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古镇美学价值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2014-03-27杨丽君
杨丽君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古镇,一般是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在现代旅游业大众化、持续化发展的21世纪[1],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古朴闲适的人文风情、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2]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古镇旅游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深受人们尤其是都市人群的喜爱。
1 云南省古镇概述
云南省坐落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截至2012年8月31日,全省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76个县、29个自治县)[3]。在众多的城市乡镇中,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如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威信、保山、石屏、广南、漾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另有1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1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表1)[4]。
2 云南古镇美学价值分析
没有历史文脉的城镇就没有生命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保留下来的绚丽多彩、十分珍贵的遗产,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它蕴含的历史信息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非凡的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5]。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中保存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6]。
云南的古镇大多依山而建,既体现了民族地区的建筑特色,又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在古镇众多的景观中,不仅有非人工创造的、天生的自然景观,更多的则是一些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具有风景价值的痕迹或实物,即人文景观。只要用心去发现和感受,古镇的美存在于方方面面,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到,处处有美。
2.1 云南古镇的自然景观美
自然景观,是指在客观自然界中,非人工所创造的、构成观赏对象的景物[7]。自然景观的美学要素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植物、动物、气候天象等等。通过多样的形态、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动态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自然景观蕴藏的美得以呈现。
表1 云南省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列表
资料来源:云南城乡规划网: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单表.
云南众多的古镇,正是因为有了自然景观的衬托才显得山神水秀,风光无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因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得名“春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凭着“风、花、雪、月”四大美景闻名天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的小桥流水,让多少旅游者流连忘返;风景世外桃源般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南、梦幻仙境般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香格里拉……无一不因其幽美秀丽的自然景观魅力大显。
2.2 云南古镇的人文景观美
相比之下,作为人类生存居住的云南古镇,更多地具备了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人文景观,是人类长期从事劳动实践和创造的结晶,指人类依据自身的因素,开发、创造、建设的能给人以教育、愉悦、兴趣和享受,具有浓厚文化特征并以此为吸引力的环境和景物[8]。主要包括古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民俗风情等等。
云南古镇主要是以建筑形态出现在旅游者面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艺术的精华。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云南很多古镇建筑还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的丽江大研古镇是勤劳的纳西人民生活的地方;“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则是对大理古城白族民居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每个古镇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历经沧桑而将保留完整的古朴风貌展现在旅游者面前。
3 个案研究—腾冲和顺古镇的美学特征
云南省腾冲县的和顺古镇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中国第一魅力名镇,集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人文风情和秀丽的山水于一体,极具美学特征和旅游价值。
3.1 自然景观美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总面积约17km2,海拔1 640m,属地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0 ℃,冬春天气晴朗,气候温和,夏秋晴雨相兼,气候凉爽,全年适于旅游观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在这片土地上铸造了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有蔚为壮观的火山群、地热群,还生成了神柱谷、北海湿地、叠水河瀑布、坝派巨泉和黑鱼河等一系列地质奇观[9]。
古镇所在的腾冲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银杏之王以及云南山茶的始祖、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这里还是亚洲火山较集中地区,境内遍布火山岩,是上好的建筑用石材。
迷人的和顺小镇群山环抱,四周山峦翠绿。西北有擂鼓顶,西面为老龟坡,西南是马鞍山,东北为来凤山。乡前一马平川,几条小河绕村而过,垂柳拂岸,荷花映日,民国李根源先生有诗赞其“绝胜小苏杭”。
3.2 人文景观美
3.2.1 历史文化美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有河流顺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定名“和顺”,是一座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的汉族古镇。和顺历史上位于“南方丝绸之路”要冲的“官马大道”旁边,自明代以来就有很多人到缅甸开拓事业,近代还出现了一批远涉重洋留学谋生的人,和顺因此成为了云南著名的侨乡。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汉族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3.2.2 民居建筑美
