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TiO2的合成及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2014-03-27葛杏莉邓帮君周环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钛酸丁酯伏安

葛杏莉,沈 萌,邓帮君,周环波

(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比微晶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学、机械、物理、化学、热学、电学及磁学等方面的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1-13]。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一直是光催化[13-17]、电催化[18-20]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21-22]。Pt和Au是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中最早使用的电极材料[22]。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大量制备 TiO2修饰电极成为可能,TiO2修饰Pt制成复合电催化剂已引起广泛重视[11-12]。作者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粉体,进而用涂膜法制备纳米TiO2/Pt修饰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葡萄糖体系中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1 实验

1.1 纳米TiO2样品的合成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选择钛酸丁酯体积、乙醇体积、烘干温度及焙烧温度等为考察因素,通过L9(34)正交实验优化纳米TiO2的合成工艺,以获得电化学催化性能更好的修饰电极。合成的纳米TiO2样品标记为SM-01~SM-09,对比样品标记为SM-00。

1.2 纳米TiO2样品的XRD分析

用D/max-TTRⅢ型X-射线分析仪(日本理学公司)测定SM-03、SM-05、SM-07及SM-09纳米TiO2样品的晶体结构特征(测试条件:衍射角2θ为10°~90°、Cu靶κα,λ=0.15406 nm)。

1.3 纳米TiO2样品的TEM分析

以乙醇为分散介质、OP-10为分散剂,超声波分散,将分散好的纳米TiO2样品附着在铜网上,用JEM-100CX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测试纳米TiO2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1.4 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制备

将Pt电极(Φ=2 mm)用蒸馏水清洗,在加有抛光粉[300目(Φ=0.054 mm)、400目(Φ=0.0385 mm)的Al2O3粉末]的抛光绒布上顺次抛光,再将其依次在无水乙醇、H2SO4(1∶1,体积比)、蒸馏水中超声清洗,自然晾干。取适量纳米TiO2固体粉末超声分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分散液,用微量进样器移取适量纳米TiO2水相分散液滴加在Pt圆盘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即制得纳米TiO2/Pt修饰电极。

1.5 循环伏安测试

循环伏安测试在三电极体系玻璃电解池中进行,以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电极面积为0.04 cm2)为工作电极、Pt 片电极(电极面积为0.25 cm2)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在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上于0.5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对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进行测试。扫描速率为12.5~100 mV·s-1,扫描电位为-1.0~1.4 V。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TiO2的合成工艺优化

以钛酸丁酯体积(A)、乙醇体积(B)、烘干温度(C)、焙烧温度(D)为考察因素,以不同扫描速率下同一样品制得Pt修饰电极的CV曲线中还原峰6的峰电流(ip)平均值作为考核指标进行L9(34)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Tab.1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注:1~9号实验对应的样品编号为SM-01~SM-09。

由表1可以看出,各因素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

TiO2的电化学催化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钛酸丁酯体积>乙醇体积>焙烧温度>烘干温度。最佳合成条件为A3B3C1D2,即钛酸丁酯8 mL、乙醇12 mL、烘干温度80 ℃、焙烧温度500 ℃。

2.2 纳米TiO2样品的XRD分析(图1)

从图1可以看出,4个纳米TiO2样品的XRD图谱在衍射角约为25°、37°、38°、48°、54°、55°、63°、69°、70°、75°及83°等处均有近10~12个特征衍射峰,各个峰相对较强且较尖锐,且半峰宽(FWHM)较小,说明纳米TiO2的结晶都比较完美。比较各样品的(101)衍射峰可见,SM-03的衍射强度最强、半峰宽最小,表明其结晶程度最完美,SM-05的结晶相对最差。将样品的XRD衍射数据分别与XRD标准卡JCPDS(卡号21-1272)的数据进行对比,各衍射峰对应的晶面(hkl)分别为:(101)、(004)、(200)、(105)、(211)、(204)、(116)、(220)、(215)和(312)等,表明合成纳米TiO2样品的结构与锐钛矿型纳米TiO2的晶型一致,即合成的系列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TiO2晶体。

2.3 纳米TiO2样品的TEM分析(图2)

从图2可以看出:SM-09为较规则的球形颗粒,且分散情况良好,存在一定的团聚现象,粒径分布范围为5~50 nm,其中50 nm左右的大颗粒可能是由小颗粒团聚而成;SM-05同样为较规则的球形颗粒,但分散情况比SM-09稍差,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 粒径分布范围为20~80 nm,其中的大颗粒可能也是由小颗粒团聚而成。

图2 纳米TiO2样品的TEM相片

TEM分析结果与激光粒度分析结果的最小值基本吻合。可见,纳米TiO2样品的粒径分布范围为5~20 nm。

2.4 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图3)

从图3可以看出,CV曲线上都出现了3个氧化峰(峰1、峰2、峰3)和3个还原峰(峰4、峰5、峰6),在扫描电位为-1.0 V、1.4 V处分别出现析氢峰、析氧峰。其中峰1为活性物质吸附过程,峰4为活性物质脱附过程,其它各峰对应的电化学反应分别为:

图3裸Pt电极及纳米TiO2(SM-01~SM-09)/P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Fig.3CVCurvesofbarePtandnano-TiO2-modifiedPtelectrodes

