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变化的研究
2014-03-27赵宏钧余江萍
赵宏钧,秦 琴,余江萍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鼻中隔畸形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而对于手术效果的评估不仅包括术后的治疗效果,还包括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程度,其是有效反映患者康复效果及速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的研究也可以作为评估手术方式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主要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7~56(35.8±5.9)岁,其中C形偏曲20例、S形偏曲15例、其他10例;严重程度:轻度偏曲17例、中度偏曲25例、重度偏曲3例;其中外伤性28例、先天性17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7~57(36.0±5.8)岁,其中C形偏曲21例、S形偏曲15例、其他9例;严重程度:轻度偏曲17例、中度偏曲24例、重度偏曲4例;其中外伤性29例、先天性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偏曲种类、严重程度与致病原因方面比较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局麻,然后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实际情况进行鼻中隔的有效调整,首先将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进行分离,然后将软骨进行调整,并且尽量进行有效保留。观察组则以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进行治疗,局麻后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采用美国史塞克鼻内镜系统进行治疗,从鼻中隔凹面做切口,从鼻顶开始,延伸至鼻前庭,去除偏曲的鼻中隔部分,对其进行修整削平,并尽量保留软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 d、3 d的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指标。其中应激激素指标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re,ACTH);氧化应激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at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采用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对应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中的Ang-Ⅱ、醛固酮、皮质醇及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3 d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 d高于术前及术后3 d,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表1)。
2.2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SOD、TAC及GPX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3 d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表2)。
表1 两组鼻中隔畸形患者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表2 两组鼻中隔畸形患者围术期血清氧化应激的比较
观察组: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SOD: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总抗氧化能力;G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3 讨 论
鼻中隔畸形的治疗主要以手术矫正为主,本类患者中主要为鼻中隔的偏曲,其可导致患者出现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等,另外还可引起患者出现鼻塞、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体征[2-3],因此对其治疗也不可忽视。临床中对于本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以往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尚可,但是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另外手术性创伤也应进一步降低[4]。而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相对较佳的手术方法,其在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的同时,临床安全性也值得肯定。但是,本术式对患者机体整体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而血清应激指标作为了解机体整体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不仅可有效反映手术的创伤程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术后的康复程度及速度,因此对其研究的价值较高[5]。而血清应激指标又包括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等,其可反映患者不同时间的应激变化情况,因此在此类患者中的检测价值也相对较高[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与3 d观察组血清应激激素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 d高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3 d血清氧化应激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说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且术后恢复的效果更佳。分析其原因与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治疗,有效保证了手术视野的同时[8],进一步降低了手术性创伤有关[9-10],故其在此类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变化小于传统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恢复速度也更快。
[1] 孙玲莉.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比较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227.
[2] 程琳,何志龙.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92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415-417.
[3] 赵秀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0-111.
[4] 林振华,杨礼明,陈振清,等.自制鼻中隔黏膜软骨刀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3):31414-3416.
[5] 杨东宝,梁小军,李丽萍.鼻内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观察[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198-199.
[6] Eloy JA,Shukla PA,Choudhry OJ,etal.Assessment of frontal lobe sagging after 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cribriform resection of anterior skull base tumors:is rigid structur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anial base defect necessary?[J].Laryngoscope,2012,122(12):2652-2657.
[7] 查雄.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85.
[8] Chen MY,Wang SL,Zhu YL,etal.Use of a posterior pedicle nasal septum and floor mucoperiosteum flap to resurface the nasopharynx after endoscopic nasopharyngectomy for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Head Neck,2012,34(10):1383-1388.
[9] 张凤.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0例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4-441.
[10] 王海国,俞其光.不同手术方法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7):47-49.