和顺民居建筑在保留汉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兼具南亚、东南亚及西方文化的优点。现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数百户,宗祠8个,寺庙7个,洗衣亭6个及月台、照壁、巷道、闾门等附属古建筑,形成了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审美价值[10]。
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还有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设计高明,雕绘优美。民居依山势自上而下形成许多巷道,主村落由水碓、尹家坡、寸家湾、大桥、李家巷、大石巷、尹家巷、寺脚、贾家坝、张家坡所构成,每条巷道设有一个总大门“闾门”,对面建有供人乘凉休息的月台,月台外沿筑有照壁,以“遮蔽风水”。
除古民居外,和顺最具特色的建筑是图书馆和宗祠。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建于1924年,占地1 450m2,有大门、二门、馆楼和后厅四个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顺共有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是和顺八大姓祭祀祖先的祠堂,建筑风格各异,大都气势恢弘,古色古香。还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述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古朴典雅。
3.2.3 民俗风情美
和顺现居人口有六千多人,多为汉族,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由于地处中缅边境,和顺的民俗风情充满多元文化和异域色彩。有新颖独特、文化深厚的皮影戏、古法造纸、神马艺术、狮子花灯、洞经古乐、小背龙、木雕等民间艺术;注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元节等传统的节日庆典;还有皇会、观音会等各种庙会以及宗族祭典仪式;当地的特色小吃如大救驾、稀豆粉饵丝、青龙过海汤、头脑、酸腌菜、松花糕、青梅酒、木瓜酒等等[11]。
4 云南古镇美学价值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审美活动,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审美作为主要意向。旅游的对象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呈现在旅游者面前,而旅游者也是作为审美主体,作为美的欣赏者和接受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12]。
4.1 云南古镇的自然景观美与旅游
作为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群,古镇都处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不可能脱离自然物象而独立存在。云南古镇所处的地理环境囊括了山水、生物、气候气象等多种自然资源,这些自然物象与古城镇相互辉映,在旅游活动中以其独特丰富的形态、色彩、动态、象征意义等方面的美学特征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地象、天象的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的综合美令旅游者崇敬赞叹;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岚云霞五彩缤纷的色彩美给旅游者带来愉悦、幸福和赏心悦目的美感;溪泉飞瀑的流动打破了景观的形态,让旅游变得生机勃勃;自然万物也被赋以了情感和品格,在旅游活动中转化为千姿百态的象征符号。
4.2 云南古镇的人文景观美与旅游
人文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或现代文明的结晶。它们不仅为人们所利用,也为人们所欣赏,成为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对象。云南古镇的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等,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美学价值的景观对于旅游者来说都是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透过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去理解和体会当地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从而体验生活、开阔眼界,在旅游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与享受,留下更为深刻和浓烈的印象。
5 结语
从本质上说,旅游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优雅恬静的自然风光、神秘深厚的历史文化、朴实闲适的生活方式、古老独特的民居建筑等赋以云南古镇不同形式的美。挖掘云南古镇的美学价值,研究其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对云南古镇的宣传、发展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者通过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来感受和领悟云南古镇的美学特征,有利于加深旅游体验的印象,放松身心、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同时,向国内外旅游者宣传云南古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优美奇特的秀丽山川,能够扩大云南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古镇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在旅游的大背景下促进云南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0.
[2]黎彦,孙春华.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基于体验经济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51-152.
[3]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行政区划[EB/OL].http://www.yn.gov.cn/yn_yngk/yn_sqgm/yn_xzqh/201307/t20130717_11517.html,2013-7-17.
[4]云南城乡规划网.历史名城[EB/OL].http://www.ynjst.gov.cn:82/ghc/website/Info/show.do?id=202,2013-5-23.
[5]程政宁.努力开创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新局面[EB/OL].http://www.ynjst.gov.cn:82/ghc/website/Info/show.do?id=34,2007-12-26.
[6]郭五代.认真学习贯彻《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承历史文脉[EB/OL].http://www.ynjst.gov.cn:82/ghc/website/Info/show.do?id=35,2007-12-26.
[7]马莹,马国清.新编旅游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4.
[8]马莹,马国清.新编旅游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76.
[9]云南省旅游局.云南景区景点导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44-245.
[10]杨素红.浅析和顺古镇民居建筑的文化特色[J].保山师专学报,2006,25(1):103-105.
[11]姜太芹.边境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和顺古镇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2]陈鸣.实用旅游美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