峰2:RCHO→RCOOH/R′C=O+e-

峰3:Ti2O3→TiO2+e-

峰5:TiO2+e-→Ti2O3

峰6:RCOOH/R′C=O+e-→RCHO

RCHO+e-→RCH2OH

从图3还可以看出,同一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中,SM-01~SM-09的各氧化还原峰电流均大于裸电极SM-00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表明纳米TiO2/Pt修饰电极比裸Pt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对葡萄糖电化学氧化还原响应更灵敏,这是纳米TiO2和Pt电极共同作用的结果。

将扫描速率为25 mV·s-1时的还原峰6放大,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ip(35.6~57.8 μA)远大于裸Pt电极的ip(仅为21.7μA);其中SM-09的ip最大,为57.8 μA,是裸Pt电极ip的2.67倍。

图4 扫描速率为25 mV·s-1时的还原峰6局部放大图

纳米TiO2(SM-09)/Pt修饰电极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纳米TiO2(SM-09)/P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从图5可以看出,在葡萄糖溶液中,纳米TiO2(SM-09)/Pt修饰电极的CV曲线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峰,具有较灵敏的氧化还原电流响应,且纳米TiO2(SM-09)的催化活性与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正相关。

2.5 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动力学特征

研究表明,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ip~v曲线呈非线性关系,而ip~v1/2曲线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值在0.9864~1.000之间。推测制得的纳米TiO2/Pt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氧化还原电化学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

3 结论

(1)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的电化学催化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钛酸丁酯体积>乙醇体积>焙烧温度>烘干温度;在钛酸丁酯体积为8 mL、乙醇体积为12 mL、烘干温度为80 ℃、焙烧温度为500 ℃时,合成的纳米TiO2具有最佳电化学催化性能。

(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系列纳米TiO2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TiO2晶体,呈较规则的球形颗粒,粒径分布在5~20 nm之间;纳米TiO2/Pt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溶液具有显著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其电化学响应峰电流远大于裸Pt电极的峰电流;且修饰电极电化学反应主要受扩散控制。

[1] KRIVTSOV I V ,ILKAEVA M V,SAMOKHINA V D,et al.Synthesis of silica-titania composite oxide via "green" aqueous peroxo-route[J].J Sol-Gel Sci Technol,2013,67(3):665-669.

[2] KARTHICK S N,PRABAKAR K,SUBRAAMANIA A,et al.Formation of anatase TiO2nanoparticles by simple polymer gel technique and their properties[J].Powder Technology,2011,205(1-3):36-41.

[3] HOSSEINI-SARVARI M.Nano-tube TiO2as a new catalyst for eco-friendly synthesis of imines in sunlight[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1,22(5):547-550.

[4] KIM Y N,SHAO G N,JEON S J,et al.Sol-gel synthesis of sodium silicate and titanium oxychloride based TiO2-SiO2aerogel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under UV irradi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3,231:502-511.

[5] 周环波,李帆,叶海燕,等.纳米TiO2-Pt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5-8.

[6] 范拴喜.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10,42(11):7-10.

[7] DAHOUDI N A.Low temperature gas sensing coatings made through wet chemical deposition of niobium doped titanium oxide colloid[J].Mater Sci & Appl,2011,2(4):265-269.

[8] KIM H,CHOI Y,KANUKA N, et al.Preparation of Pt-loaded TiO2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WGS reactions[J].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09,352(1-2):265-270.

[9] 刘春艳.纳米光催化及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8-25.

[10] 李鹏飞,袁福根.乙酰丙酮铁配合物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30-35.

[11] ZHANG H,CHEN G.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Ag/TiO2nanocomposite powders synthesized by a one-pot sol-gel method[J].Environ Sci Technol,2009,43(8):2905-2910.

[12] ROY A S,PARVEEN A,KOPPALKAR A N,et al.Effect of nano-titanium dioxide with different antibiotics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J].J Biomater & Nanobiotech,2010,1(1):37-41.

[13] 武光明,邢光建,江伟,等.喷雾热分解法制备TiO2薄膜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纳米科技,2008,5(4):23-26,66.

[14] 陈雄,袁曦明,王永钱,等.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23(4):50-53.

[15] 张光友,徐文国,郑伟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污水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B06):335-336.

[16] 张颖,王桂茹,李朝晖,等.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活性染料水溶液[J].精细化工,2000,17(2):79-81.

[17] 鲁安怀,郭延军,刘娟,等.天然含钒金红石:一种用于降解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剂[J].科学通报,2004,49(22):2350-2353.

[18] 王亚珍,陈飞,吴天奎.Nano-TiO2修饰金电极对NO2的电化学检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26-28.

[19] 刘冰川,李金花,周保学,等.高效自组装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降解葡萄糖的动力学和机理[J].催化学报,2010,31(2):163-170.

[20] 褚道葆,李晓华,冯德香,等.葡萄糖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载Pt复合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J].化学学报,2004,62(24):2403-2406.

[21] 庄贞静,肖丹.基于纳米材料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9,37(A02):52.

[22] 庄贞静,肖丹,李毅.无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21(11):1486-1493.

猜你喜欢

钛酸丁酯伏安
用伏安法测电阻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胺/层状钛酸盐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研究
基于LABVIEW的光电池伏安特性研究
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的合成研究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通过伏安特性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钛酸锂电池胀气问题的研究进展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
2,4-D丁酯对棉花造成的药害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