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
2014-03-27刘高军
刘高军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66071,青岛∥工程师)
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
刘高军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66071,青岛∥工程师)
从运营筹备角度对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对相关政策、设备重要性、维保技术力量、运营各阶段维保需求、维保成本测算等方面的分析,来选择各专业设施设备的维保模式。探讨了在自主维保、委外维保和联合维保等不同模式下的实施策略,为运营开通后的维保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
Author'saddressQingdao Metro Group Co.,Ltd.,266071,Qingdao,China
地铁设施设备的专业多、技术含量高,各专业之间接口关系复杂。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下简为“维保”)工作对运营安全、服务质量、运营成本有重要影响。地铁设施设备一般包括三类:①行车设备类,如车辆、信号、通信、供电、轨道等系统;②品质服务类,如空调通风、电梯和自动扶梯、自动售检票(AFC)、站台屏蔽门、给排水、低压照明、乘客信息、导向标志等系统;③安全保障类,如综合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等。
在运营筹备期,地铁设施设备维保工作方案与运营组织架构设计、定岗定编、人才招聘培训、成本测算与票价制定等工作紧密相关,因此应尽早研究确定。本文在调研借鉴全国地铁行业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地铁运营筹备中的维保工作方案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和探讨了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
1 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
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一般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自主维保、委外维保和联合维保三种模式。自主维保是由运营单位利用自身的人力、设备和技术等资源,自行承担维保工作;委外维保是在运营方的监督管理下,将维保的部分或全部项目外包给市场上的专业维保单位完成;联合维保是运营单位与专业维保单位以联合体或专业分工形式,共同完成维保工作。
地铁的各专业设施设备采取何种维保模式,是维保方案研究的核心内容。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研究过程。它既要充分了解三种维保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又要详细分析相关政策法规和设施设备的专业特点,还应结合运营线网的发展阶段、企业战略、人员与技术力量现状、维保市场等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从而确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维保模式。
1.1 通过相关政策来选择
地铁设施设备的专业覆盖面广,分属不同行业的监管范畴。其中,电梯和自动扶梯、火灾报警设备等属于特种设备,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对其维护已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发文明确要求“公共交通领域电梯由制造单位或其委托、授权的单位进行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保养。”因此,对于新开通地铁的城市或未取得相关资质的运营单位,应首先考虑将此类设备外包给具有资质和维保
经验的生产厂家或维保商进行维护。
地铁项目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拉动能力,许多城市希望通过地铁建设和运营,带动相应的生产制造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的还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地铁运营单位亦应因地制宜,选取具有本地优势的专业实行委外维保或联合维保。
此外,运营单位一般是当地地铁集团或地铁总公司的下属单位,而上级集团公司、国资委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战略规划、业绩考核政策、人力资源政策、运营补贴政策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铁运营单位的业务方向、用人规模、工资总额、薪酬水平、运营成本构成等指标。如:自主维保、联合维保与委外维保会产生人员配置的此长彼消,相应对地铁运营单位的人员结构、薪酬水平及运营成本中人力成本和维修成本的占比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地铁运营单位需对三种维保模式下的人员配置和成本进行测算对比,然后再进行决策。
1.2 通过分析设施设备重要性来选择
设施设备的重要性是指与地铁运营核心业务的相关程度,以及发生故障时对运营安全、运营服务的影响程度。其中,安全风险应成为分析设施设备重要性的关键。地铁重要设施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行车,进而影响地铁的基本服务,有的还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故对关键的设施设备,应尽可能采取自主维保模式。重要设施设备故障排除的及时性要求高,采用自主维保模式更容易把控故障时的抢修和恢复,能够有效地降低委外维保带来的应急风险。如车辆牵引制动和转向架系统、信号、接触轨(接触网)等,就应采用自主维保模式。此外,对运营单位必需掌握的关键技术,以及涉及到企业技术和商业机密的设施设备,原则上亦应采用自主维保模式。如自动售检票设备可以采取委外维保模式,但票务清分设备则应采取自主维保模式。
某些重要设施设备中若存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作业,则可采用联合维保形式,将其中的部分作业外包,部分作业自主维保。例如:轨道专业的巡道、养护工作,其技术含量低,需占用大量人员,故可采用外包;而轨道的打磨、轨检作业需使用专业的高技术装备,且人员占用少,则可采用自主维保。这种采用联合维保模式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可通过自主维保作业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培养锻炼自己的员工队伍。
对运营服务直接影响不大,或出现故障后较容易排险抢修的设施设备,宜采用委外维保模式。此外,通用性强、市场成熟度高、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专业,应尽量采用委外方式,如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配电等专业的设施设备。
1.3 通过分析技术力量来选择
技术力量是指完成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需具备的专业资格、技术人员、专业设备等资源。这需要从地铁运营单位自身和市场上潜在维保单位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对自身维保力量的分析,需重点考虑运营维保人员的专业、学历、年龄结构、本行业从业经验、技术职称、特种作业证持有率等现状,以及未来业务能力的提升空间,从而预测自身技术力量与地铁运营开通、网络化运营各阶段需求之间的差距。当人员综合实力与维保要求有差距时,属于运营关键设施设备的,如信号专业的设施设备,应考虑从运营筹备期开始加强储备具有行业经验的人员,首先满足1条线的自主维保需要,并结合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维保工作需求;属于非关键设备的,如房建监测专业的设施设备,可以采取联合维保模式。一方面通过劳务委外,可以控制维保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抓住维保缓冲期进行人员培训,以便逐步向自主维保过渡。另外,像信号、车辆等专业的设施设备虽然前期的技术力量有可能不足以支撑专业运作,但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进行委外维保。其初期可考虑由施工单位或者供应商进行临管,待自身队伍建设成熟后再采用自主维保。
