼搏,铸就了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代表的奥林匹克宗旨,这也是西方运动发达的最大原动力。

2.2 整体修炼与专项训练方法异同

中国武术注重内外兼修,颇似于道家所讲的“道进乎技”,融合健身、防身、修身、养生为一炉。如八卦掌、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技法的创编都结合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念。技击动作严格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整体协调统一,同时包含攻防进退、虚实开合等意念,一招一式都凝聚着二度、三度思考设计,重视整体且不可分割。西方运动教练制多采用专项专业的训练方式,根据动作技术的分解演练并结合西方人体解剖医学原理进行精细的技术练习。专项训练在单一意念的思维中,重视动作的极端化练习,不同于武术师徒制复杂、多元的整体修炼特质。

2.3 宏观定性评价与客观定量评价标准的异同

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庸之精神,在技术上追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劲力上多讲究“缠丝劲”,这种内敛而有节制的技术表现,常人无法通过肉眼、外形评判,更适合于有经验的练习者通过宏观定性评价,因而无法建立起客观衡量标准。西方运动以竞技、超越、获胜为训练目的,其对外传播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结构方式更要求运动技术必须建立在简单、明确、统一的可以客观定量评价的规则制度之上。

3 结论

3.1 武术传承制是一种身心结合文哲思想的多元思维传承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身体活动的一环,受到中国传统身体观身心合一、精气神相通的影响,超越了简单身体对抗的技术格局,将格斗技术融合于修身、养生和武学的个人境界提升,实现了“训练”到“修炼”的身心平衡发展和内外兼修的技术实践。发展出注重整体、协调、多元思考的身体活动模式,这种身体活动模式透过传统师徒制的传承,历经长时间的演变,融合中华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一丰富完整的中国武术体系,不仅有功法、套路、技击方面的训练,还兼具养生、修身等内化人心的思想。

3.2 武术技术的评价方式不同于西方体育的客观量化标准

武术的传承是一连串“学习、练习、训练、磨练、修炼”的过程,藉由这个过程很自然的内化到人的内在心灵而影响人的身心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说,武术的学习就是“武艺”的传承,武术就是一种艺术,结合传统的运动之美与文化之美,艺术与美的东西是无法客观量化的,是主观而且重视直觉的。因此,在武术的传承中,注重对境界的追求重视“体会”,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会经验学习。而西方运动的传承仅仅注重技术的练习,重视科学的量化标准的定量评价与武术的定性评价存在极大的差异性。

3.3 “复杂多元”的武术发展不能“简单归一”于体育范畴

传统武术虽然是身体活动的一部分,却不能将它局限于体育的范畴。综观武术近百年来的发展,不难发现武术一直朝体育化的路线迈进,而且采用西方运动对身体的见解,将武术朝竞技化、表演化、教材化的路线前进。为了使武术达到普及推广的目的,开始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传承时只注重筋骨锻炼和搏斗技巧,而且为了方便推广,订定一套统一教材,如同兵式体操般的进行操练,将原本以“复杂多元”为特色的武术,转化为“简单统一”的活动形式。

[1](德)卡·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6.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02.

[3]《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1.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9.

[5]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83-588.

[6]孙禄堂.拳意述真[M].4章,1990.

[7]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理论与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的契合[J].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师徒中国武术竞技
扎根现实的罗丹师徒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唐僧师徒为什么不“飞着”去取经?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唐僧师徒的超速罚单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