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队古典跤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测试与分析

2014-03-28胡荣勋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肌群国家队平均值

胡荣勋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50)

没有力量就无所谓摔跤,这是业内界的共同认识。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因素,力量素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众所周知,古典式摔跤只针对腰以上部位做动作,这就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等要素的要求极高。尤其对运动员腰以下力量要求极高,因此本文对运动员的膝关节力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以便为教练员教学、运动员训练及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与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测试对象为29名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国家队古典跤运动员,研究对象的其它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等网站相关连接,会议论文及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文献全文。

1.2.2 实验法

(1)测试仪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量系统,身高体重仪。

(2)实验测试: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量系统,对29名运动员进行了等速肌力测试。测试肌群及测试参数详见表2。

1.2.3 研究指标的选取

相对峰值力矩(Nm/Kg):指峰力矩÷受试者的体重所得到的值。

肌群力矩比(%):膝屈/伸。

两侧肌群力矩差异(%):本文为∣(左侧-右侧)/右侧∣×100%。

1.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全部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1.0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差异为P<0.05表示,非常显著性差异为P<0.01表示。为减小分析误差,本次数据均采用相对值分析。同时本次数据分析均剔除了受伤运动员所测肌群力量数据。

2 测试结果

2.1 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的峰值力矩

相对峰值力量(PT/BW):又称相对峰力矩,指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可进行不同体重个体与人群之间的肌群力量比较。

由表3、表4分析可知:(1)0°/s的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都比240°/s的大且比较均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0°/s的膝伸肌群力矩平均值都比240°/s的大且比较均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2)三种速度下的运动员双膝屈肌群力矩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大部分运动员双膝屈肌群力矩较平衡,0°/s的双膝伸肌群力比较和240°/s的双膝伸肌群力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60°/s的左膝伸肌群力平均值比右膝的大且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国家队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时习惯用左架有关;(3)三种速度下的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都比伸肌群的小且均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2];(4)从表4中可知:个体之间的膝关节力量的差距非常大。

对比他人研究:张学军等[2]测得古典跤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为(1.77±0.26)Nm/Kg,伸肌为(2.6±0.62)Nm/Kg;王萍等[6]测得一级跳远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60°/s)为(1.61±0.18)Nm/Kg,伸肌为(2.04±0.35)Nm/Kg;吕昊[8]测得散打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60°/s)为(1.47±0.16)Nm/Kg,伸肌为(1.39±0.03)Nm/Kg;王艳云等[9]测得足球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60°/s)为(1.66±0.18)Nm/Kg,伸肌为(3.48±0.45)Nm/Kg,膝屈肌群力矩(240°/s)为(0.88±0.32)Nm/Kg,伸肌为(1.43±0.45)Nm/Kg。对比可知国家队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比以上的研究大,但优势不明显。

表1 研究对象的其它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 测试肌群及测试参数

表3 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一览表(N=_人)

表4 同一测试速度下的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配对T检验

表5 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力矩比一览表(N=_人)

表6 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两侧肌群力矩差异一览表(N=_人)

2.2 古典跤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力矩比

肌群力矩比是反映肌群力平衡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运动员发力肌群的稳定性分析,可了解其损伤风险。通常情况下膝关节屈/伸肌群比为2∶3[7]。

表5显示:0°/s、60°/s、240°/s的左膝屈/伸肌群比平均值依次为41.4%、55.0%、65.6%,右膝为44.3%、52.6%、63.8%。对比一些研究:一级古典跤运动员[2]膝屈/伸肌群比平均值(60°/s)为72.5%,一级跳远运动员[6]膝屈/伸肌群比平均值(60°/s)为69.0%、男子散打运动员[5]膝屈/伸肌群比平均值(60°/s)为106.0%,速滑运动员膝屈/伸肌群比平均值(240°/s)为68.9%,优秀男击剑运动员膝屈/伸肌群比的平均值在0°/s为58.0%、240°/s为62.0%;综上可知国家队运动员的膝屈/伸肌群力比还是较低的。依照评价标准来看,国家队运动员的膝关节在屈和伸方向上的稳定性还是较差。Bratta(1998年)发现腘绳肌群力量偏弱是膝关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roce(1996年)等认为膝关节的屈伸肌群比在50%~80%范围内时损伤风险较小[7]。另研究表明[4]膝部损伤是高发区,其原因均是下肢力量相对薄弱,对关节保护不够。因此,国家队运动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加强膝部力量训练以及屈肌群力量训练是相当重要的。

2.3 国家队运动员膝关节两侧肌群力矩差异

有研究[3,7]表明两侧肌群力矩差异的安全范围为15%以内。

表6显示:0°/s、60°/s、240°/s膝两侧屈肌群峰值力矩差异均值为13.3%、7.9%、6.2%,最大值分别为36.0%、24.5%、22.5%;0°/s、60°/s、240°/s,膝两侧伸肌伸8.9%、5.2%、6.1%,最大值分别为25.3%、14.3%、30.4%。从以上膝两侧屈及膝两侧伸来看,其差异均值都<15%,这表明大部分古典跤运动员的膝两侧肌群力矩较为均衡,但也有少数运动员的膝两侧力矩差异远超出了安全范围,这要教练员训练时需区分个体差异。

3 总结

(1)三种速度下的运动员膝屈肌群力矩平均值都比伸肌群的小且均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60°/s的左膝伸肌群力平均值比右膝伸肌群的大且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国家队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时习惯用左架有关。

(2)国家队个体之间的膝关节力量的差距非常大,这要教练员训练时需区分个体差异。

(3)国家队运动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应加强膝部力量训练以及屈肌群力量训练。

[1]卢德明,王向东.青年人六大关节机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学军,刘姝,景文,等.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肌群力量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6):25-28.

[3]张豪杰.中国摔跤队参加第18届亚洲男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5):78-79.

[4]王宗洪.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预防[J].安微体育科技,2007,28(2):28-30.

[5]姜传银.拳击、散打、跆拳道等速肌力测试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28-630.

[6]王萍等.男子跳远运动员膝关节肌等速向心收缩的肌力研究[J].安微体育科技,2006,27(6):33-34.

[7]袁鹏,吴翠娥,朱晓梅.等速测力评价柔道运动员伤后力量特征及应用[J].体育科研,2010(6):136-139.

[8]吕昊.陕西省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膝关节肌群等速力量评价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9,7(2):93-97.

[9]王艳云.足球、速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等速向心收缩的生物力学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110-111.

猜你喜欢

肌群国家队平均值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