对市场维保技术力量的分析应侧重于对各专业维保市场进行调研,掌握潜在的维保队伍,了解其资质与业绩,并对维保队伍进行价比质比。只有在市场上具备有充分竞争力的维保专业,才能够降低地铁运营单位的委外维保成本和实施风险。例如,车辆系统的空调保养、高压供电系统的主变设备、轨道维护、桥隧结构监测等,由于其市场成熟,竞争充分,宜选择委外维保模式。
此外,应结合地铁运营单位和市场上维保单位的各自优势,为各专业的设施设备配置最佳维保模式。例如,AFC系统直接面向乘客,使用频繁、故障率高,对及时恢复要求高;而AFC系统的中央设备处理和存储是运营客流、收益等的重要数据设备,稳定性要求高;AFC系统中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
库、交换机等部件不易修理,需由供应商的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因此对AFC系统宜采取运营单位负责设备日常巡检、委外单位负责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的联合维保模式。
1.4 通过分析不同运营阶段维保需求来选择
各专业的设备设施维保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地铁发展各阶段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动态调整,在设施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各阶段分别采用最优方案。地铁运营初期若在地铁建设合同中规定了质保期内设施设备维保工作由供货商负责的,如AFC系统、站台屏蔽门系统等,可按原合同执行委外维保模式。在设施设备质保期外的单线运营阶段,随着维保人员到位并掌握了核心技术,可以采取联合维保或自主维保模式。在地铁网络化运营期,随着地铁运营公司维保管理经验的积累,可以采取委外维保或联合维保模式。
现以地铁车辆的设施设备为例予以分析:在运营初期,由于质保期的保障,车辆一般实行自主维保模式;质保期后,在确保地铁安全稳健运营的基础上,其中的牵引电机、轮对轴承、液压减振器、空调机组风机等模块可进行联合维保;运营5年后,车辆架、大修期临近,可采取委外维保的模式。而车辆的另一部分作业,如连接器维保、轮对探伤等工作,在运营初期,因列车少、工作量小,此时宜委外维保,以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待地铁线网形成后,在列车增多、探伤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则可进行自主维保。
1.5 通过测算比较维保成本来选择
维保成本也是选择维保模式的重要考虑因素。自主维保的成本测算主要包括维保工作量分析和人员配置分析,结合设备生命周期来预估人力资源成本、技术培训成本、备品备件及工器具成本,以测算维保总费用。委外成本测算主要通过对维保商的项目询价、议价获取。联合维保是在自主维保的基础上,考虑委外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综合成本。
成本测算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专业维保的工作量及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和变动趋势。如:结构专业在运营初期堵漏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之后随着结构稳定工作量将逐步减少,但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结构检测要求的专业技能较高、设备采购成本较大。因此,对结构专业的设施设备宜采用联合维保的模式,通过部分工作量委外方式,根据工作量的不同来控制人员的增减,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2 维保实施策略
确定好各专业设施设备的维保模式后,地铁运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一是要根据地铁工筹计划提出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运营开通后维保工作的同步实施;二是要建立维保管理制度,针对委外维保、自主维保和联合维保的不同特点,把握每种维保模式的操作关键点,实现维保工作的技术、安全、成本控制目标。
2.1 委外维保
2.1.1 加强委外合同管理
在委外维保合同管理工作中,应重点编制好维保项目用户需求书。在各专业的设施设备进行详细分析基础上,应明确项目概况、维保技术标准、维保单位资质、维保人员要求、维保工作量、维保工作内容、应急处理要求、备件及材料要求、维保质量要求和维保安全要求等内容。
其次,应针对委外项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委外维保合同形式。如工作量相对固定的维保项目采取总价合同,工作量不确定的项目采取单价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项目保证金,对合同变更、违约、索赔、解除、续签等条款进行详细说明。在合同中应细化维保工作界面,防止出现责任重叠或责任真空;应明确维保商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突出量化考核指标。针对各专业的设施设备维保市场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合同议价。在地铁运营初期,宜签订短期合同,以便于今后调整。
2.1.2 加强委外维保的过程监管
地铁运营单位应建立由安全、质量、费用、考核、合同等多要素职能部门组成的监管小组,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以强化委外过程管理;并根据维保技术标准,统计月度维保工作量,进行季度费用测算。对维保过程中的人员替换、劳动纪律等,由各生产部门归口管理,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对维保质量把控应采取抽检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设备故障统计,采取红黄牌制度,以督促维保商提高维护质量。
2.1.3 加强委外合同的履约评价考核
应根据实际维保效果,对维保商进行合同履约评价。评价包括维保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维保质量、管理台帐、培训情况等。通过合同履约评价,结合维保商技术实力、业绩,建立维保商评级制度。应
为高级别维保商提供优先续约权,对因维保安全、质量未达到要求而给地铁运营带来恶劣影响的维保商,应清退出场。
2.2 自主维保
2.2.1 制定合理的维保工作制度
自主维保应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对故障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大的设备,采取固定周期的预防性维修;对故障率低、易于修复的设备,采取状态修。应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维护周期与关键项点;应根据设备生命周期和运行使用情况,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作业;应建立维保作业反馈制度,把控维保质量,及时掌握设施设备的状态。
2.2.2 注重人才培养
地铁运营单位应对维保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做好人才储备与技术培训。应对维保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既要满足维保工作需求,又要控制人员数量;根据维保人员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安排岗位,考虑专业特性,尽量避免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现象;应考虑维保人员能力互补、年龄互补等因素,扬长避短,兼顾平衡,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应注重维保人员业务技能的培养,逐步优化人员配置,兼顾运营成本和线网的发展。
2.3 联合维保
采取联合维保模式时,应对地铁运营单位自身维保人员进行分析,根据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应利用业务缓冲期,进行关键技术人才储备,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将维保人员纳入运营方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强化维保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应加强维保商内部的考核、激励等管理手段,督促、协助其开展各类劳动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以提升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维保质量;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联合作业演练,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赢;结合设备运行状态,根据运营人员业务水平变化,应适时调整各自维保的范围和工作内容,以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
3 结语
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是运营筹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运营单位在维保模式的选择上首先应考虑政策法规的硬性规定,在对设备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然后对比自身和市场技术力量、各种模式的维保成本,同时结合运营线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维保需求的动态变化,确定各类设施设备在不同阶段的最佳维保模式。在维保实施工作中,对委外专业应加强合同管理、过程监管和履约评价考核;对自主维保项目应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并注重人员储备培养;对联合维保的管理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地铁运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目标。
[1] 周春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外包相关方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伯鸿,孙丽芳.地铁设备维保模式综合评价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6):91.
[3] 邱伟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管理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2):25.
[4] 侯树民,冯进峰.天津地铁1号线设备系统维护维修的社会化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6):9.
[5] 王华川.广州地铁1号线的线路专业委外维修模式[J].都市快轨交通,2007(2):66.
(ContinuedfromSpecialCommentary)
When you formulate th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at the same time,you need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specifications.Besides,because the CBTC system is made up of the onboard equipment and the ground equipment from different vendors,the system security will also be involved.Therefore,it is also very necessary to specify the system security's conditions,basis and criteria,and to research the requirements of ensuring security.
Specifications need to be agreed upon and implemented.Therefore,the CBTC interconnec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that will be developed need to consult extensively the views of all the CBTCsupplier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China's market.And these specifications also need to invite the expert group that is made up of major metro signal experts of metro owner units to review and check.Only as soon as possible are the CBTC interconnec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the CBTC systems of our country can usher in a mor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the excerpt of the speech the author made at The China's Ten-year Anniversary of CBTC Technology Seminar in Wuhan on July 28,2014)
Mode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Metro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Liu Gaojun
In this paper,the maintenance mode of metro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re studied from the respect of preparatory operation.A maintenance mode of various specific devices is presented,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olicies,the value of equipment,the technical force in maintenance,the maintenance requirement at each operation stage,the maintenance cost estimation,etc.Finally,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self-maintenance mode,outsourcing maintenance mode and joint maintenance mode are discussed,to provide 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work after the operation launching.
metro;facilities and equipment;maintenance mode
U 231.94
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